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3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研基地管理模式探讨——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嵊州综合实验基地为例
1
作者 章剑扬 贾丙娟 +3 位作者 汪秋红 姚惠明 谷记平 朱俊峰 《南方农机》 2025年第6期46-49,共4页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此,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嵊州综合实验基地为例,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该基地的基本情况、运营状况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此,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嵊州综合实验基地为例,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该基地的基本情况、运营状况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通过与国际先进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建议,包括完善管理体制、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等,以期推动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是试验基地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精细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主动的服务意识更是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实施科学的管理策略将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推动农业科研基地的持续发展,从而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升级贡献力量。本研究不仅为嵊州综合实验基地的管理提供了实质性的改进建议,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农业科研基地在提高管理水平和优化服务质量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基地 管理模式 茶叶研究 嵊州综合实验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简介
2
《茶叶学报》 2024年第4期32-32,共1页
本所成立于1935年。现有职工63名,其中高级职称24名,博士15名,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2人。拥有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国家土壤质量福安观测实验站、福建省茶树育种... 本所成立于1935年。现有职工63名,其中高级职称24名,博士15名,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2人。拥有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国家土壤质量福安观测实验站、福建省茶树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平台15个。主要开展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高香型多茶类兼制及特异色泽茶树新品种选育,茶树营养与绿色栽培,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多茶类智能化生产线与特色茶产品研发等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研究 改良中心 茶树育种 茶树种质资源 产业技术体系 收集保存 绿色栽培 省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简介
3
《茶叶学报》 2024年第3期46-46,共1页
本所成立于1935年。现有职工68名,其中高级职称25名,博士13名,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2人。拥有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国家土壤质量福安观测实验站、福建省茶树育种... 本所成立于1935年。现有职工68名,其中高级职称25名,博士13名,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2人。拥有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国家土壤质量福安观测实验站、福建省茶树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平台15个。主要开展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高香型多茶类兼制及特异色泽茶树新品种选育,茶树营养与绿色栽培,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多茶类智能化生产线与特色茶产品研发等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研究 改良中心 茶树育种 茶树种质资源 产业技术体系 收集保存 绿色栽培 省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简介
4
《茶叶学报》 2024年第5期71-71,共1页
本所成立于1935年。现有职工61名,其中高级职称24名,博士15名,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2人。拥有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国家土壤质量福安观测实验站、福建省茶树育种... 本所成立于1935年。现有职工61名,其中高级职称24名,博士15名,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2人。拥有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国家土壤质量福安观测实验站、福建省茶树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平台15个。主要开展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高香型多茶类兼制及特异色泽茶树新品种选育,茶树营养与绿色栽培,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多茶类智能化生产线与特色茶产品研发等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研究 改良中心 茶树育种 茶树种质资源 产业技术体系 收集保存 绿色栽培 省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简介
5
《茶叶学报》 2024年第2期53-53,共1页
本所成立于1935年。现有职工63名,其中高级职称24名,博士15名,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2人。拥有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国家土壤质量福安观测实验站、福建省茶树育种... 本所成立于1935年。现有职工63名,其中高级职称24名,博士15名,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2人。拥有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国家土壤质量福安观测实验站、福建省茶树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平台1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茶叶研究 茶树育种 改良中心 省级平台 观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简介
6
《茶叶学报》 2024年第6期9-9,共1页
本所成立于1935年。现有职工61名,其中高级职称24名,博士16名,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人。拥有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国家土壤质量福安观测实验站、福建省茶树育种... 本所成立于1935年。现有职工61名,其中高级职称24名,博士16名,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人。拥有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国家土壤质量福安观测实验站、福建省茶树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平台15个。主要开展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高香型多茶类兼制及特异色泽茶树新品种选育,茶树营养与绿色栽培,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多茶类智能化生产线与特色茶产品研发等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研究 改良中心 茶树育种 茶树种质资源 产业技术体系 收集保存 绿色栽培 省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简介
