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蒲苓盆炎康颗粒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魏煊 董振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8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慢性 蒲苓盆炎康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彩虹 时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484-1486,1491,共4页
目的:探讨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日照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8)与观察组(n=60),对照组行常... 目的:探讨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日照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8)与观察组(n=60),对照组行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行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炎性因子水平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停药后复发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2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Chi2检验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59%vs.93.33%,P<0.05);治疗后2组TNF-α水平均降低,IL-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停药3、6、12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发挥较好的抗炎、改善组织微循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苓盆炎康颗粒 抗生素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苓盆炎康颗粒口服联合干扰素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3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海英 刘新英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10期94-95,共2页
目的观察蒲苓盆炎康颗粒口服联合干扰素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6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 目的观察蒲苓盆炎康颗粒口服联合干扰素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6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蒲苓盆炎康颗粒。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为(6.34±2.11)分,病毒载量为(0.20±0.10)×106,对照组分别为(14.52±5.67)分和(0.28±0.16)×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41.82±6.55)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45.27±6.14)U/L,肌酐为(90.04±7.31)μmo I/L,对照组分别为(41.76±6.56)U/L,(46.92±6.07)U/L,(89.96±7.28)μmo 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口服联合干扰素栓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疗效可靠,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病毒载量,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苓盆炎康颗粒 干扰素栓 宫颈高危型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建芹 崔学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18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予单纯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 目的观察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予单纯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联合用药 蒲苓盆炎康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诊疗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申辉 欧小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118-119,120,共3页
目的探讨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诊疗特点。方法 88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抗妇炎胶囊... 目的探讨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诊疗特点。方法 88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抗妇炎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粘度、血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粘度、血沉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血浆粘度、血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苓盆炎康颗粒 湿热瘀结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苓盆炎康颗粒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美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26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蒲苓盆炎康颗粒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予以蒲苓盆炎康颗粒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复... 目的探讨蒲苓盆炎康颗粒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予以蒲苓盆炎康颗粒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停药后3、6、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4.0%、7.5%和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50.0%和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苓盆炎康颗粒 口服 保留灌肠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盆腔操治疗对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IL-2、IL-10、TNF-α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周晓梅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的:评估蒲苓盆炎康颗粒和盆腔操二联疗法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予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盆腔操治疗,对照组予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 目的:评估蒲苓盆炎康颗粒和盆腔操二联疗法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予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盆腔操治疗,对照组予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18例,显效30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临床治愈15例,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6%,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IL-10、TNF-α指标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盆腔操可能通过下调IL-2、IL-10、TNF-α表达,发挥缓解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苓盆炎康颗粒 腔操 白介素-2 白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苓盆炎康颗粒口服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局部应用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效果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黄红莲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8期91-92,共2页
目的 对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接受蒲苓盆炎康颗粒口服+重组人干扰素 α-2b阴道泡腾片局部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以不断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0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 对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接受蒲苓盆炎康颗粒口服+重组人干扰素 α-2b阴道泡腾片局部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以不断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0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各组治疗效果.对照组(n=40):应用重组人干扰素 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试验组(n=40):应用蒲苓盆炎康颗粒口服+重组人干扰素 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TNF-α 水平、IL-1β 水平.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 水平、IL-1β 水平差异性不明显;治疗后,试验组血清TNF-α 水平为(50.06±2.01)ng/ml、IL-1β 水平为(13.89±2.56)ng/ml,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接受临床治疗期间,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素 α-2b阴道泡腾片和蒲苓盆炎康颗粒,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苓盆炎康颗粒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苓盆炎康颗粒中丹酚酸B含量检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世礼 朱孟磊 +1 位作者 宿晓法 陈仁燕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9期39-40,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苓盆炎康颗粒中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进一步控制产品质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22∶7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6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丹酚酸B在10.0~60.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苓盆炎康颗粒中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进一步控制产品质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22∶7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6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丹酚酸B在10.0~60.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5,n=5),测定丹酚酸B的定量限和检测限分别为2.012ng和0.8048ng,丹酚酸B的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14%(n=9)。测定3批样品含量均匀,方法稳定。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稳定,可以用于检测蒲苓盆炎康颗粒中丹酚酸B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苓盆炎康颗粒 丹酚酸B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帕珠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梅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20年第6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帕珠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帕珠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帕珠沙星联合蒲苓盆... 目的:探讨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帕珠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帕珠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帕珠沙星联合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盆腔炎采用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帕珠沙星治疗,疗效显著。治疗后症状减轻,疼痛缓解,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蒲苓盆炎康颗粒 帕珠沙星 抗生素治疗 中医证候积分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
