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学专业研究生《高级药理毒理学》核心课程建设
1
作者 赵蕊 宋博翠 +1 位作者 姜春宇 韩通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2期171-173,共3页
为培养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研究生自主分析问题、产生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高级药理毒理学教学团队在课程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改革产生的效果等方... 为培养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研究生自主分析问题、产生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高级药理毒理学教学团队在课程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改革产生的效果等方面,对《高级药理毒理学》核心课程进行建设。逐步探索出了“大思政”形势下高校研究生精品课程“双一流”建设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药理毒理 课程建设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子属植物的药理毒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马密霞 胡文祥 +1 位作者 刘接卿 王华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25-1728,共4页
目的:探讨马钱子属植物在药理、毒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合理性。为今后深入进行马钱子属植物特别是马钱子的研究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回顾和分析近年来研究马钱子属植物的文献,总结归纳马钱子属植物及分类、化学成分分类、药理、... 目的:探讨马钱子属植物在药理、毒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合理性。为今后深入进行马钱子属植物特别是马钱子的研究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回顾和分析近年来研究马钱子属植物的文献,总结归纳马钱子属植物及分类、化学成分分类、药理、毒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马钱子属植物大多具有通经络、强筋骨、祛风湿、散结肿等疗效,药用价值明显。结论:马钱子属植物尤其是马钱子在治疗各种疾病中疗效肯定,是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属植物 分类 马钱子碱 化学成分 药理毒理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agle犬的生物学特性及在药理毒理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启德 许庆文 +2 位作者 欧卫平 叶少梅 王宁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1-94,共4页
对国内Bealge (比格 )犬的体长、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评价 。
关键词 BEAGLE犬 药理毒理试验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行为学在药理毒理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涛 曾贵荣 姜德建 《中南药学》 CAS 2014年第8期732-734,共3页
行为功能改变是神经系统内在损害的外部表现,此时受累机体尚未出现明显的症状、体征及病理形态学等改变,而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情绪及认知障碍上的偏倚。动物神经行为学试验可以发现神经系统表现的敏感相关终点,广泛应用于新药的有... 行为功能改变是神经系统内在损害的外部表现,此时受累机体尚未出现明显的症状、体征及病理形态学等改变,而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情绪及认知障碍上的偏倚。动物神经行为学试验可以发现神经系统表现的敏感相关终点,广泛应用于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有利于揭示药物作用神经系统潜在药理和毒性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行为学 药理毒理评价 学习记忆 情绪 感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细胞三维培养技术在药理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盛治国 郭家彬 彭双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4-448,共5页
体外细胞三维培养技术能模拟体内细胞之间以及细胞胞外基质间信号转导的微环境,既能保留体内细胞微环境的物质结构基础,又可体现细胞培养的直观性及条件可控性。近年来,体外细胞三维培养技术在药理毒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是外源化合... 体外细胞三维培养技术能模拟体内细胞之间以及细胞胞外基质间信号转导的微环境,既能保留体内细胞微环境的物质结构基础,又可体现细胞培养的直观性及条件可控性。近年来,体外细胞三维培养技术在药理毒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是外源化合物遗传毒性、肿瘤多细胞耐药、抗肿瘤药物高通量筛选、皮肤毒理学研究以及药物代谢与毒性试验等研究的有力工具。本文就体外细胞三维培养技术在药理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三维培养 药理毒理 毒性实验 药物筛选 多细胞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丙氨酯药理毒理和临床研究综述 被引量:4
6
作者 苏聪娟 黄占周 +3 位作者 于林怡 孙哲 宋亮亮 李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34期146-146,共1页
苯丙氨酯是一种具有镇静作用的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最早由Siegfried于1960年成功合成,由日本和德国首先上市。因苯丙氨酯为强效产品,且无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严重不良反应,被我国1995年版药典所收载。《新编药物学》将其归入抗炎镇痛... 苯丙氨酯是一种具有镇静作用的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最早由Siegfried于1960年成功合成,由日本和德国首先上市。因苯丙氨酯为强效产品,且无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严重不良反应,被我国1995年版药典所收载。《新编药物学》将其归入抗炎镇痛药类,临床主要用于腰背、四肢肌腱炎、韧带损伤、肌肉紧张痛、神经痛及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酯 药理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和《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中药理毒理方面变化的认识和理解 被引量:2
