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患者血浆中的尼曼-匹克病C2蛋白的表达及其作用
1
作者 贺丹娜 赵瑞平 +5 位作者 闫涛 杨扬 王义华 胡君 董鹏霞 王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2550-2550,共1页
本次研究旨在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浆中的NPC2表达及其作用,具体如下。
关键词 脓毒症患者 蛋白的表达 血浆 尼曼-匹克病
原文传递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血单核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长谦 汤大鸣 +5 位作者 谢秀兰 徐依敏 丁弘毅 王利民 王彬尧 黄定九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6-130,共5页
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人单核细胞源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源巨噬细胞 ,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印迹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基因和蛋白表达 ,酶谱法检... 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人单核细胞源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源巨噬细胞 ,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印迹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基因和蛋白表达 ,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结果发现 ,不同浓度 (10、2 0、4 0mg/L)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人单核细胞源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基因表达的影响均明显高于相应浓度低密度脂蛋白组 ;基质金属蛋白酶 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相应浓度低密度脂蛋白组 ;基质金属蛋白酶 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的活性明显高于相应剂量低密度脂蛋白组 ,且随剂量增加而增高。提示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可刺激人单核细胞源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2、基质金属蛋白酶 9基因及蛋白的表达 ,增强其活性 ,因而有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基质降解 ,形成易损斑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单核细胞基质金属蛋白的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锭反应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动脉粥样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祛痰化瘀方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细胞信号分子钙离子和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冰 宋剑南 +2 位作者 牛晓红 金红 李玉梅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为了探讨健脾祛痰化瘀方在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中对信号转导分子钙离子和蛋白激酶C的影响 ,分别以健脾祛痰化瘀方—沥水调脂胶囊含药血清 (浓度分别为 5 %、10 %和 2 0 %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10 0mg L)处理人脐静脉... 为了探讨健脾祛痰化瘀方在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中对信号转导分子钙离子和蛋白激酶C的影响 ,分别以健脾祛痰化瘀方—沥水调脂胶囊含药血清 (浓度分别为 5 %、10 %和 2 0 %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10 0mg L)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细胞胞质游离钙离子浓度 ,以液体闪烁仪检测平滑肌细胞胞膜蛋白激酶C活性。结果发现 ,沥水调脂胶囊含药血清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引起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胞质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及平滑肌细胞胞膜蛋白激酶C活性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中 2 0 %含药血清作用最为明显。结果提示 ,健脾祛痰化瘀方可能通过调节钙离子、蛋白激酶C两种信号传递分子的变化起抗氧化作用 ,进而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及平滑肌细胞增殖 ,达到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中药调节钙离子和蛋白激酶C的表达 免疫荧光检测 健脾祛痰化瘀方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蛋白激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栾朝霞 高沁怡 裴著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9-341,共3页
观察洛伐他汀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3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用Western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3蛋白水平 ,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测定AP 1结合活性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3mRNA水平。结果发现 ,... 观察洛伐他汀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3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用Western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3蛋白水平 ,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测定AP 1结合活性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3mRNA水平。结果发现 ,白细胞介素 1α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联合作用于兔血管平滑肌细胞 ,可明显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 3的表达 ,洛伐他汀抑制这种刺激作用 ,使基质金属蛋白酶 3的表达减低 ,且呈浓度依赖性 ;该抑制作用可被甲羟戊酸和双香叶酯基焦磷酸盐所逆转 ,而不被角鲨烯所逆转。