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控制释放用高分子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田威 范晓东 +1 位作者 陈卫星 刘郁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3,共5页
综述了高分子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机理和种类,其中重点介绍了可控生物降解高分子载体的设计与研究,以及天然高分子载体、合成高分子载体和以亲水凝胶为载体的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制备与应用,并通过介绍双亲性聚合物对其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高分子载体 药物控制释放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纳米胶囊型药物载体及组合胶囊的药物控制释放 被引量:14
2
作者 董岸杰 邓联东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该文通过缩合、偶联、自由基聚合等方法制备出了聚乙二醇(PEG)接枝或嵌段的可生物降解共聚物,分别为:聚(D,L-乳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PEDLLA)和聚(L-乳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PELLA),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EC... 该文通过缩合、偶联、自由基聚合等方法制备出了聚乙二醇(PEG)接枝或嵌段的可生物降解共聚物,分别为:聚(D,L-乳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PEDLLA)和聚(L-乳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PELLA),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ECL),聚乙二醇-聚己二酸酐嵌段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PECA),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PECS)。这些嵌段或接枝共聚物都能够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作为疏水性药物和生物药物的纳米载体,具有优良的性能。该文采用固相熔融分散法、自乳化溶剂蒸发法、透析法及复乳法制备出了疏水性药物的纳米胶束,采用复乳法制备出胰岛素纳米粒,研究表明这些药物纳米粒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粒径小且分布较窄、药物包封率高。通过胶束型纳米药物的释放行为的研究,笔者开发了组合聚合物纳米药物胶束控制药物释放的有效方法。体外经鼠皮透皮吸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载有药物的聚合物组装胶束能够以完整的形态通过鼠皮,具有传递药物经皮释放的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药物控制释放 药物载体 组合 胶囊型 嵌段共聚物 自乳化溶剂蒸发法 接枝共聚物 聚乙二醇 疏水性药物 氰基丙烯酸酯 纳米胶束 纳米药物 药物纳米粒 药物包封率 聚己内酯 纳米载体 生物药物 释放行为 有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亲水凝胶为载体的药物控制释放体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建蓉 公瑞煜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8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综述以亲水凝胶为载体的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发展。方法:手工检索并参阅国内外20多篇文献资料。结果:综述了以亲水凝胶为载体的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机理、适用范围,主要制备方式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结论:提示以亲水凝胶为载... 目的:综述以亲水凝胶为载体的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发展。方法:手工检索并参阅国内外20多篇文献资料。结果:综述了以亲水凝胶为载体的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机理、适用范围,主要制备方式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结论:提示以亲水凝胶为载体的药物控制释放体系适用于分子量大,难以吸收和无法用普通剂型给药的药物控制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控制释放体系 亲水凝胶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形嵌段共聚物的药物载体和控制释放研究
4
作者 廖丽辉 刘道军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4,15,共3页
目的:研究合成的星形嵌段共聚物(PEI-PLGA-b-PEG)对模型化合物结晶紫和模型药物阿霉素的装载及pH敏感释放。方法:将PEI-PLGA-b-PEG与模型化合物混合体系对水溶液做充分透析以测定装载量;将共聚物-模型化合物复合体对不同pH的水溶液透析... 目的:研究合成的星形嵌段共聚物(PEI-PLGA-b-PEG)对模型化合物结晶紫和模型药物阿霉素的装载及pH敏感释放。方法:将PEI-PLGA-b-PEG与模型化合物混合体系对水溶液做充分透析以测定装载量;将共聚物-模型化合物复合体对不同pH的水溶液透析,测定模型化合物释放速率。结果:PEI-PLGA-b-PEG可实现对模型化合物的有效稳定俘获以及明显的pH敏感释放。结论:合成的PEI-PLGA-b-PEG可用作酸度敏感释放的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共聚物 药物载体 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控制释放中应用的生物降解性高分子载体材料①
5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74-1474,共1页
