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1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注射液配伍其他药品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
1
作者 卜洪鹏 王海亮 +1 位作者 王金凤 陈娜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注射液配伍其他药品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用药医嘱,确定与胰岛素注射液配伍使用的常用药品品种;检索药品说明书,查看药品配伍信息标注情况;检索相关文... 目的观察胰岛素注射液配伍其他药品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用药医嘱,确定与胰岛素注射液配伍使用的常用药品品种;检索药品说明书,查看药品配伍信息标注情况;检索相关文献,查找配伍的稳定性用药依据。结果检索医院静脉用药医嘱信息,常配伍胰岛素注射液使用药品13种;13种药品说明书中均未标注与胰岛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信息;检索文献发现3种药品配伍胰岛素注射液的稳定性实验研究、7种药品的临床应用报道、3种药品提示有配伍禁忌、4种药品未检索到相关文献。结论维生素C等7种药品配伍胰岛素注射液具有一定稳定性,但仍需进行实验验证,烟酰胺等4种药品配伍胰岛素注射液时应慎重,雷尼替丁、地塞米松磷酸钠不可与胰岛素注射液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注射液 葡萄糖注射液 稳定性 合理用药 配伍禁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洛九宫手部推拿法联合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研究
2
作者 杨阳 陈丽萍 +3 位作者 王萌 龚佳佳 阮佳畅 张世卿 《中医研究》 2025年第2期63-67,共5页
目的:观察河洛九宫手部推拿法联合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治疗组先采用河洛九宫手部推拿法,每次推拿5遍,1次/d;治疗结束20 min后再... 目的:观察河洛九宫手部推拿法联合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治疗组先采用河洛九宫手部推拿法,每次推拿5遍,1次/d;治疗结束20 min后再给予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10 mg/kg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500 mL中,静脉滴注,滴注液浓度不得高于2.0 g/L,1次/d。河洛九宫手部推拿法连续治疗1周,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5 d后停用。对照组给予单纯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用量、方法、治疗时间同治疗组。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中医症状评分、炎症因子、免疫指标。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31%(36/39);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6.92%(30/39)。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发热、咳痰、气喘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发热、咳痰、气喘、呼吸频率快、食欲不振、口渴、烦躁、便秘、小便短赤和中医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河洛九宫手部推拿法联合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有较好疗效,能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小儿 痰热闭肺 河洛九宫手部推拿法 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于亚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4期583-585,共3页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血管内皮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一氧化氮(NO)水平和日常活动能力(BI)、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血浆黏度、低切黏度和内皮素-1(ET-1)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能够促进脑血流动力学改善,并提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从而缓解肢体运动和神经功能障碍,治疗安全性和实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的5%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两性霉素B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4
作者 何旭 梁丽媛 赵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18-22,共5页
目的通过不同pH的5%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两性霉素B配伍,以探讨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变化对注射用两性霉素B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调节5%葡萄糖溶液至pH=3.2、3.4、3.6、3.8、4.0、4.2、4.4、4.6、4.8、5.0,并分别... 目的通过不同pH的5%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两性霉素B配伍,以探讨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变化对注射用两性霉素B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调节5%葡萄糖溶液至pH=3.2、3.4、3.6、3.8、4.0、4.2、4.4、4.6、4.8、5.0,并分别与注射用两性霉素B配伍,在避光条件下室温放置0、1、2、3、4、5、6、7 h。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性霉素B的含量变化情况,同时考察供试液的pH变化情况;通过加速实验增加输液体系中两性霉素B降解产物量,并最终通过质谱分析来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pH≤3.4的5%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两性霉素B配伍后会产生明显可见的浑浊沉淀;5%葡萄糖注射液pH≤4时,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注射用两性霉素B相对含量下降,降解量可达10%,而降解到的杂质结构为甲氧基取代杂质。结论为了保证注射用两性霉素B的输液安全,在溶媒pH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输液时间可以有效降低两性霉素B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两性霉素B 5%葡萄糖注射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达格列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尿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常丽 郭东亮 刘继红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5期864-867,876,共5页
目的 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达格列净对早期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肾功能、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临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T2DM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达格... 目的 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达格列净对早期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肾功能、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临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T2DM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n=57)和对照组(达格列净治疗,n=43)。比较两组肾功能、尿蛋白、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6、3.010,P<0.05);治疗后研究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7、2.802,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微量白蛋白(UALB)、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8、4.994,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达格列净可以更好地改善早期T2DM肾病患者肾功能,减少尿蛋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达格列净 2型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尿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中29种元素杂质含量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冯 张杞柳 +1 位作者 陈辉 张磊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建立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中29种元素杂质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自2022年9—10月,采用ICP-MS法。