白细胞介素 1α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联合作用后使兔血管平滑肌细胞AP 1结合活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3mRNA水平明显增高 ,洛伐他汀抑制白细胞介素 1α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上调AP 1结合活性的作用 ,但对基质金属蛋白酶 3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 ,洛伐他汀不依赖其调脂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3的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洛伐他汀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 WestemBlot检测法 血管平滑肌细胞 白细胞介素1Α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PA0057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重组蛋白活性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李明轩 关新宇 +4 位作者 杜星 徐海津 白艳玲 张秀明 乔明强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铜绿假单胞菌PA0057基因为Ⅳ类未知基因,通过NCBI比对,发现PA0057基因编码的蛋白与金属β-内酰胺酶同源性为96%,因此推测PA0057蛋白可能具有金属β内酰胺酶活性.提取铜绿假单胞菌PAOI基因组DNA,利用设计的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得到PA005... 铜绿假单胞菌PA0057基因为Ⅳ类未知基因,通过NCBI比对,发现PA0057基因编码的蛋白与金属β-内酰胺酶同源性为96%,因此推测PA0057蛋白可能具有金属β内酰胺酶活性.提取铜绿假单胞菌PAOI基因组DNA,利用设计的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得到PA0057基因,将其克隆至克隆载体pGEM-T,并转化人大肠杆菌DH5α;而后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人大肠杆菌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Ni-NTA亲和柱进行纯化,纯化后蛋白超滤浓缩得高浓度蛋白;通过药敏纸片检测PA0057蛋白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金属Β-内酰胺酶 PA0057基因 蛋白的表达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表达 被引量:15
6
作者 田力 刘海峰 滕伟禹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酶谱分析法测定脑出血后6h、12h、24h、3天、6天、10天和15天时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酶谱分析法测定脑出血后6h、12h、24h、3天、6天、10天和15天时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结果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脑出血后24h开始表达(P<0.05),第6天时达高峰(P<0.01),到第10天仍维持高水平表达(P<0.05);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脑出血后6h开始表达(P<0.05),24h^3天最明显(P<0.01),此后活性逐渐降低,第10天时的活性仍高于对照组(P>0.05),15天时不再表达。结论脑出血后6h^3天出血灶周围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活性增高,可能与急性期脑水肿的形成有关,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迟发表达可能参与了脑组织的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脑出血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表达 酶谱分析法 脑出血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郝文君 白小涓 杨向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随机分组: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25 mg/L)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255、0和100 mg/L)组和...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随机分组: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25 mg/L)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255、0和100 mg/L)组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50 mg/L)+辛伐他汀(1和10μmol/L)组,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蛋白印迹分析检测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上调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辛伐他汀明显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P<0.05),且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的抑制作用更强(P<0.05)。结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能通过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辛伐他汀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是其非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辛伐他汀抑制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辛伐他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作用下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与蛋白激酶C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小鹏 罗春英 +4 位作者 曹仁贤 刘江华 文芳 李云 文格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高糖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蛋白激酶C通路被激活和抑制的关系。方法提取并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葡萄糖(5.5、11、22及44mmol/L)、蛋白激酶C激活剂和阻断剂并分别作用... 目的观察高糖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蛋白激酶C通路被激活和抑制的关系。方法提取并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葡萄糖(5.5、11、22及44mmol/L)、蛋白激酶C激活剂和阻断剂并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蛋白激酶C蛋白表达。结果经高糖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脐静脉内皮细胞经22 mmol/L葡萄糖作用72 h或佛波酯作用6 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水平不再升高,而呈下降趋势(P<0.05)。经22 mmol/L葡萄糖作用72 h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也逐渐下降。蛋白激酶C在22 mmol/L葡萄糖处理2 h后出现膜转位。而蛋白激酶C抑制剂GF109203X可阻断上述现象。