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偏压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志滨 魏飞豹 +1 位作者 池思源 余鑫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29,共10页
进行了9根带纵向加劲肋的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偏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构件的承载力随着偏心距和长细比的增大而下降,但随着核心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提高.基于充分验证的有限元模型,研究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偏压柱的工作机理,并进行... 进行了9根带纵向加劲肋的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偏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构件的承载力随着偏心距和长细比的增大而下降,但随着核心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提高.基于充分验证的有限元模型,研究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偏压柱的工作机理,并进行大量的参数分析.研究表明:外钢管的约束主要集中在角部,混凝土承担了大部分荷载,填充核心混凝土可改善组合构件的延性.钢材屈服强度、内钢管混凝土含钢率和径宽比越大,相对轴力-相对弯矩相关曲线的平衡点的横、纵坐标越小;但是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相关曲线的平衡点的横、纵坐标均有增大的趋势;随着长细比的增大,轴力-弯矩相关曲线趋近于直线.最终建议了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偏压柱的承载力简化计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纵向加劲肋 偏压 有限元模型 简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温度场试验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微微 米振伟 +1 位作者 吕学涛 张玉琢 《火灾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99,共7页
为研究带肋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在火灾下的温度分布,进行3根足尺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升温试验。建立方钢管混凝土柱温度场有限元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利用模型分析了典型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并研究了各参数对构件温度场... 为研究带肋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在火灾下的温度分布,进行3根足尺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升温试验。建立方钢管混凝土柱温度场有限元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利用模型分析了典型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并研究了各参数对构件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构件截面温度场在四面受火状态下呈双轴对称分布,且角部温度较高。加劲肋对构件温度场的影响仅限于焊接点附近,加劲肋间距和含钢率对构件整体温度场影响微小;截面边长、受火时间和受火方式是影响构件温度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火灾 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温度场 加劲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兆强 姚勇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年第5期6-10,共5页
以轴压比为主要变化参数,对两种类型共4个1∶1足尺模型的新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试验观察了试件的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得到了梁端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并对比分析了试件的刚度退化、延性和耗能能力。... 以轴压比为主要变化参数,对两种类型共4个1∶1足尺模型的新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试验观察了试件的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得到了梁端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并对比分析了试件的刚度退化、延性和耗能能力。结果表明:两种节点破坏均属于延性破坏,破坏时C型钢梁发生平面外屈曲,形成塑性铰,钢梁下翼缘、腹板与柱焊接处拉裂,钢管混凝土柱-空钢管梁节点还在空心钢管梁上出现塑性铰;随着轴压比的增大,空钢管柱-空钢管梁节点初始刚度变化不大,而钢管混凝土柱-空钢管梁节点刚度有所减小,两种节点的延性均明显降低,极限承载力也有所下降,其中钢管混凝土柱-空钢管梁节点下降幅度更大。至于钢管混凝土柱-空钢管梁节点刚度则明显大于空钢管柱-空钢管梁节点,且滞回曲线较饱满,在极限承载力、延性和耗能指标等方面均优于空钢管柱-空钢管梁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新型梁柱节点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秋萍 李宏伟 《低温建筑技术》 2005年第3期51-52,共2页
通过8根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研究了宽厚比、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含钢率等参数对薄壁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由于有内填混凝土的支撑作用,钢管壁的局部屈曲和屈曲后的性能有很大提高。与常规壁厚的钢管混... 通过8根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研究了宽厚比、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含钢率等参数对薄壁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由于有内填混凝土的支撑作用,钢管壁的局部屈曲和屈曲后的性能有很大提高。与常规壁厚的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相比较,达极限承载力时的破坏模式也有较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力学性能 短柱试验 宽厚比 局部稳定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空心钢管梁节点单调加载试验研究
5
作者 张兆强 姚勇 吴先哲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7年第2期41-44,共4页
