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D-DIGE蛋白质组技术体系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甄艳 许淑萍 +1 位作者 赵振洲 施季森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05-412,共8页
蛋白质组技术是植物基因功能鉴定和分析的强有力工具。经典的双向电泳技术是蛋白质组研究的核心技术,但差异蛋白质组分析使其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因此在蛋白质水平的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研究需要更高灵敏度和更宽动力线性范围的技术。双向... 蛋白质组技术是植物基因功能鉴定和分析的强有力工具。经典的双向电泳技术是蛋白质组研究的核心技术,但差异蛋白质组分析使其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因此在蛋白质水平的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研究需要更高灵敏度和更宽动力线性范围的技术。双向差异凝胶电泳(two dimension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2D-DIGE)是一种新出现的荧光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比经典的2-DE具有更高的动力学范围和灵敏性。该方法通过引入内标使得多个样品在一块胶上分离,进而减少了实验条件不一致引起的误差。2D-DIGE结合质谱、生物信息学及高可信度的统计分析使得成功地定量、鉴定植物蛋白质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2D-DIGE蛋白质组学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2D-DIGE蛋白质组的优缺点和可能解决的方法,以及该技术体系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DIGE 蛋白质组技术体系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和蛋白质组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浩然 李量 高祥荣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基因芯片技术和蛋白质组技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高通量技术 ,二者的出现使同时分析神经系统的大量基因的表达和基因产物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网络成为可能。它们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为了解脑功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个典型的基因芯片实... 基因芯片技术和蛋白质组技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高通量技术 ,二者的出现使同时分析神经系统的大量基因的表达和基因产物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网络成为可能。它们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为了解脑功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个典型的基因芯片实验包括 :芯片的准备或购买、靶DNA和探针的准备或标记、标记探针与靶DNA的杂交、芯片扫描和影象信息的数据分析。蛋白质组技术较为复杂 ,包括蛋白质分离、鉴定和信息分析三方面的内容。其中 ,分离技术多种多样。若分离技术以二维电泳为基础 ,则该实验通常由以下步骤组成 :蛋白质样品的准备、电泳分离、染胶、分离蛋白点的切除、蛋白质的酶解 (常用胰蛋白酶 )、质谱分析 (鉴定 )和数据的信息处理。本文综述这两项技术的内容和实验步骤 ,然后着重叙述它们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讨论其优缺点和面临的挑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蛋白质组技术 神经科学 神经系统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技术及其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5
3
作者 熊正英 杨瑾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70,共5页
研究目的:展望蛋白质组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采用综述的方法阐述蛋白质组的概念、主要研究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主要意义。研究结果和结论:蛋白质组技术将广泛应用于运动人体科学研究。
关键词 蛋白质 蛋白质组技术 应用 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技术在鼠胚胎早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卫 王应雄 黎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7,共4页
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 ,揭示基因组精细结构的同时 ,还显示出基因数量的有限性和结构的相对稳定。随分析仪器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创立了与基因组相对应的蛋白质组学 ,将精力集中于从生命功能的执行体———蛋白质水平研究基因的表达... 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 ,揭示基因组精细结构的同时 ,还显示出基因数量的有限性和结构的相对稳定。随分析仪器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创立了与基因组相对应的蛋白质组学 ,将精力集中于从生命功能的执行体———蛋白质水平研究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生殖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惊人的进展 ,但人们对生殖尤其是人类生殖的分子机制了解仍很贫乏。鼠胚胎发育过程蛋白质组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技术 胚胎发育 早期发育 蛋白质 蛋白质 生殖 人类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技术研究人血清功能蛋白质的新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宏伟 曾新华 黄河清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7-330,共4页
