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NaCl和pH对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碳源代谢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单珂
郭全友
李保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8-173,共6页
本文以轻腌大黄鱼优势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为研究对象,利用BIOLOG分析了两种菌在5℃条件下,不同NaCl浓度和pH水平胁迫对其碳源代谢的影响,通过丰富度指数、孔平均颜色变化率及利用面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其碳源代谢能力...
本文以轻腌大黄鱼优势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为研究对象,利用BIOLOG分析了两种菌在5℃条件下,不同NaCl浓度和pH水平胁迫对其碳源代谢的影响,通过丰富度指数、孔平均颜色变化率及利用面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其碳源代谢能力。结果表明,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利用的碳源种类均以糖类为主,其他依次为羧酸类、氨基酸类和己糖磷酸类。NaCl浓度对两株菌的碳源利用能力影响随其浓度升高而增强,NaCl增加到5%时,几乎完全抑制了两株菌对碳源的利用。pH在5.0~7.0范围内,其对两株菌的碳源利用抑制效应随p H降低而增大,但总体抑制效应不显著。结论:NaCl浓度的增加能够逐渐抑制两株菌的碳源代谢,增加到3%时几乎完全被抑制,在pH5.0~7.0的范围内,对两株菌的碳源代谢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变形杆
菌
蜂房哈弗尼菌
碳源代谢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分活度对轻腌大黄鱼源蜂房哈夫尼菌碳源利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晓阳
郭全友
+2 位作者
黄海潮
杨絮
张小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7-45,共9页
为探究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A w)对轻腌大黄鱼源蜂房哈弗尼菌碳源代谢的影响,利用Biolog GENⅢ微孔板测定25℃、不同A w(0.92、0.93、0.94、0.95、0.96、0.97、0.98)下该菌碳源利用情况,采用修正的Gompertz模型拟合代谢曲线,获取动...
为探究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A w)对轻腌大黄鱼源蜂房哈弗尼菌碳源代谢的影响,利用Biolog GENⅢ微孔板测定25℃、不同A w(0.92、0.93、0.94、0.95、0.96、0.97、0.98)下该菌碳源利用情况,采用修正的Gompertz模型拟合代谢曲线,获取动力学参数,结合平均颜色变化率及利用面积,探究其不同A w下碳源利用效果及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A w(0.92~0.98)下蜂房哈弗尼菌羧酸类(37.3%)和氨基酸类(32.6%)利用率均值较高,A w为0.98时菌株总体碳源利用能力最强,0.96时次之,剩余组由强到弱依次为0.95、0.92、0.93、0.94、0.97。各A w下菌株生长利用的优势单一碳源主要有L-岩藻糖、D-岩藻糖、L-鼠李糖、D-葡糖醛酸、乙酰乙酸、乙酸、D-丝氨酸、L-丙氨酸、L-天冬氨酸、N-乙酰-D-葡糖胺、L-组氨酸、D-葡糖-6-磷酸和D-果糖-6-磷酸。随着A w升高,菌株碳源利用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迟滞期(λ)分别呈现增大和减小的趋势。通过调控底物碳源及环境因子等手段,探究蜂房哈弗尼菌碳源利用和生长动力学,可为靶向抑菌及大黄鱼产品工艺优化提供一定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腌大黄鱼
特定腐败
菌
蜂房哈弗尼菌
碳源利用
水分活度
生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源自轻腌大黄鱼的特定腐败菌特性及腐败能力
被引量:
5
3
作者
郭全友
单珂
+1 位作者
姜朝军
李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2,共9页
为探究轻腌大黄鱼优势腐败菌的基本特征和腐败能力,以源自冷藏轻腌大黄鱼的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为对象,分析两株菌的表型、生理生化、碳源代谢和细胞磷脂脂肪酸组成等特征;将其分别接种到无菌轻腌鱼块中,分析冷藏(5℃)过程中感...
