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排石治疗和当前新型药理靶点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卫越 刘慧荣 +1 位作者 聂忠甜 王细生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4期296-298,共3页
药物排出疗法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结石自发排出,从而避免手术干预泌尿系结石的需要。本综述侧重于阐述体内和体外动物和人体研究的一些发现,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控制输尿管运动的药理学机制,并为临床药物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输尿管的复... 药物排出疗法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结石自发排出,从而避免手术干预泌尿系结石的需要。本综述侧重于阐述体内和体外动物和人体研究的一些发现,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控制输尿管运动的药理学机制,并为临床药物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输尿管的复杂收缩特性随年龄、组织分段、方向和物种而改变,这导致了输尿管药理学研究和药物研制的困难。目前临床上用于药物排石治疗的药物类别包括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和非甾体抗炎药,同时还有一些具有前景的药物开发目标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包括5型磷酸二酯酶、β肾上腺素能受体和5-HT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药物排石治疗 药理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结石的药物排石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志远 刘修恒 《职业与健康》 CAS 2014年第22期3308-3311,共4页
输尿管结石的微创治疗发展迅速,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或输尿管镜取石术(URL)已成为治疗的首选。但是,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药物排石治疗同样能提高自发性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减少镇痛剂使用量,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几乎零风险,而且... 输尿管结石的微创治疗发展迅速,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或输尿管镜取石术(URL)已成为治疗的首选。但是,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药物排石治疗同样能提高自发性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减少镇痛剂使用量,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几乎零风险,而且价格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 药物排石治疗
原文传递
药物保守治疗后结石未排出68例处置及分析
3
作者 张宏景 李健 +7 位作者 王英宝 史云强 李婷婷 王春辉 毕晓方 钟一鸣 张鹤云 李晖 《云南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α1-受体阻滞剂)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有明显促进排出作用,推荐为输尿管排石一线用药[1]。作为α1-受体阻滞剂,作用于输尿管中下段及尿道(α1-受体分布密集),具有明显扩张输尿管,助结石排出[1]。统计2013年1月-2...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α1-受体阻滞剂)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有明显促进排出作用,推荐为输尿管排石一线用药[1]。作为α1-受体阻滞剂,作用于输尿管中下段及尿道(α1-受体分布密集),具有明显扩张输尿管,助结石排出[1]。统计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门诊及住院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排石治疗后结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输尿管中下段 外科手术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联合中药排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梦笔 严泉江 魏杰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10期1295-1296,共2页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碎石术结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泌尿系结石患者85例作为实验组,行输尿管镜碎石术+中药联合疗法;另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输尿管碎石术+常规联合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16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治...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碎石术结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泌尿系结石患者85例作为实验组,行输尿管镜碎石术+中药联合疗法;另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输尿管碎石术+常规联合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16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输尿管镜碎石术联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明显,可改善病症,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结石排出,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 药物排石治疗 中药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输尿管结石自行排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曾凯 李应龙 +6 位作者 钱彪 李强 倪钊 王新敏 王文晓 任之尚 王勤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430-2434,共5页
目的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输尿管结石自行排出的预测模型,并转化成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8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225例。经保守排石治疗4周后,复查泌尿系B超或CT判断结石是否排出,并... 目的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输尿管结石自行排出的预测模型,并转化成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8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225例。经保守排石治疗4周后,复查泌尿系B超或CT判断结石是否排出,并将患者分为排石组和未排石组。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结石排出的因素,将这些因素作为预测参数建立人工神经网络,并对68例测试集样本进行预测。绘制预测拟概率的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评价预测效能。结果排石组141例,未排石组8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膀胱刺激征、侧别、肾盂积水、尿p H值、血尿、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疼痛程度、结石直径、结石位置、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淋巴细胞分数、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行人工神经网络,输入层共建立9个神经元。系统自动体系构建两个隐含层,输出层有1个神经元。预测变量重要性前3位分别是:结石直径(0.20)、C反应蛋白(0.18)、年龄(0.12)。