11
作者 王彩虹 张妮 陈莉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6期200-200,共1页
目的对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治疗组患者予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进... 目的对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治疗组患者予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单一的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5%,两组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治疗慢性盆腔炎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苓盆炎康颗粒 慢性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复方黄柏洗液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晓梅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4期86-87,共2页
目的:评估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复方黄柏洗液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114例,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复方黄柏洗液灌肠治疗,对照组予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 目的:评估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复方黄柏洗液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114例,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复方黄柏洗液灌肠治疗,对照组予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变化,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6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临床治愈14例,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8.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复方黄柏洗液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苓盆炎康颗粒 复方黄柏洗液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苓盆炎康颗粒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全金栋 王言玉 《齐鲁药事》 2012年第9期516-517,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苓盆炎康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丹...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苓盆炎康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丹参酮ⅡA在0.029 88~0.239 0μg之间,峰面积和样品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342 939X-756,r=0.999 7,丹参酮ⅡA的平均回收率为98.0%,RSD=1.8%。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苓盆炎康颗粒的含量,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蒲苓盆炎康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苓盆炎康颗粒 丹参酮ⅡA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蒲苓盆炎康颗粒中4种成分的含量
14
作者 李志娇 于靖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5期150-152,155,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蒲苓盆炎康颗粒中丹参素钠、丹酚酸B、迷迭香酸、绿原酸的含量。方法:以Agilent ZORBAX SB-C 18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选用乙腈(A)-1%醋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6 nm、流速为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蒲苓盆炎康颗粒中丹参素钠、丹酚酸B、迷迭香酸、绿原酸的含量。方法:以Agilent ZORBAX SB-C 18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选用乙腈(A)-1%醋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6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结果:丹参素钠进样量在0.0233~0.2798μg(r=0.9995)、丹酚酸B进样量在0.0203~0.2026μg(r=0.9998)、迷迭香酸进样量在0.0061~0.0737μg(r=0.9998)、绿原酸进样量在0.0123~0.1479μg(r=0.9997)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丹参素钠平均回收率为98.5%,丹酚酸B平均回收率为97.8%,迷迭香酸平均回收率为98.2%,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97.9%,RSD均在2.0%以内。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较好,为蒲苓盆炎康颗粒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苓盆炎康颗粒 丹参素钠 丹酚酸B 迷迭香酸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侃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4-125,共2页
目的:观察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静脉滴注抗生素的同时加服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 目的:观察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静脉滴注抗生素的同时加服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两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均降低,IL-2的含量均升高,且治疗组的变化更为明显;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CD3+、D4+细胞亚群、CD4+/CD8+比例均较治疗前提高、CD8+降低,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苓盆炎康颗粒 慢性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帕珠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春梅 于娟 杜蓉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0期3055-3058,共4页
目的探讨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帕珠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3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 目的探讨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帕珠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3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3 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蒲苓盆炎康颗粒,10 g/次,3次/d。两组经2周治疗后进行效果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1.16%、97.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腹腰骶疼痛评分、带下量多评分、带下色黄评分、发热评分、头晕耳鸣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红素氧合酶1(HO-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帕珠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苓盆炎康颗粒 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慢性 症状积分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红素氧合酶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原文传递
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对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17
作者 杨攀攀 孙秀芹 +1 位作者 乔岩岩 徐秋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53-55,共3页
分析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对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炎患者103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抗生素组(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和联合组(蒲苓盆炎康颗粒与抗生素),经一个周期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 分析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对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炎患者103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抗生素组(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和联合组(蒲苓盆炎康颗粒与抗生素),经一个周期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症状改善情况、子宫内膜形态的改变和CD38/CD138水平的变化。结果:抗生素组治愈率为58.5%,有效率为41.5%;联合用药组治愈率为78.2%,有效率为2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的CD38和CD138表达水平都降低了,子宫内膜的形态没有明显的改变。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苓盆炎康颗粒 抗生素 子宫内膜 CD38/CD1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苓盆炎康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53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金红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22期204-205,共2页
目的观察蒲苓盆炎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10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蒲苓盆炎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10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和病毒载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和病毒载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苓盆炎康颗粒 宫颈高危型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孜涵 翟俊英 +1 位作者 钮红丽 翟一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对子宫内膜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子宫内膜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对子宫内膜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子宫内膜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观察组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基础上加用蒲苓盆炎康颗粒。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指标水平变化;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水平高于对照组,RI、PI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 %)高于对照组(81.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子宫内膜炎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蒲苓盆炎康颗粒 克林霉素磷酸酯 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