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对烃类的蚀变作用 被引量:76
1
作者 朱光有 张水昌 +2 位作者 梁英波 戴金星 李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52,共5页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是指硫酸盐与烃类作用,将硫酸盐矿物还原生成H2S等酸性气体的过程,是高含H2S天然气形成的重要机制.由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是热动力驱动下烃类和硫酸盐之间的化学反应,因此伴随着烃类的氧化蚀变,烃类气体的...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是指硫酸盐与烃类作用,将硫酸盐矿物还原生成H2S等酸性气体的过程,是高含H2S天然气形成的重要机制.由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是热动力驱动下烃类和硫酸盐之间的化学反应,因此伴随着烃类的氧化蚀变,烃类气体的组分和碳同位素则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和渤海湾盆地古生界高含硫化氢气藏中烃类气体组分和碳同位素的研究发现,在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消耗烃类的过程中,重烃类优先参与了该反应,从而导致天然气的干燥系数增大.同时,在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过程中,12C-12C键优先破裂,12C更多地参与了该反应,而13C则更多地保留在残留的烃类中,使反应后残留的烃类中相对富集13C,烃类气体碳同位素值增重2‰~4.0‰,且重烃类碳同位素的增重幅度大于甲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 蚀变作用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 硫化氢 碳同位素 四川盆地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炳林 单伟 +3 位作者 李大鹏 肖丙建 王中亮 张瑞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56-2272,共17页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其中,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金矿床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占胶东已探明金矿资源量的90%以上。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胶西北招平断裂带中段,是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发育有大...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其中,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金矿床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占胶东已探明金矿资源量的90%以上。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胶西北招平断裂带中段,是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发育有大规模的绢英岩化蚀变带(宽20~200m)和钾化/红化蚀变带(宽50~300m),蚀变岩型金矿体主要发育在招-平断裂带下盘的绢英岩化蚀变带中。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基础上,查清了大尹格庄金矿床蚀变类型及矿物组合特征,针对大尹格庄金矿床Ⅱ号矿体系统采集了不同蚀变类型的岩石样品,进行了岩石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运用质量平衡方法讨论了热液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初步探讨了大尹格庄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过程和金沉淀机制。通过本研究得出:大尹格庄金矿床内主要矿石类型为黄铁绢英岩,以浸染状、细脉状为主要矿化形式。大尹格庄金矿床热液蚀变期在时间上可以划分为:钾化/红化→绢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钾化/红化蚀变为成矿前蚀变,在此过程中有少量热液钾长石的形成。在地球化学方面表现为Fe、Cu、Pb和Rb元素带入,Si、Al、Na、Ca、Ba、Sr、Cr等元素带出。同时流体-围岩通过交代反应使金从围岩中释放出来成为高价态离子活化进入成矿流体。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为成矿期蚀变,蚀变过程中与矿化有关的Fe、Cu、Pb元素表现为迁入状态,流体运移过程中,热液中的HS^-等组分损失,导致Au(HS)^(2-)络合物失稳分解,Fe^(2+)、Fe^(3+)被消耗形成黄铁矿,同时金大量聚集沉淀,此时完成了金由活化→迁移→沉淀富集成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蚀变作用 质量平衡 大尹格庄金矿床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西北寺庄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向东 邓军 +5 位作者 张良 林少一 周明岭 宋宇宙 徐晓磊 连琛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51-1565,共15页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其中"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寺庄金矿床位于胶东金矿集区焦家金矿田南部,是典型的"焦家式"金矿,沿NE向焦家断裂发育大规模的热液蚀变带,金矿体均产于这...