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药效团模型对麻黄与细辛中抑制Toll样受体4化合物的虚拟筛选
1
作者 李佳颖 邓芳 +1 位作者 黄慧学 梁晓 《中国新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0,共8页
目的:基于共同分子特征药效团模型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麻黄与细辛药对中潜在抑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抗炎活性化合物的物质基础。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 目的:基于共同分子特征药效团模型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麻黄与细辛药对中潜在抑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抗炎活性化合物的物质基础。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y Analysis Platform, TCMSP)获取麻黄与细辛的活性成分,使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构建基于TLR4的共同分子特征HipHop药效团模型,应用筛选出的最佳药效团模型对麻黄与细辛药对的化学成分库进行虚拟筛选,对筛选所得成分进行分子对接,计算其与TLR4蛋白的结合自由能并评估其相互作用。结果:共获得463个麻黄与细辛的化学成分,通过最优药效团模型筛选后得到29种麻黄-细辛中潜在的TLR4抑制化合物,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化合物与TLR4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基于药效团模型与分子对接技术可有效挖掘麻黄与细辛药对中TLR4抑制成分,为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团 分子对接 麻黄 细辛 TOLL样受体4 支气管哮喘
原文传递
基于药效团模型筛选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
作者 王梦帆 赵子玉 +3 位作者 王春光 刘廷玉 陈曦 张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9-329,共11页
【目的】开发针对头孢噻肟-水解酶-14(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ESBLs)的抑制剂,用以缓解细菌耐药带来的严重危害。【方法】使用DiscoveryStudio Visualizer(DS Visualizer)构建基于受体结构的药效... 【目的】开发针对头孢噻肟-水解酶-14(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ESBLs)的抑制剂,用以缓解细菌耐药带来的严重危害。【方法】使用DiscoveryStudio Visualizer(DS Visualizer)构建基于受体结构的药效团模型(structure-based pharmacophore,SBP)和基于配体共同特征的定性药效团模型(common feature pharmacophore generation,HIPHOP),并将验证后的模型作为查询条件对ZINC数据库进行以CTX-M-14蛋白为靶标的虚拟筛选,得到拟合分数良好的中药单体成分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L),对其进行相关作用力分析、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分析甘草酸与CTX-M-14蛋白的结合模式、结合能力及稳定性;最后通过联合抑菌试验及酶动力学试验考察甘草酸的抗菌增敏活性、抑酶作用及抑酶方式。【结果】中药单体成分甘草酸主要与CTX-M-14蛋白活性中心多个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和范德华作用力,两者的对接分数与结合自由能分别为-10 kcal/mol及-22.06 kcal/mol;甘草酸与头孢噻肟钠联用呈协同作用(FICI≤0.5);甘草酸可竞争性抑制β-内酰胺酶对底物抗生素的水解作用,对头孢噻肟钠的抑酶保护率可达58.53%,与克拉维酸接近(60.98%)。【结论】中药单体甘草酸可与CTX-M-14蛋白稳定结合,通过竞争性抑制β-内酰胺酶对底物抗生素的水解作用,提高多重耐药大肠杆菌E320和重组蛋白阳性菌BL-21对头孢噻肟钠的敏感性,实现抗生素的减量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CTX-M-14 药效团模型 分子动力学模拟 联合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新靶点MTH1抑制剂药效团模型的研究
3
作者 刘康博 张万存 顾月清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抗肿瘤靶点人MutT同源体1蛋白(Human MutT Homolog-1,MTH1)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构建药效团筛选模型筛选潜在的MTH1抑制剂。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通过Discovery Studio 3.0软件包中分子共同特征药效团HipHop算法,使... 目的:研究抗肿瘤靶点人MutT同源体1蛋白(Human MutT Homolog-1,MTH1)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构建药效团筛选模型筛选潜在的MTH1抑制剂。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通过Discovery Studio 3.0软件包中分子共同特征药效团HipHop算法,使用14个已知MTH1抑制剂分子作为训练集构建药效团模型,并通过Decoy Set验证准确性。结果:获得富集率为13.1的HipHop药效团模型,通过分子对接验证虚拟筛选出的75个候选化合物,得到先导化合物GK01945和HTS07767,能与受体形成良好的相互作用。结论:构建的药效团模型可以作为筛选模型,筛选出的MTH1潜在抑制剂,为抗肿瘤药物MTH1抑制剂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MutT同源体1抑制剂 抗肿瘤靶点 虚拟筛选 药效团模型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效团模型的PPAR激动剂的筛选及活性研究
