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荒漠化治理的宁夏经验
1
作者 张义学 《西部大开发》 2025年第1期98-103,共6页
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这是70多年前被沙所困的宁夏的真实写照。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是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黄河贯穿全境,留下“天下黄河富宁夏”的银川平原之外,东、西、北三面分别被毛乌素沙地、腾格里沙漠、乌... 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这是70多年前被沙所困的宁夏的真实写照。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是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黄河贯穿全境,留下“天下黄河富宁夏”的银川平原之外,东、西、北三面分别被毛乌素沙地、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包围,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荒漠化治理 生态安全屏障 土地沙化 银川平原 天下黄河 西北内陆 腾格里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荒漠化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建议
2
作者 王俊霞 李玲玲 《北方经济》 2024年第10期56-58,共3页
内蒙古是我国荒漠化最为集中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三北地区的重要生态防线。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时指出,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基于此背景,文章围绕内蒙古地区荒漠化治理中存在的现... 内蒙古是我国荒漠化最为集中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三北地区的重要生态防线。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时指出,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基于此背景,文章围绕内蒙古地区荒漠化治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打造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实操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治理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推进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 全力打造荒漠化治理“阿拉善模式”
3
作者 马秀梅 赵伟波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9期15-18,共4页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黄河“几”字弯顶端,全盟沙化土地面积19.69万平方千米,占全盟国土总面积的73.67%,占内蒙古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9.5%,是国家“双重”规划“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域。党的十八...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黄河“几”字弯顶端,全盟沙化土地面积19.69万平方千米,占全盟国土总面积的73.67%,占内蒙古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9.5%,是国家“双重”规划“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域。党的十八大以来,阿拉善盟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探索形成了“人退绿进、造养结合,科学创新、因症施策,以治为用、以用促治,政府引领、社会参与,持之以恒、矢志不渝”的荒漠化治理“阿拉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治理 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建设 科学创新 沙化土地 阿拉善 统筹推进 战略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化治理价值评估及公众偏好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
4
作者 张玉柔 毛碧琦 +1 位作者 唐玉荣 赵澳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73-85,共13页
纳入公众偏好的荒漠化治理价值评估是科学制定荒漠化治理政策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新疆荒漠化治理价值评估为例,运用选择实验法研究公众对荒漠化治理的支付意愿和偏好异质性,并结合潜在分类模型分析受访者偏好异质性的形成机理。研究发... 纳入公众偏好的荒漠化治理价值评估是科学制定荒漠化治理政策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新疆荒漠化治理价值评估为例,运用选择实验法研究公众对荒漠化治理的支付意愿和偏好异质性,并结合潜在分类模型分析受访者偏好异质性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新疆公众对于荒漠化治理存在显著的偏好异质性,受访者可分为偏好正常型、环境友好型、价格敏感型3个潜在类别。其中,偏好正常型的受访者占比最大(68.17%),显著高于环境友好型(19.86%)和价格敏感型(11.97%);偏好正常型、环境友好型受访者对荒漠化治理属性的支付意愿大于价格敏感型受访者。分析潜在类别可知,公众的社会经济特征及环境感知对其偏好具有显著影响。较高的关注程度、治理意识和较低的年龄会促使受访者更加偏好于荒漠化环境属性的治理;收入水平、关注程度、治理意识较低的受访者,更不愿意支付较高的治理费用,在进行选择时更关注治理价格属性。研究有助于为完善当前和未来的荒漠化控制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增强政策或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治理 价值评估 选择实验 偏好异质性 潜在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足防沙治沙用沙文章 武威市加快建设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春莲 《甘肃林业》 2024年第5期17-18,共2页
近年来,武威市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固风沙”,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建设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累计治理沙化土地924.3万亩、重点风沙口240个、风沙线480公里,环绿洲风沙线退缩10~20公里,风沙危害得到有... 近年来,武威市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固风沙”,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建设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累计治理沙化土地924.3万亩、重点风沙口240个、风沙线480公里,环绿洲风沙线退缩10~20公里,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荒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中度和轻度减缓。武威市被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是全国保留的6个地市级示范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沙治沙 荒漠化治理 风沙危害 系统治理 荒漠化程度 武威市 风沙口 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新疆荒漠化治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夏米西卡玛尔·尔西丁 《新疆林业》 2024年第1期18-18,共1页
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比上次调查减少1956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242.8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但是,新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荒漠化治理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荒漠化治理 荒漠化土地 历史性转变 沙化土地面积 任重而道远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化治理的先锋植物——柠条 被引量:1
7
作者 贾秀斌 周慧荣 +2 位作者 魏德元 马海龙 杨昊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2期42-43,共2页
