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0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分析法测定美洲大蠊中多肽含量研究
1
作者 胡筱 姚靖雯 +3 位作者 洪玉燕 詹昆松 余丽双 罗辉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5-70,共6页
荧光分析法是一种经济快速的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鉴于美洲大蠊多肽(DPSFNSWG-NH_(2))自身具有荧光的特性,通过实验建立一种美洲大蠊多肽(DPSFNSWG-NH_(2))的荧光检测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 荧光分析法是一种经济快速的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鉴于美洲大蠊多肽(DPSFNSWG-NH_(2))自身具有荧光的特性,通过实验建立一种美洲大蠊多肽(DPSFNSWG-NH_(2))的荧光检测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美洲大蠊多肽(DPSFNSWG-NH_(2))在0.12~31.25μg/mL浓度内与荧光强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0.698x+14.625,R^(2)=0.994 2,检测限为0.09μg/mL,将所建立的新方法用于美洲大蠊药材中其多肽(DPSFNSWG-NH_(2))的测定,回收率为85.50%~89.47%。本研究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可用于美洲大蠊中DPSFNSWG-NH_(2)多肽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多肽 荧光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分析法在土壤重金属检测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琼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3期229-231,共3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这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隐患。因此,开展土壤重金属检测已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之一。X射线荧光分析法(XRF)作为一种现代分析手段,凭借其现场快速、无损伤、高准...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这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隐患。因此,开展土壤重金属检测已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之一。X射线荧光分析法(XRF)作为一种现代分析手段,凭借其现场快速、无损伤、高准确性等优势,在环境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探讨了X射线荧光分析法在土壤重金属检测中的可行性,论证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监测技术,为土壤治理和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分析法 土壤 重金属检测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法测溶液浓度
3
作者 张艳丽 王城 +3 位作者 陈本富 张宇凡 周星宇 吴鑫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目的]溶液浓度是一项重要的计量参数,溶液浓度测量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为了快速、准确地测量溶液浓度,提出了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方法。[方法]将配制好的10种三氯化铁溶液作为标准溶液,利用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方法测量出溶液... [目的]溶液浓度是一项重要的计量参数,溶液浓度测量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为了快速、准确地测量溶液浓度,提出了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方法。[方法]将配制好的10种三氯化铁溶液作为标准溶液,利用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方法测量出溶液中Fe的特征X射线强度,得到三氯化铁溶液的标准曲线,利用该标准曲线,对5组三氯化铁溶液进行了测量。[结果]三氯化铁的浓度与溶液中Fe元素的特征X射线强度成较好的线性关系,对5组三氯化铁待测溶液浓度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测得最大误差为1.74%,其他误差都在1%以内,小于传统的折射率测量误差(大约3%)。另外,为了进一步分析其精确度,分别计算了浓度梯度差。由梯度差可知,最大梯度差为3.71%,绝大多数在1%以内,最小为0。[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且出数据快,随测随得,为快速、准确测量溶液浓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 浓度 X射线管 特征X射线 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底泥表层越冬藻类群落动态的荧光分析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阎荣 孔繁翔 韩小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3-168,共6页
为探索春季湖泊底泥表层不同藻类群落的复苏规律,本实验采集了太湖梅梁湾地区的底泥,应用荧光分析法测定藻蓝素,同时测定湖泊底泥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确定春季梅梁湾底泥中不同藻类类群的色素含量变化,说明荧光分析法可以应用于底泥... 为探索春季湖泊底泥表层不同藻类群落的复苏规律,本实验采集了太湖梅梁湾地区的底泥,应用荧光分析法测定藻蓝素,同时测定湖泊底泥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确定春季梅梁湾底泥中不同藻类类群的色素含量变化,说明荧光分析法可以应用于底泥色素分析中,初步探讨了蓝藻群落和非蓝藻群落在春季温度上升期间恢复生长过程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叶绿素 藻蓝素 蓝藻复苏 荧光分析法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析法测定杜仲叶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张敏 李国章 +3 位作者 曹庸 于华忠 龚竹琼 李贵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4-57,共4页