关键词 蛋白质 蛋白质组技术 分离 进展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价值及前景 被引量:7
6
作者 江基尧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89-291,共3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蛋白质组技术 疾病诊治 神经退行性疾病 价值 神经网络 分子生物学 精神性疾病 相关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技术在大肠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远光 陈道瑾 黎绍基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4年第6期363-365,共3页
除二维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外 ,最近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电泳、靶蛋白芯片等新技术被应用于大肠癌蛋白质组的研究。继初期建立蛋白质组数据库后 ,大肠癌蛋白质组研究更加深入 :在大肠粘膜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中 ,发现在转化过程中和... 除二维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外 ,最近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电泳、靶蛋白芯片等新技术被应用于大肠癌蛋白质组的研究。继初期建立蛋白质组数据库后 ,大肠癌蛋白质组研究更加深入 :在大肠粘膜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中 ,发现在转化过程中和转化后有多种多肽或蛋白质的变化 ,不同的基因如 p5 3基因和APC基因突变引起不同的细胞内变化 ;在放化疗机制方面的研究初步表明肿瘤化放疗后的改变涉及凋亡、信号传导等多种机制 ;在标志物的的研究方面发现了 3个较特异的标志物———S10 0A8、S10 0A9、S10 0A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S100 蛋白 蛋白质组技术 肿瘤 APC基因 制方 二维凝胶电泳 信号传导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曾亮 曹亚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随着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 ,对基因功能即基因蛋白产物的研究已拉开序幕。由于蛋白质研究较基因研究更能反映生物体功能 ,故将对人类疾病本质的阐明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蛋白质 肿瘤 病理学 蛋白质策略 蛋白质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电泳蛋白质组技术在残胃癌组织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孙余省 朱冠保 +3 位作者 陶礼钧 方军 徐洪波 林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4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双向电泳蛋白质组技术在残胃癌组织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对残胃癌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利用双向电泳蛋白质组技术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获得了质量良好的胃癌组织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之后可得,癌旁组织平均984个蛋... 目的探讨双向电泳蛋白质组技术在残胃癌组织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对残胃癌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利用双向电泳蛋白质组技术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获得了质量良好的胃癌组织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之后可得,癌旁组织平均984个蛋白点,残胃癌组织凝胶平均1068个蛋白点。一共有112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其中,显著差异(表达差异2倍以上)的蛋白点42个。在这42个蛋白点之中,在残胃癌组织里表达上调的一共有17个点;在残胃癌组织里表达下调的一共有14个点;在残胃癌组织中失表达的一共有8个点;仅在残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一共有3个点。结论利用双向电泳蛋白质组技术对残胃癌组织进行研究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癌 蛋白质 双向电泳蛋白质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技术在小麦品质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丽 杨金华 +1 位作者 胡银星 程耿 《生物技术进展》 2011年第2期105-111,共7页
人类基因组草图测定的完成,宣告了"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功能基因组学成为研究的重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介绍了蛋白质组研究技术的基本原理,全面综述了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在小麦品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 人类基因组草图测定的完成,宣告了"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功能基因组学成为研究的重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介绍了蛋白质组研究技术的基本原理,全面综述了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在小麦品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麦谷蛋白亚基的鉴定、面团流变学特性的遗传改良、籽粒发育过程中面筋蛋白的表达和累积、高温胁迫对面筋品质的影响、籽粒硬度蛋白分析及淀粉品质研究等,还分析了蛋白质组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蛋白质组技术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谱和蛋白质组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学敏 《中国药理通讯》 2003年第3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生物质谱 蛋白质组技术 生命科学 基因序列 蛋白亚细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技术在原发性肝癌研究中的应用
