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肺炎采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李巧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21-0024,共4页
探究小儿肺炎采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序贯疗法,比较两组相关评价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 探究小儿肺炎采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序贯疗法,比较两组相关评价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TNF-α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序贯疗法效果显著,患儿各项不适临床症状均得到很大程度缓解,该治疗方式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抗菌药物序贯疗法 阿奇霉素 红霉素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序贯疗法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细菌感染所致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及对PCT、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20期2232-2234,共3页
目的观察抗菌药物序贯疗法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细菌感染所致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及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抗菌药物序贯疗... 目的观察抗菌药物序贯疗法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细菌感染所致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及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7~10 d。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及抗生素治疗时间、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浆PCT值,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D3^+、CD4^+、CD8^+水平及CD4^+/CD8^+值。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及抗生素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CT值、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CT值、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及CD4^+/CD8^+值均显著增高(P均<0.05),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抗菌药物序贯疗法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细菌感染所致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确切,临床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序贯疗法 喜炎平注射液治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T淋巴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42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江辛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5-15,共1页
幽门螺杆菌(HP)是微需氧革兰阴性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关系密切。近期研究显示,传统三联抗HP治疗效果较以往有所下降。
关键词 治疗效果 药物序贯疗法 HP感染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需氧革兰阴性菌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序贯疗法结合运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疼痛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祖时恩 祖恒 《中医正骨》 2006年第1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腰背痛/治疗 药物序贯疗法 运动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细菌感染所致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桂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3期73-74,共2页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序贯疗法在细菌感染所致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细菌感染所致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儿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序贯疗法在细菌感染所致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细菌感染所致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儿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采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7.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为8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达97.5%,对照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仅为85%,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抗菌药物序贯疗法在细菌感染所致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治疗中获得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序贯疗法 细菌感染 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谢丽冰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8期260-261,共2页
目的:探讨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儿。我院为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儿。我院为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药物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使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CRP和PCT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50%,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50%(13/40),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0%(3/40)。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使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其CRP和PCT的水平,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抗菌药物序贯疗法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7
作者 梁湘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3期174-175,共2页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的呼吸道疾病,起病多较缓慢,发病季节以冬春秋季为主,刺激性干咳为突出的表现,常伴发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小儿支原体肺炎占小儿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占各种原因引起肺炎的10%以上,密...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的呼吸道疾病,起病多较缓慢,发病季节以冬春秋季为主,刺激性干咳为突出的表现,常伴发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小儿支原体肺炎占小儿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占各种原因引起肺炎的10%以上,密集人群可达50%。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用大环内酯类药物“静脉转口服”的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 大环内酯类药物 药物序贯疗法 疗效观察 护理 治疗 多脏器功能损害 呼吸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效果观察
8
作者 白剑鹏 林鹏程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第6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药物序贯疗法 抗菌药物 儿童 抗感染治疗 疗法治疗 儿科常见病 免疫抑制 细菌感染 静脉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序贯疗法终止10~14周高危妊娠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雷金莲 张平秀 王燕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6期57-58,共2页
目的:探索10~14周高危妊娠的药物流产方法及安全性。方法:62例高危妊娠组与68例非高危组同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序贯疗法终止妊娠,通过完全流产率、临床并发症等指标观察疗效。结果:高危组与非高危组成功率分别为97%与99%。两组... 目的:探索10~14周高危妊娠的药物流产方法及安全性。方法:62例高危妊娠组与68例非高危组同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序贯疗法终止妊娠,通过完全流产率、临床并发症等指标观察疗效。结果:高危组与非高危组成功率分别为97%与99%。两组均无并发症。结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序贯疗法终止10~14周妊娠,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可在农村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 流产 药物序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序贯疗法的理想药物——申洛
10
作者 余凡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20期16-16,共1页
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sequenceAntimjcrobi81 Therapy,SAT)通常是指治疗严重的疾病时,初期采用静脉内给药,当病人的病情改善后,迅速转换为口服抗菌药物,代替胃肠外给药方式继续进行治疗的方法。
关键词 药物序贯疗法 口服抗菌药物 静脉内给药 给药方式 胃肠外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临床分析
11
