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6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低体重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李沛 赵心懋 +4 位作者 李蕊 杨青 袁晓宁 张会芝 邢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3,共6页
目的总结低出生体重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例特点和感染风险,为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报告并分析3例低出生体重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例特征,并系统检索相关文献总结新生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例特点和医院感染风险来源。结... 目的总结低出生体重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例特点和感染风险,为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报告并分析3例低出生体重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例特征,并系统检索相关文献总结新生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例特点和医院感染风险来源。结果本文报告的3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中2例死亡,1例治愈,经物体表面采样分析,未发现环境中明确的感染来源。总计检索到既往文献报告43例病例,41例有生存报道的病死率达36.6%,感染危险因素主要为辅助通气、脐静脉置管(UVC)或中心静脉置管及肠内喂养。在明确感染来源的3例报道中,致病菌分别来自亲母母乳、装修区域、暖箱表面和超声探头。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死率高、预后差,是严重威胁低出生体重儿生命健康的医院感染性疾病,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对该细菌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监测以及早期发现和积极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败血症 低出生体重儿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鸡肉肠中蜡样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基因与药敏性分析
2
作者 都龙 杨宇恒 +4 位作者 唐文翔 肖亚培 孙芝兰 刘芳 王道营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依据GB 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对低温鸡肉肠及其加工环境样品中的蜡样芽孢杆菌进行计数。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结合生化试验对8株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采用纸片扩散... 依据GB 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对低温鸡肉肠及其加工环境样品中的蜡样芽孢杆菌进行计数。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结合生化试验对8株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抽检的5种低温鸡肉肠腐败样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达100%,结合生化试验、16S rDNA测序及管家基因gyrB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特异性基因cry的检测结果表明,8株分离菌株均为蜡样芽孢杆菌,且均至少携带5种以上毒力基因,非溶血性肠毒素基因检出率最高,有5株蜡样芽孢杆菌同时携带nheA、nheB和nheC基因;呕吐毒素基因ces未检出。菌株A3携带除ces外的所有毒力基因,是携带毒力基因最多的菌株。在22种抗生素中,8株蜡样芽孢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唑啉、氨苄西林、链霉素、青霉素、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呋辛钠8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综上所述,低温鸡肉肠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程度较高,毒力基因携带种类多且耐药性较强,具有引起食源性疾病风险,对食品安全具有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鸡肉肠 分离鉴定 毒力基因 药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致透析患者反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调查研究
3
作者 姚艳兰 杨倩 +3 位作者 罗敏 朱兴华 叶丹 黄燕春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调查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反复发生蜡样芽孢杆菌血流感染的原因,探讨分离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和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性。方法收集蜡样芽孢杆菌临床菌株(11株)及环境菌株(4株)共15株,完成细菌鉴定、药敏、生... 目的调查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反复发生蜡样芽孢杆菌血流感染的原因,探讨分离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和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性。方法收集蜡样芽孢杆菌临床菌株(11株)及环境菌株(4株)共15株,完成细菌鉴定、药敏、生物膜形成实验,按照不同抗生素使用节点,选取3个临床菌株、3个环境菌株进行细菌的系统发育分析和生物膜基因检测。结果15个菌株全部经质谱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药敏试验显示所有的临床菌株(11/11,100%)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耐药;对复方新诺明表现为耐药的菌株占63.6%(7/11),对克林霉素表现为中介的菌株占72.7%(8/11)。