7
《茶叶学报》 2024年第1期52-52,共1页
本所成立于1935年。现有职工68名,其中高级职称25名,博士13名,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2人。拥有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国家土壤质量福安观测实验站、福建省茶树育种... 本所成立于1935年。现有职工68名,其中高级职称25名,博士13名,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2人。拥有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国家土壤质量福安观测实验站、福建省茶树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平台1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茶叶研究 茶树育种 改良中心 省级平台 观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茶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琼琼 孙威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21-1826,共6页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已被广泛应用到各个研究领域。本文主要简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茶叶研究方面的应用:生长发育、茶树品种及产地溯源、加工过程在线检测、茶类判别分析、茶叶等级及质量评价、茶叶年份与季节预测等。...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已被广泛应用到各个研究领域。本文主要简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茶叶研究方面的应用:生长发育、茶树品种及产地溯源、加工过程在线检测、茶类判别分析、茶叶等级及质量评价、茶叶年份与季节预测等。最后,提出了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茶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茶叶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古茶树研究历程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胡伊然 陈璐瑶 +1 位作者 杨春 张其生 《广东茶业》 2019年第6期2-6,共5页
贵州作为茶树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自1939年建所以来,对贵州古茶树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对贵州古茶树资源调查与鉴定、古茶树保护与利用等做了大量工作,并在茶树起源、茶树分子育种等领域取得一定的创新性... 贵州作为茶树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自1939年建所以来,对贵州古茶树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对贵州古茶树资源调查与鉴定、古茶树保护与利用等做了大量工作,并在茶树起源、茶树分子育种等领域取得一定的创新性突破。本文对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古茶树研究的历史脉络及重要科研成果进行梳理,呈现贵州古茶树研究现状的基本概貌,为科技史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茶叶研究 研究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业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国茶叶学会联合开展培训工作十周年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文华 周智修 《中国茶叶》 2012年第11期13-13,共1页
2002年,中国茶叶学会经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取得了“茶艺师”和“评茶员”培训资格;2003年底经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批准,中国茶叶学会成为茶叶行业四个工种(茶艺师、评茶员、制茶工、茶园工)的培训基地;2005年底... 2002年,中国茶叶学会经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取得了“茶艺师”和“评茶员”培训资格;2003年底经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批准,中国茶叶学会成为茶叶行业四个工种(茶艺师、评茶员、制茶工、茶园工)的培训基地;2005年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建立“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10年来,本着“质量第一、服务至上、诚信为本”的理念,科学设置课程,聘请知名专家授课,规范培训流程,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举办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班200余期,培养茶艺师、评茶员(师)、茶叶加工工10000多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9000多名,培养农推硕士120名,培训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成为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培训机构。2011年,“中国茶叶学会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被评为中国科协“全国继续教育示范试点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 中国茶叶学会 技能人才培养 专业技术人才 培训班 创新型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茶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茶叶研究动态
11
作者 郭雯飞 吕毅 《中国茶叶加工》 1998年第1期48-50,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从以前作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人体所需营养成分的来源(所谓第一功能)、变成要求色、香、味、形俱佳的嗜好品(所谓第二功能),并具有防病、防衰老等维持人体健康的功能(所谓第...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从以前作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人体所需营养成分的来源(所谓第一功能)、变成要求色、香、味、形俱佳的嗜好品(所谓第二功能),并具有防病、防衰老等维持人体健康的功能(所谓第三功能),由此而引发了食品研究、开发上的改革。在这巨大的变革中,茶叶这一兼第二功能及第三功能的食品,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为人们所关注,世界各国对茶的研究也突飞猛进。在这里,就国外对此领域的研究作一概括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研究动态 外国 茶叶香气 保健功能 茶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对共建促先进 联动聚力助发展——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成效初显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修竹 《发展》 2015年第3期72-73,共2页
