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的遴选评价
1
作者 朱晓冉 田冬冬 +3 位作者 张玥 冯运佳 蔡玥 董占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5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基于《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对全球首个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进行快速遴选评价,为医疗机构合理引进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的评价方法,对多格列艾... 目的:基于《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对全球首个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进行快速遴选评价,为医疗机构合理引进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的评价方法,对多格列艾汀的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其他属性(包括医保情况、基本药物情况、贮藏条件、药品有效期、全球使用情况和企业信誉度)开展临床综合评价。结果:多格列艾汀的药学特性得分为25分,有效性得分为15分,安全性得分为18.5分,经济性得分为8.2分,其他属性得分为3.5分,总分为70.2分。该药作用机制独特,安全性和经济性良好。但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提高其指南推荐地位。该药的遴选评价推荐级别为“强推荐”。结论:本次卫生技术评估可为医疗机构开展新药遴选评价提供技术经验,同时为医疗机构遴选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激酶激活剂 多格列艾汀 数字化遴选评价 药物选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激酶新发基因突变致MODY2一家系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2
作者 郑婷娟 张同 王玉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报道1例中国人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CK)新发基因突变导致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2型(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type 2,MODY2)家系,分析其遗传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例MODY2家系行基因测序、临床资料采集及... 目的报道1例中国人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CK)新发基因突变导致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2型(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type 2,MODY2)家系,分析其遗传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例MODY2家系行基因测序、临床资料采集及分析。结果调查此家系成员共18人,其中先证者及其弟、父亲、叔父、堂弟等父系成员11人罹患糖尿病;先证者及其弟、父亲、叔父均存在GCK基因杂合同义突变(exon1:c.45G>A:p.K15K),生物信息学功能预测提示该突变可能影响mRNA剪接而致GCK功能受损,国内研究人群尚未见此突变报道;先证者及其弟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49%、6.72%,空腹血糖分别为6.80、7.01 mmol/L,糖尿病自身抗体谱均为阴性,6~18个月随访示血糖水平保持稳定。结论此MODY2家系中GCK基因杂合同义突变(exon1:c.45G>A:p.K15K)为中国人新发突变位点,其临床表现为轻度、持续稳定的空腹高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不应低估GCK基因同义突变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 葡萄糖激酶(GCK)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葡萄糖激酶及其调节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欧阳礼枝 陆付耳 +2 位作者 刘文军 高志强 徐丽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85-889,共5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葡萄糖激酶(GK)活性及肝脏GK与葡萄糖激酶调节蛋白(GKR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以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8 wk,复制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成模型组、小檗碱组、二甲双胍组,各药...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葡萄糖激酶(GK)活性及肝脏GK与葡萄糖激酶调节蛋白(GKR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以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8 wk,复制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成模型组、小檗碱组、二甲双胍组,各药干预4 wk后,比较各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肝糖原、肝脏GK活性、肝脏GK与GKRP蛋白(Western blot法)表达的差异.结果:比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4.93±0.30 vs-5.35±0.40,P<0.05),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136.58±52.57μg/g vs 65.88±27.80μg/g,P<0.05),肝脏GK活性升高(226.55±10.62μkat/g vs 92.69±6.43μkat/g, P<0.05),肝脏GK蛋白表达增强(1.71±0.49 vs 1.24±0.22,P<0.05),而GKRP表达减弱(1.19±0.20 vs.94±0.56,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小檗碱组肝糖原含量高(136.584±52.574μg/g vs 89.427±31.971μg/g,P<0.05),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肝脏GK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小檗碱 葡萄糖激酶 葡萄糖激酶调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降糖药物葡萄糖激酶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福银 潘紫曜 李昌祁 《药品评价》 CAS 2016年第1期28-31,56,共5页