作者 王远 于春华 张会娟 《临床研究》 2014年第9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针对HP(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选择药物序贯疗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02月-2014年02月消化性溃疡(Hp阳性)患者13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HP感染患者均分为A1组(观察组65例)与A2组(对照组65例)。A2组... 目的:探讨针对HP(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选择药物序贯疗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02月-2014年02月消化性溃疡(Hp阳性)患者13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HP感染患者均分为A1组(观察组65例)与A2组(对照组65例)。A2组:选择三联疗法给予临床治疗。主要选择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给予临床治疗;A1组:选择序贯疗法给予临床治疗。在1天-5天,选择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在6天-10天,选择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给予临床治疗。对比A1组与A2组Hp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Hp清除率方面,A1组高于A2组患者明显(P<0.05);在溃疡愈合率方面,组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Hp感染患者,选择序贯疗法给予临床治疗,临床表现的不良反应较轻,属于临床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序贯疗法 HP感染 根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细菌感染所致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文政 廖莉 廖伟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细菌感染所致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细菌感染所致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7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序贯治疗组(治疗组,n=38),...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细菌感染所致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细菌感染所致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7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序贯治疗组(治疗组,n=38),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呋辛[(50~80)mg/(kg.d)×2次/d×(3~5)d],直至腹痛消失,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恢复正常后,改用口服头孢呋辛酯片[20mg/(kg.d)×2次/d×(4~5)d]治疗;全程静脉给药组(对照组,n=37),仅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呋辛[(50~80)mg/(kg.d)×2次/d×(7~10)d](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73%,9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平均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346.2±49.2)元vs.(684.5±75.8)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细菌感染所致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治疗费用较低、依从性好与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序贯疗法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细菌感染
原文传递
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
13
作者 于爱平 曹丽蒙 +1 位作者 吴建华 陈新梅 《新疆医学》 2005年第3期133-134,共2页
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Sequence Antimicrbial Therapy SAT)通常是指治疗严重的疾病时,初期采用静脉内给药,当病人的病情经改善后,迅速转换为口服抗菌药的一种给药方法,即选用生物利用度接近静脉注射法,半衰期较长的口服抗菌药物,代替胃... 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Sequence Antimicrbial Therapy SAT)通常是指治疗严重的疾病时,初期采用静脉内给药,当病人的病情经改善后,迅速转换为口服抗菌药的一种给药方法,即选用生物利用度接近静脉注射法,半衰期较长的口服抗菌药物,代替胃肠外给药方式继续进行治疗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提高,口服抗菌药物在各种严重感染治疗中所占的地位已逐步上升,因此本文就抗菌药物序贯疗法作一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疗法 口服抗菌药物 Therapy 药物序贯疗法 静脉内给药 静脉注射法 生物利用度 半衰期较长 给药方法 给药方式 医药科技 感染治疗 胃肠外 严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序贯与常规疗法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丽英 《抗感染药学》 2014年第4期359-360,共2页
目的:比较抗菌药物序贯疗法与常规疗法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13年4月—2014年3月间门诊诊治的180例CAP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与对比两组CAP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⑴... 目的:比较抗菌药物序贯疗法与常规疗法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13年4月—2014年3月间门诊诊治的180例CAP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与对比两组CAP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⑴治疗组CAP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83.33%,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66,P0.089>0.05);⑵治疗组CAP患者的CRP和IL-6水平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与常规疗法用于治疗CAP疗效相当,经济学较低,性价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序贯疗法 CAP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抗菌药疗与抗菌药物序贯疗法对肺炎患者呼吸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对比
15
作者 王璐瑶 王小华 +2 位作者 张国珠 钟秀惠 钟秀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200-203,共4页
抗菌药物用于肺炎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100例肺炎患者采取不同抗菌药物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抗菌药物序贯疗法对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呼吸功... 抗菌药物用于肺炎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100例肺炎患者采取不同抗菌药物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抗菌药物序贯疗法对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呼吸功能均可以在短时间取得良好改善,且患者在用药后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可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抗菌药疗 抗菌药物序贯疗法 肺炎 呼吸功能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23
16
作者 刘素琴 姜文明 戴小平 《中国药业》 CAS 2008年第20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序贯疗法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设计和药物经济学中较直观的最小成本分析法,对左旋氧氟沙星静脉输注组和序贯治疗组分别进行临床研究。结果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相似,差异无显...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序贯疗法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设计和药物经济学中较直观的最小成本分析法,对左旋氧氟沙星静脉输注组和序贯治疗组分别进行临床研究。结果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序贯治疗组的静脉用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治疗总成本明显低于静脉输注组(P<0.05)。结论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抗菌药物序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而且成本-效果比更加合理,由静脉治疗转换为口服治疗的最佳时间约为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物序贯疗法 经济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层序贯治疗观察
17
作者 曾洁 付岳平 林海 《浙江医学》 CAS 2002年第8期479-480,共2页
关键词 药物序贯疗法 成本效益分析 消化性溃疡 分层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后抗菌药序贯和全程静脉给药预防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凤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方法用于同一种术后预防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 :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对胆囊切除术术后预防感染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种给药方法进行回顾性成本 效果分析评价。结果 :序贯给药法成本比依次为A组 1.39,B组2 .32 ,全程静...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方法用于同一种术后预防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 :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对胆囊切除术术后预防感染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种给药方法进行回顾性成本 效果分析评价。结果 :序贯给药法成本比依次为A组 1.39,B组2 .32 ,全程静脉给药法成本比依次为C组 2 .88,D组 9.92。结论 :序贯给药法的成本均低于全程静脉给药法成本。合理使用序贯疗法是降低患者药品费用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抗菌药物疗法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疗法与后续口服抗菌药物的选择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涛阳 张应辉 黄和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40-941,共2页
研究表明,对于较为严重需要住院治疗的感染性疾病,除了采取常规的全程静脉给药的治疗方法外,还可以采用静脉与口服给药相衔接的治疗方法,即药物序贯疗法。
关键词 药物序贯疗法 口服抗菌药物 全程静脉给药 治疗方法 感染性疾病 住院治疗 口服给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