以轴压比为主要考察参数,对6个1∶1足尺模型的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进行了单调加载试验。试验观察了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得到了梁端荷载-位移曲线,并分析了节点的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等重要指标。结果表明,试件节点均经历了弹性、梁... 以轴压比为主要考察参数,对6个1∶1足尺模型的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进行了单调加载试验。试验观察了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得到了梁端荷载-位移曲线,并分析了节点的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等重要指标。结果表明,试件节点均经历了弹性、梁局部屈服、塑性、破坏等阶段,直焊型节点的破坏主要是由梁局部屈曲及柱棱角处拉裂引起,螺栓节点的破坏主要是由于梁与柱贴板间焊缝开裂引起,加腋节点中加腋板显著增强了节点域刚度,塑性铰形成于梁上并远离节点区域,其破坏主要由梁局部屈曲引起,节点域完好,较好地满足了"强柱弱梁、节点更强"的抗震设计目标;采用螺栓贯穿连接措施对节点初始刚度影响不大,而采用加腋手段对节点初始刚度提高显著;加腋和螺栓贯穿连接措施均能较大地提高节点的承载力;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极限承载力有一定小幅降低,而试件延性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梁柱节点 单调加载 承载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压弯性能研究
6
作者 赵滇生 戴一虎 《浙江建筑》 2012年第7期21-24,共4页
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在偏压荷载作用下,两种材料协同工作能力以及偏心率、混凝土强度、长细比及钢管厚度,对组合柱压弯承载力的影响。最后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 偏心率 含钢率 长细比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有限元分析
7
作者 马忠吉 韩素滨 《低温建筑技术》 2012年第3期77-78,87,共3页
依据合理简化的力学模型,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合理选取材料的本构模型,对薄壁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混凝土与钢管之间的摩擦对薄壁方钢管屈曲模态的影响,钢管与混凝土... 依据合理简化的力学模型,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合理选取材料的本构模型,对薄壁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混凝土与钢管之间的摩擦对薄壁方钢管屈曲模态的影响,钢管与混凝土之间不同接触方式、不同的初始缺陷对薄壁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承载能力的影响,并将数值分析结果同文献提出的公式进行比较,证实了本文有限元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屈曲模态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跃 姚勇 张兆强 《钢结构》 2013年第3期15-19,5,共6页
以轴压力为主要参数,对两种形式共6个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空心方钢管梁节点进行滞回性能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特性、延性及耗能能力等重要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直接焊接节点破坏主要由梁与柱的焊接处断裂引... 以轴压力为主要参数,对两种形式共6个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空心方钢管梁节点进行滞回性能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特性、延性及耗能能力等重要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直接焊接节点破坏主要由梁与柱的焊接处断裂引起,螺栓贯穿式连接节点主要发生梁与端板的焊接处断裂和端板与柱的连接焊缝拉裂;轴力对直接焊接节点的抗震性能指标影响较大,而对螺栓贯穿连接节点的影响不是很明显;螺栓贯穿式连接节点的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力都比直接焊接节点要弱,但其屈服平台相对较长,达到极限承载力后其承载能力下降也相对缓慢,延性较好,耗能能力较强;螺栓贯穿式连接节点在破坏时由焊接端板构成第二道防线,对结构抗震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梁柱节点 试验研究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螺箍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鲍科峰 张刘峰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17-1622,共6页
为研究提出的多螺箍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了解其相关参数对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利用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在验证其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肋和螺旋箍筋的存在提高了核心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体积配箍率下,... 为研究提出的多螺箍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了解其相关参数对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利用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在验证其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肋和螺旋箍筋的存在提高了核心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体积配箍率下,多螺箍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比单螺箍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高约7%。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箍筋间距越小、箍筋直径越大、箍筋强度等级越高,则多螺箍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压承载力越高;给出了多螺箍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验证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设肋 多螺旋箍筋 极限承载力 轴心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邢新 李斌 高春彦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31,共7页
对7根设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加劲肋设置数量、轴压比和长细比对试件的承载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的影响。同时使用ABAQUS软件对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受力全过程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结论基本一致。研究... 对7根设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加劲肋设置数量、轴压比和长细比对试件的承载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的影响。同时使用ABAQUS软件对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受力全过程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结论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在达到承载力前,无肋试件已经发生鼓曲,鼓曲在达到承载力后迅速增大从而导致焊缝开裂,钢管对混凝土的作用未充分发挥时试件就已破坏。带肋试件由于加劲肋对外部钢管的拉结作用,延缓了试件局部鼓曲的发生,试件材料性能得以充分利用,因此带肋试件的承载力、延性性能和耗能性能均优于无肋试件,且随着加劲肋设置数量的增多,试件的受力性能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抗震性能 加劲肋 试验研究 延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管加劲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偏压性能及承载力研究