“柠条是个宝,既是林又是草,防风固沙保耕地,放牧烧柴做肥料,还是牲口救命草。”用这首民谣来介绍柠条的作用再合适不过了。柠条为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的统称,豆科锦鸡儿属,是荒漠化草原地带的旱生落叶灌木。极耐高温严... “柠条是个宝,既是林又是草,防风固沙保耕地,放牧烧柴做肥料,还是牲口救命草。”用这首民谣来介绍柠条的作用再合适不过了。柠条为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的统称,豆科锦鸡儿属,是荒漠化草原地带的旱生落叶灌木。极耐高温严寒,夏季能耐55℃的地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锦鸡儿属 荒漠化治理 柠条锦鸡儿 小叶锦鸡儿 荒漠化草原 中间锦鸡儿 救命草 先锋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荒漠化治理产业化的资源优化利用路径
8
作者 何伟俐 《新疆林业》 2024年第6期4-6,共3页
新疆南疆作为中国西部广袤而神秘的地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孕育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这其中的荒漠化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还对南疆的生态环境造成... 新疆南疆作为中国西部广袤而神秘的地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孕育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这其中的荒漠化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还对南疆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破坏,因此只有不断探索南疆荒漠化治理的有效途径,才能够实现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南疆 荒漠化治理 生态环境 荒漠化问题 资源优化利用 自然资源 产业化 地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化治理“阿拉善模式”为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贡献智慧
9
作者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1期19-21,共3页
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确定的“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域。建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阿拉善盟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建设我国北方... 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确定的“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域。建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阿拉善盟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总体规划 荒漠化治理 生态保护 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系统保护 生态优先 统筹推进 阿拉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撬动社会公众参与荒漠化治理——基于阿拉善SEE在乌兰布和沙漠治理模式探索
10
作者 孙静 朱德军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4年第6期50-52,共3页
针对中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探索出适宜当地生态恢复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同时也总结出一套社会公众参与荒漠化治理的模式。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也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通过30周年纪念日。荒漠化是影响人... 针对中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探索出适宜当地生态恢复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同时也总结出一套社会公众参与荒漠化治理的模式。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也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通过30周年纪念日。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积极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进程,打造了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标杆,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荒漠化 社会公众参与 荒漠化治理 乌兰布和沙漠 荒漠化防治 可持续发展 荒漠化问题 阿拉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研究
11
作者 方政忠 欧廷 +1 位作者 雷海波 杨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40-143,共4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荒漠化问题日益严峻,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构成极大威胁。在本文中针对荒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最后提出了荒漠化治理技术以及生态修...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荒漠化问题日益严峻,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构成极大威胁。在本文中针对荒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最后提出了荒漠化治理技术以及生态修复措施。通过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植被恢复、节水与水资源管理以及综合治理模式等,从根本上治理荒漠化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实现荒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治理 生态修复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县不同荒漠化治理措施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6
12
作者 张克斌 李瑞 +2 位作者 侯瑞萍 乔锋 杨俊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66-72,共7页
分析不同荒漠化治理措施下植物多样性变化 ,可以为制定防沙治沙对策和措施提供基础数据。采用α 多样性指数 (Shannon 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Jsw和Js)和 β 多样性指数 (相似性系数Cs) ,研究宁夏盐池县草原群落在不... 分析不同荒漠化治理措施下植物多样性变化 ,可以为制定防沙治沙对策和措施提供基础数据。采用α 多样性指数 (Shannon 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Jsw和Js)和 β 多样性指数 (相似性系数Cs) ,研究宁夏盐池县草原群落在不同荒漠化治理措施 (人工封育、退耕还林、撂荒地 )固定样地植物多样性变化。对比 2 0 0 2和2 0 0 3年不同类型固定样地植物多样性观测数据表明 ,到 2 0 0 3年 ,各实验样地的α 多样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β 多样性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 ,不同治理措施实验样地的种类组成 ,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地 荒漠化治理 植物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 防沙治沙对策 群落 封育 宁夏 措施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西藏荒漠化治理植物优选与验证 被引量:8
13
作者 柳平增 王雪 +4 位作者 宋成宝 张超 奥宝平 吕涛 张立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6-173,共8页
植物种植作为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关系到荒漠化区域的高效可持续发展。为提高植物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项目前期已建成荒漠生态治理大数据平台并实现中国主要荒漠化区域生态信息全方位采集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大数据的植物优选... 植物种植作为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关系到荒漠化区域的高效可持续发展。为提高植物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项目前期已建成荒漠生态治理大数据平台并实现中国主要荒漠化区域生态信息全方位采集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大数据的植物优选研究与试验验证。研究运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大数据分析方法对荒漠植物种质资源库中植物进行类别划分,初步筛选适应该地区气象条件的植物;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决策方法从土壤、地形、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其他等5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以优化初选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西藏地区荒漠化治理植物的选择,经大数据挖掘分析,初步筛选出了核桃、黑果枸杞、盐生草和花花柴等适宜植物;进一步优化分析得出,核桃具有经济效益高、耐储运、前期投入相对较少等优势,是该区域荒漠化治理中生态适应性与综合效益俱佳的植物。优选结果在西藏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的荒漠化治理中得到了验证,目前核桃长势良好,预期生态与经济效益显著。基于大数据进行荒漠治理植物的优选可为荒漠化区域科学规划及高效治理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大数据 植物优选 荒漠化治理 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策过程的我国荒漠化治理研究述评 被引量:9