3个临床菌株与血液净化室工作人员手表面分离株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较近,携带cal Y、cdgD、cdgF、sinl、sinR、spoOA、tasA共7个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从患者血培养中分离到的11个菌株中,9株(81.8%)均为生物膜形成阳性菌株,在应用莫西沙星、万古霉素治疗时出现短暂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抑制状态。结论蜡样芽孢杆菌会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生物膜的形成使感染难以清除,临床上应重视手卫生,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生物膜 血液透析 院内感染 手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提取物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及对细胞膜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于芳 王倩宁 +2 位作者 田欢欢 吕雄 张君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166,共8页
以石榴皮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对食源性致腐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抑菌活性及对细胞膜透性和完整性的影响,为开发安全的植物源防腐抑菌剂及石榴皮深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石榴皮乙醇提取物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优... 以石榴皮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对食源性致腐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抑菌活性及对细胞膜透性和完整性的影响,为开发安全的植物源防腐抑菌剂及石榴皮深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石榴皮乙醇提取物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优于枯草芽孢杆菌和萎缩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1 mg/mL;石榴皮提取物对3种芽孢杆菌的整体生物量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处理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核酸泄露量和电导率均较对照有显著升高,且随着石榴皮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作用增强。高浓度石榴皮提取物处理可使蜡样芽孢杆菌可溶性总糖含量提高到对照的1.75倍,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2.43倍,核酸泄露在6 h到达峰值,相较对照提高3.04倍,电导率提高1.16倍,高浓度处理组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结合扫描电镜呈现的菌体细胞出现塌陷皱缩、细胞边界模糊、菌体细胞变短变细、细胞内容物溢出,证明石榴皮提取物通过改变细菌细胞形态以及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和通透性,引起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核酸等内容物的泄漏,从而达到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芽孢杆菌 抑菌作用 食品微生物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揭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AR1002阻控黄曲霉生长的生理机制研究
5
作者 唐晓倩 张靖博 +3 位作者 高尚 姜俊 张奇 李培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共8页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极易侵染油料等农产品,其次级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阻控黄曲霉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国际难题。为探明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AR1002抑制黄曲霉生长、阻控黄曲霉污染的生理及分子机制...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极易侵染油料等农产品,其次级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阻控黄曲霉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国际难题。为探明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AR1002抑制黄曲霉生长、阻控黄曲霉污染的生理及分子机制。该研究采用AR1002代谢产物对黄曲霉进行处理,并对黄曲霉生长及产孢表型进行鉴定,通过显微结构及转录组学分析,对AR1002的抑菌机制进行了初探。蜡样芽胞杆菌AR1002代谢物可抑制黄曲霉菌丝生长、干物质积累分别达24.73%,65.00%,减少孢子数量达98.80%;AR1002通过抑制glpA和AYR1等关键基因表达调控黄曲霉甘油磷酸代谢,通过抑制SEC61A、RAD23、ATP13A1、UBE2G2等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内质网中蛋白质加工;此外,AR1002代谢产物通过下调RAD51和RAD54B等DNA修复机制相关基因,抑制黄曲霉同源重组及非同源性末端连接过程,最终达到抑制黄曲霉生长及产孢的目的。上述结果表明,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AR1002有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以应对黄曲霉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代谢物 黄曲霉毒素 转录组学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cytK和nhe毒素基因双重核酸试纸条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评价
6
