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荒漠化差值指数(DDI)的精河流域荒漠化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毋兆鹏 王明霞 赵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8-192,共5页
利用精河流域1990和2011年TM-5影像数据,基于荒漠化差值指数(DDI)构建了精河流域反照率(Albedo)—植被指数(NDVI)特征空间下的荒漠化遥感监测模型。结果表明,1990—2011年精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类型转化以恶化为主;年蒸发量和年均温是导致... 利用精河流域1990和2011年TM-5影像数据,基于荒漠化差值指数(DDI)构建了精河流域反照率(Albedo)—植被指数(NDVI)特征空间下的荒漠化遥感监测模型。结果表明,1990—2011年精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类型转化以恶化为主;年蒸发量和年均温是导致研究区荒漠化面积增加的主要自然因素,该区也存在潜在风蚀荒漠化风险;由气候变化导致的荒漠化发展,近些年来正被政府的积极措施部分抵消,但人口压力大,水资源低效利用等问题仍是未来荒漠化防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照率—植被指数空间 荒漠化差值指数(ddi) 荒漠化 精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bedo-NDVI特征空间的张家口康保县荒漠化时空动态监测
2
作者 李状 刘宏伟 +4 位作者 白耀楠 韩博 苗晋杰 杜东 徐丹虹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9-418,共10页
荒漠化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比相对较高,因此持续开展荒漠化监测、治理和防治始终是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构建康保县1990—2022年Albedo-NDVI特征空间得到各期... 荒漠化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比相对较高,因此持续开展荒漠化监测、治理和防治始终是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构建康保县1990—2022年Albedo-NDVI特征空间得到各期荒漠化指数,进而对研究区近33年来的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化规律进行时空动态监测研究;此外,本研究还通过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变化趋势进一步探究自然和人为条件等驱动因素对荒漠化演化的影响机制。结论如下:(1)各期Albedo-NDVI特征空间“干边”的Albedo-NDVI线性回归方程,R2均大于0.7,表明Albedo与NDVI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2)1990—2022年,研究区极重度和重度的荒漠化面积占比逐年降低,荒漠化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3)1990—2022年,研究区荒漠化减轻的面积逐渐增加,荒漠化加重的面积逐渐降低。(4)研究区自然因素(气温、相对湿度、干旱指数和风速等)、人为因素(土地利用和人口变化)以及生态治理(三北防护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退耕还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相关国家管理政策等都是荒漠化发展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差值指数 荒漠化 演化规律 驱动因素 康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荒漠化差值指数的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地沙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晓茜 解云虎 海春兴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20年第1期59-67,共9页
沙化过程对土地质量影响很大,沙化过程动态监测是了解沙化过程的有效途径之一。以1991年、2001年和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来源,通过荒漠化差值指数法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格林滩绿洲20年间沙化土地进行动态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 沙化过程对土地质量影响很大,沙化过程动态监测是了解沙化过程的有效途径之一。以1991年、2001年和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来源,通过荒漠化差值指数法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格林滩绿洲20年间沙化土地进行动态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Albedo-NDVI特征空间荒漠化监测模型对于沙化土地分级便捷可行;1991年至2011年间格林滩绿洲重度沙化土地和中度沙化土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轻度沙化土地和非沙化土地有所增加;中度沙化土地和重度沙化土地之间相互转化,且与其他类型土地之间也存在相互转移,主要转出为轻度沙化土地。研究区东部林地面积明显增加,南部和北部中度沙化土地逐渐转为轻度沙化土地,研究结果对当地生态恢复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差值指数 Albed-NDVI特征空间 荒漠绿洲过渡带 土地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土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4
作者 刘进军 高原雪 +1 位作者 姚琴风 陈胜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363,共10页