样品直接稀释后分析,通过在线加入内标元素来校正测量结果。内标液添加异丙醇进行基质... 目的建立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中29种元素杂质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自2022年9—10月,采用ICP-MS法。样品直接稀释后分析,通过在线加入内标元素来校正测量结果。内标液添加异丙醇进行基质匹配以减少仪器信号漂移干扰和样品基体效应。射频功率1550 W;雾化气流量1.05 L/min;辅助气流量0.90 L/min;KED模式;碰撞气流量4.5 mL/min;全定量法采集。结果29个元素在各自的检测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7)。检测限为0.0000573~0.285μg/L,平均回收率为91.0%~108.4%(n=3),重复性为1.3%~7.2%(n=6)。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操作简便,可用于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中元素杂质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污染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国际药典委员会Q3D元素杂质指导原则 元素杂质 基质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雅芳 张坚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68-171,174,共5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以期为临床上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溶媒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常温下放置0、2、4、6、12... 目的观察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以期为临床上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溶媒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常温下放置0、2、4、6、12、24 h和低温(2~8℃)、高温(35℃)下放置4、24 h的含量和杂质变化,并测定常温下2种在不同溶媒中放置0、2、4、6、12、24 h环磷腺苷葡胺的不溶性微粒数和pH值。结果供试品溶液在常温下放置0、2、4、6、12、24 h,在检测条件下进样,可见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含量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中24 h内无明显变化,且样品含量在低温(2~8℃)、高温(35℃)下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中放置0、4、24 h无明显变化。在常温下放置0、2、4、6、12、24 h及低温、高温下放置4、24 h均未检出杂质。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每1 ml含≥2μm、≥5μm、≥10μm的微粒数略有增加,每1 ml含≥25μm的微粒数几乎无变化,且每1 ml含有≥10μm和≥25μm的微粒数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规定。结论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超说明书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是安全、有效的,但由于药品说明书具有法律效力,超说明书用药存在法律风险,因此在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时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 溶媒 0.9%氯化钠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黄丽 杨依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694-697,714,共5页
目的 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Shenxiong glucose injection,SGI)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及对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目的 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Shenxiong glucose injection,SGI)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及对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08/2023-11月收治的HIE患儿120例,利用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SGI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SGI+mNGF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运动表现测试(test of infant motor performance,TIMP)评分、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血气指标[乳酸(lactic acid,Lac)、酸碱度(pondus hydrogenii,pH)、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碱剩余(base excess,BE)、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MBP及NGF水平,同时观察用药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pH、PaO_(2)、BE、TIMP、NBNA和NGF在治疗后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aCO_(2)、Lac、MB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SGI联合mNGF治疗新生儿HIE具有显著疗效,且可以改善患儿血液氧合功能,提高其运动能力,在降低MBP水平的同时,还可提高NGF水平,对修复新生儿神经功能损伤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鼠神经生长因子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9
作者 张升粮 黄富城 邹小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7期95-97,共3页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运用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2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和研讨组(32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参...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运用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2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和研讨组(32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脂水平,药物安全性,用药前后肢体功能评分。结果 用药0.5个月后,研讨组患者的甘油三酯(1.02±0.2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3±0.34)mmol/L、总胆固醇(2.15±0.71)mmol/L均低于参照组的(1.54±0.31)、(2.42±0.79)、(3.65±0.9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8±0.65)mmol/L高于参照组的(1.23±0.54)mmol/L,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研讨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13%低于参照组患者的21.88%,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0.5个月后,研讨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88.01±7.74)分高于参照组的(71.62±6.2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明显,可良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片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丹参的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检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贾晓斌 王晓雷 +1 位作者 蔡宝昌 陈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 :研究含丹参和葡萄糖的注射液中 5 羟甲基糠醛的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选用色谱柱 :HypersilODS(4.6mm(i.d)× 2 50mm ,5 Micro) ;流动相 :甲醇 0 .5 %冰乙酸 (1 5∶85) ;检测波长 :2 84nm ;柱温 :30 ... 目的 :研究含丹参和葡萄糖的注射液中 5 羟甲基糠醛的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选用色谱柱 :HypersilODS(4.6mm(i.d)× 2 50mm ,5 Micro) ;流动相 :甲醇 0 .5 %冰乙酸 (1 5∶85) ;检测波长 :2 84nm ;柱温 :30 °C ;可分离 5 羟甲基糠醛峰与丹参素峰 ,分离度为 :1 .8。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排除了丹参成分的干扰 ,可用于含丹参的葡萄糖注射液中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葡萄糖注射液 香丹葡萄糖注射液 5-羟甲基糖醛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观察研究
