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真实”原则指导下的旅游体验塑造研究——基于人类学视角 被引量:32
1
作者 陈兴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19,共7页
在体验经济浪潮的影响下,"旅游体验"命题被广泛提出,然而就旅游体验的本质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旅游体验塑造而言,目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基于人类学视角,结合体验经济内涵,对旅游体验的本质进行了探索,提出旅游体验的"虚拟... 在体验经济浪潮的影响下,"旅游体验"命题被广泛提出,然而就旅游体验的本质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旅游体验塑造而言,目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基于人类学视角,结合体验经济内涵,对旅游体验的本质进行了探索,提出旅游体验的"虚拟真实"概念,并对旅游体验塑造方法及科学性进行了探讨。笔者从注重提升过程氛围、突出文化符号真实性、鼓励社区参与等角度,围绕旅游期望提升、"真实"情境/氛围营造、旅游地居民作用发挥等方面对旅游体验的整体性塑造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体验 旅游人类学 虚拟真实 文化符号 过程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化生存的基础——虚拟真实与虚拟自我的建构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忠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8-121,共4页
虚拟实在是计算机技术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象,在这种状态之中,物体既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被体验的对象。在虚拟真实之中,虚拟自我也可以理解为人类个体在虚拟时空之中一种栖居和存在的状态。这种栖居和存在势必又将重新建构自我的含义,自... 虚拟实在是计算机技术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象,在这种状态之中,物体既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被体验的对象。在虚拟真实之中,虚拟自我也可以理解为人类个体在虚拟时空之中一种栖居和存在的状态。这种栖居和存在势必又将重新建构自我的含义,自我源自两重真实的互动与体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虚拟真实(virtual reality)建构的过程就是人们在与真实对应的虚拟或者虚构的世界中,通过自我的投射或者中介重新建构自我的过程。建构虚拟真实也是人们认知自我的愿望的实现。本项研究以虚拟真实这一传播技术形态为视角来观察人的本体性在这场信息革命中的变化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真实 自我 虚拟自我 社会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学的虚拟真实 被引量:8
3
作者 欧阳友权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42-246,共5页
虚拟真实是数字化技术自动生成的人机互动仿真系统,网络文学是对它的文化表达。探讨网络文学的虚拟真实需要从艺术美学上廓清其学理维度:即虚拟真实的图像化呈现方式,将引发互联网上语言文本与多媒体文本的互文性审美新变;虚拟真实所蕴... 虚拟真实是数字化技术自动生成的人机互动仿真系统,网络文学是对它的文化表达。探讨网络文学的虚拟真实需要从艺术美学上廓清其学理维度:即虚拟真实的图像化呈现方式,将引发互联网上语言文本与多媒体文本的互文性审美新变;虚拟真实所蕴含的虚与实的超越逻辑,将创设人与对象之间的新型审美关系;虚拟真实所依凭的时空内生性,将达成人的开放性与未完成性的技术化审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虚拟真实 艺术美学分析 网络文化 文化专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虚拟真实的若干认知范畴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如良 任鹏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50-53,共4页
虚拟真实技术的产生使人们重新思考传统意义上的现实真实世界。由于它的产生,一些古老而经典的哲学问题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什么是真实?如何定义真实?虚拟真实与现实真实有什么区别?在虚拟真实世界里,可能与现实这对范畴的关系怎样... 虚拟真实技术的产生使人们重新思考传统意义上的现实真实世界。由于它的产生,一些古老而经典的哲学问题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什么是真实?如何定义真实?虚拟真实与现实真实有什么区别?在虚拟真实世界里,可能与现实这对范畴的关系怎样?虚拟真实的本质是什么?虚拟真实技术的发展会带来什么问题等等,通过分析虚拟真实的本质和特征,并与现实真实进行对比,试图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有意义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真实 现实真实 信息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学的虚拟真实与艺术本体 被引量:4
5
作者 欧阳友权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6,共6页
网络文学超越传统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逻辑预设,以时空仿真和灵境互动在赛博空间里演绎虚拟真实,以实现艺术本体的诗性创生。网络文学的学理构建需要探析符号中介与艺术本体、技术语境与诗意创生、数码生成与主体创造等层面的异变方... 网络文学超越传统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逻辑预设,以时空仿真和灵境互动在赛博空间里演绎虚拟真实,以实现艺术本体的诗性创生。网络文学的学理构建需要探析符号中介与艺术本体、技术语境与诗意创生、数码生成与主体创造等层面的异变方式与逻辑关联,以廓清“虚拟与真实”的艺术边界,解决其艺术存在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虚拟真实 艺术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真实拓扑结构宇宙算法的图像分解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宏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10953-10956,共4页
针对图像分解中的问题,提出基于虚拟真实拓扑结构宇宙算法。首先确定宇宙群和宇宙个体,基于虚拟真实拓扑结构整个宇宙在动态变化交换信息,建立虚拟拓扑结构使原来的真实拓扑结构即刻失效;接着基于小生境混沌对宇宙进化,整体宇宙不是一... 针对图像分解中的问题,提出基于虚拟真实拓扑结构宇宙算法。首先确定宇宙群和宇宙个体,基于虚拟真实拓扑结构整个宇宙在动态变化交换信息,建立虚拟拓扑结构使原来的真实拓扑结构即刻失效;接着基于小生境混沌对宇宙进化,整体宇宙不是一个群变化,而是群与群之间信息变化。通过游离状态下,形成新的宇宙群;通过欧式距离防止宇宙个体将向边界转移形成宇宙爆炸。最后给出了图像分解算法流程。实验仿真显示算法分解彻底,信噪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虚拟真实 小生境混沌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真实技术离我们有多远
7
作者 张青萍 陈荻 《室内设计与装修》 1999年第6期79-79,共1页
不容置疑,21世纪是人类室内设计活动发展最为辉煌的年代。整体说来,它的成就远远地超越了早先的任何时期,甚至是它们的总和。在即将步入新世纪的时刻,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室内设计人员,都会在激动和自豪的同时也感到压力和忧虑:我们该继... 不容置疑,21世纪是人类室内设计活动发展最为辉煌的年代。整体说来,它的成就远远地超越了早先的任何时期,甚至是它们的总和。在即将步入新世纪的时刻,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室内设计人员,都会在激动和自豪的同时也感到压力和忧虑:我们该继承什么,批判什么?21世纪的室内设计路在何方?它应该建立怎样的观念,依托怎样的高技术?它会产生怎样的特征、风格、外表?这些都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我们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为室内设计健康地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设计 虚拟真实技术 设计方法 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时代审美的表征:对虚拟真实的一种理解 被引量:4
8
作者 常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4-70,共7页