12
作者 邬国斌(综述) 梁安民(审校)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2007年第1期53-55,共3页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肝癌是多因素、多阶段发展的癌症,早期症状隐匿,常规治疗后易复发转移,预后凶险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的第2位杀手。目前在常规手术及药物治疗手段无突破性进展情况下,基于基因及...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肝癌是多因素、多阶段发展的癌症,早期症状隐匿,常规治疗后易复发转移,预后凶险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的第2位杀手。目前在常规手术及药物治疗手段无突破性进展情况下,基于基因及蛋白质组水平的研究已经成为原发性肝癌研究的突破点。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蛋白质则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们将目光转移到后基因组学研究上来,所以肝癌的蛋白质组变化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运用及发展,使得数以千计的基因和蛋白质的分析成为可能,为探索早期发现、分类、评价预后的肿瘤标志物及选择更加有效的、准确的肿瘤治疗靶点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本文就蛋白质组技术在原发性肝癌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技术 原发性肝癌 人类基因计划 蛋白质技术 恶性肿瘤 复发转移 后基因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技术鉴定肿瘤相关抗原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邹丽云 吴玉章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4期1833-1835,共3页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蛋白质组技术的发展,采用蛋白质组技术筛选肿瘤相关抗原是近来发展的一种有效、简单的筛选肿瘤抗原的方法。基于蛋白质组技术肿瘤相关抗原的鉴定主要包括两步:一是利用血清学蛋白质组技术筛选自身抗原,二是...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蛋白质组技术的发展,采用蛋白质组技术筛选肿瘤相关抗原是近来发展的一种有效、简单的筛选肿瘤抗原的方法。基于蛋白质组技术肿瘤相关抗原的鉴定主要包括两步:一是利用血清学蛋白质组技术筛选自身抗原,二是鉴定目的分子。在多种肿瘤中已经采用该方法鉴定了一些肿瘤抗原,并在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蛋白质组技术鉴定的肿瘤相关抗原和鉴定抗原的表达情况以及与疾病关系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抗原 技术鉴定 蛋白质组技术 人类基因测序 肿瘤抗原 自身抗原 多种肿瘤 疾病关系 表达情况 筛选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上官斌 虞鹏程 简少卿 《江西科学》 2004年第4期260-264,共5页
探讨了蛋白质组的由来,分析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特点和内容。综述了研究蛋白质组的技术和方法,其主要包括:双向电泳技术、质谱分析、生物信息学等,并对蛋白质组研究的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蛋白质组技术 研究进展 双向电泳技术 蛋白质 生物信息学 综述 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蛋白质组技术分析Cd^(2+)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
15
作者 党晨 高越 +1 位作者 阎晗 彭永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1-235,共5页
以生长3 d的萝卜幼苗为材料,分析10~150?mol.L?1 Cd2+处理12 h后幼苗的生长及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d2+处理导致幼苗生长严重受抑,幼苗高度从对照组的3.80?0.68 cm降至3.41?0.64 cm(10?mol.L?1 Cd2+处理,P<0.01)、1.61&... 以生长3 d的萝卜幼苗为材料,分析10~150?mol.L?1 Cd2+处理12 h后幼苗的生长及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d2+处理导致幼苗生长严重受抑,幼苗高度从对照组的3.80?0.68 cm降至3.41?0.64 cm(10?mol.L?1 Cd2+处理,P<0.01)、1.61±0.37 cm(50?mol.L?1 Cd2+处理,P<0.01)、1.26±0.11 cm(100?mol.L?1 Cd2+处理,P<0.01)和0.80±0.14 cm(150?mol.L?1 Cd2+处理,P<0.01);胚根生长也明显受到影响,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受抑,幼苗鲜重下降;叶绿素(a+b)含量[mg.g?1(FW)]从对照组的6.72±0.05分别下降至6.66±0.17、6.02±0.15、5.38±0.07和3.94±0.06。蛋白质组技术分析表明,叶片中有50多个蛋白质斑点产生差异表达现象,其中9个蛋白质斑点的归属得以鉴别,分别是斑点1 PWWP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斑点2 AAA-type ATPase family protein、斑点3 NB-ARC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斑点4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斑点5 Deoxycytidylate deaminase、斑点6 Maturase K、斑点7 GRAS family transcription factor、斑点8 Resistance protein和斑点9 Puroindoline B(pin),其功能涉及DNA功能修饰(甲基化)、能量代谢、信号转导、蛋白质合成、基因转座与剪切和不良环境条件防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CD2+胁迫 叶绿素(a+b)含量 蛋白质组技术 串联质谱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五”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启动
16