结论高糖能引起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高糖引起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增高,其机制与高糖激活蛋白激酶C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蛋白激酶c通路的关系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蛋白激酶C通路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Gankyrin、微小RNA-141、YAP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汤彦 李偲 +2 位作者 李文婷 余静 吴黎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2-1102,共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IDC及癌前病变组织中Gankyrin、miR-141、YAP1蛋白的表达意义,以期为乳腺DIC的诊断提供新的靶点,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癌前病变组织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微小RNA 蛋白的表达 Gankyrin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水通道蛋白基因在胎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慧姝 曾瑞萍 E.M.Wintour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23-26,共4页
【目的】测定水通道蛋白基因(Aquaporins,AQPs)是否在中晚期妊娠羊胎肺中表达及其表达模式。【方法】应用荧光定量 PCR 技术对妊娠80d,100d,120d,140d 的羊胎外周肺组织各4例及4例成年羊外周肺组织行 AQP1,3,4和5基因的 mRNA 表达的定... 【目的】测定水通道蛋白基因(Aquaporins,AQPs)是否在中晚期妊娠羊胎肺中表达及其表达模式。【方法】应用荧光定量 PCR 技术对妊娠80d,100d,120d,140d 的羊胎外周肺组织各4例及4例成年羊外周肺组织行 AQP1,3,4和5基因的 mRNA 表达的定量检测;应用 Western 免疫蛋白杂交对妊娠100d,130d的羊胎的外周肺组织行 AQP1,3,4和5基因的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AQP1,3,4,5基因 mRNA 及蛋白质均在妊娠中晚期羊胎肺中表达;AQP5mRNA 在胎肺的表达显著高于成羊肺。【结论】AQPs 基因在胎肺中表达及 AQP5在胎肺中高于成年肺的特定表达模式提示 AQPs 在胎肺液体产生及吸收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肺发育 水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 荧光定量PCR技术 免疫蛋白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BGC-823胃癌细胞caspase-3、Bcl-2表达影响与抑癌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珂 王萍 +4 位作者 张庆 于东红 陈昌杰 承泽农 李柏青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379-383,共5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氮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不同终浓度的QUE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细胞毒活性,流式细胞术(FC...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氮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不同终浓度的QUE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细胞毒活性,流式细胞术(FCM)对不同浓度的QUE作用24h的BGC-823细胞进行凋亡检测及其周期分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caspase-3的表达率。结果:QUE对体外培养的BGC-823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在30~120μmol/L范围内可显著抑制BGC-823细胞增殖,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FCM检测后,BGC-823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经QUE处理后BGC-823细胞株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免疫组化检测表明,用药组Bcl-2蛋白的表达下降,easpase-3蛋白的表达率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QUE诱导BGC-823细胞发生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抑制增生与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BGC-823细胞 抑制 凋亡 蛋白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SD2株ORF5/ORF6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俊 符芳 +4 位作者 袁小远 崔尚金 童光志 温建新 王金宝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1-475,共5页
为了实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ORF5和ORF6基因在同一质粒中分别表达各自编码的蛋白,发挥E蛋白的病毒中和优势和M蛋白的细胞免疫优势,将构建成功的pIRES-ORF5/ORF6转移载体用脂质体法转入稳定表达的细胞CHO,经G418加压筛选获... 为了实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ORF5和ORF6基因在同一质粒中分别表达各自编码的蛋白,发挥E蛋白的病毒中和优势和M蛋白的细胞免疫优势,将构建成功的pIRES-ORF5/ORF6转移载体用脂质体法转入稳定表达的细胞CHO,经G418加压筛选获得具稳定表达的细胞株。以RT-PCR、SDS-PAGE、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RT-PCR检测到两种目的基因的转录;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到同时表达的两种目的蛋白;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到目的蛋白得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SD2株 ORF5/ORF6 CHO 蛋白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KⅡα/β稳定表达的PC12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张蕊 苑玉和 +1 位作者 赵明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65-1770,共6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CaMKⅡα/β的PC12稳定细胞株,以便进一步研究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α/β不同亚型的生理功能。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构建的表达载体pEGFP-CaMKⅡα/β转染入PC12细胞中,然后用含G418抗生素的选择性培养...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CaMKⅡα/β的PC12稳定细胞株,以便进一步研究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α/β不同亚型的生理功能。