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形螺旋叶轮血泵全流场三维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殿荣 王广义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1-44,共4页
利用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血泵的三维建模,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数值模拟血泵的全三维内流场。数值模拟采用的是非定常的三维N-S方程和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以及kε-湍流模型。对血泵的内流场进行了分析,对导流... 利用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血泵的三维建模,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数值模拟血泵的全三维内流场。数值模拟采用的是非定常的三维N-S方程和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以及kε-湍流模型。对血泵的内流场进行了分析,对导流叶片的作用及其对内部流场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所作研究对于锥形螺旋叶轮血泵叶轮和流道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螺旋叶轮 血泵 流场 导叶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式流量计螺旋叶轮的设计和制造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淳 《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41-43,共3页
介绍了涡轮流量计叶轮的设计理论,针对高精度涡轮流量计关键件的设计理论与加工工艺不足,对叶轮参数的确定作了详细论述,提出了合理实用的制造工艺。
关键词 速度式流量计 螺旋叶轮 涡轮流量计 动量矩原理 数学模型 塑料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驱动全磁浮锥形螺旋叶轮血泵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殿荣 殷桂梁 +4 位作者 吴长奇 韩雪艳 刘宝华 吴晓明 张伟 《数字制造科学》 2011年第2期1-58,I0002-I0020,共77页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体外驱动全磁浮锥形螺旋叶轮血泵的研究》,河北省回国留学人员择优资助经费项目《体外驱动全磁浮锥形螺旋轴流血泵研究》,以及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磁悬浮外...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体外驱动全磁浮锥形螺旋叶轮血泵的研究》,河北省回国留学人员择优资助经费项目《体外驱动全磁浮锥形螺旋轴流血泵研究》,以及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磁悬浮外磁场驱动轴流血泵的研究》的共同资助下,开展体外驱动全磁浮锥形螺旋叶轮血泵(TMSCSI—BP-DOD)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制造出物理原型样机,对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学术总结报告。为减少和消除血泵流道结构不合理引发的溶血和血栓问题,以减小血液流动剪切速度为目标,基于“静止进口导叶导轮+锥形螺旋叶轮转于+静止出口导叶导轮”的结构,提出一种体外驱动、在轴向和径向完全实现磁悬浮的新式血泵——TMSCSI-BP-DOD,建立起锥形螺旋叶轮转子及其流道内的血液学和流体动力学模型,模拟分析血液流场和流动规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考察一定转动速度下,锥形螺旋叶轮转子叶片数、叶片螺距、转子锥度、进出口导轮叶片形状和导轮叶片数等参量对血泵流场、输出流量和压力的影响规律,模拟血泵结构参数变化对血泵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得到21条研究推论,归纳出5条研究结论。提出了TMSCSI-BP-DOD转子、叶片、导轮设计应遵循的7条设计准则:血泵进口端壳体和出口端壳体内表面应该设计成流线形状;进出口导轮应该设计成锥弧形曲面,并能与血泵进口端壳体和出口端壳体内表面相匹配,转子应该设计成锥形,转子锥度应该选取为9.46°;与转子对应的血泵壳体部分内表面应该设计成锥形,并与转子的锥度相同;锥形转子上的叶片应为螺旋状,且选取螺旋头数为3,即螺旋叶片数为3;锥形转子上螺旋叶片的螺距应该选取为35mm;进出口导轮上的导叶片形状应设计成圆弧状,进出口导轮上的叶片数分别为8。为了解决血泵机械轴承在运转过程中由于磨损而引发血泵的失效,以及轴承摩擦热对血液可能产生的破坏作用,提出采用磁悬浮轴承(MSB)替代机械轴承的锥形螺旋叶轮血泵转子(RCSIP)径向和轴向混合被动式磁悬浮结构,构成了血泵锥形螺旋转子的轴向和径向磁悬浮轴承I建立了径向永磷轴承内磁环径向有偏移、轴向有偏移情况下轴向悬浮力、径向悬浮力的数学模型;建立了轴向永磁轴承动环轴向有偏移情况下轴向悬浮力的数学模型。采用ANSYS/Emag中的电磁场模块,仿真分析了不同气隙及径向偏移量下永磁轴承的磁力线分布,内磁环所受径向悬浮力与径向偏移量之间的关系,不同轴向偏移量时径向永磁轴承磁感应强度矢量分布,径向永磁轴承轴向悬浮力与轴向偏移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上述数值计算分析数据,得到了14条研究推论,归纳出10条研究结论。