1不同分散介质对壳聚糖载药微球缓释性能的影响顾志鹏(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65)推荐理由:对于壳聚糖载药微球制备工艺的报道很多,但是对于各种不同的药物,比较分散介质,交联剂等不同使用对载药微球性能影... 1不同分散介质对壳聚糖载药微球缓释性能的影响顾志鹏(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65)推荐理由:对于壳聚糖载药微球制备工艺的报道很多,但是对于各种不同的药物,比较分散介质,交联剂等不同使用对载药微球性能影响的文献特别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控制释放 高分子 生物降解性 载体材料 中文 应用 载药微球 缓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控制释放中应用的生物降解性高分子载体材料②
6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46-1446,共1页
6 包裹转化生长因子β1壳聚糖缓释微球的研制 杨亚冬(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13)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08C33025)推荐理由:目前壳聚糖微球应用广泛,大多数研究者把壳聚糖微球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包裹氨苄西林、左氧... 6 包裹转化生长因子β1壳聚糖缓释微球的研制 杨亚冬(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13)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08C33025)推荐理由:目前壳聚糖微球应用广泛,大多数研究者把壳聚糖微球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包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或某种疾病的特效药如利福平、胰岛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材料 药物控制释放 生物降解性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应用 高分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壳聚糖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在药物控制释放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怡 范晓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5-719,共5页
因为环糊精的生物相容性和多功能性,通过改性以及各种剂型的设计,能够扩展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药物控制释放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及特点,并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综述了近年来环糊精在该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环糊精 药物载体 药物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在药物控制释放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亚楠 尹静波 刘芳 《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8-40,共3页
高分子材料作为控制药物释放的主要载体的研究已经成为高分子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 载体 药物控制释放 药物控制系统 制备方法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胶及其衍生物在药物控制释放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秀瑜 吴文辉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6,28,共5页
介绍了官能团衍生化、接枝共聚、交联等瓜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瓜胶及其衍生物在药物控制释放领域的应用现状,并指出改性瓜胶具有比原粉更好的药物控制释放效果,因此经过配方设计,瓜胶及其衍生物有望成为药物控制释放尤其是... 介绍了官能团衍生化、接枝共聚、交联等瓜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瓜胶及其衍生物在药物控制释放领域的应用现状,并指出改性瓜胶具有比原粉更好的药物控制释放效果,因此经过配方设计,瓜胶及其衍生物有望成为药物控制释放尤其是靶向结肠给药领域的理想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胶 瓜胶衍生物 制备 药物载体 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丝纳米纤维载药与药物的控制释放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波 齐宏旭 胡平 《新材料产业》 2007年第3期66-73,共8页
靶向给药和控制释药一直是药物治疗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自从电纺丝工艺被引入到这一领域中后,纳米纤维就成了封装药物的理想材料,它不但能将固体药物以颗粒形式封装入纤维内,还可以将液体药物以双层纤维或链珠状纤维形式进行封装。从而有... 靶向给药和控制释药一直是药物治疗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自从电纺丝工艺被引入到这一领域中后,纳米纤维就成了封装药物的理想材料,它不但能将固体药物以颗粒形式封装入纤维内,还可以将液体药物以双层纤维或链珠状纤维形式进行封装。从而有效实现对药物的控制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药物治疗 控制释放 电纺丝 药物载体 靶向给药 纺丝工艺 固体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弘教授团队提出通过靶向单核细胞实现脑部药物递送的新型跨血脑屏障药物传递策略
1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7-357,共1页
