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虚拟复位内固定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魏小华
陈文锋
刘雄
刘德俊
-
机构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医院创伤骨科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外医疗》
2022年第7期17-21,共5页
-
基金
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项目资助(202050715028325)。
-
文摘
目的研究虚拟复位内固定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于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医院诊断为复杂踝关节骨折(含Pilon骨折)且需要手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56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前采用数字化技术重建骨折处并进行虚拟复位内固定,对照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X线CT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方式。所有患者行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分标准)、术后切口软组织并发症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获得至少半年的随访。研究组手术时间(86.3±6.0)min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90.0±6.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8,P=0.030);研究组术后骨折复位质量良好例数26例,复位质量可2例,对照组复位质量良好20例,复位质量可2例,欠佳6例,两组复位质量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并发症发生方面,研究组2例患者出现切口处皮肤发红,后经换药后全部一期愈合,对照组3例出现皮肤发红,3例出现切口周围发红+渗出,经换药后延期愈合,2例出现周围皮肤组织坏死,后经负压吸引后切口愈合,对照组皮肤软组织并发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随访两组患者AOFAS足踝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前应用数字化重建技术进行虚拟规划在提高骨折复位质量的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切口软组织并发症的发生,在提高了踝关节骨折的复位质量同时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数字化重建技术
虚拟复位内固定
-
Keywords
Ankle fracture
Digital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Virtual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
分类号
R68
[医药卫生—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