葡萄糖磷酸化的催化酶,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在葡萄糖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在胰岛β细胞和肝细胞中表达。葡萄糖被GK催化后形成的葡萄糖-6-磷酸能够促进肝糖原的合成,同时促进胰岛β细胞中的胰岛素释放。一种可以结合葡萄... 葡萄糖磷酸化的催化酶,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在葡萄糖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在胰岛β细胞和肝细胞中表达。葡萄糖被GK催化后形成的葡萄糖-6-磷酸能够促进肝糖原的合成,同时促进胰岛β细胞中的胰岛素释放。一种可以结合葡萄糖激酶、创新且可以安全有效降血糖的小分子物质已经被发现,即葡萄糖激酶激动剂(glucokinase activators,GKAs)。在人体研究中,GKAS可以催化GK的活性,对T2DM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葡萄糖激酶 葡萄糖激酶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文丽 苏畅 李美英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52-456,共5页
葡萄糖激酶是己糖激酶家族成员,在细胞内司职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对体内葡萄糖稳态起关键性作用。肝脏中,在葡萄糖激酶作用下葡萄糖磷酸化以促进糖原合成;而在β细胞中,其刺激诱导胰岛素释放。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可增加该酶对... 葡萄糖激酶是己糖激酶家族成员,在细胞内司职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对体内葡萄糖稳态起关键性作用。肝脏中,在葡萄糖激酶作用下葡萄糖磷酸化以促进糖原合成;而在β细胞中,其刺激诱导胰岛素释放。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可增加该酶对葡萄糖的敏感性及胰岛素分泌和肝脏糖原的合成,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在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中,一些小分子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已证实是有效的降糖剂,有的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激酶 葡萄糖稳态 葡萄糖激酶激活剂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脂肪对翘嘴红鲌生长、葡萄糖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波 唐永凯 +2 位作者 俞菊华 谢骏 戈贤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4-1033,共10页
选用360尾翘嘴红鲌(Erythrocutler ilishaeformis Bleeker),体质量约40g。随机分成为2组,分别为高脂组(脂肪质量分数19.93%,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14.45%)、低脂组(脂肪质量分数9.92%,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12.38%),每组设3个重复,饲养8周。... 选用360尾翘嘴红鲌(Erythrocutler ilishaeformis Bleeker),体质量约40g。随机分成为2组,分别为高脂组(脂肪质量分数19.93%,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14.45%)、低脂组(脂肪质量分数9.92%,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12.38%),每组设3个重复,饲养8周。分别于摄食后0h、3h、6h、12h、24h测定血液指标、糖代谢酶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E.C.2.7.1.1)以及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E.C.3.1.3.9)活性及基因表达,并分析高脂肪与低脂肪水平日粮对翘嘴红鲌生长的影响。与低脂水平日粮相比,高脂水平日粮组血液甘油三酯水平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分别在摄食后3h、12h有增加现象,肝胰脏粗蛋白与脂肪含量有显著增加(P<0.05)。与低脂水平日粮相比,在摄食后3~12h高脂肪水平日粮组糖代谢酶GK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5),但是日粮脂肪水平并不能显著影响GK活性(P>0.05)。在摄食后3~24h高脂肪水平日粮组糖代谢酶G6Pase的mRNA水平得到显著促进,并在摄食后24hG6Pase活性显著增加(P<0.05)。因此,摄食高脂肪水平日粮能增加肝胰脏粗蛋白与脂肪含量,造成翘嘴红鲌高血糖效应,诱导G6Pase酶活性及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影响翘嘴红鲌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红鲌 脂肪 葡萄糖激酶 葡萄糖-6-磷酸酶 酶活性 生长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激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增四 陆付耳 +3 位作者 陈广 徐丽君 王开富 邹欣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45-1049,共5页
本文探讨小檗碱对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采用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NIT-1细胞后,以放射免疫法、液体闪烁计数法、酶法分析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其胰岛素水平、葡萄糖利用、葡萄糖激酶(GK)活性、GK和葡萄糖激酶调... 本文探讨小檗碱对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采用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NIT-1细胞后,以放射免疫法、液体闪烁计数法、酶法分析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其胰岛素水平、葡萄糖利用、葡萄糖激酶(GK)活性、GK和葡萄糖激酶调节蛋白(GKRP)的表达。结果表明,在高浓度葡萄糖刺激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檗碱组的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葡萄糖利用活跃,且GK酶活性增强、GK表达增加,而GKRP表达降低(P<0.05)。结果表明,小檗碱促进NIT-1细胞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可能与其作为GK激活剂,使NIT-1细胞葡萄糖利用增加、GK酶活性及表达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胰岛素 葡萄糖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HepG2细胞葡萄糖激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春波 陆付耳 +3 位作者 冷三华 杨明炜 王开富 徐丽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45-1147,共3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HepG2细胞葡萄糖激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0,5,15,45,100μmol.L-1)以及作为阳性对照的生物素[1,2]组作用24h后,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葡萄糖激酶活性及其mRNA的表达、葡萄...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HepG2细胞葡萄糖激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0,5,15,45,100μmol.L-1)以及作为阳性对照的生物素[1,2]组作用24h后,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葡萄糖激酶活性及其mRNA的表达、葡萄糖激酶下级产物糖原含量。