4
作者 李琦 魏朝 +8 位作者 张鑫磊 郭凯蕾 马丽莎 何金穗 孙定康 梁佳龙 林佳艳 张彭湃 刘雪英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7期1705-1711,共7页
目的筛选具有PPARδ激动活性的化合物。方法通过构建PPARδ药效团模型对Top Science数据库中的780万个小分子进行筛选,并采用对接分析通过化合物与受体之间的结合作用模式及其靶点选择性进行筛选;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确定苗头化合... 目的筛选具有PPARδ激动活性的化合物。方法通过构建PPARδ药效团模型对Top Science数据库中的780万个小分子进行筛选,并采用对接分析通过化合物与受体之间的结合作用模式及其靶点选择性进行筛选;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确定苗头化合物,进而通过体外活性实验获得PPARδ激动剂。结果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获得了24个潜在PPARδ激动剂,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3、5、9为潜在的PPARδ选择性激动剂。体外激动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3、5、9具有一定的PPARδ激动活性。结论与化合物3、5相比,化合物9拥有更强的体外激动活性(EC_(50)=17.66μmol·L^(-1)),后续可进行结构迭代优化,为进一步开发PPARδ激动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筛选 药效团模型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氮同化途径参与抗生素关键药效团的生物合成
5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6-296,共1页
传统认为氮循环中的无机氮素盐等需先转化为氨(NH3)后才能被同化进入生物体的有机含氮分子中。联氨(N2H4)不仅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燃料,同时也是制药和化工行业中常用的有机合成前体。20世纪90年代,联氨作为氮循环中细菌... 传统认为氮循环中的无机氮素盐等需先转化为氨(NH3)后才能被同化进入生物体的有机含氮分子中。联氨(N2H4)不仅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燃料,同时也是制药和化工行业中常用的有机合成前体。20世纪90年代,联氨作为氮循环中细菌氨厌氧氧化过程(anammox)的中间体在自然界首次被发现。然而,联氨在生物有机代谢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依然未知。2024年5月2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杜艺岭研究员团队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题为“Discovery of a bacterial hydrazine transferase that constructs the N-aminolactam pharmacophore in albofungin biosynthesis”(DOI:10.1021/jacs.4c02311)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发现微生物能够利用氨基酸作为代谢前体合成联氨,并将其用于抗生素关键活性基团的生物合成。研究人员解析了广谱抗生素白真菌素(albofungin)关键药效团的合成代谢机理,首次发现了地球氮循环的中间体联氨能够作为代谢前体参与生物有机代谢过程,并鉴定了自然界首个能够同化联氨的蛋白组件(联氨转移酶)和一条潜在的新型联氨生物合成途径。研究揭示了抗生素的N-氨基内酰胺药效团的生物合成机理,同时拓展了当前对于氮循环与生物有机代谢相互关系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院 药效团 联氨 DOI 生物合成 氮同化 活性基 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P1B抑制剂药效团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6
作者 王桂玲 解钏浚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528-532,共5页
目的构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抑制剂的药效团筛选模型。方法通过收集文献中已报道的PTP1B小分子抑制剂,选择其中活性较强的化合物作为训练集,利用Discovery Studio中的HypoGen算法构建PTP1B抑制... 目的构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抑制剂的药效团筛选模型。方法通过收集文献中已报道的PTP1B小分子抑制剂,选择其中活性较强的化合物作为训练集,利用Discovery Studio中的HypoGen算法构建PTP1B抑制剂的三维药效团模型。结果最优药效团模型具有2个氢键受体和3个疏水中心,综合参数分析药效团模型03(q^(2)=0.643,RMS Error=0.587,Weights=1.91)、07(q^(2)=0.678,RMS Error=0.473,Weights=1.80)较好,两模型可用于PTP1B天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并应用药效团模型03对半枝莲中2种生物碱类成分进行药效的预测,与实测值接近。结论构建PTP1B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助于发现新型的PTP1B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P1B 药效团模型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受体A拮抗剂药效团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燕玲 杨晔 +1 位作者 杨珍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1-481,共11页