7
作者 韩玲 朱家谷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992-2994,共3页
关键词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复方中药 药理毒理 安全性评价 药效学评价 新药研发 评价体系 天然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药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用样品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跃华 朱家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7期4-5,共2页
中药新药研究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研究涉及药学、药效毒理、临床等多方面的内容。每一方面的研究内容都包含大量的试验,通过这些研究获得科学的试验证据以了解和确认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对研究用样品... 中药新药研究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研究涉及药学、药效毒理、临床等多方面的内容。每一方面的研究内容都包含大量的试验,通过这些研究获得科学的试验证据以了解和确认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对研究用样品进行良好的质量控制,用质量均一的样品进行研究是正确认识药品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的前提,也有利于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拟对目前中药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用样品在质量控制方面的注意事项进行初步分析和讨论,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新药 样品质量 质量控制 药理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I的国际药理毒理学研究领域热点论文产出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侠 吕传禄 孙晓希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分析全球范围内药理毒理学研究领域热点论文的产出状况。方法采用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TM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这些论文的国家或地区分布、发表期刊情况和热点研究主题。结果从数据库中检索到药理毒理学的热点论... 目的分析全球范围内药理毒理学研究领域热点论文的产出状况。方法采用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TM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这些论文的国家或地区分布、发表期刊情况和热点研究主题。结果从数据库中检索到药理毒理学的热点论文76篇,产生于22个国家或地区,分析总结出5个方面的热点研究主题。结论药理毒理学热点论文主要来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该学科热点论文的影响力明显落后于欧美国家。启示我国应重视药理毒理学热点问题研究,加快我国药理毒理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科学指标 药理毒理 热点论文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安全性角度对药品说明书异同的调查分析(一)——从药理毒理作用、药代动力学、适应证、用法用量等项进行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波 翟所迪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年第1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药品说明书 用法用量 药理毒理作用 安全性 适应证 药代动力学 异同 医务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A植物药与中药非临床药理毒理技术要求的差异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飞鹏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1,共3页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颁布的《植物药品产业指南》代表了FDA对植物药的基本认识和评价标准。作者对《植物药品产业指南》中有关非临床药理毒理方面的技术要求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对中药的非临床药理毒理...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颁布的《植物药品产业指南》代表了FDA对植物药的基本认识和评价标准。作者对《植物药品产业指南》中有关非临床药理毒理方面的技术要求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对中药的非临床药理毒理方面的技术要求,对FDA植物药与我国中药非临床药理毒理技术要求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植物药 药理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药理毒理研究技术要求沿革及最新要求特点浅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晓东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06,共2页
从回顾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药理毒理研究技术要求的历史沿革入手,对新版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中有关药理毒理研究方面要求的主要变化和特点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技术要求 药理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羧氯雷他定临床前药理毒理资料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栾蓉 戈扬 《食品与药品》 CAS 2011年第9期361-363,共3页
脱羧氯雷他定是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谢物,具有选择性外周组胺H1受体抑制活性,临床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或其它过敏性疾病。本文对其临床前药理毒理资料做一综述。
关键词 脱羧氯雷他定 氯雷他定 临床前药理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药品注册核查看药理毒理试验管理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晋 《海峡药学》 2015年第10期291-292,共2页