结果小檗碱浓度低于5μmol.L-1时对HepG2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在15μmol.L-1浓度以上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加强;葡萄糖激酶的活性随着小檗碱的浓度增加而提高,而且HepG2细胞糖原含量以及葡萄糖激酶mRNA的表达在一定范围内也与小檗碱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小檗碱能够提高HepG2细胞葡萄糖激酶的活性和葡萄糖激酶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葡萄糖激酶活性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激酶及其小分子活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永强 冯志强 +2 位作者 宋宏锐 郭彦伸 郭宗儒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0-394,共5页
关键词 葡萄糖激酶 活化剂 2型糖尿病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胰岛素分泌缺陷型糖尿病大鼠葡萄糖激酶相关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荣太梓 陆付耳 +3 位作者 陈广 徐丽君 王开富 邹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胰岛素分泌缺陷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葡萄糖激酶(GK)相关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观察小檗碱对实验性胰岛素分泌缺陷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INS)、糖原、肝脏乳酸(LA)、GK活性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胰岛素分泌缺陷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葡萄糖激酶(GK)相关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观察小檗碱对实验性胰岛素分泌缺陷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INS)、糖原、肝脏乳酸(LA)、GK活性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而INS、肝脏LA无明显变化,肝糖原合成增多、GK活性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增高。结论小檗碱能调节胰岛素分泌缺陷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这可能与其促进GK活性及其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胰岛素分泌缺陷 葡萄糖激酶 糖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脉交泰胶囊对高糖高脂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脏葡萄糖激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常秀亭 李婕 +2 位作者 谢曦 黄凯鹏 黄河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研究糖脉交泰胶囊对高糖高脂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脏葡萄糖激酶(GCK)、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联合诱导制备高糖高脂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研究糖脉交泰胶囊对高糖高脂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脏葡萄糖激酶(GCK)、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联合诱导制备高糖高脂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糖脉交泰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8只,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4周。实验结束后比较各组空腹血糖值(FBG)、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肝糖原等指标;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GCK和LDLR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糖脉交泰胶囊能明显降低大鼠FBG、HbA1c、GSP水平,明显改善TC、TG、LDL-C等指标(P<0.05);肝脏肝糖原含量及LDLR和GCK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糖脉交泰胶囊具有明显的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提高肝糖原的含量,增加肝脏GCK和LDLR蛋白表达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脉交泰胶囊 糖尿病大鼠 糖化血红蛋白 肝糖原 葡萄糖激酶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泽鲫葡萄糖激酶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汉良 姬南京 +4 位作者 彭永兴 申欣 吴陈晨 许建和 董志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67-1175,共9页
本试验采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克隆获得了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var.Pengze)葡萄糖激酶(GK)基因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该cDNA全长2 050bp,含1个1 431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76个氨基酸,GK蛋白计算分子量为53.7... 本试验采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克隆获得了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var.Pengze)葡萄糖激酶(GK)基因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该cDNA全长2 050bp,含1个1 431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76个氨基酸,GK蛋白计算分子量为53.78ku,等电点为5.14。彭泽鲫GK氨基酸序列的ATP结合位点、葡萄糖结合位点、己糖激酶标签序列、N-连接糖基化位点、细胞黏附序列和糖胺聚糖黏附位点等主要功能位点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基本保守。彭泽鲫GK氨基酸序列与建鲤、人和鼠GK氨基酸序列相似百分比分别为98.1%、79.8%和79.1%。以β-actin为内标,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GK基因在彭泽鲫大脑、白肌、脾脏、肠系膜脂肪和肝胰脏各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K基因主要在肝胰脏中表达;在脾脏、肠系膜脂肪和大脑中也检测到微量表达,但表达量显著低于肝胰脏(P<0.05);白肌中没有检测到GK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鲫 葡萄糖激酶 全长CDNA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激酶基因分子扫查 被引量:10