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其中"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寺庄金矿床位于胶东金矿集区焦家金矿田南部,是典型的"焦家式"金矿,沿NE向焦家断裂发育大规模的热液蚀变带,金矿体均产于这些蚀变带内。热液蚀变空间分带明显,距离焦家断裂由近到远向下盘依次发育黄铁绢英岩化、绢英岩化、钾长石化蚀变带。时间上,钾长石化为成矿前蚀变,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叠加在钾长石化蚀变之上,为成矿期蚀变,伴随金矿化。质量平衡计算表明:钾长石化过程,主量元素SiO_2、Al_2O_3、Fe_2O_3、FeO、MgO、CaO、Na_2O、P_2O_5,成矿元素Au、Ag,亲铜元素As、Hg、Sb、Bi和稀土元素均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中迁出;而K_2O、MnO和Cu从流体中迁入玲珑黑云母花岗岩。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过程元素迁移行为高度相似,主量元素SiO_2、Fe_2O_3、FeO、MgO、CaO、K_2O、MnO,成矿元素Au、Ag,亲铜元素As、Hg、Cu、Sb、Bi和轻稀土元素均从流体中迁入钾长石化花岗岩,而主量元素Al_2O_3、Na_2O和重稀土元素均从钾长石化花岗岩中迁出。二长石温度计估算钾长石化蚀变形成的温度约为392~449℃。玲珑黑云母花岗岩(δEu=1.45)和钾长石化花岗岩(δEu=1.38)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绢英岩(δEu=0.97)和黄铁绢英岩(δEu=0.93)具有轻微的Eu负异常,指示钾长石化发生于相对氧化环境下,而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发生于相对还原环境下。综合分析表明,成矿前高温、氧化、碱性流体作用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形成大范围面状钾长石化蚀变;成矿期中低温、还原、弱酸性的流体与钾长石化花岗岩发生水岩反应,形成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在此过程中硫化作用引起金硫络合物分解,导致金沉淀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蚀变作用 质量平衡 二长石温度计 寺庄金矿床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东南部铀矿找矿目的层原生地球化学类型与后生蚀变作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林锦荣 田华 +4 位作者 董文明 夏毓亮 郑纪伟 戚大能 腰善丛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02-207,共6页
通过对松辽盆地东南部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及铀资源区域钻探评价,基本查明了目的层泉头组、姚家组、四方台组岩相古地理、岩性与砂体特征。通过对目的层岩石形成的地球化学环境研究,识别和划分了原生地球化学类型和后生蚀变作用类型,... 通过对松辽盆地东南部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及铀资源区域钻探评价,基本查明了目的层泉头组、姚家组、四方台组岩相古地理、岩性与砂体特征。通过对目的层岩石形成的地球化学环境研究,识别和划分了原生地球化学类型和后生蚀变作用类型,原生地球化学类型有原生氧化和原生还原类型,后生蚀变作用类型有油气、煤层气还原作用和后生氧化作用类型。对比研究了原生地球化学类型及后生蚀变作用类型岩石、矿物及化学成分特征,提出了油气、煤层气还原后生蚀变作用识别标志。认为原生含炭质砂岩铀有强烈的沉积预富集,油气、煤层气还原作用中有铀的叠加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地球化学 后生蚀变作用 油气 煤层气还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环境对降落火山灰蚀变作用的影响——以大青山晚古生代煤系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慧 周安朝 +1 位作者 郭敏泰 贾炳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15-520,共6页