作者 杨继飞 潘蓓珍 +6 位作者 刘岩 周钰娇 杨建宇 张先宇 丁文博 李昊宇 孙丽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525,共10页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胶体金技术建立1种蜡样芽孢杆菌cytK和nhe2种毒素基因双重核酸试纸条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煮沸法提取蜡样芽孢杆菌DNA,以蜡样芽孢杆菌细胞毒素cytK和...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胶体金技术建立1种蜡样芽孢杆菌cytK和nhe2种毒素基因双重核酸试纸条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煮沸法提取蜡样芽孢杆菌DNA,以蜡样芽孢杆菌细胞毒素cytK和非溶血性肠毒素nhe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克隆转化鉴定PCR产物,确定胶体金标记链霉亲和素、质量控制线(C线)、cytK检测线(T_(1))和nhe检测线(T_(2))最佳标记量,组装核酸试纸条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蜡样芽孢杆菌DNA浓度为248 mg·L^(-1),纯度为1.8~2.0;经克隆转化和测序比对,PCR产物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登记的蜡样芽孢杆菌cytK和nhe相似性均为100%。在pH为7.0的条件下,每200μL胶体金溶液中链霉亲和素最佳标记量为6.0μL;质量控制线(C线)最佳标记量为2.00 g·L^(-1),cytK基因检测线(T1)最佳标记量为0.550 g·L^(-1),nhe基因检测线(T_(2))最佳标记量为0.2 g·L^(-1)。特异性检测,仅蜡样芽孢杆菌组显示阳性结果,试纸条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无交叉反应,与电泳结果一致;灵敏度检测,当双重核酸试纸条中蜡样芽孢杆菌DNA浓度降至10^(-2)mg·L^(-1)时,可观察到C线、T1线和T_(2)线3个条带,检测限为琼脂糖凝胶电泳(10^(-1)mg·L^(-1))的1/10;重复性检测,由不同实验室不同人员对试纸条进行验证,结果一致;稳定性检测,在第6、9和12个月进行试纸条稳定性验证,稳定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双重核酸试纸条法可以同时检测蜡样芽孢杆菌cytK和nhe毒素基因,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实现快速可视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cytK NHE 双重核酸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YF-2对冷藏三文鱼的保鲜作用
7
作者 王扬蕊 袁硕 +5 位作者 白凤翎 檀茜倩 崔方超 吕欣然 励建荣 董浩 《中国食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5-313,共9页
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为水产品中常见的优势腐败菌,其腐败特性受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信号分子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调控。以经荧光假单胞菌单独或与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的三文鱼为模型,测定不同贮藏时间的三文鱼块的细菌菌落总数、pH值、持... 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为水产品中常见的优势腐败菌,其腐败特性受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信号分子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调控。以经荧光假单胞菌单独或与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的三文鱼为模型,测定不同贮藏时间的三文鱼块的细菌菌落总数、pH值、持水力、硫代巴比妥酸(TBA)以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等指标,评价具有群体感应淬灭活性的蜡样芽孢杆菌YF-2粗细胞提取物(CCE)对冷藏三文鱼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YF-2 CCE蛋白质量浓度为10~160μg/mL时,不影响荧光假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160μg/mL蜡样芽孢杆菌YF-2 CCE的处理可使三文鱼菌落总数、pH值、TBA和TVB-N的上升速度及持水力的下降速度减慢。相较于被荧光假单胞菌单菌单独或与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的三文鱼样品,添加蜡样芽孢杆菌YF-2 CCE后可分别延长三文鱼贮藏期2 d和4 d。研究结果为应用群体感应淬灭菌控制水产品腐败,以及开发新型生物防腐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群体感应淬灭 混合腐败菌 三文鱼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CYTH样蛋白YjbK对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Cereulide生物合成过程的影响
8
作者 梁欣敏 李佳珣 +6 位作者 李阳福 秦科元 李湘 张菊梅 王涓 吴清平 丁郁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134,共10页
为了探究可以引发呕吐型食物中毒的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的合成机制,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对潜在调控基因yjbK进行敲除,发现yjbK在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合成中起正调控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YjbK的潜在磷酸水解酶活性及ExExK关... 为了探究可以引发呕吐型食物中毒的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的合成机制,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对潜在调控基因yjbK进行敲除,发现yjbK在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合成中起正调控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YjbK的潜在磷酸水解酶活性及ExExK关键位点。随后,构建了YjbK的点突变表达与回补菌株,明确了E6和E8位点的突变显著降低了磷酸水解酶活性及呕吐毒素的产量,从而证实了磷酸水解酶活性在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合成进程中发挥了正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呕吐毒素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呕吐毒素 YjbK蛋白 腺苷酸环化酶 磷酸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咪替丁联合蜡样芽孢杆菌治疗胃肠型感冒的临床疗效研究