13
作者 项坤三 吴松华 +3 位作者 郑泰山 孙多奇 王延庆 蒲鎏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7,共5页
对30例起病于45岁或以前及/或伴糖尿病家族史的中国人常见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葡萄糖激酶基因(GCK)编码区及拼接区分子扫查。就扫查中发现的突变/变异,进一步在56例NIDDM者及134例非... 对30例起病于45岁或以前及/或伴糖尿病家族史的中国人常见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葡萄糖激酶基因(GCK)编码区及拼接区分子扫查。就扫查中发现的突变/变异,进一步在56例NIDDM者及134例非糖尿病患者中筛查,确认其频率。结果表明:①分子扫查未见GCK编码区及拼接区突变,提示此类突变不是中国人常见型NIDDM主要病因。②中国人常见型NIDDM中,尤其是起病早及伴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者,可伴GCK内含子1b变异,此种变异未见于非糖尿病患者(4.7%比0%,Fisher确切P值=0.022)。此变异是否影响GCK表达尚待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激酶基因 非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类葡萄糖激酶激动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贝娜 武涛 +3 位作者 宰小丽 陈诚 唐光辉 舒茂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2-498,共7页
葡萄糖激酶GK是调节体内葡萄糖代谢和参与血糖动态平衡的主要靶点之一。本文针对46个具有GK激动剂活性的吡啶类衍生化合物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研究了其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基于分子共同骨架叠合用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相似指数法... 葡萄糖激酶GK是调节体内葡萄糖代谢和参与血糖动态平衡的主要靶点之一。本文针对46个具有GK激动剂活性的吡啶类衍生化合物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研究了其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基于分子共同骨架叠合用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相似指数法(COMSIA)两种经典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方法,建立相应模型,进行分子结构和抗糖尿病活性分析。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为0.613,相关系数r^2为0.989;COMSIA模型交叉验证系数q^2为0.621,相关系数r^2为0.982。数据证明两种模型都显示出较好的预测性,为设计新的活性更高的小分子激动剂提供了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激酶 糖尿病 3D-QSAR C0MFA C0MS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烫伤大鼠肝葡萄糖激酶、肌己糖激酶活性及红细胞三磷酸腺苷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建新 钟小林 +2 位作者 李蓉芬 叶上宇 董燕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8-181,共4页
为进一步探讨损伤后糖代谢状况,我们测定了30%体表烫伤后大鼠不同时间的血糖和血乳酸,并比较休克期(伤后6h)和高代谢期(伤后72h)的肝葡萄糖激酶及比目鱼肌已糖激酶(Ⅱ型)活性。结果显示血乳酸水平在伤后6h和48h各... 为进一步探讨损伤后糖代谢状况,我们测定了30%体表烫伤后大鼠不同时间的血糖和血乳酸,并比较休克期(伤后6h)和高代谢期(伤后72h)的肝葡萄糖激酶及比目鱼肌已糖激酶(Ⅱ型)活性。结果显示血乳酸水平在伤后6h和48h各有一个高峰,可能分别是应激和代谢紊乱的表现。血糖水平在伤后6h明显升高,但6h内波动很大。伤后72h肝葡萄糖激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可能与创伤后血糖升高,糖异生增强及胰岛素抵抗等现象有关。伤后比目鱼肌已糖激酶活性及红细胞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未发现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伤 葡萄糖激酶 己糖激酶 乳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对大鼠肝细胞葡萄糖激酶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龚明 李超林 +1 位作者 肖谦 黄昶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体外培养大鼠肝脏细胞葡萄糖激酶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影响,及其在胰岛素抵抗中的意义。方法:以BRL肝脏细胞株为细胞模型,分别用10μg/ml、30μg/ml、50μg/ml脂联素处理细胞,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偶联比色法...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体外培养大鼠肝脏细胞葡萄糖激酶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影响,及其在胰岛素抵抗中的意义。方法:以BRL肝脏细胞株为细胞模型,分别用10μg/ml、30μg/ml、50μg/ml脂联素处理细胞,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偶联比色法、乳酸脱氢酶偶联比色法检测大鼠肝脏细胞葡萄糖激酶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在脂联素处理24h后活性明显降低,且随脂联素浓度升高作用越明显,P<0.05。葡萄糖激酶在脂联素处理24小时后,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5。结论:脂联素对葡萄糖激酶无明显的调节作用,而对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脂联素通过对肝细胞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的调节,降低肝脏葡萄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葡萄糖激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肝细胞核因子4α表达及葡萄糖激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闫忠卿 冷三华 +3 位作者 陆付耳 陆小红 董慧 高志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105-2109,共5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小鼠原代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表达及葡萄糖代谢关键酶葡萄糖激酶(GK)活性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改良两步灌流法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0,1,3,10,30,100μmol.L-1)...