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信息技术引发的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全面渗透,其中基于VR技术虚拟世界的形成将在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领域引发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它将会颠覆传统美学的本体论及其形态。传统美学中意象... 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信息技术引发的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全面渗透,其中基于VR技术虚拟世界的形成将在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领域引发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它将会颠覆传统美学的本体论及其形态。传统美学中意象的意蕴让位于技术控制的场景;美学的现代及后现代性中的虚无与无序性诸种特征将会进一步得到强化;人作为一个存在者的孤独感由于虚拟空间而更加强烈。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如何在虚拟世界形成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精神活动,确保人在技术碾压式统治背景下保持自身的独立和自由,维持一种"诗性"的生活,是21世纪人们无法回避的一个"斯芬克斯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社会 虚拟真实 审美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真实系统”足不出户遨游世界
9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1年第4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虚拟真实系统 数据库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真实:一种致幻术
10
作者 Swaine,M 寇建立 《微型计算机》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虚拟真实 计算机环境 致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艺术--“云肉身”与“虚拟真实”
11
《当代美术家》 2022年第2期6-7,共2页
新媒体艺术给当代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参与感和互动感,实现了艺术上的“人机对话”。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观众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作品营造的视觉和空间也越来越自由,逐渐脱离了物理空间的限制。通过VR、AR的技术营造出虚拟空间,或只是以屏幕... 新媒体艺术给当代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参与感和互动感,实现了艺术上的“人机对话”。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观众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作品营造的视觉和空间也越来越自由,逐渐脱离了物理空间的限制。通过VR、AR的技术营造出虚拟空间,或只是以屏幕作为虚拟空间的入口。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隔离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很多展览和艺术活动转至线上,不管是无奈之举还是主动向线上的形式发出冲击,毫无疑问的是这为数字艺术和虚拟艺术空间的搭建创造了机遇。2021年,NFT获得了艺术圈的巨大关注,元宇宙的概念也开始被广为讨论,这一年也被成为NFT和元宇宙的元年。虚拟艺术、虚拟空间、虚拟世界的建构进入了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感 数字艺术 虚拟空间 虚拟真实 物理距离 新媒体艺术 虚拟世界 人机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VITER G601 GPS虚拟真实
12
《数码》 2007年第12期130-131,共2页
随着人们对GPS导航仪的了解和其价格的不断降低,GPS在中国大城市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其功能也不单纯只是导航,更丰富的娱乐功能和实用功能成了发展的主流方向。但相对于早已比较成熟的国际市场,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近日GPS市场... 随着人们对GPS导航仪的了解和其价格的不断降低,GPS在中国大城市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其功能也不单纯只是导航,更丰富的娱乐功能和实用功能成了发展的主流方向。但相对于早已比较成熟的国际市场,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近日GPS市场推出了一款采用先进的韩国GPS技术生产的GPS——艾维特G601,它的到来将为中国GPS市场的发展带来一剂兴奋剂.并且也着实吸引了一批时尚、玩乐派的眼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导航仪 AIVITER G601 虚拟真实 国际市场 GPS技术 实用功能 娱乐功能 普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用电器开发中的虚拟真实技术
13
作者 方文辉 《家用电器科技》 1998年第4期27-28,共2页
虚拟真实技术在近年进展很大,应用领域日益广泛。本文就其在家电开发中的作用作了一些探讨,概括性地描述虚拟真实技术在家电产品设计、分析、制造等方面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家用电器 家电产品 虚拟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炎培职业教育理念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14
作者 敖冰峰 乔阳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提出了体系完整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职业人才教育体系,其“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等都对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产生了深刻的...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提出了体系完整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职业人才教育体系,其“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等都对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此,分析在黄炎培职业教育理念下实施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改革的意义,探讨改革的总体框架、主要目标、总体思路和实施路径,以期探索构建虚拟仿真实训体系,优化人才培养中实践环节的教学形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炎培职业教育理念 实训体系 虚拟仿真实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5
作者 黄小忠 王充 +2 位作者 胡晓丹 胡荣 潘然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1期63-66,共4页
植物形态学涵盖的知识点繁多,且植物的微观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为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以辅助教学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 植物形态学涵盖的知识点繁多,且植物的微观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为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以辅助教学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该系统基于B/S架构,部署在校园网服务器上,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访问,终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系统包括理论学习、理论考核、实操练习和实操考核四个模块。教学实践表明,该系统克服了学时和微观结构的限制,规范了实验操作,提高了切片操作的安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形态结构 生长发育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师范生综合育人能力培养的价值、问题与路径———以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为例
16