借助于X光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等手段 ,较详细地揭示了内蒙大青山晚古生代 (C2 —P1)煤系中降落火山灰的蚀变特征 ,以此来论述沉积环境对火山灰蚀变作用的影响。泥炭沼泽环境中 ,降落火山灰以原地直接... 借助于X光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等手段 ,较详细地揭示了内蒙大青山晚古生代 (C2 —P1)煤系中降落火山灰的蚀变特征 ,以此来论述沉积环境对火山灰蚀变作用的影响。泥炭沼泽环境中 ,降落火山灰以原地直接高岭石化为主 ,残留较多的火山玻屑和晶屑形态 ,并具斑状结构 ;非泥炭沼泽环境中 ,降落火山灰以异地凝胶化—多种粘土矿物化为主 ,微层理、微层面等沉积岩特征明显。火山灰降落的环境不同 ,其蚀变作用和蚀变产物亦不同。本文对加深煤系火山事件沉积的认识和研究煤系高岭岩的成因机理颇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火山灰 蚀变作用 火山事件沉积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郝家河砂岩型铜矿床成岩期和改造期热液蚀变作用——来自组分迁移计算的证据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海枝 韩润生 +4 位作者 吴鹏 和继圣 冯兴杰 梁徐文 孙晓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6-878,共13页
通过牟定郝家河砂岩型铜矿床两类典型矿化的围岩蚀变类型、空间分布、蚀变矿物组合特征的综合分析,识别出该矿床存在成岩期与改造期两期热液蚀变。成岩期热液蚀变分布于浅紫交互带浅色砂岩一侧,呈现大范围面状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 通过牟定郝家河砂岩型铜矿床两类典型矿化的围岩蚀变类型、空间分布、蚀变矿物组合特征的综合分析,识别出该矿床存在成岩期与改造期两期热液蚀变。成岩期热液蚀变分布于浅紫交互带浅色砂岩一侧,呈现大范围面状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并具蚀变分带:全浅色砂岩中的强硅化、黄铁矿化亚带;浅紫过渡砂岩中的强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弱硅化亚带,并具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的金属矿物分带。改造期热液蚀变主要分布于断裂、节理旁侧,表现为带状、网脉状的硅化、碳酸盐化。以1580 m中段实测剖面为研究对象,采集各蚀变亚带的代表样品,以紫色砂岩为原岩,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组分迁入、迁出计算,结果显示各亚带组分的迁入、迁出特征与镜下观察的蚀变矿物组合吻合。分析表明,蚀变矿物组合与组分迁移特征还间接指示了不同亚带的形成条件:成岩期紫色砂岩(围岩)呈氧化-碱性条件,浅色砂岩呈还原-酸性条件,浅紫过渡矿化带则处于氧化还原-酸碱转化面上;改造期构造热液属还原-中偏碱性的中温构造流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期成矿流体分别形成层状矿体及脉状富矿体的机理,为深化研究该类矿床的"矿源-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机制提供了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铜矿床 蚀变作用 组分迁移计算 成岩期 改造期 郝家河 滇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岛屿玄武岩低温蚀变作用及其对大洋过渡金属循环的贡献 被引量:5
7
作者 卜文瑞 石学法 +3 位作者 彭建堂 刘季花 张铭杰 漆亮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68,共14页
用化学方法和ICP-MS方法分别对中、西太平洋海山富钴铁锰结壳产出区玄武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REE)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玄武岩经受了强烈的洋底低温蚀变作用,主元素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失去了原岩的特征.样品... 用化学方法和ICP-MS方法分别对中、西太平洋海山富钴铁锰结壳产出区玄武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REE)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玄武岩经受了强烈的洋底低温蚀变作用,主元素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失去了原岩的特征.样品与新鲜大洋岛屿玄武岩(OIB)极为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表明,所研究的岩石属典型的大洋板内玄武岩.受洋底低温蚀变作用的影响,样品的Al2O3,Fe2O3,MnO、K2O,P2O5含量增加,MgO,FeO的含量降低.蚀变作用使大洋岛屿玄武岩中的镁、铁等活动组分大量流失,从而表现出相对富SiO2的特征(标准矿物计算结果中出现石英).由于蚀变作用,活动组分的流失使样品的REE相对富集,而富REE铁锰氧化物在玄武岩气孔和裂隙中的沉淀不仅使样品的REE含量增大,而且引起轻稀土元素(LREE)与重稀土元素(HREE)分馏,表现为∑c(Ce)/∑c(Yb)值增大.以REE富集机制为基础,对样品中铁锰氧化物的沉淀量和单位质量新鲜玄武岩中活动组分的流失量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因低温蚀变作用所引起的新鲜玄武岩的单位质量亏损为0.150-0.657,而单位质量新鲜玄武岩中铁锰氧化物的沉淀量为0.006-0.042.主元素中以铁、镁的流失亏损最为明显,新鲜玄武岩中铁、镁的流失比例分别为18.28%-70.95%和44.50%-93.94%,超过了岩石总量的流失亏损比例(15.0%-65.7%),因而样品相对贫铁、镁.其他元素的流失量和流失比例都很好地印证了地球化学研究的结果.样品中铝、钾、磷负的流失量是由于沸石在岩石气孔中的充填和岩石的磷酸盐化.理论计算结果和地球化学研究都表明,大洋岛屿玄武岩的低温蚀变向海水提供了大量金属,这是大洋海水中金属循环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岛屿玄武岩 低温蚀变作用 大洋金属循环 理论计算 富钴结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地热泄热构造系统与水热蚀变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海平 张天乐 王宗良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031-1033,共3页
