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提高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体会 |
刘道洲
成颖
崔晗
刘苗
李晨
张邦乐
周四元
|
《基础医学教育》
|
2012 |
6
|
|
2
|
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实验室的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 |
胡海红
雷金秀
曾奎
余露山
曾苏
|
《化工管理》
|
2024 |
0 |
|
3
|
药物研究中的生物药剂学和药代动力学 |
郭利
恽榴红
|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
2001 |
1
|
|
4
|
自主式教学法在生物药剂与药代动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 |
詹琳
袁琼
王君
|
《卫生职业教育》
|
2015 |
1
|
|
5
|
山茱萸总甙滴眼液眼内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实验研究 |
孟晶
李辰
陈建苏
赵松滨
狄静芳
杨皓庄
张穗梅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
2002 |
4
|
|
6
|
经淋巴管灌注卡铂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 |
于兴江
王沂峰
江森
苏光华
王素珍
张爱军
赵炎
翟光喜
|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
2002 |
6
|
|
7
|
大鼠颈静脉置管模型在咪达唑仑新制剂自身交叉实验药代动力学评价中的应用 |
王晓英
王娟
李敬来
郑爱萍
李峥
张振清
庄笑梅
|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8
|
5-氟尿嘧啶-2’-脱氧核苷经胃左动脉介入灌注后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 |
吴鹏
朱正纲
叶正宝
陈红专
陆晖
商俊
张明钧
燕敏
刘炳亚
于颖彦
林言箴
|
《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4 |
24
|
|
9
|
依据ISO/IEC 17025标准建设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分析实验室 |
姚战鹏
贾艳艳
金鑫
宋颖
文爱东
|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
2013 |
4
|
|
10
|
生物技术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方法学和实验设计 |
汪小凤
郑青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
2004 |
5
|
|
11
|
在药学专业药代动力学实验中引入3P87程序的实践 |
徐艳霞
李晓蓉
唐玉
徐平湘
陈怡
胡小敏
熊杰
薛明
|
《药学教育》
|
2008 |
3
|
|
12
|
吡喹酮缓释片在家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实验治疗 |
严汉英
刘学丽
朱延勤
潘伟娜
冯琳
杨彬
程大敦
赵俊
钱燮铭
张燕萍
徐明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
1991 |
1
|
|
13
|
药代动力学实验室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期间核查方法的建立 |
金冠钦
孙黎
王玉洪
夏玲红
林厚文
|
《化学分析计量》
CAS
|
2020 |
1
|
|
14
|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的探讨 |
赖玲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5
|
药代动力学实验教学中开设中药内容探讨 |
詹琳
袁琼
王君
|
《亚太传统医药》
|
2015 |
2
|
|
16
|
黄柏超微粉体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 |
丁志平
蔡光先
首第武
唐正平
|
《湖南中医杂志》
|
2011 |
1
|
|
17
|
对药代动力学实验的两点改进 |
牟英
|
《药学教育》
|
2010 |
2
|
|
18
|
三种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在胆汁中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
孙桂华
赵树进
孙大勇
周兰
宋鸿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
2002 |
0 |
|
19
|
药剂专业药物动力学实验改进 |
陈俊
平其能
向惠川
|
《药学教育》
|
2000 |
0 |
|
20
|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微量血中氨苄青霉素的实验方法及其在儿童时期的药代动力学 |
李惠芬
张文敏
徐凤辉
刘萱
|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