11
作者 王宣鼎 刘界鹏 +3 位作者 周绪红 黄学思 刘鹏飞 胡佳豪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2-151,共10页
为研究衬管加劲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在偏压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设计完成8个偏压短柱试验研究,考察参数包括钢管宽厚比(80~160)、荷载偏心率(0~1.7%)和加劲形式(未加劲、内衬圆钢管、内衬八边形钢管),从破坏模式、荷载-柱中横向位移曲... 为研究衬管加劲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在偏压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设计完成8个偏压短柱试验研究,考察参数包括钢管宽厚比(80~160)、荷载偏心率(0~1.7%)和加劲形式(未加劲、内衬圆钢管、内衬八边形钢管),从破坏模式、荷载-柱中横向位移曲线、承载力等方面对衬管加劲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偏压性能进行对比和分析,建立基于试验结果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并开展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衬管加劲肋可有效改善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屈曲特性和约束效应,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所提出的分段式N-M相关曲线计算方法可有效预测衬管加劲薄壁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承载力,相对误差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衬管加劲肋 偏压性能 约束模型 截面N-M相关曲线
原文传递
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长柱轴压稳定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志滨 高扬虹 +1 位作者 池思源 黄冀卓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48,共8页
设计制作了8根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试件,通过试验,研究了长细比和截面类型对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承载力的影响。试验发现:构件的承载力随着长细比的增大而下降;内置圆钢管高强混凝土后组合柱的承载力提高了33%;内置... 设计制作了8根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试件,通过试验,研究了长细比和截面类型对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承载力的影响。试验发现:构件的承载力随着长细比的增大而下降;内置圆钢管高强混凝土后组合柱的承载力提高了33%;内置空钢管后构件的承载力下降了约14%;实心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具有较高的剩余承载力和延性。基于ABAQUS软件和相关的本构模型,建立了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基于该有限元模型进行受力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和参数分析。分析表明:焊接残余应力和钢管弯角效应对轴压承载力的影响均小于1.5%,且二者相互抵消,受力分析时可以忽略;实心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长柱的稳定系数随着内钢管屈服强度、混凝土强度或径宽比的增大而减小。提出了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长柱轴压承载力的简化算式,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长柱 纵向加劲肋 轴压试验 有限元模型 轴压承载力
原文传递
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构件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志滨 张万安 +1 位作者 池思源 李永进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84,共7页
通过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构件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内置圆形截面空钢管和钢管高强混凝土对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构件纯弯段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内置圆形截面空钢管和钢管高强混凝土可有效提高构件的受弯承载力,内置钢管高强混... 通过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构件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内置圆形截面空钢管和钢管高强混凝土对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构件纯弯段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内置圆形截面空钢管和钢管高强混凝土可有效提高构件的受弯承载力,内置钢管高强混凝土的提高效果更显著;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的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明显较对比空钢管的高;试验过程中未出现钢管角部破坏的情况。对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纯弯构件受力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外管的约束作用有效提高了夹层混凝土转角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限元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构件的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随着夹层混凝土强度和径宽比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径厚比的增大而减小;同时构件的受弯承载力随着钢管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建议了复式实心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构件和复式空心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构件受弯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模型,其计算结果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纵向加劲肋 中空截面 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受弯承载力
原文传递
带肋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志滨 郭俊涛 +1 位作者 张万安 郑永乾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2-181,共10页