运用建立成功的人工神经网络对68例测试集样本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测试集样本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总准确率分别为93.3%、60.9%和82.4%,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0.774,0.962)〕。结论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输尿管结石能否排出有较高的准确率,可辅助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安全、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 神经网络(计算机) 药物排石治疗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曹正国 孙友文 +3 位作者 诸禹平 周林玉 吴斌 董晓程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与双氯芬酸钠联合治疗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91例确诊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年龄18~57岁,结石4~10mm,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坦索罗辛(0.2mg,1次/d)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服用坦...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与双氯芬酸钠联合治疗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91例确诊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年龄18~57岁,结石4~10mm,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坦索罗辛(0.2mg,1次/d)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服用坦索罗辛和双氯芬酸钠)。3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镇痛剂使用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坦索罗辛组的结石完全排出率分别为90.0%、69.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P均〈0.05);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和镇痛剂的使用率分别为(8.20±1.56)d、20.0%、3.3%和(9.21±1.59)d、44.8%、20.7%,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40±1.73)d、64.0%和48.0%(P均〈0.05)。且联合治疗组的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坦索罗辛组,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和镇痛药使用率也均低于后者。3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可明显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缓解肾绞痛发生,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药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下段结 坦索罗辛 双氯芬酸钠 药物排石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自发排石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曾凯 李应龙 +5 位作者 钱彪 倪钊 王新敏 李强 王文晓 王勤章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输尿管结石自行排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8月间因在我院行保守排石治疗的25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保守排石治疗4周后复查泌尿系超声或CT判断结石...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输尿管结石自行排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8月间因在我院行保守排石治疗的25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保守排石治疗4周后复查泌尿系超声或CT判断结石是否排出。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是否是影响结石排出的危险因素,并结合结石大小及位置分析糖尿病对输尿管结石自行排出的影响。结果 255例患者中147例结石自行排出,排石率为57.65%;45例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中有16例结石自行排出,排石率为35.56%。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结石大小、位置及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影响结石排出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对横径在0.8~1.0cm及上段和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排出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糖尿病是影响结石排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结石横径较大且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建议直接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碎石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输尿管结 药物排石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80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董玉强 钟海文 +2 位作者 王希龙 苏宏 张延斌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581-582,共2页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确诊为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坦索罗辛(0.2 mg,1次/d)治疗组。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周,观察结石...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确诊为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坦索罗辛(0.2 mg,1次/d)治疗组。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镇痛剂使用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坦索罗辛治疗组的结石完全排出率为7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P<0.05);结石排出时间(5±3)d、因肾绞痛的发作而需镇痛剂的使用率为2.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3)d及17.5%(P<0.05)。2周内两组患者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结论坦索罗辛可明显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缓解肾绞痛发生,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药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下段结 坦索罗辛 药物排石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尿石通丸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 被引量:3
9
作者 郁兆存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期150-151,共2页