腾冲是我国现代水热活动典型地区。本文通过遥感TM图像分析研究表明,区内地热泄热构造系统由线性泄热构造和环形泄热构造组成,前者包括南北向、北北东向和东西向三套线性构造,后者为火山作用型环形构造。腾冲地热区现代水热流体具有典... 腾冲是我国现代水热活动典型地区。本文通过遥感TM图像分析研究表明,区内地热泄热构造系统由线性泄热构造和环形泄热构造组成,前者包括南北向、北北东向和东西向三套线性构造,后者为火山作用型环形构造。腾冲地热区现代水热流体具有典型浅成低温热液作用的特征,形成了一系列水热蚀变矿物及矿物的蚀变演化序列。在区内水热活动的强烈地带,还发现了硅胶、I/S间层粘土矿物及目前我国结晶度指数最高的1Tc型高岭石等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泄热构造系统 水热蚀变作用 腾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蚀变作用与铀成矿 被引量:9
9
作者 刘继顺 章邦桐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68-175,共8页
本文以华南MS花岗岩铀矿床为例。研究了构造作用所引起的蚀变(即构造蚀变)作用和构造蚀变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指出该铀矿床是构造蚀变作用促使铀的活化转移并富集形成的,从而揭示了构造控矿的本质方面。
关键词 构造蚀变作用 MS花岗岩 铀矿床 矿床地质 矿化作用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家湾锑矿床矿化蚀变作用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5
10
作者 秦善 王濮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48-455,共8页
乐家湾锑矿是粤北锑矿带上的典型矿床。围岩蚀变具有很好的分带性,从矿体向围岩依次为锑矿化带、硅化蚀变带和黄铁矿化蚀变带,蚀变前后每100cm3中的组分置换可达203.38g。通过成矿作用过程、稳定同位素和包裹体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 锑矿床 矿化蚀变作用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蚀变作用的多原岩系统及质量平衡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可清 杨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1-64,共4页
介绍了造成岩石地球化学不均匀性的原因 ,主要有测量误差、闭合问题及岩石学方面的控制等。各有其不同的研究和解决方法。对于蚀变岩的多原岩系统 ,常用不相容高场强元素 (HFSE)来描述岩石性质 ,用其作为监视器 ,可作出各相容元素 (或成... 介绍了造成岩石地球化学不均匀性的原因 ,主要有测量误差、闭合问题及岩石学方面的控制等。各有其不同的研究和解决方法。对于蚀变岩的多原岩系统 ,常用不相容高场强元素 (HFSE)来描述岩石性质 ,用其作为监视器 ,可作出各相容元素 (或成分 )的分异线 ;用不活动元素蚀变线与分异线的交点来确定原岩成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作用 多原岩系统 质量平衡 分异线 岩石地球化学 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北坡奥陶系热液蚀变作用 被引量:44
12
作者 陈红汉 鲁子野 +2 位作者 曹自成 韩俊 云露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63,共21页
沉积盆地超深层(>4 500 m)不仅具有与浅层和中深层不同的温压条件,而且流体体制也存在显著差异。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北坡NE向走滑断裂带上的SN4井超深层的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硅化段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 沉积盆地超深层(>4 500 m)不仅具有与浅层和中深层不同的温压条件,而且流体体制也存在显著差异。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北坡NE向走滑断裂带上的SN4井超深层的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硅化段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成岩矿物流体包裹体、稳定O-C和Si-O同位素以及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等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超深层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存在3种流体端元类型:1深成上升流热液;2外源同生卤水;3这2种热流体与储层同生海水的混合流体。其为经历2种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体制演化的结果:1大气淡水-同生海水重力流演化体制;2火成岩活动驱动远端热液与同生卤水混合上升流演化体制。