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蒸发互补关系的区域变异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汉波 杨大文 +2 位作者 雷志栋 孙福宝 丛振涛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13-1416,共4页
为了研究蒸发互补关系的区域变异性,该文引入了水汽压-温度(p-t)状态空间。在蒸发互补关系中,湿润环境蒸散发量通常采用Priestley-Taylor(P-T)公式进行计算。研究表明:大气环流和洋流将热量和水汽由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导致P-T公式中的... 为了研究蒸发互补关系的区域变异性,该文引入了水汽压-温度(p-t)状态空间。在蒸发互补关系中,湿润环境蒸散发量通常采用Priestley-Taylor(P-T)公式进行计算。研究表明:大气环流和洋流将热量和水汽由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导致P-T公式中的参数α随纬度增高而增大;海陆之间的大气运动将水汽由海洋输送到陆地,导致α随着离海洋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这与中国108个流域的水文气象数据所揭示的规律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互补 区域变异性 湿润环境蒸散发 Priestley—Taylor公式 状态空间
原文传递
蒸发互补关系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其机理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汉波 杨大文 +2 位作者 雷志栋 孙福宝 丛振涛 《中国科学(E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3-340,共8页
蒸发互补关系中的湿润环境蒸散发量一般采用Priestley-Taylor(P-T)公式进行计算.基于海河流域38个子流域的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及山东位山通量实验站的观测数据,发现P-T公式中参数α值的年际变化规律是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季节变化规律... 蒸发互补关系中的湿润环境蒸散发量一般采用Priestley-Taylor(P-T)公式进行计算.基于海河流域38个子流域的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及山东位山通量实验站的观测数据,发现P-T公式中参数α值的年际变化规律是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季节变化规律是冬季大夏季小;日内变化则从清晨到正午逐渐减小,从正午到傍晚逐渐增大.上述变化的机理可以解释为:年际变化是因为大气系统对陆面蒸散发变化的负反馈作用,同时大气系统本身的开放性削弱了这种反馈作用;季节变化是由海陆间平流输送的季节性变化引起;日内变化是因为大气系统对地表能量变化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互补 时间尺度 湿润环境蒸散发 Priestley-Taylor公式 状态空间
原文传递
长江流域潜在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的关系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艳君 刘波 +3 位作者 翟建青 苏布达 罗勇 张增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1年第6期393-399,共7页
针对"蒸发悖论"科学问题,从长江流域实际蒸发量变化的原因着手,探讨实际蒸发量与潜在蒸发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当干燥度指数R<0.8时,实际蒸发量与潜在蒸发量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当0.8<R<1.0时,实... 针对"蒸发悖论"科学问题,从长江流域实际蒸发量变化的原因着手,探讨实际蒸发量与潜在蒸发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当干燥度指数R<0.8时,实际蒸发量与潜在蒸发量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当0.8<R<1.0时,实际蒸发量与潜在蒸发量主要表现为不确定关系,当R>1.0时,实际蒸发量与潜在蒸发量为明显的互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悖论 蒸发互补 潜在蒸发 实际蒸发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1960—2019年蒸发皿蒸发和实际蒸散发演变规律 被引量:14
4
作者 叶林媛 鲁汉 +5 位作者 秦淑静 张橹 熊立华 刘攀 夏军 程磊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8-729,共12页
蒸发是地表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联结的纽带,研究长江流域蒸发的变化趋势对于区域水文循环变化、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利用PenPan模型分析了1960—2019年长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并基于最新发展的广义蒸发互补关... 蒸发是地表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联结的纽带,研究长江流域蒸发的变化趋势对于区域水文循环变化、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利用PenPan模型分析了1960—2019年长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并基于最新发展的广义蒸发互补关系探究了长江流域实际蒸散发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的蒸发皿蒸发和实际蒸散发在1990年前后均存在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风速和辐射下降是1990年以前蒸发皿蒸发下降的主导因子,气温升高和相对湿度下降是1990年后蒸发皿蒸发上升的主导因子。(2)长江流域两大主要气候区(高原气候和亚热带气候区)蒸发皿蒸发在1990年前后也存在趋势反转现象,但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差异明显。1960—1989年,高原气候区气温和辐射是蒸发皿蒸发变化的主导因子;亚热带气候区风速和辐射是蒸发皿蒸发下降趋势的主导因子。(3)1990—2019年,高原气候区气温升高、风速增加和相对湿度减少是蒸发皿蒸发上升趋势的主导因素;亚热带气候区气温升高和相对湿度降低是蒸发皿蒸发增加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水循环变化和水资源配置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蒸发 实际蒸散发 蒸发互补关系 归因分析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陆面实际蒸发量估算及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国华 郭磊 +1 位作者 刘健 翟建青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29,32,共5页