[目的]对甘肃省的荒漠化状况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为该地区荒漠化综合防治及“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的推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植被指数及地表反照率构建了荒漠化差值指数,使用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甘肃省2000—2... [目的]对甘肃省的荒漠化状况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为该地区荒漠化综合防治及“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的推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植被指数及地表反照率构建了荒漠化差值指数,使用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甘肃省2000—2022年23 a间的荒漠化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①甘肃省荒漠化整体呈现出“西北荒东南绿”的特点,西北区域同时受风蚀荒漠化和盐渍化影响,荒漠化最严重,向东南方向荒漠化程度逐渐减轻,中部地区受水土流失影响荒漠化程度较严重,南部区域荒漠化程度较轻;时间上,23 a间,甘肃省荒漠化程度逐渐改善,且南部区域改善程度强于北部区域;②从空间自相关看,甘肃省荒漠化主要表现出聚集特性,即荒漠化程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③降雨对缓解荒漠化最有益处,且对西北的影响大于东南,风速和人口会加剧荒漠化的发生,西南部气温升高荒漠化程度会加重,其余区域则相反。[结论]2000—2022年甘肃省荒漠化整体呈改善趋势,西北部荒漠化仍较严重,甘肃省荒漠化的驱动因素存在较明显的时空异质性,最主要的因素为降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荒漠化差值指数 时空特征 地理时空加权回归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6年黄土高原地区荒漠化遥感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英 李遥 +1 位作者 鲁杨 岳辉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35,共6页
鉴于利用NDVI-albedo特征空间的方法进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研究较少,利用MODIS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地表反照率(albedo)数据,构建NDVI-albedo特征空间,计算荒漠化差值指数(desertification... 鉴于利用NDVI-albedo特征空间的方法进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研究较少,利用MODIS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地表反照率(albedo)数据,构建NDVI-albedo特征空间,计算荒漠化差值指数(desertification difference index,DDI)和植被条件反照率干旱指数(vegetation condition albedo drought index,VCADI),并利用实测土壤湿度数据进行验证,分析黄土高原2000—2016年土地荒漠化和旱情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DDI、VCADI与土壤湿度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均可作为土地荒漠化和旱情监测指标;17年间,黄土高原重度荒漠化面积逐渐缩小,土地荒漠化改善面积占84.55%,荒漠化加重区域仅占5.61%;旱情改善面积占67.07%,加重区域占19.44%;荒漠化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而旱情与降雨量、年均温度均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NDVI-albedo特征空间 荒漠化差值指数 植被条件反照率干旱指数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I-Albedo特征空间的土地荒漠化遥感分类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玉 陶从辉 赵泉华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4,共7页
针对基于NDVI-Albedo特征空间的土地荒漠化遥感分类方法受大气和土壤影响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EVI-Albedo特征空间的辽北亚湿润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遥感分类方法。首先,设计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多分类器从... 针对基于NDVI-Albedo特征空间的土地荒漠化遥感分类方法受大气和土壤影响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EVI-Albedo特征空间的辽北亚湿润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遥感分类方法。首先,设计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多分类器从总体上提取荒漠化土地覆盖区,并以此作为研究区;其次,对提取的荒漠化研究区构建EVI-Albedo特征空间,计算其荒漠化差值指数(desertification difference index,DDI);随后,依据DDI值,提出土地荒漠化等级分类模型,并与NDVI-Albedo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以1989年和2020年两期Landsat图像为数据源,分析辽宁省康平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EVI-Albedo模型在荒漠化分类的准确度上优于NDVI-Albedo模型;同时,基于EVI-Albedo模型的荒漠化监测结果表明,康平县1989—2020年土地荒漠化逐渐走向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 康平县 支持向量机 EVI-Albedo特征空间 荒漠化差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蒙毗邻草原区荒漠化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旭 刁兆岩 +3 位作者 郑志荣 靳三玲 马普 吕世海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35-2944,共10页