目的:构建内皮素受体A(Endothelins A Receptor,ETA)的拮抗剂药效团模型,用以搜索中草药数据库,寻找中药ETA受体拮抗剂。方法:以对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内皮素受体A有抑制作用的36个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HipHop定性药效团模型和Hyp... 目的:构建内皮素受体A(Endothelins A Receptor,ETA)的拮抗剂药效团模型,用以搜索中草药数据库,寻找中药ETA受体拮抗剂。方法:以对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内皮素受体A有抑制作用的36个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HipHop定性药效团模型和HypoGen定量药效团模型构建方法,建立ETA受体拮抗剂药效团模型,利用数据库搜索方法对药效团模型进行优劣评判。并用所获得的最优定性和定量药效团模型对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进行筛选。结果:获得最优定性药效团模型具有以下6个特征:1个芳环基团、1个负离子基团、3个疏水基团及1个氢键受体,其综合评判指数CAI值为103.94。最优定量药效团模型具有以下6个特征:1个芳环基团、1个负离子基团、2个疏水基团、1个氢键受体以及1个排除体积,其综合评判指数CAI值为45.96,表明所构建动物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且利用定量药效团模型筛选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命中16个化学成分。结论:本文所构建的定性和定量药效团模型筛选效率较高,可分别开展活性化合物筛选和活性预测研究,有助于指导发现中药ETA受体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受体A 定性药效团 定量药效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效团组合筛选PD E4B抑制剂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元明 张燕玲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96-2004,共9页
本文以17个PDE4B受体-抑制剂复合物为研究对象,应用LigandScout构建17个药效团模型,并以多药效团组合筛选方法开展中药中具有PDE4B亚型选择性抑制活性成分的辨识研究。经过配体再匹配和已知活性化合物数据库筛选两种评价方法,评价并保留... 本文以17个PDE4B受体-抑制剂复合物为研究对象,应用LigandScout构建17个药效团模型,并以多药效团组合筛选方法开展中药中具有PDE4B亚型选择性抑制活性成分的辨识研究。经过配体再匹配和已知活性化合物数据库筛选两种评价方法,评价并保留了17个药效团模型;以分子被命中频次作为多药效团组合筛选方法的综合性评价指标,结合MDDR数据库筛选结果,确定了PDE4B抑制剂被命中大于或等于8次的分子为多药效团组合筛选目标。比较了最优药效团筛选方法与多药效团组合筛选方法的筛选效率,结果多药效团组合筛选方法的富集度和活性化合物有效命中率都比最优药效团筛选方法高,分别为38.017、47.44%,表明基于受体的多药效团组合筛选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有助于开展中药中有效成分的辨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4B 基于受体药效团 药效团组合筛选 综合性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三维药效团的构建 被引量:18
9
作者 鲍红娟 张燕玲 乔延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1-306,共6页
以作用于鼠肝脏细胞的21个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RI)为训练集,训练集化合物具备结构多样性,来源于相同药理模型,活性值IC50范围在0.3-8000nmol·L-1.利用Catalyst计算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最优药效团由一... 以作用于鼠肝脏细胞的21个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RI)为训练集,训练集化合物具备结构多样性,来源于相同药理模型,活性值IC50范围在0.3-8000nmol·L-1.利用Catalyst计算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最优药效团由一个氢键受体,一个氢键给体,一个疏水基团和一个芳香环特征组成.药效团模型Fixedcost值,Totalcost值和Configurationcost值分别为88.75、111.5和16.98.训练集化合物活性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8883,偏差值为1.269,交叉验证结果表明,药效团模型具有较高的置信度,对测试集化合物活性值的预测结果显示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数据库搜索发现新的具有该活性的化合物,也可用于中药或天然产物药物的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三维药效团 数据库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与大鼠GABA受体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及其3D-QSAR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任天瑞 沈斌 +2 位作者 裴剑锋 汪永生 向文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6-549,共4页