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小鼠原代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表达及葡萄糖代谢关键酶葡萄糖激酶(GK)活性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改良两步灌流法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0,1,3,10,30,100μmol.L-1)和1 mmol.L-1二甲双胍干预24 h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HNF4αm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HNF4α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GK的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小檗碱在10,30,100μmol.L-1时能够明显促进HNF4αmRNA及蛋白的表达,二者同时在30μmol.L-1时达到最大值(HNF4αmRNA相对吸光度为0.48±0.20,蛋白相对吸光度为3.47±0.86,P<0.01);在10,30μmol.L-1时明显上调GK活性,同时在30μmol.L-1时达到最大值(0.080±0.073,P<0.05);而二甲双胍对HNF4αmRNA、蛋白的表达及对GK活性的影响则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小檗碱改善糖代谢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肝细胞核因子4α的表达进而调节GK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肝细胞核因子 葡萄糖激酶 原代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激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志强 赵崇 +2 位作者 蔡军 王维力 张镜宇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研究天津地区人群中葡萄糖激酶基因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的关系。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天津地区的 4 3例 2型糖尿病患者与 4 6名正常对照个体的葡萄糖激酶基因的 3’末端 -10Kb处的 1个 (CA) n 重复片段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 目的 研究天津地区人群中葡萄糖激酶基因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的关系。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天津地区的 4 3例 2型糖尿病患者与 4 6名正常对照个体的葡萄糖激酶基因的 3’末端 -10Kb处的 1个 (CA) n 重复片段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 在葡萄糖激酶基因中存在 5种等位基因(a、b、c、d、e等位基因 ) ,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 30 %、糖尿病组 16 %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2 6 ) ,e等位基因频率在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2 7%和 13% ,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11)。在调整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后 ,e等位基因仍与 2型糖尿病存在特异性关系 (P <0 .0 5 )。 结论 葡萄糖激酶基因 (CA)n重复片段多态性可能是天津地区人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葡萄糖激酶 基因多态性 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中国地鼠肝脏葡萄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栩晗 李国生 +4 位作者 朱华 黄澜 刘亚莉 马春梅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中国地鼠肝脏葡萄糖激酶(GcK)、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小檗碱影响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以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中国地鼠肝脏葡萄糖激酶(GcK)、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小檗碱影响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以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作2型糖尿病中国地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成模型组、小檗碱组、二甲双胍组,各药干预9周。同时设立对照组。观察小檗碱疗效及对肝脏GcK、G6P、PEPCK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血脂,增高肝脏GcK的mRNA表达,降低肝脏G6P、PEPCK mRNA的表达。结论小檗碱降低2型糖尿病血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肝脏GcK mRNA的表达和降低G6P、PEPCK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 小檗碱 葡萄糖激酶 葡萄糖-6-磷酸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激酶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伟 唐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激酶(GCK)基因-25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对80例GDM孕妇(GDM组)和8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GCK基因-259位点(A→T)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两组GCK基因-259位点各基... 目的探讨葡萄糖激酶(GCK)基因-25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对80例GDM孕妇(GDM组)和8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GCK基因-259位点(A→T)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两组GCK基因-259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具有群体代表性;GDM组GCK基因-259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A等位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T/T基因型频率与GDM组呈正相关(OR值为3.235,P=0.031),结论GCK基因-25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在GDM遗传易感性中起重要作用;T等位基因可能与GDM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疾病遗传易感性 葡萄糖激酶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