11
作者 王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68-0070,共3页
研究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给予贝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商品名佰塞通)治疗对肾脏血流的改善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于2022.01内开始选取DN患者,结束于2023.12为内,入组试验DN者共50例,分组时以奇偶诊号为方法,分组... 研究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给予贝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商品名佰塞通)治疗对肾脏血流的改善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于2022.01内开始选取DN患者,结束于2023.12为内,入组试验DN者共50例,分组时以奇偶诊号为方法,分组对比规格为25例/组。单药组DN者给予洛汀新治疗,联药组给予洛汀新联合佰塞通治疗。比较血管活性物质和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RAAS)等情况。结果 与单药组DN者对比,联药组DN者用药后PGI2(前列环素)水平、NO(一氧化氮)水平更高,而TXA2(血栓素)水平更低(P<0.05);但入组时、用药后ET(内皮素)-1水平相近(P>0.05);单药组入组时与用药后前四项指标水平相近(P>0.05)。两组DN者用药后ALD(醛固酮)水平、Ang(血管紧张素)Ⅱ水平、RA(肾素)水平均低于入组时,且联药组DN者三项指标水平较单药组DN者更低(P<0.05)。结论 DN患者给予洛汀新联合佰塞通治疗后,可对肾脏血流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且利于对肾脏功能予以改善,有推广借鉴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贝那普利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肾脏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炎患儿的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效果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12
作者 黄管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74-0077,共4页
对支气管患儿的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水平展开分析,为支气管患儿寻找最佳治疗方案,从而使更多患儿从中受益。方法 纳入100例支气管患儿,均来自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接收诊治。按数字... 对支气管患儿的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水平展开分析,为支气管患儿寻找最佳治疗方案,从而使更多患儿从中受益。方法 纳入100例支气管患儿,均来自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接收诊治。按数字表法将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联合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结果 ①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痛、声音嘶哑、发热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花费短于、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对支气管炎患儿行常规治疗时,联合实施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促使症状得到快速缓解,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炎 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 炎症因子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与10%葡萄糖注射液对腹泻患儿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芳 李静 章美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24期4-5,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5%葡萄糖注射液对腹泻患儿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并与10%葡萄糖注射液对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共入选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静脉输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对照组(25例)静脉输注10... 目的:观察小剂量5%葡萄糖注射液对腹泻患儿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并与10%葡萄糖注射液对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共入选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静脉输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对照组(25例)静脉输注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测定患儿给药前、给药后15、30、60min的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结果:实验组血糖和血胰岛素的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100ml剂量中5%葡萄糖注射液对血糖和血胰岛素的影响小于10%葡萄糖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葡萄糖注射液 10%葡萄糖注射液 血糖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苑庆华 唐元泰 +1 位作者 赵海山 贡立青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 :对右旋糖酐 2 0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回收干扰试验 ,建立定量检测右旋糖酐 2 0葡萄糖注射液中污染内毒素试验方法。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附录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结果 :右旋糖酐 2 0葡萄糖注射液用细菌... 目的 :对右旋糖酐 2 0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回收干扰试验 ,建立定量检测右旋糖酐 2 0葡萄糖注射液中污染内毒素试验方法。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附录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结果 :右旋糖酐 2 0葡萄糖注射液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无干扰因素影响 ,内毒素回收率在 5 0 %~ 2 0 0 %范围内。结论 :使用内毒素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右旋糖酐 2 0葡萄糖注射液的污染内毒素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动态浊度法 干扰试验 定量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安全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林 董永喜 +3 位作者 谢玉敏 张晓红 董莉 李勇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7-888,共2页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是由丹参和盐酸川芎嗪配伍组成的中药注射剂,临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治疗[1]。结合国家SFDA《关于开展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通知》,为评价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安全性,本文参照《中药、天然药物免...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是由丹参和盐酸川芎嗪配伍组成的中药注射剂,临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治疗[1]。结合国家SFDA《关于开展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通知》,为评价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安全性,本文参照《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中药、天然药物刺激性和溶血性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和有关文献[2-3]对其过敏性、刺激性、溶血性以及异常毒性进行了研究,为做好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安全性 过敏性 刺激性 溶血性 异常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HPLC法测定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莪术醇和吉马酮的含量 被引量:19