对3根带肋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进行滞回试验,主要参数为轴压比。试验结果表明:纵向加劲肋有效延缓了钢管壁局部屈曲的发生;其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柱承载力略有增大,而延性、耗能能力则明显减小;当横... 对3根带肋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进行滞回试验,主要参数为轴压比。试验结果表明:纵向加劲肋有效延缓了钢管壁局部屈曲的发生;其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柱承载力略有增大,而延性、耗能能力则明显减小;当横向位移大于6倍的屈服位移时,大轴压比的刚度退化速度最快。建立了该类试件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可得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基于有限元模型对该类构件开展机理分析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在带肋冷弯薄壁方钢管的约束下,核心混凝土的强度得到了较大提高;钢管局部屈曲发生在峰值荷载后,局部屈曲只发生在纵向加劲肋和钢管角部间;材料强度、轴压比、钢管宽厚比和长细比等参数对该类构件的承载力有较大影响;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和长细比对荷载-位移骨架曲线形状有较大影响。基于参数分析建议了该类构件的简化滞回模型,简化计算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带肋钢管 滞回试验 有限元模型 机理分析 简化滞回模型
原文传递
设置钢筋加劲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成祥 朱长安 许淑珍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31-236,共6页
对设置钢筋加劲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管壁内侧设钢筋加劲肋、管壁外侧设钢筋加劲肋、内置钢筋笼和加劲肋刚度对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短柱的破坏特征、受力性能及破坏机理的影响,以及不同钢筋加劲肋形式对... 对设置钢筋加劲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管壁内侧设钢筋加劲肋、管壁外侧设钢筋加劲肋、内置钢筋笼和加劲肋刚度对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短柱的破坏特征、受力性能及破坏机理的影响,以及不同钢筋加劲肋形式对方钢管混凝土短柱静力性能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薄壁空钢管柱的承载力较低,仅为其名义承载力的37.7%,钢材未达到屈服强度,管壁就已经发生局部屈曲,钢材性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相对于空钢管柱,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和延性得到显著的提高,但由于钢管截面宽厚比较大,管壁局部屈曲发生较早,极限承载力仍小于名义承载力,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不明显。钢筋加劲肋的设置可以有效延缓钢管壁局部屈曲,大幅提高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极限轴压承载力。在钢管混凝土柱内设置钢筋笼,可以提高其极限承载力,但不能延缓钢管局部屈曲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钢筋加劲肋 短柱 静力试验 局部屈曲
原文传递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空心钢管梁加腋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兆强 姚勇 陈跃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121,共5页
以轴压比为主要考察参数,对4个1∶1足尺模型的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空心钢管梁加腋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通过试验观察其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得到梁端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并分析节点的刚度退化、延性和耗能能力。结果... 以轴压比为主要考察参数,对4个1∶1足尺模型的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空心钢管梁加腋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通过试验观察其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得到梁端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并分析节点的刚度退化、延性和耗能能力。结果表明:加腋板增强了节点域刚度,避免了焊接区域板件的脆性断裂,节点破坏由梁的局部屈曲引起,塑性铰形成于梁上并远离节点区域,柱和节点域基本完好,较好地满足了“强柱弱梁,节点更强”的抗震设计要求;试件的滞回曲线较饱满,延性系数为2.00~2.70;随着位移幅值的增加,试件的耗能能力不断提高,耗能性能良好;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等随轴压比增大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空心钢管 加腋节点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方形薄壁钢管轻骨料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明胜 刘新义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1,共4页
介绍了以套箍系数ξ为控制因素的6组、共16根薄壁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短柱的轴压试验结果,阐述了其破坏现象及特征,讨论了其极限承载力、延性、荷载—位移曲线,回归了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系数关于ξ的数学表达式。
关键词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轻骨料 短柱 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不同连接节点承载性能研究
18
作者 王海军 姚勇 +2 位作者 张兆强 陈跃 邓勇军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6,97,共8页
本文进行了8个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与薄壁方钢管梁连接节点缩尺模型的拟静力试验和采用约束本构模型(考虑钢管对混凝土的套箍系数)的数值模拟,即梁柱直接焊接节点和梁柱加腋节点。比较了这两类节点在不同轴压比下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 本文进行了8个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与薄壁方钢管梁连接节点缩尺模型的拟静力试验和采用约束本构模型(考虑钢管对混凝土的套箍系数)的数值模拟,即梁柱直接焊接节点和梁柱加腋节点。比较了这两类节点在不同轴压比下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①节点破坏现象大多发生在节点域柱壁撕裂和梁壁鼓曲并产生塑性铰,梁柱加腋节点的整体承载性能优于直接焊接节点;②数值模拟方法能很好地预测节点的滞回性能,加腋板能提高节点的承载力和累积耗能能力,使节点满足"强柱弱梁,节点更强"的抗震设防要求。加腋节点承载性能和数值模拟方法可以为该类节点的工程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 梁柱节点 拟静力试验 数值模拟 承载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