作者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9年第4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蛋白质组技术 基因 蛋白质 生物技术 科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体(aptamer)的蛋白质组技术应和于肺癌早期检测
17
《癌症进展》 2011年第1期4-4,共1页
背景肺癌在全球的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一位。需要有新的诊断方法来实现肺癌的早期检测,因为在此阶段是有可能通过手术治愈的。不过,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均已为时过晚。本文对肺癌生物标记物的临床应用开展了一项综合性研究,这也是首... 背景肺癌在全球的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一位。需要有新的诊断方法来实现肺癌的早期检测,因为在此阶段是有可能通过手术治愈的。不过,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均已为时过晚。本文对肺癌生物标记物的临床应用开展了一项综合性研究,这也是首次大规模应用基于适体(aptamer)的蛋白质组技术去发现血液中本病的蛋白质生物标记物。方法/主要发现我们开展了一项多中心的病例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技术 早期检测 肺癌 适体 生物标记物 病例对照研究 临床应用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技术在脑胶质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8
作者 李飞 冯华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8年第1期59-63,共5页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肿瘤,对脑胶质瘤的研究仍是当前的热点与难点。由于蛋白质组学技术具有大通量研究蛋白质组成和蛋白质差异的作用,已有研究将其用于胶质瘤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的鉴定、预后的评估、对治疗的反应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肿瘤,对脑胶质瘤的研究仍是当前的热点与难点。由于蛋白质组学技术具有大通量研究蛋白质组成和蛋白质差异的作用,已有研究将其用于胶质瘤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的鉴定、预后的评估、对治疗的反应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中。本文就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基本技术平台和在脑胶质瘤诊断、鉴别诊断、对治疗敏感性及反应和胶质瘤侵袭性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技术 脑胶质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蛋白质组技术研究进展概述
19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6期78-78,共1页
据生物通网2012年1月5日报道,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无疑已经成为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目前已经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并鉴定蛋白,甚至达到了高通量飞克分子量(fmo1)数量级。但是,一个成熟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需翻译后修饰... 据生物通网2012年1月5日报道,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无疑已经成为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目前已经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并鉴定蛋白,甚至达到了高通量飞克分子量(fmo1)数量级。但是,一个成熟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需翻译后修饰,这些修饰对于了解蛋白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糖基化修饰是最重要的修饰方式之一。因此糖蛋白组学(glycoproteomics)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技术 糖基化 翻译后修饰 功能基因 生物学活性 蛋白质 蛋白 数量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乌苏里貉高繁殖性状相关蛋白的筛选
20
作者 荣敏 李伟 +5 位作者 李鑫 刘洁 刘进军 王朋然 任二军 张然然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6-101,107,117-119,共10页
为了筛选与繁殖性能相关的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及信号通路,试验采用TMT(tandem mass tag)标记蛋白定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高产(产仔数在11只以上)与低产(产仔数在7只以下)乌苏里貉卵巢组织进行差异表达蛋白筛选,GO功能注释、KEGG... 为了筛选与繁殖性能相关的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及信号通路,试验采用TMT(tandem mass tag)标记蛋白定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高产(产仔数在11只以上)与低产(产仔数在7只以下)乌苏里貉卵巢组织进行差异表达蛋白筛选,GO功能注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乌苏里貉卵巢组织中共鉴定到4915种蛋白,其中372种为显著差异表达蛋白(P≤0.05,差异倍数≥1.2或≤0.83),上调307种,下调65种。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了羧酸代谢过程、胞内氨基酸代谢过程、转录起始、胞内脂代谢过程、磷脂代谢过程、GTP生物合成过程、UTP生物合成过程、CTP生物合成过程等生物学过程,主要参与了组氨酸代谢、氨酰-tRNA生物合成、N-聚糖生物合成、β-丙氨酸新陈代谢、PI3K-Akt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等16条信号通路;有11种差异表达蛋白与卵泡发育和排卵相关。蛋白网络互作分析获得10种核心蛋白,参与了蛋白折叠和蛋白合成。说明试验筛选到的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与乌苏里貉的产仔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貉 卵巢 繁殖性能 蛋白质技术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