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TSR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硅钢实践
1
作者 李德君 高振宇 +1 位作者 张冰 朱荣鑫 《电工钢》 CAS 2024年第3期21-25,共5页
对本钢采用FTSR形式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开发无取向硅钢进行介绍,可实现节能降碳达30%。采用1100℃以下的板坯低温加热工艺技术,实现了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并有效控制第二相粒子的固溶和析出;制定合理的热轧工艺,通过高温终轧和卷取,保... 对本钢采用FTSR形式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开发无取向硅钢进行介绍,可实现节能降碳达30%。采用1100℃以下的板坯低温加热工艺技术,实现了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并有效控制第二相粒子的固溶和析出;制定合理的热轧工艺,通过高温终轧和卷取,保证了热轧卷发生再结晶的驱动力,形成更多对电磁性能有利的织构。生产的无取向硅钢电磁性能优良,板型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SR薄板坯连铸连轧 无取向硅钢 节能降耗 电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65Mn钢的CCT曲线和淬透性 被引量:21
2
作者 黄刚 吴开明 +3 位作者 周峰 周春泉 周明伟 焦国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55,61,共5页
利用Formaster热膨胀仪和金相法,测定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CSP)生产的高碳高强度65Mn钢的CCT曲线,测得临界点为AC1=719℃,AC3=747℃,Ms=267℃,临界冷却速率为35℃/s。使用扫描电镜和硬度仪分析表明,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65Mn钢的... 利用Formaster热膨胀仪和金相法,测定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CSP)生产的高碳高强度65Mn钢的CCT曲线,测得临界点为AC1=719℃,AC3=747℃,Ms=267℃,临界冷却速率为35℃/s。使用扫描电镜和硬度仪分析表明,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65Mn钢的淬火组织细小均匀,硬度高,比传统工艺生产的65Mn钢的淬透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CSP CCT曲线 淬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CSP线生产低碳钢板的力学性能特征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中丙 李烈军 +2 位作者 康永林 柳得橹 傅杰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3-35,68,共4页
从对珠钢 CSP线试生产的低碳钢板 ZJ330的大生产产品力学性能统计、力学性能特征实测观察表明 ,CSP薄板坯连铸连轧线生产的热轧板和普通厚板坯连铸连轧线生产的热轧板在组织状态和力学性能特征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 :板... 从对珠钢 CSP线试生产的低碳钢板 ZJ330的大生产产品力学性能统计、力学性能特征实测观察表明 ,CSP薄板坯连铸连轧线生产的热轧板和普通厚板坯连铸连轧线生产的热轧板在组织状态和力学性能特征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 :板材强度高 ,屈强比高 ,伸长率较高 ,各向异性小。初步搞清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热轧薄板的力学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低碳钢板 力学性能 CSP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CSP生产低碳钢板的组织特征 被引量:25
4
作者 康永林 柳得橹 +5 位作者 傅杰 李晶 于浩 王元立 王中丙 李烈军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43,共4页
4对珠钢 CSP线生产的低碳钢 (ZJ40 0 )连铸坯及轧后的组织特征观察和硬度测定表明 :CSP线生产的连铸坯铸态组织为较细的树枝晶 ,枝晶宽度为几微米到 30μm,靠近表面层的枝晶宽度与中心区域差别很小。经第一道次 5 0 %变形后 ,板坯组织... 4对珠钢 CSP线生产的低碳钢 (ZJ40 0 )连铸坯及轧后的组织特征观察和硬度测定表明 :CSP线生产的连铸坯铸态组织为较细的树枝晶 ,枝晶宽度为几微米到 30μm,靠近表面层的枝晶宽度与中心区域差别很小。经第一道次 5 0 %变形后 ,板坯组织明显细化 ,具有局部“树枝晶”特征 ,“枝晶”宽度约 5μm,中心区域硬度降低。成品薄板的晶粒尺寸平均为 5μm,大多呈尖角型。变形区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低碳钢 显微组织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Ti微合金化钢的物理冶金学特征 被引量:69
5
作者 毛新平 孙新军 +1 位作者 康永林 林振源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91-1095,共5页
基于在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Ti微合金化技术方面的大量工作,重点阐述了Ti微合金化钢的物理冶金学特征,内容包括Ti微合金化钢的析出特征、基体显微组织特征和强化机理.研究表明:Ti的析出贯穿于从连铸到卷取各工艺阶段;Ti含量小于0.045... 基于在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Ti微合金化技术方面的大量工作,重点阐述了Ti微合金化钢的物理冶金学特征,内容包括Ti微合金化钢的析出特征、基体显微组织特征和强化机理.研究表明:Ti的析出贯穿于从连铸到卷取各工艺阶段;Ti含量小于0.045%时,随Ti含量增加,铁素体晶粒细化;Ti含量超过0.045%后,细化晶粒的作用不明显;Ti微合金化钢的强化机理主要是细晶强化和纳米尺度TiC的沉淀强化,其中后者是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Ti微合金化钢 物理冶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含硼低碳热轧带钢的软化机理 被引量:15