其中,上升流具有2个流体来源:1受火成岩活动驱动远端热液,具有中低温度、中高盐度、富Si质和富含CO2和H2S挥发份水解成强酸的特征,不仅成为缝洞型储层热液-岩石相互作用的溶剂,而且可能发生了第1期天然气充注;2来源于下伏寒武系烃源岩层的中低温、富Ca和CH4的碱性热卤水,不仅形成了晚期裂缝刀刃状方解石脉,而且发生了第2期天然气充注成藏。依据成岩矿物组合和温度控制矿物学原理构筑其储层化学反应路径模型,结合储层物性测定结果,初步估算这种上升流热液蚀变作用对储层孔隙度的贡献达约8%。由此表明,多期火成岩活动和多期断裂活动不仅为深成上升流提供了动力和通道,而且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对超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和天然气的成藏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综上可推论,塔里木盆地中央火成岩带超深层将是这类热液蚀变缝洞型储层发育带和有利的天然气聚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蚀变作用 盆地超深层 中下奥陶统 塔中地区北坡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石”的成分特征及其形成的蚀变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主明 陶克捷 张培善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0-204,共5页
通过扫描电镜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 ,证明赛马碱性岩体中的“凤凰石”为Ca RE Th的硅酸盐固溶体 ,其化学通式为A1 0 (BO4) 6 X2 ,A位的主要成分为稀土元素 (RE) ,属富钍铈硅磷灰石。样品为点式带状和连续带状蚀变结构 ,意味着矿物经历了... 通过扫描电镜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 ,证明赛马碱性岩体中的“凤凰石”为Ca RE Th的硅酸盐固溶体 ,其化学通式为A1 0 (BO4) 6 X2 ,A位的主要成分为稀土元素 (RE) ,属富钍铈硅磷灰石。样品为点式带状和连续带状蚀变结构 ,意味着矿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原生蚀变作用 ,同时Si和Th含量增加。由于变晶化作用和风化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钍铈硅磷灰石 化学成分 带状结构 蚀变作用 稀土矿物 凤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栾川南泥湖钼矿田中生代构造-岩浆-热液交代蚀变作用的岩石学分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宗永 吕古贤 +6 位作者 赵先新 韩璐 许谱林 杨人毅 薛长军 罗毅甜 刘荣霞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717-718,共2页
河南栾川南泥湖钼矿田是河南省集中钼矿产地。矿田构造上处于华北克拉通南缘,黑沟―栾川大断裂北侧。矿田主要包括南泥湖斑岩钼矿床、三道庄矽卡岩型钼(钨)矿床和上房沟斑岩钼矿床三个超大型钼矿床。是一个多期多阶段、多成因、多矿种... 河南栾川南泥湖钼矿田是河南省集中钼矿产地。矿田构造上处于华北克拉通南缘,黑沟―栾川大断裂北侧。矿田主要包括南泥湖斑岩钼矿床、三道庄矽卡岩型钼(钨)矿床和上房沟斑岩钼矿床三个超大型钼矿床。是一个多期多阶段、多成因、多矿种的综合矿床。有关区域和矿床情况前人已做大量研究,本文仅围绕蚀变和矿化,探讨蚀变的分带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 泥湖 栾川 蚀变作用 中生代构造 三道庄 矿田 华北克拉通 角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绳海槽浮岩的蚀变作用原因 被引量:2
15
作者 翟世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60-364,共5页
在冲绳海槽海底浮岩的蚀变中SiO2和NaJO相对含量明显减少,而Fe2O3、TiO2、CaO、MgO、CO2、MnO和P2O5含量则明显增加;Al2O3、K2O、FeO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蚀变作用导致了赤铁矿、针铁矿和非晶质Fe、Mn氧化物和绿泥石等粘土矿物的生成。... 在冲绳海槽海底浮岩的蚀变中SiO2和NaJO相对含量明显减少,而Fe2O3、TiO2、CaO、MgO、CO2、MnO和P2O5含量则明显增加;Al2O3、K2O、FeO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蚀变作用导致了赤铁矿、针铁矿和非晶质Fe、Mn氧化物和绿泥石等粘土矿物的生成。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在蚀变样品中增加,尤其是Cr、Co、Sc、As、Br、Rb和Th。除Nd外轻稀土元素含量增加,大部分重稀土元素含量减小。冲绳海槽海底浮岩的蚀变作用包括海水对岩石的风化作用、胶体沉淀作用,并受到附近海底热液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岩 蚀变作用 成因 冲绳海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识别热液蚀变作用类型
16
作者 申波 毛志强 +2 位作者 罗兴平 于静 马永南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4期518-521,共4页
