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康复技术在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冰洁 李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45-248,共4页
虚拟现实康复技术是计算机模拟真实环境的集成技术,具有沉浸、交互和想象三大特点,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本文简要阐述虚拟现实康复技术在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卒中 运动障碍 上肢 虚拟现实(mesh)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蓓蓓 丁勤能 朱武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225,共4页
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标准化且可重复的环境,可以精确检测单一感觉,是探索动作与感官之间联系的新方式,也是检测神经活动的新工具。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康复 虚拟现实(mesh)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小组模式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利群 尹苗苗 +3 位作者 李雅晴 崔立玲 王宏图 张玥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48-955,共8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小组模式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天津大学环湖医院住院治疗的6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对照组,21例)、小组模式训练组(小组模式组,20例)和虚...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小组模式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天津大学环湖医院住院治疗的6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对照组,21例)、小组模式训练组(小组模式组,20例)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小组模式训练组(联合治疗组,20例);于康复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行主观[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客观抑郁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以及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价量表(FMA)]、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结果与康复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6周后SDS评分(F=1456.816,P=0.000)、HAMD-17评分(F=1583.392,P=0.000)降低,FMA评分(F=866.536,P=0.000)、BBS评分(F=1553.585,P=0.000)、mBI评分(F=2687.549,P=0.000)增加。不同组别患者SDS评分(F=9.163,P=0.000)、HAMD-17评分(F=6.490,P=0.003)、BBS评分(F=3.163,P=0.050)和mBI评分(F=4.546,P=0.01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联合治疗组SDS评分(t=-4.530,P=0.000;t=-6.211,P=0.000)、HAMD-17评分(t=-3.308,P=0.002;t=-4.950,P=0.000)低于小组模式组和对照组,BBS评分(t=3.009,P=0.005;t=2.917,P=0.006)、mBI评分(t=3.405,P=0.002;t=4.462,P=0.000)高于小组模式组和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状态评分改善指数与mBI改善指数呈正相关(r=0.592,P=0.000)。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小组模式训练的康复治疗方法在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传统“一对一”的康复模式和小组模式训练,康复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虚拟现实(mesh)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多模态头戴式神经外科术中监测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4
作者 靳海涛 干智超 +5 位作者 许多朵 郎胜坤 梁岚青 徐兴华 俞伟 陈晓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240-246,共7页
目的 介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多模态头戴式神经外科术中监测系统使用流程,并探讨将其整合至神经外科术中放射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多模态头戴式神经外科术中监测系统,辅助神经外科术中放射治疗期间麻醉医师对患者... 目的 介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多模态头戴式神经外科术中监测系统使用流程,并探讨将其整合至神经外科术中放射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多模态头戴式神经外科术中监测系统,辅助神经外科术中放射治疗期间麻醉医师对患者生命体征和术区的实时监控。使用前先采用模拟试验记录视频信号串流延迟时间,神经外科术中放射治疗开始前记录术前系统准备时间,术后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调查麻醉医师使用满意度。结果 共23例次的神经外科术中放射治疗过程中成功应用该术中监测系统。定量延迟测试模拟试验测得视频信号串流延迟中位时间为160 ms,术前系统准备时间由初期的32 min降至4~5 min,共14名麻醉医师接受问卷调查,满意度达30.43分。结论 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多模态头戴式神经外科术中监测系统应用于神经外科术中放射治疗期间,辅助麻醉医师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术区环境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有很好的推广和转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mesh) 多模态头戴式监测系统(mesh) 监测 手术中 神经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混合现实神经导航系统辅助幕上肿瘤显微外科治疗
5
作者 陈鹏 马汛杰 +3 位作者 唐白茶 翁志坚 简智恒 陈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99-206,共8页
目的 总结混合现实神经导航系统辅助幕上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病例为2024年3-9月在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接受全息混合现实神经导航系统辅助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共5例。术前影像学数据导入3D Slicer软件并生成肿瘤灶、解剖标志... 目的 总结混合现实神经导航系统辅助幕上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病例为2024年3-9月在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接受全息混合现实神经导航系统辅助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共5例。术前影像学数据导入3D Slicer软件并生成肿瘤灶、解剖标志和邻近结构的全息图像,导入全息混合现实神经导航系统同时投影至患者头部,进行术前手术切口规划并指导术中肿瘤切除;通过评估导航注册时间、导航应用时间和配准次数分析该系统的便捷性和稳定性;评估骨窗范围、肿瘤灶与全息图像重叠效果、建模时间、肿瘤定位的应用价值、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及手术相关指标分析该系统的精准性、快速性和安全性。结果 共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术前建模,平均建模时间(25.20±1.60)min,注册时间(3.20±0.05)min,术前导航应用时间(12.74±1.09)min,术中导航应用时间(8.17±0.81)min,所有患者均1次配准成功,肿瘤均位于骨窗范围内,骨窗显露良好。全息投影定位的肿瘤与术中所见完全重叠,肿瘤切除分级均达SimpsonⅠ级切除,术后72 h KPS评分(94.00±4.90)分。结论 全息混合现实神经导航系统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便捷性、稳定性、精准性、快速性和安全性良好,可为幕上肿瘤开颅手术提供帮助,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肿瘤 混合现实(mesh) 神经导航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表达愿望和建议
6
《德语人文研究》 1999年第3期58-59,共2页
表达愿望愿望表示一个人希望在某些方面得到某种满足。在德语中有多种表达愿望的方式。与中文最对应的德语动词是wünschen。在表达说话者本人的愿望时,要用反身代词sich(Dativ),如:Ichwünsche... 表达愿望愿望表示一个人希望在某些方面得到某种满足。在德语中有多种表达愿望的方式。与中文最对应的德语动词是wünschen。在表达说话者本人的愿望时,要用反身代词sich(Dativ),如:IchwünschemireinruhigesZimme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代 虚拟 说话者 情态动 加强语气 小品 收信人 第三者 现实 只涉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