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 Al3 +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 ,建立一种测定杜仲叶总黄酮的新方法。用 6 0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杜仲叶有效成分 ,以芦丁为标样 ,选择激发波长 λex=4 36 nm,发射波长 λem=4 83nm,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叶中总... 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 Al3 +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 ,建立一种测定杜仲叶总黄酮的新方法。用 6 0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杜仲叶有效成分 ,以芦丁为标样 ,选择激发波长 λex=4 36 nm,发射波长 λem=4 83nm,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叶中总黄酮含量 ,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 ,验证方法的准确性。方法检出限为1.2 7× 10 -9mol·L-1,线性范围在 1.6 4× 10 -8— 3.6 3× 10 -5mol·L-1之间 ,线性回归方程 :y=17.92 3x+1.398,相关系数 r=0 .9989,平均回收率 99.8%— 10 4 .2 %。相对标准差 (RSD) 0 .84 % ,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总黄酮含量 荧光分光光度 芦丁 RSD 回流提取 有效成分 荧光分析法 激发波长 A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灵敏度测定血红蛋白的荧光分析法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晓燕 张元勤 +1 位作者 刘志昌 刘凡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6,共3页
建立了以双水杨醛邻苯二亚胺为酶催化氧化底物,血红蛋白(Hb)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在Tween 80介质中的酶催化反应测定血红蛋白的方法,并探讨了反应机理.讨论了利用本体系测定Hb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Hb浓度在5.0×10-10... 建立了以双水杨醛邻苯二亚胺为酶催化氧化底物,血红蛋白(Hb)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在Tween 80介质中的酶催化反应测定血红蛋白的方法,并探讨了反应机理.讨论了利用本体系测定Hb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Hb浓度在5.0×10-10~5.0×10-8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2.6×10-11 mol/L.本方法与其它测定Hb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荧光分析法 测定 高灵敏度 底物 检出限 水杨醛 过氧化物模拟酶 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析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被引量:25
7
作者 冯素玲 唐安娜 樊静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3,共3页
在硫酸介质中 ,亚硝酸根能还原吡咯红 Y,使其荧光猝灭 ,据此提出了一个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荧光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为 2 .7ng/m L,线性范围为6.0~ 88ng/m L,可直接用于电厂废水、自来水、井水中亚硝酸根的测定。
关键词 荧光分析法 亚硝酸根 吡咯红Y 痕量分析 电厂废水 井水 自来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析法测定痕量铬(Ⅵ) 被引量:33
8
作者 冯素玲 唐安娜 樊静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8-560,共3页
拟定了一个测定痕量铬 的新的荧光分析法。在硫酸介质中 ,铬能氧化吡咯红Y ,使其荧光猝灭 ,方法的检出限为 2 .2 μg/L ,线性范围为 8.0~ 88μg/L。本法用于电镀废液、电镀液、合金钢中痕量Cr 的测定 。
关键词 荧光分析法 铬(Ⅵ) 吡咯红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析法在环境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吴志皓 唐尧基 +4 位作者 李桂敏 李德亮 王金中 刘绣华 范顺利 《分析仪器》 CAS 2005年第3期13-19,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荧光分析法在环境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国内的应用情况。内容包括:常规荧光分析法、同步荧光光谱法、导数荧光光谱法、三维荧光光谱法、固体表面荧光光谱法和荧光动力学分析法等,共引用参考文献113篇。
关键词 荧光分析法 污染物分析 有机 环境 荧光动力学分析 同步荧光光谱 应用情况 固体表面 参考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化学荧光分析法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郭祥群 许金钩 陈国珍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44-252,共9页
光化学荧光分析法(PCF)是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应用广泛的荧光分析技术。近二十年来PCF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综述了PCF的原理、实验技术、应用及进展。
关键词 光化学 荧光分析法 P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析法测定维生素C 被引量:42
11
作者 孙振艳 赵中一 +1 位作者 郭小慧 傅绍斌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6年第4期18-20,共3页
维生素C经Cu^2+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与苯甲酸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产生荧光协同增敏作用。提出一种新的测定维生素C的高灵敏荧光分析法,建立了测定维生素C的适合条件。该方法的的线性范围为0.02~8.0μg/mL,检出限为0.0065μg... 维生素C经Cu^2+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与苯甲酸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产生荧光协同增敏作用。提出一种新的测定维生素C的高灵敏荧光分析法,建立了测定维生素C的适合条件。该方法的的线性范围为0.02~8.0μg/mL,检出限为0.0065μg/mL。对3.0μg/mL的维生素C测定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2%。将该法用于西红柿、果珍以及维生素C药片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6.7%~1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析法 维生素C 西红柿 果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质谱法和荧光分析法检测滤纸干血片苯丙氨酸的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田国力 王燕敏 +3 位作者 许洪平 郭静 周卓 姚静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814-819,共6页