采用 DISCOtech方法 ,用 7个大鼠 γ-氨基丁酸 (GABA) A 受体抑制剂和 1 1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分别建立了其药效团模型 ;用 Co MFA方法建立了 2 2个大鼠 GABAA 受体抑制剂和 2 9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的 3 D-QSAR模型 ,模型的交... 采用 DISCOtech方法 ,用 7个大鼠 γ-氨基丁酸 (GABA) A 受体抑制剂和 1 1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分别建立了其药效团模型 ;用 Co MFA方法建立了 2 2个大鼠 GABAA 受体抑制剂和 2 9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的 3 D-QSAR模型 ,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2 6和 0 .679,验证了药效团模型的合理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A受体 药效团模型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效团模型的DHODH抑制剂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鲍红娟 唐亚林 +3 位作者 徐筱杰 向俊锋 郑智慧 路新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8-946,共9页
利用药效团模型研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DHODH)抑制剂的构效关系,为DHODH抑制剂的虚拟筛选提供新的方法.以31个具有DHODH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为训练集化合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范围为7~63000 nmol/L,利用C... 利用药效团模型研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DHODH)抑制剂的构效关系,为DHODH抑制剂的虚拟筛选提供新的方法.以31个具有DHODH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为训练集化合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范围为7~63000 nmol/L,利用Catalyst/HypoGen算法构建DHODH抑制剂药效团模型,通过对训练集化合物多个构象进行叠合,提取药效团特征及三维空间限制构建药效团模型.利用基于CatScramble的交叉验证方法及评价模型对已知活性化合物的活性预测能力,确定较优药效团模型.模型包含1个氢键受体、3个疏水中心,表征了受体配体相互作用时可能发生的氢键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4个药效特征在三维空间的排列概括了DHODH抑制剂产生活性的结构特点.所得较优模型对训练集化合物及测试集化合物的计算活性值与实验活性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5和0.8788.利用药效团模型对来源于微生物的系列化合物进行虚拟筛选,筛选出59个预测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可作为进一步药物研发的候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ODH抑制剂 构效关系 药效团模型 虚拟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三维药效团模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红梅 谢前 +5 位作者 谢桂荣 周家驹 许志宏 李正名 贾国锋 王玲秀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773-776,共4页
The biophore model of sulfonylurea herbicides (the training set contains 31 compounds) was obtained by using the advanced APEX-3D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identilied biophore model, the activities of some known ALS... The biophore model of sulfonylurea herbicides (the training set contains 31 compounds) was obtained by using the advanced APEX-3D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identilied biophore model, the activities of some known ALS inhibitors were predicted.Most of the prediction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s. The quality of the biophore model has been proved to be reliable. This research suggests a new approach for designing the new series of ALS inhibi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脲 除草剂 药效团模型 乙酰乳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3受体拮抗剂药效团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0