6
作者 仇圣桃 肖丽俊 +1 位作者 刘家琪 干勇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02-1206,共5页
通过薄板坯连铸连轧(TSCR)生产典型低碳铝镇静钢SPHC(一般用热轧钢带)流程的实验室模拟,分析了含(10- 50)×10-6 B,0.005%N热轧钢带的组织、析出物的特点以及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由于粗大BN的优先析出抑制了细小AIN的析出,提高了... 通过薄板坯连铸连轧(TSCR)生产典型低碳铝镇静钢SPHC(一般用热轧钢带)流程的实验室模拟,分析了含(10- 50)×10-6 B,0.005%N热轧钢带的组织、析出物的特点以及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由于粗大BN的优先析出抑制了细小AIN的析出,提高了晶粒的生长能力,以及B在奥氏体晶界的偏聚抑制了铁素体形核,使得含B热轧钢带晶粒明显粗化,通过测定,含B钢晶粒度达到7-8级,平均晶粒尺寸达到25μm.含B钢晶粒粗化以及钢中AlN析出量和自由N含量的降低,使得热轧钢带屈服强度与无B钢相比降低约9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微合金化 薄板坯连铸连轧 力学性能 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30CrMo钢的热轧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9
7
作者 黄刚 温德智 +4 位作者 焦国华 周春泉 周明伟 陈建新 吴开明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113,共5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伸试验机和硬度仪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的30CrMo钢的热轧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钢主要由珠光体和铁素体组成,珠光体的表观片层间距在0.5μm以下,铁素体晶...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伸试验机和硬度仪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的30CrMo钢的热轧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钢主要由珠光体和铁素体组成,珠光体的表观片层间距在0.5μm以下,铁素体晶粒尺寸在5μm以下。该钢热轧屈服强度为461 MPa,抗拉强度达677 MPa,硬度为96.8 HRB,伸长率达23%。与传统厚板坯连铸工艺生产的30CrMo钢热轧组织比,CSP工艺生产的30CrMo钢的组织更细小,综合性能更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CSP 珠光体 铁素体 高强度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时夹杂物在奥氏体中形成与控制的理论考虑 被引量:15
8
作者 雍岐龙 孙新军 +2 位作者 刘清友 张晨 李继康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奥氏体中第二相的固溶度积理论、Ostwald熟化理论、晶粒尺寸控制理论和沉淀强化理论 ,对薄板坯连铸 连轧时钢中主要夹杂物在奥氏体中形成的可能性及其尺寸的控制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硫化锰是有可能控制使之在奥氏体中以... 根据奥氏体中第二相的固溶度积理论、Ostwald熟化理论、晶粒尺寸控制理论和沉淀强化理论 ,对薄板坯连铸 连轧时钢中主要夹杂物在奥氏体中形成的可能性及其尺寸的控制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硫化锰是有可能控制使之在奥氏体中以 10 0nm以下尺寸沉淀析出 ;而氧化铝夹杂在目前条件下很难使之完全在固态铁中析出。夹杂物在钢中控制再加热时奥氏体晶粒尺寸及产生沉淀强化效果的可能性的分析表明 ,固态铁中析出的硫化锰可有效抑制均热态奥氏体晶粒粗化并产生微弱的沉淀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 沉淀强化 硫化锰 夹杂物 析出 薄板坯连铸连轧 均热 氧化铝 热态 固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钢的组织性能综合控制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康永林 傅杰 毛新平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1-45,共5页
在对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及产品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提出了连铸连轧组织性能综合控制的概念,对钢中夹杂物超细化,锰和硫的控制,热连轧过程中的再结晶、组织细化及沉淀析出,层流冷却过程特征及对组... 在对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及产品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提出了连铸连轧组织性能综合控制的概念,对钢中夹杂物超细化,锰和硫的控制,热连轧过程中的再结晶、组织细化及沉淀析出,层流冷却过程特征及对组织性能的影响以及柔性轧制工艺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给出了通过组织性能综合控制得到的高性能低碳高强钢板(HSLC)在汽车上应用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组织 性能 综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新发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唐荻 刘文仲 +1 位作者 田荣彬 张晓明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1-66,共6页
分析了半无头轧制、超薄规格热带生产、铁素体加工、薄板坯连铸连轧品种开发等各种新技术的特点、优势、技术难点。同时对于不同设备的配置优缺点和使用的范围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适合超薄规格的生... 分析了半无头轧制、超薄规格热带生产、铁素体加工、薄板坯连铸连轧品种开发等各种新技术的特点、优势、技术难点。同时对于不同设备的配置优缺点和使用的范围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适合超薄规格的生产线和适合多品种生产线 ,通过这些分析力图对国内企业在新生产线建设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CSP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低碳Al镇静钢组织细化原因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清友 梁小恺 +2 位作者 王雪莲 李德刚 董瀚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5-69,共5页