2024年5月19日,浙江大学药学院袁弘教授团队在《控制释放杂志》(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在线发表题为“MMDSCs mediated trans-BBB drug delivery for suppression of glioblastoma recurrence post-standard treatment”(DOI:1... 2024年5月19日,浙江大学药学院袁弘教授团队在《控制释放杂志》(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在线发表题为“MMDSCs mediated trans-BBB drug delivery for suppression of glioblastoma recurrence post-standard treatment”(DOI:10.1016/j.jconrel.2024.03.043)的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单核细胞样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介导的新型跨血脑屏障药物递送策略。胶质母细胞瘤生长在手术难以进入的脑区,其手术切除边缘2~3 cm内复发的概率在9成以上,标准治疗后复发的概率接近100%。针对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或其配体PD-L1的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无明显疗效。研究人员发现,放化疗可增强胶质母细胞瘤相关内皮上细胞黏附因子的表达,而免疫抑制相关M-MDSC更倾向于受到黏附因子的招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递送 胶质母细胞瘤 血脑屏障 单克隆抗体 单核细胞 免疫抑制 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响应型水凝胶及其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
12
作者 罗启培 张新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水凝胶是一类易于功能化修饰及负载药物的聚合物材料,在药物递送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智能响应型水凝胶相比传统水凝胶具有刺激响应性,避免了传统水凝胶的早期爆释药物现象,可响应病理情况下的微环境变化或响应外加刺激从而实现按需... 水凝胶是一类易于功能化修饰及负载药物的聚合物材料,在药物递送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智能响应型水凝胶相比传统水凝胶具有刺激响应性,避免了传统水凝胶的早期爆释药物现象,可响应病理情况下的微环境变化或响应外加刺激从而实现按需控释药物,是更为智能的药物递送系统。本文全面综述了pH、活性氧、化学、温度、磁、光、超声响应型水凝胶独特的响应机制以及在各类疾病治疗中药物控释的创新应用,展现了这一领域的前沿进展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智能响应型水凝胶 药物递送 药物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药物可控释放的新型的功能纳米载体
13
《新材料产业》 2001年第8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药物 控制释放 纳米载体 缓释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埋在温度及pH值敏感水凝胶中的阿司匹林的控制释放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黄月文 罗宣干 卓仁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41-143,147,共4页
直接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丙烯酸和N,N′-甲叉双丙烯酰胺交联共聚合成了温度及pH值敏感水凝胶,包埋在此水凝胶中的抗结肠癌药物阿司匹林的释放随温度、介质pH值和药物制剂方式的变化而显著不同。在pH=7.4的... 直接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丙烯酸和N,N′-甲叉双丙烯酰胺交联共聚合成了温度及pH值敏感水凝胶,包埋在此水凝胶中的抗结肠癌药物阿司匹林的释放随温度、介质pH值和药物制剂方式的变化而显著不同。在pH=7.4的介质中37℃时阿司匹林在水凝胶膜中的释放比25℃时快,而在37℃下pH=7.4的介质中阿司匹林的释放比pH=1.0快得多,后者在较长时间内仍释放一小部分,因此可将阿司匹林大部分定向到肠中释放。将膜剂改成粒剂后,可以获得较好的释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水凝胶 阿司匹林 控制释放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用作药物输送系统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贵金 汪红娣 江燕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493-3504,共12页
玉米醇溶蛋白(Zein)是一种天然可食性植物大分子,具有可再生性、无毒性、两亲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通过自组装形成微球或纳米粒。近年来,Zein用作药物输送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载体材料成为研究热点,可通过Z... 玉米醇溶蛋白(Zein)是一种天然可食性植物大分子,具有可再生性、无毒性、两亲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通过自组装形成微球或纳米粒。近年来,Zein用作药物输送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载体材料成为研究热点,可通过Zein的自组装特性将药物包载在其内部获得Zein-DDS微粒。本文简述了Zein的特性及其作为DDS载体的优势,总结了Zein-DDS的制备方法、性能及Zein的修饰改性研究进展,指出Zein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和抗胃酸分解特性,Zein-DDS可有效地提高药物稳定性、延缓药物释放及增强药物靶向性。因此,Zein用作DDS的载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今后的研究工作将会在拓宽研究领域、改进制备方法及Zein的修饰改性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自组装 药物输送系统 载体 控制释放 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型智能化靶向式药物载体研究(II)——具有温敏开关的微囊 被引量:7