14
作者 哈斯 盖志毅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36,共8页
自20世纪70年代被确立为一项全球性议题以来,荒漠化治理就从地方行为上升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性政策话语。荒漠化是一个复杂的土地退化过程,一直以来学者们的重点是基于物理、化学和生物视角的水土保持与土地退化防治研究,而政策层面的研... 自20世纪70年代被确立为一项全球性议题以来,荒漠化治理就从地方行为上升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性政策话语。荒漠化是一个复杂的土地退化过程,一直以来学者们的重点是基于物理、化学和生物视角的水土保持与土地退化防治研究,而政策层面的研究较为少见。围绕荒漠化治理政策执行过程中呈现出的政策稳定和政策变迁两种取向,发现政府政策工具的运用和选择是荒漠化治理最为根本的因素,二者体现出政策过程的嵌入对荒漠化治理政策稳定性、连续性、完备性带来的影响特征。现有的政策研究经验对我国荒漠化治理的规律性认识有一定启发意义,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荒漠化治理要着眼于政策工具的创新,构建基于专家参与和科技创新的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荒漠化 荒漠化治理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荒漠化治理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海娟 姚顺波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11期71-76,共6页
通过建立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宁夏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况。研究表明:宁夏荒漠化治理的生态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系统的耦合状况从最初的严重失调衰退类生态损益型过度到中级协调发展类生态滞... 通过建立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宁夏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况。研究表明:宁夏荒漠化治理的生态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系统的耦合状况从最初的严重失调衰退类生态损益型过度到中级协调发展类生态滞后型,系统的耦合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工程实施的长期性等因素的制约,宁夏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大多处于初级或者中级协调发展型,没有出现良好的状态。今后应协同推进区域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建设,建立高效生态经济体系,提升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状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治理 生态经济系统 耦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荒漠化治理与社会-经济-生态高质量发展耦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秦涛 朱庆福 +3 位作者 朱彩霞 李娜 梁佳乐 王瑞雪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1-208,共8页
立足干旱区乡村振兴战略关于“生态宜居”与“生活富裕”协调发展的总要求,以新疆荒漠化治理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为研究对象,引入耦合协调模型以及GM(1,1)预测模型测度系统耦合协调状况以及未来趋势情况,构建荒漠化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立足干旱区乡村振兴战略关于“生态宜居”与“生活富裕”协调发展的总要求,以新疆荒漠化治理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为研究对象,引入耦合协调模型以及GM(1,1)预测模型测度系统耦合协调状况以及未来趋势情况,构建荒漠化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探索荒漠化治理与社会经济内在的时空耦合协调机制。研究发现,通过荒漠化工程的实施,新疆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逐步发展到协调发展阶段,新疆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仍处于不断协调过程中。GM(1,1)模型预测表明,未来5年三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稳步上升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治理 社会—经济—生态系统 耦合效应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攻关防沙止漠 综合整治西北国土——“荒漠化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评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琦 张大华 王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9-102,共4页
本文论述了“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荒漠化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在我国北方沙地整治和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并详细分析了所取得的成果和技术创新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深远影响 ,为有关研究和决策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科技攻关 综合整治 荒漠化治理 技术示范 中国 生态环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的荒漠化治理途径——生态草建设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延春 赵彤堂 刘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12,共6页
在总结以往荒漠化治理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吉林省以生态草建设为主体的8种建设模式和治理吉林西部荒漠化的运作机制,以及治理的效果和经验启示。
关键词 荒漠化治理 生态草建设 林草复合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县不同荒漠化治理措施植物群落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晓杰 李瑞 张克斌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分析不同荒漠化治理措施下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可以为制定防沙治沙对策和措施提供基础数据。以植物α-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w、Simpson指数Sp、群落均匀度指数Jsw和Js)和β-多样性指数(相似性系数Cs)、生物量变动系数为指标,从... 分析不同荒漠化治理措施下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可以为制定防沙治沙对策和措施提供基础数据。以植物α-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w、Simpson指数Sp、群落均匀度指数Jsw和Js)和β-多样性指数(相似性系数Cs)、生物量变动系数为指标,从空间和时间2个尺度上分析宁夏盐池县不同荒漠化治理措施下的植物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从α-多样性-群落稳定性分析,退耕还林措施下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指数较高,人工封育各指数年际间波动较小;从β-多样性-群落稳定性分析,人工封育措施下的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较大,且各年间波动较小,群落最稳定,退耕还林地次之;从功能指标分析,人工封育措施下的各年生物量值最高,退耕还林措施下的生物量波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治理措施 植物 群落稳定性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