作者 张冰 冯春丽 李殿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数字时代师范生综合育人能力培养具有三重价值,一是满足一线数字教育实践的需求,二是契合高校育人变革的要求,三是回应师范生多元就业的诉求。但从教育实践、师范高校和师范生自身来看,这一培养还面临着三方面的困境。首先是教育实践动... 数字时代师范生综合育人能力培养具有三重价值,一是满足一线数字教育实践的需求,二是契合高校育人变革的要求,三是回应师范生多元就业的诉求。但从教育实践、师范高校和师范生自身来看,这一培养还面临着三方面的困境。首先是教育实践动态化联系机制不畅通,其次是师范高校体系化育人能力不充足,最后是多元职业综合化素养信息不明晰。为解决地方师范院校所面临的共性困境,牡丹江师范学院建设了教师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赋能数字时代师范生综合育人能力培养:以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建设回应实践沟通难题;以深化师范教育改革回应综合育人能力不足;以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回应教学资源匮乏;以综合能力培养回应师范生多元化就业需求,为其他师范院校解决类似难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综合育人能力培养 牡丹江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智能车间”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17
作者 崔勇 吴少华 +2 位作者 屠春娟 黄晓华 张丽 《西部素质教育》 2025年第1期17-20,102,共5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智能车间”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存问题,然后提出了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智能车间”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路径,包括聚焦整体规划、平台搭建,加强资源建设;落实立足产业、育训结合,重构... 文章首先阐述了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智能车间”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存问题,然后提出了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智能车间”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路径,包括聚焦整体规划、平台搭建,加强资源建设;落实立足产业、育训结合,重构课程体系;突显“双师型”、结构化,打造专兼结合的教科研队伍;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共建共享共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间”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数字化时代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课”标准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构建探索——以“工程质量监理”课程为例
18
作者 马玉静 魏然 《职业技术》 2025年第2期70-76,共7页
利用Unity3D引擎,基于虚拟仿真技术,运用“金课”标准,在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中的“工程质量监理”课程中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平台建设遵循了“以实带虚、以虚助实、虚实结合”的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建设要求,并融合涉... 利用Unity3D引擎,基于虚拟仿真技术,运用“金课”标准,在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中的“工程质量监理”课程中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平台建设遵循了“以实带虚、以虚助实、虚实结合”的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建设要求,并融合涉及安全、施工方案的BIM场布及BIM5D应用技术。针对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课程实训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开发巡视管理、旁站监督、质量抽检、质量评定四个实训模块,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特点,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分析、发现、解决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在互动和任务点环节融入行业新标准、新动态、新技术及职业素养要求,实现对学生高阶综合能力的培养。实训平台的应用提升了信息化教学水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了监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标准 质量监理 工作任务 虚实结合 虚拟仿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群为例
19
作者 谭金石 高照忠 +1 位作者 杨忞婧 朱腾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5年第3期151-154,共4页
针对传统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融入虚拟仿真技术的实训教学模式。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群为例,通过建设数字化虚拟仿真时空数据库,搭建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管理平台,构建虚拟仿真实训课程资源体系,构建“能实不虚、虚实结合、以虚助... 针对传统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融入虚拟仿真技术的实训教学模式。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群为例,通过建设数字化虚拟仿真时空数据库,搭建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管理平台,构建虚拟仿真实训课程资源体系,构建“能实不虚、虚实结合、以虚助实”的真实实训教学与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实训教学模式,并对实训效果开展多元化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职业教育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混合式实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功能与优化研究
20
作者 宋亚峰 陈思吉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3,共9页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作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阶段的新形态,具备数字转型、情景模拟、资源共享等独特优势。为厘清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发挥了何种功能,如何更好实现其功能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析了...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作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阶段的新形态,具备数字转型、情景模拟、资源共享等独特优势。为厘清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发挥了何种功能,如何更好实现其功能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析了6个典型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组织类型与功能,研究发现: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功能主要有资源建设、教育教学、社会服务3大核心类属功能以及10大范畴化类属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基地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完善基地大数据分析模型、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深化线上平台建设等优化建议,以推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功能的持续性优化,促进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职业教育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功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