9
作者 姚志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146-149,共4页
探究胃肠型感冒治疗中西咪替丁与蜡样芽孢杆菌联合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以医院2023年6月至2024年10月收治胃肠型感冒患者为例,择取78例以随机抽样方式分为对照组(39例,西咪替丁治疗)与观察组(39例,西咪替丁联合蜡样芽孢杆菌治疗)... 探究胃肠型感冒治疗中西咪替丁与蜡样芽孢杆菌联合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以医院2023年6月至2024年10月收治胃肠型感冒患者为例,择取78例以随机抽样方式分为对照组(39例,西咪替丁治疗)与观察组(39例,西咪替丁联合蜡样芽孢杆菌治疗),统计分析其近期疗效、症状评分、转归时间、生化指标、肠道菌群水平、风险事件。结果 治疗3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以及乳杆菌水平、双歧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后,观察组主要症状评分(8.98±2.41)分、次要症状评分(8.97±2.36)分、总症状评分(17.75±4.06)分,低于对照组(12.77±2.65)分、(11.16±2.45)分、(22.64±4.57)分(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粪便性状、排便次数、恶寒/恶风、发热转归时间与总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3d胃蛋白酶原I、胃泌素17、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风险事件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 在西咪替丁治疗基础上增加蜡样芽孢杆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病临床疗效,对患者症状控制与功能恢复促进具有积极影响,且该治疗方案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型感冒 西咪替丁 芽孢杆菌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种婷 《品牌与标准化》 2025年第1期182-184,共3页
蜡样芽孢杆菌是革兰氏阳性杆菌,且能产芽孢,是一种食源性条件致病菌,误食蜡样芽孢杆菌超标的乳制品、糕点、腐乳、发酵食品等会引起食物中毒。准确、快速、高效地检测蜡样芽孢杆菌对预防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 蜡样芽孢杆菌是革兰氏阳性杆菌,且能产芽孢,是一种食源性条件致病菌,误食蜡样芽孢杆菌超标的乳制品、糕点、腐乳、发酵食品等会引起食物中毒。准确、快速、高效地检测蜡样芽孢杆菌对预防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蜡样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说明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快速检测鉴定该菌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食源性 条件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源蜡样芽孢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1
作者 刘雨情 姚佳怡 +3 位作者 朱轶靓 杨鑫韬 宋璇 葛奇 《生物过程》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对此前医院环境中分离筛选得到的一株蜡样芽孢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对其基因组进行COG、GO、KEGG通路分析、CAZy、TCDB、CARD对比分析,获得相应注释基因。结果表明该株蜡样芽孢杆菌(ZJ4)基因组大小为584,719,145 bp,编码DNA序列(C... 对此前医院环境中分离筛选得到的一株蜡样芽孢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对其基因组进行COG、GO、KEGG通路分析、CAZy、TCDB、CARD对比分析,获得相应注释基因。结果表明该株蜡样芽孢杆菌(ZJ4)基因组大小为584,719,145 bp,编码DNA序列(CDS) 6063个,含有107个tRNA基因,45个rRNA基因。基因平均长度为809.19 bp,质粒数量有6个,遗传间区GC含量是16.09%。拥有14个基因组岛,10个位于染色体上,4个位于质粒上。通过CAZy数据库的比对共获得ZJ4碳水化合物酶基因数量共为124个;TCDB数据库比对转运蛋白共有七类,948个基因。CARD软件对ZJ4进行抗生素耐药基因预测ZJ4耐药基因共计353个,分为11类,在KEGG数据库中ZJ4共检测出13个基因,其中位于Sec-SRP分泌系统的居多,属于Tat分泌系统相对较少。结论:医疗环境中分离的蜡样芽孢杆菌活性强适应性好,具有溶血活性和较为复杂的蛋白质表达调控、耐药基因也相对较多,容易引起医院二次感染。Whole genome sequencing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a previously isolated Bacillus cereus strain from a hospital environment.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es including COG, GO, KEGG pathway annotation, CAZy, TCDB, and CARD were conducted to annotate functional gen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ome size of this B. cereus strain (ZJ4) is 584,719,145 bp, containing 6063 coding DNA sequences (CDS), 107 tRNA genes, and 45 rRNA genes. The average gene length was 809.19 bp, with six plasmids identified. The GC content of intergenic regions was 16.09%. 14 genomic islands were detected, 10 located on the chromosome and 4 on plasmids. 124 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 genes were revealed through CAZy database analysis. TCDB annotation identified 948 transporter genes classified into seven categories. 