草原荒漠化是导致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为掌握中蒙毗邻草原区荒漠化的时空动态,利用2001年、2010年和2020年的Landsat和Modis遥感影像、Albedo-NDVI特征空间及荒漠化监测差值指数(DDI)对该区域荒漠化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 草原荒漠化是导致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为掌握中蒙毗邻草原区荒漠化的时空动态,利用2001年、2010年和2020年的Landsat和Modis遥感影像、Albedo-NDVI特征空间及荒漠化监测差值指数(DDI)对该区域荒漠化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2001—2020年中蒙毗邻草原区荒漠化现状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特征.其中,蒙古苏赫巴托尔省典型草原区以未荒漠化(ND)和轻度荒漠化(LD)为主,东戈壁省荒漠草原区以极重度荒漠化(ESD)和重度荒漠化(SD)为主;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荒漠草原以中度荒漠化(MD)和重度荒漠化(SD)为主.②2001—2020年研究区荒漠化总体呈逆转态势,净逆转面积(荒漠化逆转面积与加剧面积之差)约147220 km^(2),其中2001—2010年逆转面积占34.89%,2010—2020年逆转面积占65.11%.③研究区荒漠化逆转程度总体呈现“东高西低”格局,其中,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草原区逆转趋势最为明显.④研究区荒漠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降水增加有助于区域荒漠化逆转;近20年来降水量波动增加决定了中蒙毗邻草原区土地荒漠化总体呈逆转态势,而中国在中蒙毗邻草原区实施的多项生态保护工程有效加速了荒漠化逆转速率.研究显示,实施荒漠草原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政策可有效遏制荒漠化的发展并促进荒漠化逆转,在巩固我国荒漠化治理政策的同时,应加强与邻国合作,以防治境外荒漠化程度加重导致的沙尘暴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蒙毗邻地区 干旱草原区 荒漠化 荒漠化监测差值指数(ddi) 时空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模式 被引量:1
8
作者 颜华茹 王让会 +3 位作者 宁虎森 彭擎 周露 李成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2-268,共7页
[目的]评估塔里木河干流区域风蚀损害程度,并针对不同荒漠化地区的风蚀量,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计算,以期为解译塔里木河生态损害的信息及流域生态的恢复和改善提供相应参考.[方法]基于MOD13A1和MCD43A3数据,通过建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目的]评估塔里木河干流区域风蚀损害程度,并针对不同荒漠化地区的风蚀量,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计算,以期为解译塔里木河生态损害的信息及流域生态的恢复和改善提供相应参考.[方法]基于MOD13A1和MCD43A3数据,通过建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反照率(Albedo)的空间关系,构建荒漠化差值指数(DDI),并用土壤风蚀模型计算损害固沙量,再进行相应的风蚀损害赔偿计算.[结果]①2010-2015年,研究区荒漠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也存在退化现象.②2010-2015年,研究区整体荒漠化状况有所缓解,中高等级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发生“强度荒漠化”向“中度荒漠化”的转移.③2015年不同荒漠化土地的损害固沙量分别为:极度荒漠化地区4.49×105 t/a;强度荒漠化地区1.33×105 t/a;中度荒漠化地区3.72×104 t/a;轻度荒漠化地区2.04×104 t/a.[结论]2015年,塔里木干流生态损害总经济赔偿金额为3.23×106元人民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荒漠化差值指数(ddi) 风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6年若尔盖高原荒漠化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游宇驰 李志威 +1 位作者 黄草 曾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71-1680,共10页
近几十年若尔盖高原的荒漠化呈明显增长趋势,威胁着当地草原生态环境。为获取并定量分析若尔盖高原荒漠化的最新动态及趋势,探讨不同区域的荒漠化变化机制,利用ENVI和ArcGIS对多时相Landsat遥感数据(1990—2016年)进行处理。通过计算NDV... 近几十年若尔盖高原的荒漠化呈明显增长趋势,威胁着当地草原生态环境。为获取并定量分析若尔盖高原荒漠化的最新动态及趋势,探讨不同区域的荒漠化变化机制,利用ENVI和ArcGIS对多时相Landsat遥感数据(1990—2016年)进行处理。通过计算NDVI和Albedo,建立荒漠化指数(DDI)模型,开展若尔盖高原荒漠化等级划分以及时空分布特征的定量评估及分析。研究表明,1990—2016年荒漠化面积以2.17 km^2·a^(-1)速率呈增加趋势,1990—2004年主要以轻度和重度荒漠化的面积增加为主,其增幅分别为1.27 km^2·a^(-1)和1.36 km^2·a^(-1);2004—2011年荒漠化整体呈逆转趋势,7年间荒漠化总面积减少33.44%,其中轻度荒漠化减少速率最快,为2 km^2·a^(-1);2011—2016年荒漠化又趋于严重,总面积增加幅度达58.43%,仍以轻度和重度荒漠化为主,增长幅度分别为2.59 km^2·a^(-1)和4.04 km^2·a^(-1)。荒漠化的空间分布及扩张范围为:采日玛乡北部的成片泥炭沼泽的边缘处、河流附近的河漫滩与江心洲、阿西乡西南方向泥炭沼泽范围、若尔盖县西北方向沿泥炭沼泽边缘、阿西乡南部及西南方向相距12.8~18.0 km区域。荒漠化因治沙措施的作用发生短期逆转,但总体上仍呈扩张趋势,其内因是河流地貌过程及其地表以下分布疏松易破碎的堆积物和粒径细的湖相沉积物,外因是气候变化和沟渠排水引起湿地萎缩退化,以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对地表植被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高原 荒漠化 荒漠化差值指数 湿地萎缩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VI-Albedo特征空间的柴达木盆地荒漠化监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树娇 曹晓云 +2 位作者 肖建设 孙玮婕 祝存兄 《干旱气象》 2023年第4期560-569,共10页