13
作者 鲍红娟 张燕玲 乔延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25-1132,共8页
以31个来源于MDDR数据库中具有抑制鼠Bezold-Jarisch反射作用的5-HT3受体拮抗剂作为训练集化合物,构建5-HT3受体拮抗剂药效团模型.训练集化合物具备结构多样性,来源于相同药理模型,活性值ED50范围为0.05~320μg/kgi.v..利用Catalyst计... 以31个来源于MDDR数据库中具有抑制鼠Bezold-Jarisch反射作用的5-HT3受体拮抗剂作为训练集化合物,构建5-HT3受体拮抗剂药效团模型.训练集化合物具备结构多样性,来源于相同药理模型,活性值ED50范围为0.05~320μg/kgi.v..利用Catalyst计算5-HT3受体拮抗剂的最优药效团由一个氢键受体、一个疏水基团、一个正电离子化基团、一个芳香环特征和6个排除体积组成;Fixedcost值、Nullcost值、Δcost值和Configurationcost值分别为112.6,172.0,59.4和7.248.训练集化合物活性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9031,偏差值为0.8976,基于Fischer的交叉验证结果表明药效团模型具有较高的置信度,所得药效团对训练集化合物活性值的预测结果显示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数据库搜索指导发现新的具有该活性的先导化合物,也可用于中药或天然产物药物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3受体拮抗剂 三维药效团 数据库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分泌酶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文海 胡纯琦 +2 位作者 廖勇 盛荣 胡永洲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889-1897,共9页
选择活性跨越0.002至25μmol·L-1的4类共25个β分泌酶抑制剂作为训练集,使用Catalyst软件包构建出药效团模型,并通过对药效团的有效性分析,筛选得到的最佳模型(Correl=0.969,Config=16.32,Δcost=62.422)由一个环芳香性、一个疏水... 选择活性跨越0.002至25μmol·L-1的4类共25个β分泌酶抑制剂作为训练集,使用Catalyst软件包构建出药效团模型,并通过对药效团的有效性分析,筛选得到的最佳模型(Correl=0.969,Config=16.32,Δcost=62.422)由一个环芳香性、一个疏水中心、一个正电荷中心和一个氢键供体组成.并用其它209个抑制剂组成测试集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显示出较强的预测能力,能够为进一步的数据库搜索,寻找新型的β分泌酶抑制剂先导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团模型 Β分泌酶 非肽类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比较法(DISCO)构建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药效团模型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爱秀 王瑾玲 缪方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226-1232,共7页
在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三维结构未知情况下,利用距离比较法(DISCO),将8个具有代表性结构特征的Protox抑制剂,与其作用底物(基质)原卟啉原IX(Protogen IX)的分子构象进行迭合,建立了可能的药效团模型;并据此确定了Protogen IX与Proto... 在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三维结构未知情况下,利用距离比较法(DISCO),将8个具有代表性结构特征的Protox抑制剂,与其作用底物(基质)原卟啉原IX(Protogen IX)的分子构象进行迭合,建立了可能的药效团模型;并据此确定了Protogen IX与Protox相互作用时,可能采取的活性构象.这些信息将有助于设计、开发新型Protox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卟啉原氧化酶 原卟啉原IX 抑制剂 药效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比较法构建M_1受体激动剂药效团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彦 裴剑锋 +1 位作者 吕雯 雷小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021-2026,共6页
在M_1受体三维结构未知的情况下,利用距离比较法(DISCO)对24个具有M_1受体激动活性的化合物进行了研究,构建了M_1受体激动剂可能的药效团模型,为设计新M_1受体激动剂提供了参考,并以此为提问结构在ACD数据库和中草药数据系统(TCMDB)中... 在M_1受体三维结构未知的情况下,利用距离比较法(DISCO)对24个具有M_1受体激动活性的化合物进行了研究,构建了M_1受体激动剂可能的药效团模型,为设计新M_1受体激动剂提供了参考,并以此为提问结构在ACD数据库和中草药数据系统(TCMDB)中进行搜索,得到一系列结构新颖并可能具有M_1激动活性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1受体激动剂 距离比较法 药效团模型 数据库搜索 受体激动剂 药效团模型 距离比较法 构建 三维结构 数据系统 化合物 行搜索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_(1A)-亚型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3D药效团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嘉宾 夏霖 陈亚东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621-1630,共10页