353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cross 11 classes were predicted by CARD software. KEGG pathway analysis detected 13 secretion system-related genes, predominantly in the Sec-SRP pathway, with fewer in the Tat pathway. Conclusion: The Bacillus cereus strain isolated from the medical environment exhibits strong adaptability, hemolytic activity, complex protein expression regulation mechanisms, and a high abundanc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making them prone to causing nosocomial secondary inf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基因组测序 毒力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片非致病性杂菌计数方法研究
12
作者 周爽 杨戈 张蕾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建立微生态活菌制品蜡样芽孢杆菌片的非致病性杂菌计数方法。方法:对蜡样芽孢杆菌片进行人工杂菌污染,采用稀释法、不同前处理方法以及选择性培养基法等,研究蜡样芽孢杆菌片非致病性杂菌计数方法。结果及结论:建立的杂菌计数法能... 目的:建立微生态活菌制品蜡样芽孢杆菌片的非致病性杂菌计数方法。方法:对蜡样芽孢杆菌片进行人工杂菌污染,采用稀释法、不同前处理方法以及选择性培养基法等,研究蜡样芽孢杆菌片非致病性杂菌计数方法。结果及结论:建立的杂菌计数法能检出蜡样芽孢杆菌片中非致病性杂菌,其适用性检查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微生态活菌制剂总论的要求,结果能反映样品中污染非致病性杂菌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活菌制品 芽孢杆菌 非致病性杂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补充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生物膜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抗病力及其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文亮 许华 +2 位作者 唐杨 宋晓玲 黄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95,共9页
为了研究外源补充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生物膜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抗病力及对其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空白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蜡样芽孢杆菌游离态活菌作为游离态组(活菌含量为10~8 CFU/g);... 为了研究外源补充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生物膜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抗病力及对其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空白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蜡样芽孢杆菌游离态活菌作为游离态组(活菌含量为10~8 CFU/g);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蜡样芽孢杆菌活菌生物膜作为生物膜组(活菌含量为10~8 CFU/g);每组8个平行。在养殖大棚暂养7 d后,对凡纳滨对虾进行40 d的养殖实验。在第17天进行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攻毒实验;第22天进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攻毒实验。期间在第1、5、10、15天采样,称重并测量体长计算生长速率。在第1、5、10、15、20、25天采样,并取其肠道内容物提取DNA,用16S r DNA序列V3+V4区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对虾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生物膜组和游离态组对虾体重、体长增长速率高于空白组,生物膜组与游离态组对虾体重、体长差异性不显著,生物膜组和游离态组对虾体重、体长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性显著。实验中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组成,其中,变形菌门平均占到总量的94.0%。变形菌门中主要以弧菌属(Vibrio)、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Octadecabacter等为主,生物膜组、游离态组、空白对照组弧菌属平均含量分别为34.65%、39.27%、58.00%。在WSSV攻毒实验中,生物膜组、游离态组、空白对照组平均累积死亡率分别为80.0%、77.0%、92.0%,各组差异性不显著(P>0.05)。在副溶血弧菌攻毒实验中,生物膜组、游离态组、空白对照组平均累积死亡率分别为61.3%、75.0%、77.3%,生物膜组与游离态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蜡样芽孢杆菌生物膜和游离态蜡样芽孢杆菌投喂凡纳滨对虾后,可改变对虾肠道的微生物组成,提高凡纳滨对虾生长速度、增强抗病能力,而且添加蜡样芽孢杆菌生物膜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生物膜 凡纳滨对虾 肠道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XG1的分离、鉴定与除草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娟 张明月 +5 位作者 张崎峰 杨鹏 刘曲玮 李永国 张利辉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6,共6页