选取互补相关蒸发模型估算了山东省17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陆面实际蒸发量,采用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该时段实际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多年平均陆面实际蒸发量为586.7 mm,年内呈单峰... 选取互补相关蒸发模型估算了山东省17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陆面实际蒸发量,采用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该时段实际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多年平均陆面实际蒸发量为586.7 mm,年内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份;年际变化呈稳定下降趋势,在1991年左右发生突变,之后下降速度加快,该趋势与夏、秋季变化特征一致,而与春、冬季变化特征相反;就空间而言,山东省陆面实际蒸发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减少,中部地区存在一条高蒸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特征 互补相关蒸发模型 陆面蒸发 实际蒸发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候变化因子的变参数Budyko理论及其在赣江流域未来水资源预估的应用
6
作者 徐志 刘志武 +3 位作者 梁犁丽 翟然 赵汗青 张玮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0-79,共10页
水资源长期变化的准确预估对流域未来水资源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Budyko水热耦合理论已广泛应用于评估流域未来长期的水资源变化情况,但其无法动态考虑流域下垫面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结合Budyko水热耦合方程及蒸发互补原理提出... 水资源长期变化的准确预估对流域未来水资源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Budyko水热耦合理论已广泛应用于评估流域未来长期的水资源变化情况,但其无法动态考虑流域下垫面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结合Budyko水热耦合方程及蒸发互补原理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流域下垫面产流特征变化的流域水资源量预估方法,并结合CMIP6多个气候模式的未来模拟数据,对赣江流域的未来水资源量变化情况进行了预估。主要结果如下:(1)在高排放情景(SSP5-8.5)下,赣江流域的未来下垫面特征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流域特征参数变小,流域蓄水能力减小;(2)SSP1-2.6、SSP3-7.0和SSP5-8.5三个情景下赣江流域未来期降水和水资源量相对变化均在10%以内,潜蒸发变化幅度较大,在10%~20%之间。(3)研究所提出的基于Budyko水热耦合方程和蒸发互补原理耦合的流域水资源量模拟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流域未来产流特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yko 水热耦合 蒸发互补 气候变化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鄱阳湖流域实际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8
7
作者 刘健 张奇 +2 位作者 许崇育 翟建青 靳晓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9-145,共7页
流域的实际蒸发是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鄱阳湖流域的实际蒸发对该流域水资源研究有重要意义。选取应用范围较广的互补相关蒸发模型,估算鄱阳湖流域9个气象站1955~2001年实际蒸发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该时段流域实际... 流域的实际蒸发是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鄱阳湖流域的实际蒸发对该流域水资源研究有重要意义。选取应用范围较广的互补相关蒸发模型,估算鄱阳湖流域9个气象站1955~2001年实际蒸发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该时段流域实际蒸发的年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流域蒸发年内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份;季节变化上,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春季高于秋季。选用Db3小波函数分析9站蒸发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流域蒸发量在计算时段内呈现逐步下降趋势,1998年左右转折,之后下降速度变缓。与流域同期降水量、潜在蒸发量以及太阳辐射、温度、水汽压差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认为,实际蒸发量下降的主要是由太阳净辐射和风速的下降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发 互补相关蒸发模型 变化趋势 小波分析 鄱阳湖流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