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构建的表达载体pEGFP-CaMKⅡα/β转染入PC12细胞中,然后用含G418抗生素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长期筛选,挑取耐药单克隆,培养并收集耐药的单克隆细胞;通过MTT法检测转染细胞在体外对PC12细胞增殖与活性的影响;Westernblot分析稳定表达的pEGFP-CaMKⅡα/β不同亚型对PC12细胞中相关突触囊泡蛋白表达的影响;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过表达的CaMKⅡα/β对PC12细胞神经递质多巴胺DA释放的影响。结果 MTT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转染重组质粒pEGFP-N1-CaMKⅡα/β的PC12细胞稳定株的生长活性与对照组相接近。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对融合蛋白CaMKⅡα/β-GFP在PC12细胞内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在PC12-CaMKⅡα/β组中,分子量82/89 ku处检测到该目的基因的大量表达,而在对照组的相应位置则没有任何条带,表明外源性目的基因已在细胞内过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突触囊泡蛋白结果显示CaMKⅡα/β不同亚型的过表达对囊泡蛋白的影响并无差异。HPLC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的CaMKⅡα/β对PC12细胞中DA的释放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该实验获得稳定表达pEGFP-CaMKⅡα/β的PC12细胞株。初步探讨了该激酶的不同亚型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α/β 稳定细胞株 突触囊泡蛋白的表达 神经递质DA释放 融合蛋白 高效液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X-1蛋白对棕榈酸诱导的大鼠胰岛凋亡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王守俊 王姮 +2 位作者 萧新华 李玉秀 孙琦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09S期21-22,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PDX-1蛋白对棕榈酸诱导的大鼠胰岛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PDX-1基因克隆及表达质粒的构建,PDX-1蛋白的表达、纯化和鉴定,PDX-1蛋白保护棕榈酸引起的胰岛细胞凋亡的研究。结果PDX-1蛋白可以延缓胰岛细胞的自然凋亡过程,保护其三维... 目的探讨PDX-1蛋白对棕榈酸诱导的大鼠胰岛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PDX-1基因克隆及表达质粒的构建,PDX-1蛋白的表达、纯化和鉴定,PDX-1蛋白保护棕榈酸引起的胰岛细胞凋亡的研究。结果PDX-1蛋白可以延缓胰岛细胞的自然凋亡过程,保护其三维形态;可以降低处理后的胰岛Caspase-3活性,同时可以增加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PDX-1蛋白干预后的棕榈酸组(1.560±0.074)uIU/mL,与对照组(1.426±0.056)uIU/mL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表明PDX-1蛋白可以减少棕榈酸诱导的胰岛凋亡,保护β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X-1蛋白 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凋亡 棕榈酸 大鼠胰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 22b-TP17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15
作者 李佳凌 李尹凤 +1 位作者 汤军 蔡延森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采用原核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表达梅毒螺旋体外膜脂蛋白TP17的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为获得重组抗原TP17及其用于梅毒血清学诊断试剂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化学合成的寡核苷酸(oligo)通过PCR的方法拼接成TP17目的基因的序列,并将合... 目的:采用原核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表达梅毒螺旋体外膜脂蛋白TP17的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为获得重组抗原TP17及其用于梅毒血清学诊断试剂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化学合成的寡核苷酸(oligo)通过PCR的方法拼接成TP17目的基因的序列,并将合成好的序列克隆入pMD18-T Simple载体。以pMD18-T Simple-TP17为模板,PCR扩增TP17基因片段。PCR产物通过1.5%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TP17条带,随后用EcoRⅠ和XhoⅠ对TP17回收所得片段及目的载体pET 22b进行双酶切并连接。连接产物电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10B中后,挑取克隆,提取质粒并鉴定。最后将质粒转化至BL21菌株中。挑取克隆,提质粒,进行鉴定。结果:PCR扩增片段、双酶切均出现445 bp大小的目的基因条带,与预期结果相符。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 22b-TP17,为下一步用IPTG诱导BL21菌株表达重组目的蛋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原核表达载体 质粒pET 22b 重组蛋白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 LA-PEDV-S1质粒拷贝数与发酵重组乳酸菌S1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窦速林 刘卫贞 +3 位作者 侯喜林 张冰冰 王桂华 余丽芸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27-33,共7页
探究质粒拷贝数以及目标蛋白S1表达量与发酵时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放大生产p LA-PEDV-S1/Lactobacillus casei的最佳发酵时间。通过发酵重组干酪乳杆菌,绘制重组干酪乳杆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其生长的最佳时期。将p LA-PEDV-S1/L. casei分别... 探究质粒拷贝数以及目标蛋白S1表达量与发酵时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放大生产p LA-PEDV-S1/Lactobacillus casei的最佳发酵时间。通过发酵重组干酪乳杆菌,绘制重组干酪乳杆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其生长的最佳时期。将p LA-PEDV-S1/L. casei分别接种至添加抗生素和不添加抗生素的MRS培养基中传代培养,进行稳定性实验。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重组干酪乳杆菌中质粒的拷贝数,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乳酸菌表达的目标蛋白。重组菌在7 h达到生长顶点,传至120代时外源质粒并无丢失情况出现。质粒拷贝数在9 h达到峰值29. 34,表达目标蛋白的重组菌在7 h达到峰值97. 98%。结果显示在细菌生长的对数生长期末期,质粒拷贝数最高且S1表达量最多;在平台期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质粒拷贝数逐渐降低,S1表达量也相应减少。发酵的最佳时间为7~10 h,质粒拷贝数与S1表达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干酪乳杆菌 荧光定量PCR 质粒拷贝数 S1蛋白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PR-1、PR-2、PR-5基因的白粉菌和水杨酸诱导表达分析及白粉病抗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27