研究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的低碳Al镇静钢普遍存在的组织偏细,强度偏高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薄板坯连铸出坯后已有AlN沉淀析出,经均热1 423 K×30 min后仍有约30×10-6AlN未溶解。这些AlN微细沉淀对抑制奥氏体再结晶晶粒... 研究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的低碳Al镇静钢普遍存在的组织偏细,强度偏高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薄板坯连铸出坯后已有AlN沉淀析出,经均热1 423 K×30 min后仍有约30×10-6AlN未溶解。这些AlN微细沉淀对抑制奥氏体再结晶晶粒长大、抑制相变铁素体晶粒长大起到一定作用,使钢带组织细化;另外,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轧后冷却段长度偏短,冷却强度偏高也是造成组织细化,强度偏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低碳钢 组织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流方式下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组织方法及仿真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志民 牟文恒 +2 位作者 许剑桦 唐荻 徐金梧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6-359,共4页
针对薄板坯连铸连轧两流供料方式下生产组织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两种生产计划组织方式,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生产组织方式选择提出建议.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两流 生产组织方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制备TRIP钢的力学性能与组织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迎晖 康永林 +2 位作者 于浩 刘晓 方圆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8-691,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试制了C-Si-Mn系TRIP钢.拉伸实验表明,实验钢的抗拉强度为610MPa,屈服强度为430MPa,屈强比为0.70,总延伸率为28.4%.组织观察发现,试样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的三相组织,实验...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试制了C-Si-Mn系TRIP钢.拉伸实验表明,实验钢的抗拉强度为610MPa,屈服强度为430MPa,屈强比为0.70,总延伸率为28.4%.组织观察发现,试样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的三相组织,实验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平均含量为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钢 薄板坯连铸连轧 力学性能 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研究现状与技术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付兵 项利 +1 位作者 仇圣桃 成国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0-114,共5页
概述了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研究现状。从流程工序特点、热履历、组织与抑制剂控制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相对传统板坯流程生产高磁感取... 概述了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研究现状。从流程工序特点、热履历、组织与抑制剂控制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相对传统板坯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该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磁感取向硅钢 薄板坯连铸连轧 技术优势 技术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低碳铝镇静钢中酸溶铝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阳春 傅杰 +1 位作者 吴华杰 王中丙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6,共4页
对薄板坯连铸连轧低碳铝镇静钢中酸溶铝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的低碳铝镇静钢,当钢中酸溶铝的质量分数在0.005%~0.043%时,酸溶铝对热轧板材的晶粒度及力学性能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对热轧板... 对薄板坯连铸连轧低碳铝镇静钢中酸溶铝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的低碳铝镇静钢,当钢中酸溶铝的质量分数在0.005%~0.043%时,酸溶铝对热轧板材的晶粒度及力学性能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对热轧板材再加热时的晶粒长大却有明显影响,随钢中酸溶铝含量的增加,钢的晶粒粗化温度不断提高。因此对于那些不需要强调焊接性能的普通热轧钢板,w(Als)可以控制在0.01%左右;对于那些需要强调焊接性能和某些特殊性能的钢板将w(Als)控制在0.02%~0.04%比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溶铝 低碳铝镇静钢 薄板坯连铸连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对铌微合金化高强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苏 章洪涛 +1 位作者 王瑞珍 庞干云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2-46,共5页