运用Catalyst软件以34个α1A-AR拮抗剂分子为训练集,构建了包含一个氢键受体、一个正电中心和一个芳环中心的三元素药效团模型,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为0.89.经13个分子组成的测试集验证该药效团模型具有较好的活性预测能力,为寻找新的α1A-A... 运用Catalyst软件以34个α1A-AR拮抗剂分子为训练集,构建了包含一个氢键受体、一个正电中心和一个芳环中心的三元素药效团模型,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为0.89.经13个分子组成的测试集验证该药效团模型具有较好的活性预测能力,为寻找新的α1A-AR拮抗剂分子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A-肾上腺素受体 拮抗剂 药效团 良性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的三维药效团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丽荔 侯廷军 +1 位作者 陈丽蓉 徐筱杰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078-1083,共6页
通过CATALYST软件包得到了两类HER2抑制剂的三维药效团模型.尽管亚苄基丙二腈化合物和3-取代吲哚啉-2-酮系列化合物具有完全不同的骨架结构,但得到的药效团却具有共同的特性.这表明当这两类抑制剂和受体发生相互作用时,采用了相似的结... 通过CATALYST软件包得到了两类HER2抑制剂的三维药效团模型.尽管亚苄基丙二腈化合物和3-取代吲哚啉-2-酮系列化合物具有完全不同的骨架结构,但得到的药效团却具有共同的特性.这表明当这两类抑制剂和受体发生相互作用时,采用了相似的结合模式.共同的药效团模型包括一个氢键受体,一个氢键给体,一个脂肪类疏水团以及一个芳香类疏水团.根据药效团模型,我们还进行了三维构效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药效团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线性回归系数R≈0.96).药效团模型对于研究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的结构与活性关系,以及评估和预测此类未知化合物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药效团 HER2 酷氨酸激酶抑制剂 定量构效关系 药物设计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整合酶二酮酸类抑制剂的三维药效团构建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小轶 刘斌 +2 位作者 何红秋 杨东 王存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7-824,共8页
应用遗传算法相似性程序(GASP),以作用于I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type1,HIV-1)整合酶(IN)的二酮酸类(diketoacids,DKAs)抑制剂构建药效团模型.所选训练集分子均具有可靠的类药性特征及DKAs药效团特征.尝试将... 应用遗传算法相似性程序(GASP),以作用于I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type1,HIV-1)整合酶(IN)的二酮酸类(diketoacids,DKAs)抑制剂构建药效团模型.所选训练集分子均具有可靠的类药性特征及DKAs药效团特征.尝试将抑制剂与药效团叠合后的构象和抑制剂与IN的对接构象进行叠合,得到药效团模型与分子对接构象中IN残基的相对位置,并基于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特征与周围IN氨基酸残基位置的匹配情况进行药效团特征的修改.所得最优药效团由1个疏水特征、3对氢键特征和1个氢键供体特征组成.该药效团的命中物质量(goodness of hit,GH)为0.56,产出率(Y)达63.6%,假阳性率(FP)为0.41%.该药效团具有较好的置信度,产出率较高而假阳性率较低,可用于数据库搜索发现新的具有DKAs药效团特征的活性化合物,也可为先导化合物的改造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整合酶 二酮酸类 抑制剂 药效团 遗传算法相似性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药效团的P糖蛋白和细胞色素P4503A4的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燕 王永华 +2 位作者 杨凌 张述伟 刘长厚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37-242,共6页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是决定药物ADME性质的两个重要蛋白,目前还无法通过实验方法,从分子水平清晰阐明这两个蛋白采取怎样的互补作用机理来降低外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通过3D-药效团模建方法,提取Pgp和C...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是决定药物ADME性质的两个重要蛋白,目前还无法通过实验方法,从分子水平清晰阐明这两个蛋白采取怎样的互补作用机理来降低外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通过3D-药效团模建方法,提取Pgp和CYP3A4的共同底物的特征阐明这两个蛋白可能的协同作用模式.所得的药效团有助于理解药物分子同这两个蛋白的作用模式,同时该模型可以指导新药设计和改造,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团 P-GLYCOPROTEIN CYP3A4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