17
作者 牛吉山 刘瑞 郑磊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2-1137,共6页
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PR-2和PR-5是植物抗病基因介导的抗病反应和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中的标志基因。为了研究病程相关蛋白基因和水杨酸在小麦(TriticumaestivumL.)抗白粉病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以抗白粉病... 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PR-2和PR-5是植物抗病基因介导的抗病反应和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中的标志基因。为了研究病程相关蛋白基因和水杨酸在小麦(TriticumaestivumL.)抗白粉病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以抗白粉病和感白粉病小麦品系为材料,在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f.sp.tritici,Bgt)诱导不同时间,或水杨酸处理不同时间后,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小麦叶片中PR-1、PR-2和PR-5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白粉病菌的侵染激活和显著增强了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PR-2和PR-5在周麦18中的转录。与感病品系相比,PR-1和PR-5在抗病品系中转录激活得更快、更强。水杨酸处理显著激活了PR-1和PR-5的转录,但对PR-2的转录影响不大。白粉病菌和水杨酸均能显著激活和增强PR-1和PR-5的表达,但白粉病菌的作用更强,说明PR-1和PR-5基因在小麦抗白粉病反应中起重要作用。PR-1和PR-5可以作为小麦SAR的标志基因。水杨酸处理后周麦18和中国春的白粉病抗性得到提高,提示水杨酸在小麦抗白粉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水杨酸 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金凤 任立群 李广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1活性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作用 4 8h ,通过酶谱分析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基质...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1活性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作用 4 8h ,通过酶谱分析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基质金属蛋白酶 1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 ,同型半胱氨酸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 1活性 ,下调其mRNA表达 ,并有剂量依赖效应。提示同型半胱氨酸通过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 1的合成 ,抑制其活性 ,从而减少胶原降解而使胶原蓄积。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减少胶原降解可能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的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胃接骨胶囊对实验性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辉 范希玲 +3 位作者 韩根勇 张志敬 乐军 胡庆丰 《中医正骨》 2007年第4期3-5,共3页
为探讨和胃接骨胶囊对实验性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影响,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麝香接骨丹组、和胃接骨胶囊组,徒手造成大鼠下肢胫腓骨标准骨折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于1、2、4、6周每组断颈法处死5只大鼠... 为探讨和胃接骨胶囊对实验性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影响,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麝香接骨丹组、和胃接骨胶囊组,徒手造成大鼠下肢胫腓骨标准骨折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于1、2、4、6周每组断颈法处死5只大鼠,取骨痂组织制成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进行染色,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各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高峰都出现在骨折后第2周,但和胃接骨胶囊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阳性产物含量优于同期其他两组(P<0.05)。表明和胃接骨胶囊能诱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合成,可能是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接骨胶囊/药效学骨折愈合腐物作用 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药物作用 实验研究动物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6-酪氨酸标记的蛋清溶菌酶的表达及NMR测定
20
作者 王瑞英 余飞 刘万卉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19年第3期233-237,共5页
针对蛋白质核磁共振(NMR)信号复杂难以解析的问题,选用选择性标记方法可简化蛋白质NMR谱图。本实验以蛋清溶菌酶(HEL)为目标蛋白,构建了pET-HEL蛋白表达载体,转入到大肠杆菌Ε.coliBL21(DE3)中,得到重组菌株。然后通过改变诱导温度、诱... 针对蛋白质核磁共振(NMR)信号复杂难以解析的问题,选用选择性标记方法可简化蛋白质NMR谱图。本实验以蛋清溶菌酶(HEL)为目标蛋白,构建了pET-HEL蛋白表达载体,转入到大肠杆菌Ε.coliBL21(DE3)中,得到重组菌株。然后通过改变诱导温度、诱导浓度以及诱导时间等条件来优化HEL在大肠杆菌Ε.coliBL21(DE3)中的表达条件,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确定了最佳表达条件:37℃、0.4mmol/LIPTG诱导8h。按最佳条件于诱导前加入13C6-酪氨酸进行选择性标记,扩大表达,经过变复性处理与Ni柱纯化后,获得选择性标记的HEL。进一步制备标记蛋白核磁样品进行测定,得到简化的NMR谱。本研究为采用NMR简化分析蛋白质的结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标记 NMR 蛋清溶菌酶 酪氨酸 蛋白的表达纯化 包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