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苁蓉药材中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测定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学琴 董彦红 +1 位作者 郭琪 丁桦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09-2312,共4页
目的建立肉苁蓉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测定管花肉苁蓉和荒漠肉苁蓉药材中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方法采用HPLC-DAD,以松果菊苷为参照物峰,建立其与毛蕊花糖苷、肉苁蓉苷C、肉苁蓉苷A、2-乙酰毛蕊花糖苷、6-乙酰毛蕊花糖苷的相对校正因... 目的建立肉苁蓉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测定管花肉苁蓉和荒漠肉苁蓉药材中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方法采用HPLC-DAD,以松果菊苷为参照物峰,建立其与毛蕊花糖苷、肉苁蓉苷C、肉苁蓉苷A、2-乙酰毛蕊花糖苷、6-乙酰毛蕊花糖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以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计算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含量,比较计算值和外标法实测值之间的差异。结果经过方法学考察和样品测定,肉苁蓉中各成分相对松果菊苷的校正因子分别为f毛蕊花糖苷/f松果菊苷=1.008,f肉苁蓉苷C/f松果菊苷=1.871,f肉苁蓉苷A/f松果菊苷=0·809,f2-乙酰毛蕊花糖苷/f松果菊苷=0.611,f6-乙酰毛蕊花糖苷/f松果菊苷=0.603。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好,与外标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能同时对肉苁蓉药材中多种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肉苁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花肉苁蓉 荒漠肉苁蓉 苯乙醇苷成分 一测多评
原文传递
酒蒸不同时间肉苁蓉中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志国 谭咏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51-1954,共4页
目的研究酒蒸不同时间肉苁蓉中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肉苁蓉酒蒸不同时间(0、4、8、12、16、20 h)的炮制品中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肉苁蓉苷C、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的量。结果随... 目的研究酒蒸不同时间肉苁蓉中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肉苁蓉酒蒸不同时间(0、4、8、12、16、20 h)的炮制品中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肉苁蓉苷C、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的量。结果随炮制时间的延长,肉苁蓉苷A的量先升高后降低,其余5种成分的量逐渐降低,且在tR=4.3 min处出现1个明显的色谱峰。结论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成分在酒蒸过程中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为进一步揭示肉苁蓉的炮制原理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蒸 肉苁蓉 苯乙醇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苯乙醇苷类代谢及其代谢基因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祖夏 王路昊 +1 位作者 尹崇鑫 乔枫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苯乙醇苷类是许多药用植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目前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出200多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药物活性成分,表现出护肝、抗菌消炎、抗氧化、保护心肌等多种药理功能。结合近年国内外研究,以药用植物中苯乙醇苷代谢... 苯乙醇苷类是许多药用植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目前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出200多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药物活性成分,表现出护肝、抗菌消炎、抗氧化、保护心肌等多种药理功能。结合近年国内外研究,以药用植物中苯乙醇苷代谢途径及其相关酶基因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深入理解这些酶基因对苯乙醇苷化合物代谢物积累的调节作用,为苯乙醇苷类成分积累与调控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醇成分 生物合成途径 代谢酶基因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联合遗传算法优化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工艺 被引量:5
4
作者 董佳妮 赵龙山 +5 位作者 薄彧坤 杨丹 杨雪苗 谭谊萌 安明 邬国栋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605-1611,共7页
目的优化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s)提取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工艺,为肉苁蓉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首先,以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的总提取效率为指标,筛选NADESs的类型;然后,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优选... 目的优化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s)提取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工艺,为肉苁蓉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首先,以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的总提取效率为指标,筛选NADESs的类型;然后,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优选最佳NADESs组成成分的摩尔比、NADESs含水量和液料比,并通过遗传算法对结果进行优化。以维生素C(VC)为阳性对照,从提取效率、体外抗氧化活性2个方面比较NADESs和传统溶剂(50%甲醇)的提取效果。结果最佳提取溶剂为由1,4-丁二醇和丙二酸组成的NADES-11。最优提取工艺为:NADES-11中1,4-丁二醇和丙二酸的摩尔比1∶2.5、NADES-11含水量18%、液料比30 mL/g、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30℃。NADES-11的提取效率显著高于50%甲醇(P<0.05);NADES-11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261.17、744.34μg/mL)均低于50%甲醇提取物(420.97、1175.12μg/mL),其抗坏血酸当量(17.19、360.80 mg VC/g)高于50%甲醇提取物(10.67、228.54 mg VC/g)。结论本研究优化的NADESs提取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工艺环保、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低共熔溶剂 肉苁蓉 苯乙醇成分 响应曲面法 遗传算法 抗氧化活性 提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对BSA致大鼠肝纤维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木克热木.吐地买提 由淑萍 +3 位作者 赵军 马龙 张石蕾 刘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67-570,共4页
目的观察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CPh Gs)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致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即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复方鳖甲软肝片阳性对照组(600 mg/kg)及CPh Gs高剂量组(500 mg/kg)、... 目的观察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CPh Gs)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致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即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复方鳖甲软肝片阳性对照组(600 mg/kg)及CPh Gs高剂量组(500 mg/kg)、中剂量组(250 mg/kg)、低剂量组(125 mg/kg);采用静脉注射BSA诱导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予大鼠CPh Gs提取物,连续12 w,末次给药后腹主动脉采血,取出肝脏和脾脏。计算肝脾指数,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及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明显增加,血清AST含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鳖甲软肝片阳性对照组及CPh Gs不同剂量组大鼠肝脏指数均显著降低,CPh Gs不同剂量组大鼠脾脏指数明显下降,CPh Gs不同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含量显著下降。CPh Gs可使BSA诱导的大鼠肝脏纤维增生明显减轻。病理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未见异常,CPh Gs不同剂量组治疗效果显著,形态基本上接近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具有保护肝细胞和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苯乙醇成分 肝纤维化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当属、肉苁蓉属与草苁蓉属药用植物亲缘学初探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晓琴 黄慧 +1 位作者 李彩峰 李旻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4608-4621,共14页
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在植物分类学上均归类为列当科。这3个属的物种药用植物亲缘关系相近,传统疗效相似。苯乙醇苷类成分作为代表性的化合物,无论是在含量上,还是在化学结构多样性方面均占有一定优势,它们被认为是这几个属的重... 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在植物分类学上均归类为列当科。这3个属的物种药用植物亲缘关系相近,传统疗效相似。苯乙醇苷类成分作为代表性的化合物,无论是在含量上,还是在化学结构多样性方面均占有一定优势,它们被认为是这几个属的重要药效物质基础。该文单列叙述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此外,为了更好地比较属间药效物质基础的差异,也逐一综述了其他化合物。这些研究结果对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列当科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亲缘学 列当属 肉苁蓉属 草苁蓉属 苯乙醇成分 药理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