从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关注点的角度对药理毒理试验管理进行阐述,主要从药理毒理的研究条件、实验动物、实验记录、委托研究四个主要方面对药理毒理实验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介绍,为药品注册研制现场核查及药理毒理实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药理毒理 现场核查 常见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的规范化(GLP)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庄镇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4期45-45,共1页
1 实施GLP已是新药研究中刻不容缓的一项紧迫任务 1.1 国家已应用法律手段规范、引导和促进我国新药研究开发,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实施GLP; 1.2 实施GLP是确保新药安全性评价质量的最有效措施; 1.3 长期实践已充分证明实施GLP是新药研究开... 1 实施GLP已是新药研究中刻不容缓的一项紧迫任务 1.1 国家已应用法律手段规范、引导和促进我国新药研究开发,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实施GLP; 1.2 实施GLP是确保新药安全性评价质量的最有效措施; 1.3 长期实践已充分证明实施GLP是新药研究开发的科学管理办法之一; 1.4 实施GLP是为我国新药打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之必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毒理 规范化 新药研究开发 安全性评价 实验动物 质量保证体系 管理办法 质量保证措施 标准操作规程 国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药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应该为临床试验提供更多的资料
16
作者 宋书元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3-3,共1页
为了用药安全,现按审批办法附件五药理毒理的技术要求中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1.药效学研究新药主要药效学研究与新药的药理学研究有共性,也各有特点,两者都是在发现该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前者着重研究“主要”的理作用,预测将来成为... 为了用药安全,现按审批办法附件五药理毒理的技术要求中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1.药效学研究新药主要药效学研究与新药的药理学研究有共性,也各有特点,两者都是在发现该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前者着重研究“主要”的理作用,预测将来成为一种防治药物的可能药性,而后者则该化合物对药理作用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探索。这些广泛系统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毒理研究 临床前 临床试验 药效学 防治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适应症 生物活性 种属差异 不良反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苷的提取方法、药理毒理及药动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7
作者 魏晋宝 杨光义 +4 位作者 陈欢 叶方 张晨宁 杜士明 陈吉炎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12期2144-2148,共5页
连翘苷是连翘药材中一种重要的木脂素类活性化合物,不仅在原药材中含量较高而且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对近年来连翘苷的提取方法、药理毒理以及药动学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便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连翘苷 提取方法 药理毒理 药动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性复方调血脂药物药理毒理研究
18
作者 蒲平 刘太圣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4期15-16,共2页
非临床研究不同类型复方制剂研发的方法存在差异。本文首先对组方中单药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复方调血脂药物研发准确立题,对目标适应证以及受试人群进行准确分析,针对创新性复方调血脂药物药理毒理进行相关性研究。
关键词 创新性复方调血脂药物 临床前评价 药理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挥发油化学成分与药理毒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9
作者 尹利顺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总结吴茱萸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并阐述其药理毒理现代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吴茱萸挥发油化学成分与药理毒理的相关性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吴茱萸的古代文献和关于其挥发油的近十几年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 目的总结吴茱萸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并阐述其药理毒理现代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吴茱萸挥发油化学成分与药理毒理的相关性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吴茱萸的古代文献和关于其挥发油的近十几年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挥发油是吴茱萸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目前已从挥发油中分离得到的成分以吴茱萸烯烃类和吴茱萸内酯为主;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主要有镇痛作用、抑菌作用及促进交感神经-肾上腺机能等作用;现代毒理学研究表明,挥发油能产生一定的急性肝损伤。结论挥发油既是吴茱萸药效物质基础,也是毒性物质基础,但两者的研究都是孤立的,缺少关联性,应该在发挥药效的同时,进行毒性的研究以及进一步开展剂量范围、作用机制、体内代谢过程的研究,为吴茱萸挥发油的合理、安全开发提供实验数据和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挥发油 成分 药理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素药理毒理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喻志标 黄建荣 +1 位作者 黄经球 罗光明 《药品评价》 CAS 2005年第6期455-458,共4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研究 苦参素 药理毒理 槐属植物 氧化苦参碱 临床功能 药理作用 进展综述 广豆根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