目的比较荧光分析法和串联质谱法检测滤纸干血片上苯丙氨酸(Phe)水平的分布和差异,为实验室开展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筛查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选择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的滤纸干血片样本62 510例。采用荧光分析法和串联质谱法同... 目的比较荧光分析法和串联质谱法检测滤纸干血片上苯丙氨酸(Phe)水平的分布和差异,为实验室开展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筛查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选择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的滤纸干血片样本62 510例。采用荧光分析法和串联质谱法同步检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的Phe浓度,同时还用串联质谱法检测酪氨酸(Tyr)浓度。采用配对Wilcoxon检验和等级相关分析评价2种方法间的差异和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评价2种方法间的一致性。结果荧光分析法和串联质谱法均在62 510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样本中检出3例HPA,敏感性均为100%。荧光分析法的阳性预期值为33.3%,串联质谱法的阳性预期值为18.8%,若联合Phe/Tyr比值,串联质谱法的阳性预期值可达100%。正常新生儿Phe浓度呈偏态分布,荧光分析法和串联质谱法检测结果<60μmol/L者分别占96.31%和95.08%,≥120μmol/L者仅占0.01%和0.03%。荧光分析法的测定值先低于串联质谱法,至97%位点(Phe≈63μmol/L)处基本持平,然后逐渐高于串联质谱法,2种方法的测定值呈正相关(r=0.43,P<0.01)。以不同浓度的Phe测定值作Bland-Altman分析,Phe浓度越高,2种方法的偏移越小,Phe>120μmol/L的19个样本点全部落在95%的一致性限内,2种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检测结果有可替代性。结论荧光分析法和串联质谱法检测Phe在低浓度时有差异,高浓度时一致性好。2种方法对于HPA的临床判断无影响,均能用于新生儿筛查。串联质谱法可同时检测Phe和Tyr浓度,若联合Phe/Tyr比值,检出HPA的阳性预期值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串联质谱 荧光分析法 滤纸干血片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化学-荧光分析法研究(Ⅸ)——现场光化学荧光分析法测定维生素K_3注射液中甲萘醌含量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祥群 许金钩 +1 位作者 赵一兵 陈国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1199-1201,共3页
自70年代以来,光化学荧光分析法(PCF)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PCF与HPLC或TLC联用具有独特的优点,尤其是在药物及复杂生物样品的分析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前景.但迄今为止,PCF的实施大多需要一个复杂的光化学反应装置.本文设计出一种简单易行的... 自70年代以来,光化学荧光分析法(PCF)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PCF与HPLC或TLC联用具有独特的优点,尤其是在药物及复杂生物样品的分析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前景.但迄今为止,PCF的实施大多需要一个复杂的光化学反应装置.本文设计出一种简单易行的现场PCF技术,用同一光源的不同波长的光分别作光化学反应的光源和荧光测定的激发光,光照一定时间后,在产物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处测量荧光强度,使光化学荧光分析能够在商品化的荧光分光光度计上进行.现已将此技术应用于维生素K_3的分析,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反应 荧光分析法 维生素K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多羧酸类荧光分析法同时测定钆、铽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建新 张俊杰 黄汉国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45-649,共5页
本文以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三乙四胺六乙酸、亚氨基二乙酸及羟乙基亚氨基二乙酸等氨基多羧酸为荧光试剂,研究了荧光法测定钆、铽的最佳条件。其中,以EGTA体系为最佳,测定钆、铽的绝对检测限分别达到0.2和0.0025μg/ml。并将... 本文以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三乙四胺六乙酸、亚氨基二乙酸及羟乙基亚氨基二乙酸等氨基多羧酸为荧光试剂,研究了荧光法测定钆、铽的最佳条件。其中,以EGTA体系为最佳,测定钆、铽的绝对检测限分别达到0.2和0.0025μg/ml。并将该法成功地应用于稀土分离富集物中钆、铽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荧光分析法 氨基多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血浆中微量硒的三元包合物荧光分析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沂 马文昭 +1 位作者 李好枝 胡菊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9-41,共3页
采用氧瓶燃烧法对血样进行破坏 ,利用 β_环糊精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形成包合物的性质 ,将4,5_苯并苯硒二唑包合 ,建立了三元包合物荧光分析法 ,不经萃取 ,直接测定血浆中的硒。方法的日内精密度为5.4 %~9.3 %(n=7) ;日间精密度为3.5 %~1... 采用氧瓶燃烧法对血样进行破坏 ,利用 β_环糊精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形成包合物的性质 ,将4,5_苯并苯硒二唑包合 ,建立了三元包合物荧光分析法 ,不经萃取 ,直接测定血浆中的硒。方法的日内精密度为5.4 %~9.3 %(n=7) ;日间精密度为3.5 %~14.5 %(n=7) ;线性范围为10~500μg/L ;回收率为91.0 %~97.8 %。对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和沈阳汉族58人的血样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新疆汉族与沈阳汉族间血硒值无显著性差异(F=1.36 ,P>0.05) ;新疆汉族与维吾尔族间血硒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1.01 ,P<0.01) ;男女间血硒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瓶燃烧 三元包合物 荧光分析法 血浆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计量学-荧光分析法同时测定萘、1-萘酚和2-萘酚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凡凡 任守信 +1 位作者 孟和 高玲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5-919,共5页