目的评价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尿石通丸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确诊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结石直径0.5~1.0 cm,随机分为2组:尿石通丸组、联合治疗组(服用尿石通丸和坦洛新缓释片)。随访4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 目的评价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尿石通丸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确诊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结石直径0.5~1.0 cm,随机分为2组:尿石通丸组、联合治疗组(服用尿石通丸和坦洛新缓释片)。随访4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镇痛剂使用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和其他疗法的干预率。结果联合治疗组、尿石通丸组的结石完全排出率分别为89.5%、76.5%,其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镇痛剂的使用率及其他疗法的干预率分别为(6.10±1.57)d、20.0%、6.7%、13.0%和(9.31±1.60)d、48.0%、24.0%、2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尿石通明显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减少排石时间,缓解肾绞痛发生,减少其他疗法的干预率,适用于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药物排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下段结 坦洛新缓释片 尿通丸 药物排石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塞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云 王炜红 +1 位作者 张占领 师红山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评价呋塞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确诊单纯榆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年龄15—71岁,结石4.0—10.0mm,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坦索罗辛(0.2mg,1次/d)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服用坦索罗辛和... 目的:评价呋塞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确诊单纯榆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年龄15—71岁,结石4.0—10.0mm,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坦索罗辛(0.2mg,1次/d)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服用坦索罗辛和呋塞米)。3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镇痛荆使用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坦索罗辛组的结石完全排出率分别为93.0%、72.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0%(P均〈0.05);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和镇痛剂的使用率分别为(8.10±1.57)d、20.0%、6.7%和(9.31±1.60)d、48.0%、24.0%,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10±1.72)d、63.0%和54.0%(P均〈0.05)。且联合治疗组的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坦索罗辛组,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和镇痛药使用率也均低于后者。3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呋塞米联合坦索罗辛明显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缓解肾绞痛发生,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输尿管下段结石药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下段结 坦索罗辛 呋塞米 药物排石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洛多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11
作者 薛芃 黄伟 +1 位作者 宗焕涛 张勇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60-366,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赛洛多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将赛洛多辛与安慰剂、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纳入分析。结果纳入9个RCT,包括1 048例患者,...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赛洛多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将赛洛多辛与安慰剂、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纳入分析。结果纳入9个RCT,包括1 048例患者,分别比较了赛洛多辛与安慰剂、赛洛多辛与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石率、排石时间和主要不良反应。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赛洛多辛对输尿管下段的排石率(OR=2.82,95%CI=1.70~4.67,P<0.000 1)显著增加、排石时间(SMD=-4.71,95%CI=-6.60^-2.83,P<0.000 01)显著缩短。与坦索罗辛相比,赛洛多辛对输尿管下段的排石率(OR=2.54,95%CI=1.70~3.78,P<0.000 01)也明显增加、排石时间(SMD=-2.64,95%CI=-3.64^-1.64,P<0.00001)明显缩短、肾绞痛发作频次(P<0.000 01)明显下降。但与坦索罗辛相比,赛洛多辛射精异常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而在其他并发症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OR=1.00,95%CI=0.58~1.74,P=1.00)。结论与安慰剂和坦索罗辛相比,赛洛多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缓解肾绞痛更有效。赛洛多辛除了逆向射精发生率较高外,在安全性方面与坦索罗辛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洛多辛 输尿管结 药物排石治疗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拉贝隆对输尿管远端结石的排石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杨江华 廖晓星 +1 位作者 赵延朋 崔功静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10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探讨米拉贝隆治疗输尿管远端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于北京航天总医院诊断为输尿管远端结石患者,按结石直径分为A组(直径≤5.0 mm)、B组(直径5.0~10.0 mm)。A、B组通过完全随机法再分为三组(A1、A2和A3;B1、B2... 目的:探讨米拉贝隆治疗输尿管远端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于北京航天总医院诊断为输尿管远端结石患者,按结石直径分为A组(直径≤5.0 mm)、B组(直径5.0~10.0 mm)。A、B组通过完全随机法再分为三组(A1、A2和A3;B1、B2和B3)。A1和B1组患者给予米拉贝隆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A2和B2组患者给予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A3和B3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除去失访、采取其他治疗方案,最终共188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其中A组95例(A1组33例,A2组31例,A3组31例);B组93例(B1组31例,B2组30例,B3组32例)。观察4周,比较各亚组间排石率、排石时间、肾绞痛发作次数及膀胱刺激症状评分的差异。