为探究轻腌大黄鱼优势腐败菌的基本特征和腐败能力,以源自冷藏轻腌大黄鱼的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为对象,分析两株菌的表型、生理生化、碳源代谢和细胞磷脂脂肪酸组成等特征;将其分别接种到无菌轻腌鱼块中,分析冷藏(5℃)过程中感官、微生物和理化等指标变化,评价和比较两者的腐败能力。结果表明,两株菌在低盐(NaCl质量分数不大于4%)和pH 5~7下均能够生长,对碳源的总体利用情况和优势磷脂脂肪酸成分相似。接种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的鱼块货架期分别为12 d和14 d,腐败终点菌落总数分别为(8.90±0.73)(lg(CFU/g))和(8.70±0.92)(lg(CFU/g)),产量因子YTVB-N/CFU分别为3.61×10-8 mg/CFU和3.71×10-8 mg/CFU,尸胺含量均大于腐胺含量,醇类和醛类为腐败鱼块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综上,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生理生化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普通变形杆菌的腐败能力强于蜂房哈弗尼菌。本实验可为轻腌大黄鱼的工艺优化、靶向抑菌及延长产品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腌大黄鱼
特定腐败
菌
普通变形杆
菌
蜂房哈弗尼菌
腐败能力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aCl和pH对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碳源代谢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单珂
郭全友
李保国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8-17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1872)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东海水产研究所)资助项目(2016M04)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ZR1444900)
文摘
本文以轻腌大黄鱼优势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为研究对象,利用BIOLOG分析了两种菌在5℃条件下,不同NaCl浓度和pH水平胁迫对其碳源代谢的影响,通过丰富度指数、孔平均颜色变化率及利用面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其碳源代谢能力。结果表明,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利用的碳源种类均以糖类为主,其他依次为羧酸类、氨基酸类和己糖磷酸类。NaCl浓度对两株菌的碳源利用能力影响随其浓度升高而增强,NaCl增加到5%时,几乎完全抑制了两株菌对碳源的利用。pH在5.0~7.0范围内,其对两株菌的碳源利用抑制效应随p H降低而增大,但总体抑制效应不显著。结论:NaCl浓度的增加能够逐渐抑制两株菌的碳源代谢,增加到3%时几乎完全被抑制,在pH5.0~7.0的范围内,对两株菌的碳源代谢影响不大。
关键词
普通变形杆
菌
蜂房哈弗尼菌
碳源代谢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Proteus vulgaris
Hafnia alvei
carbon source metabolism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分活度对轻腌大黄鱼源蜂房哈夫尼菌碳源利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晓阳
郭全友
黄海潮
杨絮
张小敏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7-4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187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0TD68)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8M04)。
文摘
为探究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A w)对轻腌大黄鱼源蜂房哈弗尼菌碳源代谢的影响,利用Biolog GENⅢ微孔板测定25℃、不同A w(0.92、0.93、0.94、0.95、0.96、0.97、0.98)下该菌碳源利用情况,采用修正的Gompertz模型拟合代谢曲线,获取动力学参数,结合平均颜色变化率及利用面积,探究其不同A w下碳源利用效果及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A w(0.92~0.98)下蜂房哈弗尼菌羧酸类(37.3%)和氨基酸类(32.6%)利用率均值较高,A w为0.98时菌株总体碳源利用能力最强,0.96时次之,剩余组由强到弱依次为0.95、0.92、0.93、0.94、0.97。各A w下菌株生长利用的优势单一碳源主要有L-岩藻糖、D-岩藻糖、L-鼠李糖、D-葡糖醛酸、乙酰乙酸、乙酸、D-丝氨酸、L-丙氨酸、L-天冬氨酸、N-乙酰-D-葡糖胺、L-组氨酸、D-葡糖-6-磷酸和D-果糖-6-磷酸。随着A w升高,菌株碳源利用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迟滞期(λ)分别呈现增大和减小的趋势。通过调控底物碳源及环境因子等手段,探究蜂房哈弗尼菌碳源利用和生长动力学,可为靶向抑菌及大黄鱼产品工艺优化提供一定支撑。
关键词
轻腌大黄鱼
特定腐败
菌
蜂房哈弗尼菌
碳源利用
水分活度
生长动力学
Keywords
lightly salted Larimichthys crocea
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
Hafnia alvei
carbon source utilization
water activity
growth dynamics
分类号
TS254.1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源自轻腌大黄鱼的特定腐败菌特性及腐败能力
被引量:
5
3
作者
郭全友
单珂
姜朝军
李保国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1872)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8M04)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ZR1444900)
文摘
为探究轻腌大黄鱼优势腐败菌的基本特征和腐败能力,以源自冷藏轻腌大黄鱼的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为对象,分析两株菌的表型、生理生化、碳源代谢和细胞磷脂脂肪酸组成等特征;将其分别接种到无菌轻腌鱼块中,分析冷藏(5℃)过程中感官、微生物和理化等指标变化,评价和比较两者的腐败能力。结果表明,两株菌在低盐(NaCl质量分数不大于4%)和pH 5~7下均能够生长,对碳源的总体利用情况和优势磷脂脂肪酸成分相似。接种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的鱼块货架期分别为12 d和14 d,腐败终点菌落总数分别为(8.90±0.73)(lg(CFU/g))和(8.70±0.92)(lg(CFU/g)),产量因子YTVB-N/CFU分别为3.61×10-8 mg/CFU和3.71×10-8 mg/CFU,尸胺含量均大于腐胺含量,醇类和醛类为腐败鱼块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综上,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生理生化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普通变形杆菌的腐败能力强于蜂房哈弗尼菌。本实验可为轻腌大黄鱼的工艺优化、靶向抑菌及延长产品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轻腌大黄鱼
特定腐败
菌
普通变形杆
菌
蜂房哈弗尼菌
腐败能力
挥发性物质
Keywords
lightly salted large yellow croaker
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s
Proteus vulgaris
Hafnia alvei
spoilage potential
volatile compounds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NaCl和pH对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碳源代谢能力的影响
单珂
郭全友
李保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分活度对轻腌大黄鱼源蜂房哈夫尼菌碳源利用能力的影响
王晓阳
郭全友
黄海潮
杨絮
张小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源自轻腌大黄鱼的特定腐败菌特性及腐败能力
郭全友
单珂
姜朝军
李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