16
作者 巨晓洁 褚良银 李艳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99-1002,共4页
采用环境感应式微囊作为智能化靶向式药物载体 ,可以实现药物的定点、定时、定量控制释放。本文研究了膜孔内接枝聚异丙基丙烯酰胺 (PNIPAM)“开关”的温敏型控制释放微囊载体的制备 ,并对其进行了温度感应控释性能实验。实验中采用界... 采用环境感应式微囊作为智能化靶向式药物载体 ,可以实现药物的定点、定时、定量控制释放。本文研究了膜孔内接枝聚异丙基丙烯酰胺 (PNIPAM)“开关”的温敏型控制释放微囊载体的制备 ,并对其进行了温度感应控释性能实验。实验中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聚酰胺多孔微囊 ,然后利用等离子体接枝填孔聚合法将PNIPAM接枝在微囊壁的膜孔中。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接枝了PNIPAM“开关”的微囊具有温度感应特性 ,其利用膜孔内PNI PAM接枝链的膨胀 收缩特性实现了感温性控制释放。当环境温度低于PNIPAM的低临界溶解温度 (LCST)时 ,膜孔内PNIPAM分子链膨胀而使膜孔呈“关闭”状态 ,从而限制囊内溶质分子通过 ,于是释放速率慢 ;而当环境温度高于LCST时 ,PNIPAM分子链变为收缩状态而使膜孔“开启” ,为微囊内溶质分子的释放敞开通道 ,于是释放速率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 靶向 药物载体 研究结果 控制释放 释放速率 聚异丙基丙烯酰胺 膜孔 接枝 分子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感应型控制释放微胶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褚良银 朱家骅 +3 位作者 陈文梅 杨柳 肖新才 李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介绍了迄今温度感应型控制释放微胶囊的各种类型、相应的结构特点和感温性控释特征 ,以及应用开发进展 。
关键词 温度感应型 控制释放 微胶囊 研究进展 靶向式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药物载体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晓然 袁晓燕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3-981,共9页
本文综述了聚乙二醇与聚乳酸共聚亲水改性的最新进展,包括嵌段和星型结构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PEG-PLA)及其端基化衍生物的合成。同时概述了该共聚物以胶束、微粒、水凝胶和囊泡形式担载亲水、疏水及蛋白类药物的应用,特别介绍了静电... 本文综述了聚乙二醇与聚乳酸共聚亲水改性的最新进展,包括嵌段和星型结构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PEG-PLA)及其端基化衍生物的合成。同时概述了该共聚物以胶束、微粒、水凝胶和囊泡形式担载亲水、疏水及蛋白类药物的应用,特别介绍了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EG-PLA超细纤维载体及其释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 药物载体 控制释放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成高分子的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丽丽 姚琳 +2 位作者 杨黎燕 杨宽 李仲谨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6-9,20,共5页
基于合成高分子的纳米微粒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粘膜粘附性等特点成为药物载体研究的热点。根据构建纳米药物载体的高分子聚合物结构的差异,将其分为:基于两亲聚合物的纳米微粒(胶团和囊泡)、脂质体、树枝状或超支化... 基于合成高分子的纳米微粒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粘膜粘附性等特点成为药物载体研究的热点。根据构建纳米药物载体的高分子聚合物结构的差异,将其分为:基于两亲聚合物的纳米微粒(胶团和囊泡)、脂质体、树枝状或超支化大分子、乳液聚合纳米微粒,并对上述纳米微粒作为药物载体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展望了其在药物缓释体系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 纳米载体 药物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与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红 潘涛 赵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5328-5330,共3页
药物高分子载体是随着药物学研究、生物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而新兴的给药技术。高分子材料的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降解速率的可调节性以及良好的可加工性能,都为药物制剂的创新提供了便利和可能。高分子材料载体的合成... 药物高分子载体是随着药物学研究、生物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而新兴的给药技术。高分子材料的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降解速率的可调节性以及良好的可加工性能,都为药物制剂的创新提供了便利和可能。高分子材料载体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和所载药物分子的结构关系,提高载药效率,以及药物载体材料的结构、在性能方面,不仅要考虑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适应性,而且考虑它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和生物降解性能、降解产物对机体的影响等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抗肿瘤药物高分子载体的研究重点目前在于寻找选择性更强、疗效更好的载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载体 抗肿瘤药物 高分子材料 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