荒漠化目前已成为威胁全球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开展荒漠化监测对于荒漠化防治至关重要。基于2014—2021年植被生长季(5—9月)Suomi/NPP(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遥感数据和柴达木盆地8个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利用NDVI-Albedo(... 荒漠化目前已成为威胁全球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开展荒漠化监测对于荒漠化防治至关重要。基于2014—2021年植被生长季(5—9月)Suomi/NPP(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遥感数据和柴达木盆地8个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利用NDVI-Albedo(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Albedo)特征空间计算荒漠化差值指数(Desertification Difference Index,DDI),运用自然间断法、Sen+M-K趋势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精度误差矩阵计算和转移矩阵计算等方法,探讨柴达木盆地植被生长季荒漠化土地时空动态演变及气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基于NDVI-Albedo特征空间构建的DDI在柴达木盆地荒漠化监测中适用性较高,特征方程R2≥0.65,整体分类精度79.38%,Kappa系数0.62。(2)2014—2021年,柴达木盆地荒漠化程度东部、南部较低而西部、中部较高,且东部、南部部分地区DDI值以每年超过0.01的速率增大,部分地区增大显著;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呈减小趋势,速率为-1 173 km^(2)·a^(-1),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之间存在转移特征,具体表现为荒漠化程度较重的土地向较轻的土地转移。(3)相关性分析表明,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均与DDI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6,水分是影响柴达木盆地荒漠化的主要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NDVI-Albedo特征空间 荒漠化差值指数 时空动态监测 气象影响因子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吉泰盆地荒漠化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震 姜勇彪 岳兵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吉泰盆地位于南方湿润区,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盆地内出现了荒漠化的现象,其受关注较少。通过实地调查结合遥感影像构建NDVI-Albedo特征空间,并通过趋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对吉泰盆地荒漠化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吉泰盆... 吉泰盆地位于南方湿润区,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盆地内出现了荒漠化的现象,其受关注较少。通过实地调查结合遥感影像构建NDVI-Albedo特征空间,并通过趋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对吉泰盆地荒漠化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吉泰盆地内荒漠化面积在近15年内呈现减少趋势,在沿江、靠近城市地区荒漠化有斑点状的增长趋势;降水在某些点与荒漠化呈现正相关,能够使荒漠化发生,但总体上对荒漠化有扼制作用;人类活动对荒漠化在城区地区呈负相关关系,使荒漠化呈减少趋势,在城市边缘呈正相关关系,加剧荒漠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荒漠化 荒漠化差值指数 趋势分析 相关性分析 吉泰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7年中巴经济走廊逐年荒漠化分布数据集 被引量:5
12
作者 敏玉芳 冯克庭 +1 位作者 康建芳 艾鸣浩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9年第3期71-81,共11页
土地荒漠化是目前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监测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掌握其变化规律对防治荒漠化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1300余公里为严寒高原、干旱和荒漠区段。尤... 土地荒漠化是目前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监测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掌握其变化规律对防治荒漠化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1300余公里为严寒高原、干旱和荒漠区段。尤其是在南段,干旱和大面积荒漠是其主要的生态环境约束因素。本文采用荒漠化差值指数(DDI)评价中巴经济走廊荒漠化程度,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地表反照率(Albedo)为监测指标,通过构造Albedo-NDVI特征空间,并利用Albedo和NDVI之间负相关的关系,构建DDI公式,完成2000–2017年中巴经济走廊荒漠化分类专题数据集。并通过高分辨率Landsat数据反演的植被覆盖度验证本数据集的质量和精度。以2010年数据为例,总体评价精度达到81.67%,Kappa系数为75.42%。本数据集直观反映中巴经济走廊荒漠化程度,为定量评价此区域的荒漠化严重程度提供参考,并为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国家进行荒漠化防治工作以及宏观决策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巴经济走廊 荒漠化分布 Albedo-NDVI特征空间 ddi荒漠化差异指数 Albedo地表反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国荒漠化分布数据集(2015年)
13
作者 徐书兴 王卷乐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1期94-104,共11页