为筛选出具有较高除草活性的微生物菌株,并对其次级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本试验从西瓜细菌性果腐病病叶上分离纯化微生物菌株,利用茎叶处理法测定了其次级代谢产物除草活性,利用16S rDNA序列和生理生化试验对除草活性最... 为筛选出具有较高除草活性的微生物菌株,并对其次级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本试验从西瓜细菌性果腐病病叶上分离纯化微生物菌株,利用茎叶处理法测定了其次级代谢产物除草活性,利用16S rDNA序列和生理生化试验对除草活性最高的菌株进行了种属鉴定,进而利用硅胶柱层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次级代谢产物中的除草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4株具有除草活性的细菌,其中菌株XG1对马唐的除草活性最高,将其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发酵液经液-液萃取,硅胶柱层析和HPLC分离纯化得到了保留时间为15.757 min的除草活性物质Ⅰ。本研究证明,菌株XG1具有开发成微生物源除草剂的潜力,并为今后分离纯化细菌次级代谢产物的除草活性物质和开发新型细菌除草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除草活性物质 HPLC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HDYM-02对亚麻生物脱胶沤麻液的理化性质及酶活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丹 王瑶 +3 位作者 潘超 郭尚旭 那金 葛菁萍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7-473,共7页
以分离自亚麻温水沤麻液中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HDYM-02为出发菌株,探究沤麻液的理化性质以及一系列脱胶酶的活性,进行了亚麻加菌生物脱胶研究。结果表明,加菌组中的细菌总数始终大于对照组,pH值整体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 以分离自亚麻温水沤麻液中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HDYM-02为出发菌株,探究沤麻液的理化性质以及一系列脱胶酶的活性,进行了亚麻加菌生物脱胶研究。结果表明,加菌组中的细菌总数始终大于对照组,pH值整体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加菌组果胶酶和果胶裂解酶活性都有所提高,最大值分别为200.1±4.9和366.1±3.1 U·mL^(-1)。相对对照组,加菌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活性都有所提高,半乳糖醛酸的含量也比对照组含量提高了31%。B.cereus HDYM-02能够提高体系中脱胶酶的酶活,且脱胶周期缩短了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亚麻 生物脱胶 脱胶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培养基应用于蜡样芽孢杆菌的计数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峥 崔霞 +2 位作者 张诣 牟椿頔 段佳丽 《首都公共卫生》 2024年第4期228-231,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蜡样芽孢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检测效果。方法分别使用甘露醇卵黄多黏菌素B(mannitol-yolk-polymyxin-B,MYP)培养基和蜡样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对于包括蜡样芽孢杆菌在内的10株芽孢杆菌的标准菌株、8株非芽孢杆菌标准菌株、30株... 目的比较两种蜡样芽孢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检测效果。方法分别使用甘露醇卵黄多黏菌素B(mannitol-yolk-polymyxin-B,MYP)培养基和蜡样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对于包括蜡样芽孢杆菌在内的10株芽孢杆菌的标准菌株、8株非芽孢杆菌标准菌株、30株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分离株进行生长率、特异性及选择性比对,并应用两种培养基对737件实际食品样品进行计数效果对比。结果蜡样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与MYP培养基虽然在生长率和实际样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特异性及选择性均优于MYP,特别是显色培养基的特异性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更具优势。结论蜡样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较传统的MYP培养基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及选择性,建议在食品样品蜡样芽孢杆菌计数检测时增加显色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甘露醇卵黄多黏菌素B(MYP)培养基 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 计数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性眼内炎疾病特点分析及药物治疗策略
17
作者 贾雪松 王娟 +2 位作者 李乐 罗世伟 付政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9期28-33,共6页
目的:分析蜡样芽孢杆菌性眼内炎的疾病特点和细菌耐药情况,探讨药物治疗措施。方法:收集某院201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经细菌学培养确诊为蜡样芽孢杆菌性眼内炎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职业、病因、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手术... 目的:分析蜡样芽孢杆菌性眼内炎的疾病特点和细菌耐药情况,探讨药物治疗措施。方法:收集某院201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经细菌学培养确诊为蜡样芽孢杆菌性眼内炎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职业、病因、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手术方式、药敏试验结果、药物治疗策略和住院经济学指标。结果:纳入的7例蜡样芽孢杆菌性眼内炎患者经手术和药物治疗后,末次出院时均保留眼球,视力检查不配合2例(28.57%),视力下降1例(14.29%),视力不变1例(14.29%),视力提高1级2例(28.57%),视力提高4级1例(14.2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万古霉素、氯霉素、阿米卡星、利福平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头孢唑林和头孢他啶耐药。4例(57.14%)住院次数大于1次,5例(71.43%)手术次数多于1次,6例(85.71%)住院总费用高于2万元,7例患者住院总天数均大于1周。结论:蜡样芽孢杆菌所致的眼内炎较少见,但由于其具有快速的繁殖能力和迁移速率,眼球感染后可诱发严重炎症反应及视网膜结构破坏,应给予快速和适当的治疗干预,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为治疗蜡样芽孢杆菌性眼内炎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芽孢杆菌 眼内炎 药敏试验 万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LJ01中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和纯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思敏 罗彤晖 +2 位作者 费永涛 吴健锋 刘冬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4,共6页