结果:A1、B1患者的肾绞痛发作次数、膀胱刺激症状相关评分明显低于同组内其他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患者较B3组排石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与B2组患者的排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拉贝隆用于直径<10.0 mm的输尿管远端结石患者,可有效改善膀胱刺激症状和肾绞痛发作次数,效果优于盐酸坦索罗辛;且米拉贝隆提高了直径为5.0~10.0 mm的输尿管远端结石患者的排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拉贝隆 盐酸坦索罗辛 双氯芬酸钠 输尿管远端结 药物排石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伟 程庆水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59-162,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泌尿系统结石已经成为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输尿管结石是其中的一种,其中大多数结石发生在输尿管下段,治疗方法包括等待观察、药物排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及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泌尿系统结石已经成为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输尿管结石是其中的一种,其中大多数结石发生在输尿管下段,治疗方法包括等待观察、药物排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及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等。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药物排石治疗具有安全、有效、花费较低等优势,其中又以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为代表,其使用可以明显提高结石的排出率、缩短结石的排出时间、减少止痛剂的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下段结 药物排石治疗 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1受体阻滞剂在输尿管结石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雷容 刘杨文易 +1 位作者 张克 颜汝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6期31-33,46,共4页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高、发病时患者疼痛剧烈难耐。近年来研究发现输尿管上有丰富的α1受体,其阻滞剂能有效抑制输尿管的收缩,缓解输尿管痉挛,可用于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本文就α1受体阻滞剂在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情...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高、发病时患者疼痛剧烈难耐。近年来研究发现输尿管上有丰富的α1受体,其阻滞剂能有效抑制输尿管的收缩,缓解输尿管痉挛,可用于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本文就α1受体阻滞剂在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包括药物排石治疗、体外震波碎石(ESWL)后的辅助排石以及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受体阻滞剂 输尿管结 药物排石治疗 无管化 双J管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索罗辛和硝苯地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比较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冲 王娟 +3 位作者 曹文娟 高彦俊 鲁克庆 王志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47-853,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坦索罗辛和硝苯地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6-7月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有关坦索... 目的 系统评价坦索罗辛和硝苯地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6-7月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有关坦索罗辛与硝苯地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7月.2位研究员按照Cochrane手册评价方法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患者数量、结石大小、排石率、排石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后期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或输尿管镜碎石(ureteroscopy lithotripsy,URSL)治疗率以及镇痛药使用量等数据,采用RevMan5.2统计软件对药物排石率、后期ESWL或URSL治疗率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4 831例患者,其中坦索罗辛治疗组2 423例,硝苯地平治疗组2 408例.坦索罗辛组和硝苯地平组的结石排出率分别为92%(2 221/2 423)和73%(1 748/2408),后期ESWL或URSL治疗率分别为8% (27/333)和20% (67/3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 CI 1.13~1.37,P<0.05;RR =0.40,95%CI0.27 ~0.60,P<0.05).坦索罗辛组和硝苯地平组的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 (99/1 804)和7%(117/1 796),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均<1%(1/1 804,3/1 7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 =0.85,95% CI0.65 ~1.10,P=0.21;RR =0.49,95%CI0.09 ~2.59,P=0.40).结论 与硝苯地平相比,坦索罗辛具有较高的排石率,能降低后期ESWL或URSL的应用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优先考虑作为药物排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索罗辛 硝苯地平 药物排石治疗 输尿管结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α受体阻滞剂辅助输尿管上段结石排出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青富 朱永生 +2 位作者 粟宏伟 裴利军 王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4期70-73,共4页
目的评估α1受体阻滞剂对7 mm以下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辅助药物排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纳入研究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患者接受黄体酮肌肉注射20 mg/d,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100 mg/d,肾石通丸4.0 g/d治疗,B组在A组的... 目的评估α1受体阻滞剂对7 mm以下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辅助药物排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纳入研究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患者接受黄体酮肌肉注射20 mg/d,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100 mg/d,肾石通丸4.0 g/d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坦索罗辛0.4 mg/d治疗。每周随访一次,到结石排出为止共持续4周。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结石大小、结石排出率、排出时间、肾绞痛的缓解率、需要住院观察的病例数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结石直径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排石率为50%(31/62),B组排石率显著高于A组[54.84%(17/31)vs.45.16%(14/31)],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结石平均排出时间为(11±4.2)d,A组为(15±3.4)d,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肾绞痛缓解率为77.42%(24/31),A组为58.06%(18/31),两组在肾绞痛的缓解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因出现尿路感染、肾绞痛加剧、肾积水加重等情况而住院进一步治疗的人数上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A组为8例,占25.81%(8/31),B组为3例,占9.68%(3/31)。结论α受体阻滞剂能有效辅助药物排石,提高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减轻肾绞痛症状及发作次数,降低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坦索罗辛 药物排石治疗
