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虚拟实践社群的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潘琼
-
机构
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
-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0年第4期73-77,共5页
-
基金
2010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教师虚拟实践社群研究"(项目编号:JB104)的系列成果之一
-
文摘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虚拟实践社群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平台下,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和分工共同构成了基于虚拟实践社群的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系统。外在化、社会化、联合化和内在化是共享系统的四个关键过程。维持较高的社群参与度、创建积极的知识共享文化、制定和运用相关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是促进基于虚拟实践社群的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有效路径。
-
关键词
虚拟实践社群
教师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
Keywords
Virtual community of practice
Tacit knowledge
Knowledge sharing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教师虚拟实践社群的维持策略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殷航宇
-
机构
渤海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
出处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9年第2期60-62,共3页
-
文摘
教师虚拟实践社群构建之后,其持续发展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可以通过生成意见领袖、改善隐客现象、进行区域间协作以及建设在线和谐等维持策略促进其良性运作,推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进程。
-
关键词
教师虚拟实践社群
社群维持
意见领袖
隐客
-
Keywords
Virtual Practicing Community of Teachers
Maintain the Community
Opinion Leader
Lurker
-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虚拟实践社群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3
-
-
作者
许锦扬
牛玉冰
-
机构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
出处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71-75,共5页
-
基金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网络的多元化校际协作促进有效学习的研究"(10YJCZH120)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工作,已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农村教师在我国教师队伍中占比较大。其专业化程度成为衡量教师整体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应具备教学设计与实施及信息素养等能力,必须通过学习和培训来促进专业发展。实践证明,组建适合农村教师进行校内外学习、交流、协作和反思的"KFDX教师虚拟实践社群",吸引农村教师参与社群并开展学习,有利于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
关键词
虚拟实践社群
农村教师
专业发展
行动研究
-
Keywords
virtual community of practice
rur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ction research
-
分类号
G720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基于分布式认知的教师虚拟实践社群设计
- 4
-
-
作者
郭恋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
-
出处
《软件导刊》
2011年第9期66-68,共3页
-
文摘
分布式认知是指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将分布式认知理论引入教师虚拟实践社群设计中,对创设逼真的认知情境、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效率等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分布式认知的概念及特征,将分布式认知与教师虚拟实践社群设计相结合,描述了虚拟实践社群设计的目标、结构、功能等。
-
关键词
分布式认知
教师虚拟实践社群
设计
-
Keywords
Distributed Cognitive
Virtual Community of Practice for Teachers
Design
-
分类号
TP311.5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题名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 5
-
-
作者
魏晓栋
-
机构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
出处
《克拉玛依学刊》
2009年第6期145-146,共2页
-
文摘
随着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网络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更为自由和开放的环境,教师专业发展也逐渐超越个人主义而走向群体。这些变化使网络虚拟实践社群应运而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新的途径。本文阐述了虚拟实践祉群的内涵,论证了虚拟实践社群与高校教师亳l业发展的关系,最后总结了教师虚拟实践社群的构建策略。
-
关键词
虚拟实践社群
知识管理
教师专业发展
培育策略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