利用克隆表达技术,对一种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LJ01的亚硝酸盐还原酶(nitrite reductase,Ni R)基因进行克隆、原核表达,利用Ni柱亲和层析和DEAE Sepharose Fast Flow交换层析对表达的重组NiR进行纯化,分析重组酶的性质。研究结... 利用克隆表达技术,对一种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LJ01的亚硝酸盐还原酶(nitrite reductase,Ni R)基因进行克隆、原核表达,利用Ni柱亲和层析和DEAE Sepharose Fast Flow交换层析对表达的重组NiR进行纯化,分析重组酶的性质。研究结果显示,该NiR含有一个1 62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40 个氨基酸序列,重组NiR的分子质量约为67 ku;该酶中同时存在铁离子和铜离子,且含量分别为51.0 mg/kg和184.5 mg/kg;圆二色谱结果显示α-螺旋结构在重组NiR中所占比例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还原酶 芽孢杆菌 基因克隆 蛋白表达 工程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模拟优化蜡样芽孢杆菌W-3菌株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遥 李旭旭 +5 位作者 闫丽欢 范新凤 薛智权 荆小院 赵燕 冯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6-944,共9页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对产木聚糖酶的工艺进行优化,为进一步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碳源、氮源、pH、温度、接种量和转速6个因素对蜡样芽孢杆菌W-3产木聚糖酶的影响。通过Design Expert 10.0.3软件中的...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对产木聚糖酶的工艺进行优化,为进一步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碳源、氮源、pH、温度、接种量和转速6个因素对蜡样芽孢杆菌W-3产木聚糖酶的影响。通过Design Expert 10.0.3软件中的Box-Behnken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通过对小麦麸皮、氯化铵、pH、温度、接种量和转速进行不同组合,系统地优化了发酵条件。利用二次响应面回归方法建立酶产量与各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回归分析确定各因素对酶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小麦麸皮添加量、氯化铵添加量、pH和温度是影响发酵的主效应因素,单因子优化显示,蜡样芽孢杆菌W-3发酵产木聚糖酶条件为小麦麸皮35 g/L、氯化铵5 g/L、pH 8.0、温度70℃、接种量2%、转速210 r/min。在单因子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响应面优化,找到了更优的发酵参数,经过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小麦麸皮33.0 g/L、氯化铵5.1 g/L、pH 8.3、温度73℃、接种量2%、转速210 r/min,该条件下蜡样芽孢杆菌W3发酵产生的木聚糖酶的酶活为523.24 U/mL。【结论】本试验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蜡样芽孢杆菌W-3发酵条件,在33.0 g/L小麦麸皮、5.1 g/L氯化铵、pH 8.3、73℃、2%接种量、210 r/min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木聚糖酶的酶活(523.24 U/mL),比优化之前(225.53 U/mL)提高了2.3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W-3 木聚糖酶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筛选鉴定及在雪茄烟叶发酵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6
20
作者 李宁 汪长国 +10 位作者 曾代龙 刘一兵 杨军 雷金山 贾玉红 赵敏 吴艳 寇明钰 刘林 戴亚 张燕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69,共5页
采用酪蛋白水解实验和蛋白酶活力测定对烟草表面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对所筛选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理化试验及16SrRNA基因测序的鉴定。将筛选所得菌株x-2添加到雪茄烟叶表面进行人工发酵,对发酵后烟叶进行常规氮化合物测定和感官质量评... 采用酪蛋白水解实验和蛋白酶活力测定对烟草表面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对所筛选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理化试验及16SrRNA基因测序的鉴定。将筛选所得菌株x-2添加到雪茄烟叶表面进行人工发酵,对发酵后烟叶进行常规氮化合物测定和感官质量评吸,结果表明:筛选所得菌株x-2在45℃时其产酸、中、碱性蛋白酶最高酶活力分别为91.63 U/mL、163.34 U/mL、43.82 U/mL,经过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在雪茄烟叶堆积发酵过程中添加x-2可明显降低烟叶含氮化合物含量,发酵结束时烟叶总氮降低21.64%、蛋白质降低13.53%、总植物碱降低36.38%,挥发碱降低24.05%;感官评吸结果显示烟叶劲头、刺激性改善最为明显,同时杂气减轻、香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 雪茄烟叶 人工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