基层党支部是党组织最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的先头阵地。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在此形势下,通过"结对共建",整合优化党建资源,成为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的有效机制。作为农业科研单位... 基层党支部是党组织最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的先头阵地。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在此形势下,通过"结对共建",整合优化党建资源,成为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的有效机制。作为农业科研单位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将支部工作同科研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是提高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实效性的基础和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研究 基层党支部 工作实效性 农业科研单位 整合优化 基层党组织 党员发展 产业问题 联动 茶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进中的广东茶叶科研事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发展历程纪实
13
作者 方华春 胡海涛 +3 位作者 吴家尧 冯平万 操君喜 陈海强 《广东茶业》 2015年第6期26-28,共3页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1月,正处级单位。1966年1月经中南局书记陶铸提议扩建为“中南茶叶研究所”。1973年8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划归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领导。2012年5月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更名为广东...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1月,正处级单位。1966年1月经中南局书记陶铸提议扩建为“中南茶叶研究所”。1973年8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划归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领导。2012年5月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更名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饮用植物研究所,是省属公益型科研机构。现有员工80多人,其中科技人员35人。高级职称人员14人、中级职称人员13人,博士后1人、博士8人、硕士13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 科研事业 高级职称 植物研究 人民政府 机构编制 科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闪耀 “鄂梨”飘香——记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秦仲麒研究员
14
作者 吴应清 《科学中国人》 2011年第2期70-73,共4页
荆楚大地,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江汉平原.携长江之险、汉水之势,淤积成千里沃野。优越的地理气候.丰富的生物资源.使这里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 研究 湖北省 所长 果树 江汉平原 生产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陈云茶情——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汪云刚
15
作者 徐秋红 《科学中国人》 2011年第6期79-79,共1页
“人间有仙品.茶为草木珍。蜚名噪海外.美誉入杯樽。”茶起源于中国.贵为草木珍.优雅的饮茶文化亦蔓延世界。作为世界茶树原生地的云南.以生产普洱茶享誉盛名。”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愈陈愈香。正如云南省农... “人间有仙品.茶为草木珍。蜚名噪海外.美誉入杯樽。”茶起源于中国.贵为草木珍.优雅的饮茶文化亦蔓延世界。作为世界茶树原生地的云南.以生产普洱茶享誉盛名。”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愈陈愈香。正如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汪云刚,矢志不移、守护云茶.将二十年的光阴付诸了云茶事业,散发着生命之香。他兢兢业业、乐于奉献.奋战在科研一线.疾步在山岭田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 研究 茶情 普洱茶 饮茶文化 原生地 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百年历程小咏
16
作者 刘富知 《茶叶通讯》 2015年第4期13-13,共1页
(一) 百年所史话峥嵘,新老同仁志伟宏。可可研推垒硕果翻,茶神茶圣叹而今。
关键词 茶叶研究 湖南省 年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茶那些鲜为人知的事——访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汪云刚
17
作者 程欣乔(撰文) 《食品指南》 2011年第7期16-21,共6页
普洱茶研究专家汪云刚,现任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汪云刚主要从事茶树资源和茶树病虫害生态无公害防治研究。先后参与主持国家“八五”、“九五”科研项目,农业部课题“重要茶树害虫的化学生态学及生态调控技术研究”和云南省... 普洱茶研究专家汪云刚,现任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汪云刚主要从事茶树资源和茶树病虫害生态无公害防治研究。先后参与主持国家“八五”、“九五”科研项目,农业部课题“重要茶树害虫的化学生态学及生态调控技术研究”和云南省“十五”攻关课题“大叶茶抗病良种选育、有机茶生产技术及新产品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农科院 茶叶研究 普洱茶 所长 生态调控技术 无公害防治 茶树病虫害 化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桑挹翠百果香——关于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建设休闲观光型农业公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国庆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江西 蚕桑茶叶研究 休闲观光型农业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 助推茶产业绿色发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倪康 蔡晓明 阮建云 《中国茶叶》 2016年第9期31-31,共1页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阮建云研究员主持的“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获得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支持,计划在5年内通过技术集成创新,构建出一系列的...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阮建云研究员主持的“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获得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支持,计划在5年内通过技术集成创新,构建出一系列的茶园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为广大茶农提供明白易懂的操作规程,以大幅削减我国茶园化肥农药的用量,从而实现茶叶的绿色、安全生产,进一步推进我国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 化肥农药 研发 增效 绿色发展 茶产业 技术集成 助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专利技术介绍 被引量:1
20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4-574,共1页
1.发明专利 (1)一种降低砖茶含氟量的加工制作方法,授权编号:CN02137323.X; (2)一种蒸青珠茶的加工工艺,授权编号:ZL200410066260; (3)一种茶氨酸的提取工艺,授权编号:ZL200310109053.9; (4)一种提高γ-氨基丁酸含量的... 1.发明专利 (1)一种降低砖茶含氟量的加工制作方法,授权编号:CN02137323.X; (2)一种蒸青珠茶的加工工艺,授权编号:ZL200410066260; (3)一种茶氨酸的提取工艺,授权编号:ZL200310109053.9; (4)一种提高γ-氨基丁酸含量的茶叶加工方法,授权编号:ZL2003101090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 茶叶加工 工程研究中心 专利技术 发明专利 加工制作 加工工艺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