荒漠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之一。蒙古国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严重,是全球荒漠化的热点地区。本研究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利用Landsat7遥感影像,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反照率(Albedo)、改善型土壤... 荒漠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之一。蒙古国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严重,是全球荒漠化的热点地区。本研究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利用Landsat7遥感影像,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反照率(Albedo)、改善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和表土粒度指数(TGSI)作为荒漠化判别指标,采用地理分区与荒漠化反演特征空间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完成蒙古国荒漠化信息精细反演,获得30 m空间分辨的2015年蒙古国荒漠化分布数据集。通过野外调查数据和高分辨率Google Earth影像验证本数据集的质量和精度,总体评价精度达到87.00%,Kappa系数为83.19%。本数据集直观反映蒙古国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状况,可为蒙古国荒漠化防治重点区域的划定及修复策略的制定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持,对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生态环境及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国 荒漠化 地理分区 特征空间 荒漠化差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6~2019年乌拉特后旗荒漠化动态演变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苏丽德 王海兵 左合君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2期1-6,共6页
指出了巴音温都尔沙漠位于乌拉特后旗境内,为内蒙古五大沙漠,对区域荒漠化发展和分布影响显著。利用Landsat数据建立了NDVI-Albedo特征空间,计算出荒漠化差值指数,对乌拉特后旗1986~2019年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并分析其成... 指出了巴音温都尔沙漠位于乌拉特后旗境内,为内蒙古五大沙漠,对区域荒漠化发展和分布影响显著。利用Landsat数据建立了NDVI-Albedo特征空间,计算出荒漠化差值指数,对乌拉特后旗1986~2019年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并分析其成因。结果表明: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在巴音温都尔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其中极重度荒漠化主要分布在本巴台沙漠和海里沙漠,重度荒漠化分布在巴音查干沙漠,中度荒漠化分布在巴音温都尔沙漠及其周边地区,轻度荒漠化则分布于狼山及其周边地区。2019年乌拉特后旗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3415.45 km^2,其中极重度荒漠化面积为5437.55 km^2;重度荒漠化面积为4285.39 km^2;中度荒漠化面积为9493.49 km^2;轻度荒漠化为4297.02 km^2。33年间乌拉特后旗荒漠化面积由23390.8 km^2增至23415.45 km^2,以中度荒漠化土地为主。1986~2015近33年间荒漠化土地扩展率仅为0.8%,但是在缓慢发展的同时,区域荒漠化情况却进一步加重,在1986~2000年间,荒漠化发生变化的主要因子为自然因素,2000~2019年间荒漠化变化则以人为因素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音温都尔沙漠 荒漠化差值指数 动态变化 植被覆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滦河流域土地沙化时空动态监测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嘉豪 刘玉国 +4 位作者 赵紫晴 周怡宁 徐子涵 陈新均 崔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2-1332,共11页
【目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围场县)的小滦河流域位于中国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土地沙化问题严重。探究小滦河流域土地沙化变化过程,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和海拔对土地沙化的影响,为流域土地沙化的防治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 【目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围场县)的小滦河流域位于中国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土地沙化问题严重。探究小滦河流域土地沙化变化过程,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和海拔对土地沙化的影响,为流域土地沙化的防治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和ArcGIS平台分析2000、2010、2020年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通过构造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反照率(Albedo)特征空间,建立荒漠化差值指数(DDI)模型,对沙化土地进行程度划分,分析区域土地沙化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20 a间小滦河流域土地沙化总体呈好转趋势,极重度、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近80%和56%,流域以轻度沙化、非沙化土地为主,约占流域面积的65%。沙化土地改善速率在后期有所降低,集中分布在塞罕坝林场及小滦河下游。流域沙化景观趋向于集中,景观破碎化程度持续降低。林地、草地的沙化状况改善作用明显,土地沙化程度随海拔升高呈降低趋势。【结论】2000年来小滦河流域土地沙化状况整体有所好转,而御道口镇及牧场等区域存在土地沙化恶化趋势。今后需加强对流域沙化的改善措施,开展精准治沙,进而实现小滦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沙化 荒漠化差值指数 NDVI-Albedo特征空间 小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