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正念、外语课堂焦虑与英语课堂行为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陶伟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61-68,共8页
文章以国内6个省份7所高校的374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正念、外语课堂焦虑和英语课堂行为的情况,并探究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正念、外语课堂焦虑和英语课堂行为均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总体而言,正念、外语课堂... 文章以国内6个省份7所高校的374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正念、外语课堂焦虑和英语课堂行为的情况,并探究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正念、外语课堂焦虑和英语课堂行为均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总体而言,正念、外语课堂焦虑和英语课堂行为两两显著相关;外语课堂焦虑在正念与英语课堂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这些发现为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启示:引入正念冥想等心理治疗手段;指导学生进行情感调节和外语交际策略训练,并尽量减少负面评价;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 外语课堂焦虑 英语课堂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课堂行为及其与成绩的关系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单 吴丽林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15-123,共9页
本研究采用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大学生英语课堂行为的倾向性,以及课堂行为与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在行为要素、认知要素和情感要素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且以视觉型、独自型、模仿型以及外在动机型课堂行为为主... 本研究采用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大学生英语课堂行为的倾向性,以及课堂行为与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在行为要素、认知要素和情感要素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且以视觉型、独自型、模仿型以及外在动机型课堂行为为主;高分组主要偏向于口头型以及内在动机型课堂行为,而低分组则主要偏向于独自型以及外在动机型课堂行为;课堂行为类型中的口头参与和自信与成绩存在显著的线性共变关系,即对成绩有着显著预测力,不同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习行为产生对成绩的正负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堂行为 差异 高/低分组 正负面 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生英语课堂行为管理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3
作者 邢沉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17年第5期00286-00286,共1页
中职生是一项重要的群体,通过研究发现,中职生存在一些行为管理问题,特别是在英语课堂中,此种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职生英语课堂行为管理的现状及策略,希望能够改善中职生的不良行为,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职生 英语课堂行为 管理现状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课堂行为影响因素探究
4
作者 张单 张鹏超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73-74,共2页
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方式,对英语课堂行为成因开展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选取4位受访者,对其进行质性的个案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受试者的追忆、内省、研究者倾听受试者的心声、了解其英语学习的心理历程以及半年的课堂追踪观察等一系列手段... 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方式,对英语课堂行为成因开展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选取4位受访者,对其进行质性的个案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受试者的追忆、内省、研究者倾听受试者的心声、了解其英语学习的心理历程以及半年的课堂追踪观察等一系列手段获得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课堂行为表现是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环境、教育/教学方法、性格、对文化的认同以及对英语学习的信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堂行为 差异 量性研究 个案研究
原文传递
优化教学行为 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5
作者 杨俊芳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2年第4期158-159,共2页
文章围绕小学英语新课程理念,就如何优化教学行为,提高英语课堂效益展开阐述,提出教师可以通过变“灌输式”为“引探式”,变“抽象”为“具体”,变“封闭”为“开放”等策略,提高英语课堂效益。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行为: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调查
6
作者 包蕾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2-76,共5页
英语课堂中存在的沉默现象严重影响了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本研究以中国外语学习为背景分析大学英语课堂中存在的沉默现象,对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2012级13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英语课堂中存在的沉默现象严重影响了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本研究以中国外语学习为背景分析大学英语课堂中存在的沉默现象,对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2012级13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大学英语课堂中沉默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受试者所反馈的信息,发现师生之间的交际环境是课堂沉默现象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营造轻松的语言交流氛围,既能确保语言课堂教学的流畅,又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同时结合相应的课堂教学的策略,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是可以消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现象 交际意愿模型 英语课堂行为 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堂参与差异研究
7
作者 张单 《蚌埠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49-153,共5页
采用量性与观察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某大学的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堂行为的差异,及其与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在课堂表现方面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两者课堂参与和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即英语专业学生... 采用量性与观察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某大学的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堂行为的差异,及其与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在课堂表现方面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两者课堂参与和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即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提问、课堂质疑、课后提问、主动回答、点后回答、听别人说和学习成绩有显著的相关性,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课堂提问、课堂质疑、课后提问、主动回答、做笔记、听但沉默和听别人说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堂行为 定量研究 观察法 差异 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行为差异及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单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3-160,共8页
本研究以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英语课堂行为的类别、差异和成因开展研究。采取量性研究的方法,对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收集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结论是:受试者课堂行为表现主要是以视觉型、独自型、模仿型以及焦虑... 本研究以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英语课堂行为的类别、差异和成因开展研究。采取量性研究的方法,对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收集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结论是:受试者课堂行为表现主要是以视觉型、独自型、模仿型以及焦虑型为主。然后选取六位受访者,主要是通过受访者的追忆、内省以及课堂追踪观察来了解其英语学习的心理历程等一系列手段获得质性研究,然后运用教育学、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相关原理对受试者课堂行为的形成原因进行较深入的探究。其结论是:课堂行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自身因素主要包括自我认同及性格,外部因素包括文化及环境因素。课堂行为是在这些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长期演化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性研究质 质性研究 英语课堂行为 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