根据正交信号校正(OSC)、小波包变换(WPT)及偏最小二乘法(PLS)的算法原理,编制了名为POSCWPTPLS的程序,结合荧光分析法快速、灵敏、选择性较好的优点,将该程序用于同时测定荧光光谱严重重叠的萘、1-萘酚和2-萘酚多组分体系,并将3种化学... 根据正交信号校正(OSC)、小波包变换(WPT)及偏最小二乘法(PLS)的算法原理,编制了名为POSCWPTPLS的程序,结合荧光分析法快速、灵敏、选择性较好的优点,将该程序用于同时测定荧光光谱严重重叠的萘、1-萘酚和2-萘酚多组分体系,并将3种化学计量学方法(OSC-WPT-PLS、WPT-PLS和PLS)进行比较。3种化合物的总相对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3.3%,5.9%和6.7%。结果表明:OSC-WPT-PLS法优于WPT-PLS和PLS法。将本方法用于自来水及两种废水的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回收率分别为97.4%~102.7%,98.8%~100.7%和98.1%~1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析法 化学计量学技术 同时测定 萘、1-萘酚和2-萘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析法测定沙棘叶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9
17
作者 曹叶霞 张海容 +1 位作者 史文灵 吕晓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64,共3页
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沙棘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根据黄酮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以芦丁为标样,研究了溶剂、pH值、表面活性剂及放置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的乙醇中加入pH7的缓冲液,芦丁荧光强度最大,检测限为3.2×10^(-6)mo... 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沙棘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根据黄酮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以芦丁为标样,研究了溶剂、pH值、表面活性剂及放置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的乙醇中加入pH7的缓冲液,芦丁荧光强度最大,检测限为3.2×10^(-6)mol/L,线性回归方程y=0.6513x+55.166,相关系数为0.9968,荧光强度与浓度的线性范围在1.2×10^(-6)mol/L~4.8×10^(-6)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析法 沙棘叶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析法测定显齿蛇葡萄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炯波 张敏 +1 位作者 龚竹琼 李贵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5年第2期155-157,共3页
根据黄酮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以芦丁为标样,本文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显齿蛇葡萄中总黄酮的含量,系统研究了溶剂、pH值、表面活性剂及放置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的乙醇中加入pH=2的缓冲液芦丁荧光强度最大.本方法的检测限为... 根据黄酮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以芦丁为标样,本文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显齿蛇葡萄中总黄酮的含量,系统研究了溶剂、pH值、表面活性剂及放置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的乙醇中加入pH=2的缓冲液芦丁荧光强度最大.本方法的检测限为2.07×10-9mol/L,线性回归方程v=1.775x-0.5372,相关系数(R)0.9971,荧光强度与浓度的线性范围在1.64×10-9~4.95×10-5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析法 显齿蛇葡萄 总黄酮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化学-荧光分析法研究(Ⅷ)——波长扫描-反应速差分析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祥群 许金钩 +1 位作者 赵一兵 陈国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1225-1228,共4页
提出了波长扫描-光化学反应速差荧光分析同时测定双组分的方法,以核黄素的光分解反应和甲萘醌的光还原反应为例考察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核黄素、甲萘醌浓度分别在(0~1.20)μg/mL和(0~2.7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为0.99... 提出了波长扫描-光化学反应速差荧光分析同时测定双组分的方法,以核黄素的光分解反应和甲萘醌的光还原反应为例考察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核黄素、甲萘醌浓度分别在(0~1.20)μg/mL和(0~2.7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为0.999和0.998).检出限分别为0.22ng/mL和2.6 ng/mL(n=1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反应 荧光分析法 速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分析法的水体叶绿素a传感器光通路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鑫星 王聪 +3 位作者 陈英义 赵佳 傅泽田 张领先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00-305,共6页
基于荧光分析法,设计了一种水体叶绿素a传感器,可满足长期海洋、湖泊环境实时检测的要求。阐述了荧光分析法测量水体叶绿素a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叶绿素a传感器光通路部分的设计方法:首先设计了光学传感器探头;进而基于叶绿素a在430~470... 基于荧光分析法,设计了一种水体叶绿素a传感器,可满足长期海洋、湖泊环境实时检测的要求。阐述了荧光分析法测量水体叶绿素a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叶绿素a传感器光通路部分的设计方法:首先设计了光学传感器探头;进而基于叶绿素a在430~470 nm蓝光波段吸收作用最强的特性,选用460 nm波长的超高亮蓝色发光二极管作为荧光激励信号设计传感器的信号源,激励光源选用4组超高亮蓝色发光LED,符合叶绿素a强吸收定光谱特性,具有功耗小、体积小、成本低和电路设计简单等优点。对比分析了几种不同光电转化器件的优缺点,选择光敏二极管作为光接收器件,满足了水体叶绿素a荧光信号微弱的检测特点;最后对传感器进行了标定与校准。结果表明,传感器测量结果决定系数R2为0.998,标准偏差为0.05μg,最低检出限为0.25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叶绿素A 荧光分析法 传感器 光通路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