原文传递
硝苯地平和坦索罗新治疗下段输尿管结石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敏 刘修恒 +2 位作者 陈辉 郭佳 翁小东 《职业与健康》 CAS 2014年第21期3079-3084,共6页
目的比较硝苯地平与坦索罗新两种药物在药物排石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和Embase等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硝苯地平与坦索罗新治疗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4年1月16日... 目的比较硝苯地平与坦索罗新两种药物在药物排石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和Embase等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硝苯地平与坦索罗新治疗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4年1月16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证据质量分级和推荐强度(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3 7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有效性方面:5个研究均比较了排石率,坦索罗新组排石率高于硝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为0.77,95%CI为0.75-0.80,P=0.02)。4个研究比较了排石时间(d),其中1个研究显示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另外3个研究均显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坦索罗新组排石时间较硝苯地平组短。5个研究均比较了镇痛效果,其中1个研究显示两者双氯芬酸使用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4个研究均显示两者治疗双氯芬酸使用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安全性方面:两组在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为1.61,95%CI为0.59-4.38,P=0.35;RR为0.43,95%CI为0.06-2.89,P=0.38)。结论硝苯地平跟坦索罗新相比,坦索罗新组排石率高于硝苯地平组,而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此外,坦索罗新组在缩短排石时间和减少镇痛剂使用量方面优于硝苯地平组。下段输尿管结石的药物治疗首选坦索罗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坦索罗新 药物排石治疗 下段输尿管结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西洛多辛对比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远端结石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欣健 文建国 +3 位作者 王庆伟 王焱 杨琨琨 翟荣群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1107-1110,1113,共5页
目的:近年来,高选择性α1A受体阻滞剂西洛多辛成功用于输尿管结石药物排石治疗,但其相对于传统α1受体阻滞剂,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无差异仍有争议。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西洛多辛和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远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近年来,高选择性α1A受体阻滞剂西洛多辛成功用于输尿管结石药物排石治疗,但其相对于传统α1受体阻滞剂,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无差异仍有争议。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西洛多辛和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远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年1月-2015年7月)、Cochrane Library(1996年1月-2015年7月)、Embase(1974年1月-2015年7月)、CNKI(1994年1月-2015年7月)、万方数据库(1989年1月-2015年7月)、CBM(1978年1月-2015年7月)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研究,共572例患者,其中西洛多辛组285例,坦索罗辛组2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西洛多辛组与坦索罗辛组相比,二者在排石时间[WMD:-2.47;95%CI(-5.32,0.39),P=0.09]、镇痛药物使用次数[WMD:-0.39;95%CI(-0.91,0.13),P=0.14]、逆射精发生率[RR:1.85;95%CI(0.95,3.59),P=0.07]上无明显差异。但西洛多辛组排石率明显高于坦索罗辛组[RR:1.25;95%CI(1.13,1.37),P〈0.0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洛多辛治疗输尿管远端结石的疗效优于坦索罗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洛多辛 输尿管结 坦索罗辛 META分析 药物排石治疗
原文传递
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输尿管结石34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斌 程伟 张明聪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口服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输... 目的探讨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口服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根据我国输尿管结石指南选择方案,如继发重度感染,给予分期治疗,一期给予抗感染+经尿道膀胱镜下输尿管双J管置入内引流,二期根据指南手术治疗。结果男性15例,女性19例,男女比例为1∶1.3。继发感染5例,均为女性患者,且病程长,其中1例轻度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一期手术治疗;3例重度感染,其中1例拒绝治疗并出院,其他2例采取分期治疗;1例为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后继发感染。药物排石治疗12例,9例成功排石,3例治疗失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9例,URL7例,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5例,接受外科治疗患者中,1例URL术后继发败血症,其余均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结石无残留。结论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输尿管结石女性发病率较高;女性及长病程为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积极控制血糖、加强抗感染,药物排石及外科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输尿管结 感染 双J管置入术 药物排石治疗 体外冲击波碎 输尿管镜碎 经皮肾镜碎 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