16
作者 黄赵刚 李绍平 +2 位作者 李俊 夏泉 张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建立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莪术醇和吉马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大连依利特HypersilODS2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乙腈:0~3min,45;3~30min,45→65;30~38min,65;38~45min,65→90;45~55mi... 目的:建立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莪术醇和吉马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大连依利特HypersilODS2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乙腈:0~3min,45;3~30min,45→65;30~38min,65;38~45min,65→90;45~55min,90→100;55~65min,100。流速:1.0mL·min-1,柱温:25°C,检测波长:214nm。结果:莪术醇在0.26μg~6.5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吉马酮在0.1125μg~2.8125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1.0000),两者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1、98.8(n=5)。结论:反相HPLC法能同时测定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莪术醇和吉马酮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 莪术醇 吉马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LC法同时测定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中6种主要成分 被引量:16
17
作者 郑林 庞秀清 +3 位作者 兰燕宇 李勇军 王永林 黄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同时测定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丹参、盐酸川芎嗪)中丹参素、盐酸川芎嗪、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进... 目的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同时测定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丹参、盐酸川芎嗪)中丹参素、盐酸川芎嗪、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40℃。结果 6种被测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都低于3%,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19%~101.02%,RSD在0.92%~2.70%(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有效控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速液相色谱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丹参素 盐酸川芎嗪 原儿茶醛 迷迭香酸 丹酚酸B 丹酚酸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噻肟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侯宁 刘传江 +1 位作者 吴爱华 李军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头孢噻肟钠 替硝唑 葡萄糖注射液 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扩容对术中血糖、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张明莉 刘存明 +1 位作者 梁萍 丁正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比较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和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扩容对术中血糖、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手术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16)和对照组(n=14),研究组使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扩容,对照组使用复方乳酸钠... 目的比较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和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扩容对术中血糖、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手术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16)和对照组(n=14),研究组使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扩容,对照组使用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扩容,分别在入室后以15ml·kg-1·h-1的速度输注相应液体。分别于输液前(T0)、输液量为10ml/kg(T1)、20ml/kg(T2)和30ml/kg(T3)时检测患者血糖、血乳酸、电解质及pH值等。结果输液后研究组血糖明显升高(P<0.05),血乳酸无明显变化,血pH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血乳酸明显升高(P<0.05);两组电解质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在扩容、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方面与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效果相当,可避免大量输入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所致的乳酸升高,但当大量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时可导致一定程度的血糖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乳酸钠注射液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 血糖 水-电解质平衡 酸碱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葡萄糖注射液对Beagle犬的长期毒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解人 丁伯平 +4 位作者 陈国祥 桂常青 傅万山 徐朝阳 刘晓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 在动物体内验证丹参葡萄糖注射液 (丹参 )临床毒副反应及性质。方法 以丹参 0 .8、2 .0、5 .0 g/(kg·d)对Beagle犬连续静脉缓慢注射 15 0d及 180d ,观察用药期间毒性反应及停药 2 1d期间恢复情况。结果 丹参高剂量组用药 3... 目的 在动物体内验证丹参葡萄糖注射液 (丹参 )临床毒副反应及性质。方法 以丹参 0 .8、2 .0、5 .0 g/(kg·d)对Beagle犬连续静脉缓慢注射 15 0d及 180d ,观察用药期间毒性反应及停药 2 1d期间恢复情况。结果 丹参高剂量组用药 30~ 15 0d、中剂量组 4 5d、135d及 15 0d动物体重增长明显减慢 (P <0 .0 1,P <0 .0 5 ) ;用药期及恢复期各组动物进食量、心电图、血液学、尿液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丹参高剂量组用药 180d ,凝血时间延长 ,高、中剂量组用药 180d ,AST明显升高 ,白蛋白降低 ;高剂量组部分动物有不同程度的肝脂肪变性及肝细胞水肿 ,但停药 2 1d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丹参高剂量长期应用对Beagle犬肝细胞有一定毒性 ;其无毒反应剂量大约为 2 .0g/ (k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剂量 丹参葡萄糖注射液 用药 长期毒性 停药 中剂量 BEAGLE犬 无毒 反应剂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