结合薄片鉴定资料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表明,位于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夏子街组的部分井区发育热液成因的蚀变地层。根据常规测井资料与薄片鉴定资料的对比分析,以蚀变作用导致的测井响应变化规律为依据,建立了以因子分析技术为手段的热... 结合薄片鉴定资料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表明,位于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夏子街组的部分井区发育热液成因的蚀变地层。根据常规测井资料与薄片鉴定资料的对比分析,以蚀变作用导致的测井响应变化规律为依据,建立了以因子分析技术为手段的热液蚀变作用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不同热液蚀变作用类型,其中岩性界面处与高自然伽马对应性较好,蚀变砂砾岩的底部为铀质富集的主要部位,为进一步研究热液蚀变作用的分布模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测井 测井响应特征 热液蚀变作用 因子分析 夏子街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交代蚀变作用元素迁移定量研究方法在矿床、岩石研究中的应用(二)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双保 《国外前寒武纪地质》 1994年第1期33-44,共12页
关键词 热液 蚀变作用 元素迁移 矿床 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交代蚀变作用元素迁移定量研究方法在矿床、岩石研究中的应用(一)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双保 《国外前寒武纪地质》 1993年第2期68-77,共10页
国内有关矿床和岩石、矿物的研究工作对热液交代蚀变岩石的元素定量迁移涉及较少。往往只描述蚀变类型、蚀变分带、蚀变交代矿物组合,或大致对比蚀变岩与原岩的化学全分析数据,定性描述元素的带入带出状况。某些定量研究工作采用了巴尔... 国内有关矿床和岩石、矿物的研究工作对热液交代蚀变岩石的元素定量迁移涉及较少。往往只描述蚀变类型、蚀变分带、蚀变交代矿物组合,或大致对比蚀变岩与原岩的化学全分析数据,定性描述元素的带入带出状况。某些定量研究工作采用了巴尔特、鲁德尼科以及Pblbervast计算方法,这些方法的前提是假设岩石蚀变前后体积不变(巴尔特为标准晶胞法、鲁德尼科法假定10~4A^0标准几何体积,Pblbervast为等量硅氧四面体法),这些假设显然是不对的。我们看到矿床围岩从原岩向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岩石 热液 蚀变作用 元素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五龙沟金矿田两期蚀变作用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6
19
作者 韩玉 陈柏林 +6 位作者 邓元良 陈建林 王永 张昊 王铜 李少南 李少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1-570,共10页
青海五龙沟金矿田是东昆仑造山带中段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区内金矿床主要受岩金沟、萤石沟-红旗沟、三道梁-苦水泉3条含金构造带控制。研究表明,矿田内存在两期蚀变矿化作用,早期是受线性断裂构造带控制的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作用,晚期... 青海五龙沟金矿田是东昆仑造山带中段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区内金矿床主要受岩金沟、萤石沟-红旗沟、三道梁-苦水泉3条含金构造带控制。研究表明,矿田内存在两期蚀变矿化作用,早期是受线性断裂构造带控制的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作用,晚期是受多方向裂隙控制并与富含浸染状黄铁矿杂岩体有关的多金属矿化蚀变作用。晚期与含浸染状黄铁矿高侵位杂岩体有关的蚀变和多金属矿化吞食破坏了稍早形成的金矿床(体)。金矿找矿方向是沿线性断裂构造带,而且没有多方向裂隙穿插,特别是没有富含黄铁矿未变形花岗岩出露的部位,才有可能具有金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期蚀变作用 金矿化 多金属矿化 找矿方向 五龙沟金矿田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东坪金矿田蚀变作用研究
20
作者 周遗军 柳志进 +1 位作者 翟裕生 黄华盛 《黄金地质》 2000年第3期19-25,共7页
水泉沟超单元碱性岩中产出的东坪金矿田以其产出环境、规模 ,尤其是特征的蚀变作用为地质界关注 ,并称之为“钾长石化”。经过较系统的理论研究 ,对钾长石、碱性长石的含义进行了明确的限定和规范 ,在此基础上对东坪金矿田的蚀变作用 ,... 水泉沟超单元碱性岩中产出的东坪金矿田以其产出环境、规模 ,尤其是特征的蚀变作用为地质界关注 ,并称之为“钾长石化”。经过较系统的理论研究 ,对钾长石、碱性长石的含义进行了明确的限定和规范 ,在此基础上对东坪金矿田的蚀变作用 ,特别是“钾长石化”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岩石学、矿物学研究 ,发现主要是富钠的微斜长石化 ,斜长石的微斜长石化和微斜长石自身的相转化可能是主要的金矿化蚀变 ,进而对该矿田的蚀变作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碱性长石 钾长石 蚀变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