首先建立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试验室模拟技术 ,并运用该模拟技术 ,研究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CSP)和传统板坯再加热工艺 (TRP)两种工艺对铌微合金化高强度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CSP钢的晶粒细化效果不如 TRP钢 ,... 首先建立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试验室模拟技术 ,并运用该模拟技术 ,研究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CSP)和传统板坯再加热工艺 (TRP)两种工艺对铌微合金化高强度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CSP钢的晶粒细化效果不如 TRP钢 ,两者的平均铁素体晶粒尺寸分别为 8.17μm和 6 .30 μm。在CSP试验钢板中铌的析出量较大 ,特别是在铁素体中细小颗粒的铌的析出物较多 ,沉淀强化效果较强。 CSP试验钢的 σ0 .5和 σb 分别较 TRP工艺低约 4 0 MPa和约 2 5 MPa,同时其低温冲击韧性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铌微合金化高强度钢 组织 性能 晶粒细化 析出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迎晖 赵鸿金 康永林 《上海金属》 CAS 2006年第5期51-55,共5页
对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金属学特点、钢的相变规律、工艺与力学性能关系及控制、夹杂物行为、第二相析出规律及行为、组织细化及强化机理、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金属学特点 组织与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辊底加热炉内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占春 武文斐 +2 位作者 李义科 杨君璇 李京文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9,共4页
研究了包头钢铁(集团)公司薄板坯连铸连轧厂辊底加热炉内的传热过程,在辐射平衡态的条件下建立了炉内辐射与板坯、炉衬固体壁相耦合求解的炉内热过程数学模型,其中辐射传递方程的求解采用离散坐标法。采用控制体积法对数学模型进行离散... 研究了包头钢铁(集团)公司薄板坯连铸连轧厂辊底加热炉内的传热过程,在辐射平衡态的条件下建立了炉内辐射与板坯、炉衬固体壁相耦合求解的炉内热过程数学模型,其中辐射传递方程的求解采用离散坐标法。采用控制体积法对数学模型进行离散,自主开发了辊底加热炉型的通用热过程模拟软件,经计算得到炉气、板坯温度沿炉长的分布,炉子出口处板坯温度与生产实测值的最大误差小于10%。该软件对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辐射传热 离散坐标法 数学模型 薄板坯连铸连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钢薄板坯连铸连轧钢液增氮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阳春 傅杰 +4 位作者 吴华杰 李晶 徐志容 刘太新 陆晓旭 《钢铁研究》 CAS 2006年第3期20-24,共5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150 t顶底复吹转炉—150 t LF炉—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钢液w(N)的变化。研究发现:转炉出钢、吹氩操作、LF炉精炼和连铸过程均可能增氮,自转炉出钢至LF炉精炼开始过程和钢水从大包进入中间包过程增氮最为严重,平均增氮都接... 通过试验研究了150 t顶底复吹转炉—150 t LF炉—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钢液w(N)的变化。研究发现:转炉出钢、吹氩操作、LF炉精炼和连铸过程均可能增氮,自转炉出钢至LF炉精炼开始过程和钢水从大包进入中间包过程增氮最为严重,平均增氮都接近20×10-6。对影响钢液增氮的一些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吹转炉 薄板坯连铸连轧 增氮 ω(N)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高强度低合金钢的控轧控冷工艺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星 宋志岗 +3 位作者 侯明山 李宏伟 董继亮 高小尧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0-165,共6页
针对FTSR工艺生产的700 MPa级高强度低合金(HSLA)钢进行了控轧控冷(TMCP)工艺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对钢带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轧钢带强度与精轧阶段控制轧制道次积累变形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层流... 针对FTSR工艺生产的700 MPa级高强度低合金(HSLA)钢进行了控轧控冷(TMCP)工艺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对钢带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轧钢带强度与精轧阶段控制轧制道次积累变形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层流冷却方式对钢带性能影响不显著,但间隔冷却模式能够改善钢带通宽方向性能不均匀性;控制冷却终点温度由600℃提高至670℃,钢带显微组织随温度升高而发生粗化,但析出相析出更充分,钢带强度持续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FTSR) 高强度低合金钢 控轧控冷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