根据上述推论和结论,提出了关于TMSCSI-BP-DOD轴向和径向永磁轴承设计所应遵循的5条设计准则:径向永磁轴承应该由轴向充磁的两个磁环组成;为保证产生足够的径向悬浮力,径向气隙go应取值0.2mm;轴向永磁轴承应该由轴向充磁的两个永磁环组成;为保证产生足够的轴向悬浮力,轴向问隙应控制在0.2mm附近;为保证对血泵转子磁悬浮的稳定性,轴向和径向永磁轴承应该成对出现。针对血泵动力导线与控制导线穿越皮肤引起人体感染等问题。构思出体外磁场驱动方案——血泵转子驱动永磁铁采用高磁性永磁体NdFeB制成,运用永磁电机驱动原理,对线圈组加载交变电流来产生旋转磁场,对永磁转子产生旋转力矩,从而驱动转子持续转动。提出呈120。均匀周向排列的三线圈驱动系统和呈60。均匀周向排列的六线圈驱动系统等两种设计方案。针对旋转磁场的构建,以三线圈驱动方案和六线圈驱动方案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Emag的电磁场模块通过剩磁、内禀矫顽力、转子内径、转子外径、转子与线圈中心距等参量仿真模拟了加载电流与永磁转子上产生的驱动力矩之间的关系,以及线圈与永磁转子之间的距离与永磁转子上产生的驱动力矩之间的关系,得到了14条研究推论,归纳出5条研究结论。根据上述研究推论和结论,提出了关于TMSCSI—BP—DOD血泵转子外磁场驱动设计所应遵循的3条设计准则:转子上必须有4个径向充磁的永磁磁条;驱动线圈取为6个,且沿转子周向均匀布置;驱动线圈与转子之间的中心距应控制在40~60mm之间,以保证永磁转子上产生足够的驱动力矩。为验证六线圈驱动方案正确性,分析驱动距离、驱动电流对永磁转子转速的影响规律,构建起TMSCSI—BP—DOD转子外磁场驱动实验装置,通过改变线圈组与转子中心距离,获得其在定值输入电流下永磁转子所能达到的最高转速与距离关系曲线;保持线圈绕组与永磁转子中心距一定,获得测量输入驱动线圈电流变化的情况下永磁转子最大转速与驱动电流的关系曲线。据此得到了2个推论,实现了距转子40~60mm范围内无机械连接磁场驱动。为了验证所构思的新型血泵工作结构的可实现性,制造出TMSCSI—BP-DOD物理原型样机。以锥形螺旋转子、导轮及外壳等3个关键零件为对象,规划了TMSCSI—BP-DOD物理原型样机零件的制造过程和制造工艺,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建立了血泵总装配流程图和装配步骤,得到了血泵物理原型样机的总装配图。通过机械制造,得到了锥形螺旋转予、导轮及外壳等实际加工体,通过测量,得到实际加工公差,证明上述3个关键零件的加工步骤、加工工艺流程正确。搭建了TMSCSI—BP—DOD物理原型样机实验测试系统,测试了血泵扬程与转速、流量之间的关系,血泵转速与控制器电流、电压和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血泵扬程与功率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了5条研究推论,证明TMSCSI—BP-DOD的工作原理是正确的,其最高驱动转速可达5750r/min,对应的流量达2L/min,压力达18.49kPa,输出流量和压力可以满足人体辅助血液循环的要求,但尚不能满足完全代替人体心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驱动全磁浮锥形螺旋叶轮血泵(TMSCSI-BP-DOD) 锥形螺旋叶轮 溶血 血栓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永磁轴承 磁悬浮力 外磁场驱动 物理原型样机 加工工艺
原文传递
等离子熔积/铣削复合直接制造高温合金双螺旋整体叶轮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海鸥 熊新红 王桂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723-1726,共4页
采用等离子熔积与铣削复合制造技术,在等离子熔积成形过程中复合铣削精整,试制了难加工高温合金双螺旋整体叶轮样件,其组织性能和力学性能均高于采用传统工艺加工获得的叶轮。该技术解决了现有高能束熔积成形技术因无支撑和台阶效应造... 采用等离子熔积与铣削复合制造技术,在等离子熔积成形过程中复合铣削精整,试制了难加工高温合金双螺旋整体叶轮样件,其组织性能和力学性能均高于采用传统工艺加工获得的叶轮。该技术解决了现有高能束熔积成形技术因无支撑和台阶效应造成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不高的瓶颈问题,是难加工材料零件短流程、低成本、高质量无模精确制造的新的有效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DM 等离子熔积 铣削 高温合金 螺旋整体叶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垂直轴螺旋型风力叶轮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蔚峰 康灿 杨敏官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21-1426,共6页
提出一种新型垂直轴螺旋型风力叶轮。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选取SST k-ω湍流模型对提出的新型螺旋型叶轮和传统的直线型叶轮周围的非定常三维湍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两种叶轮的力矩系数、周围速度分布、水平截面上的流谱及... 提出一种新型垂直轴螺旋型风力叶轮。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选取SST k-ω湍流模型对提出的新型螺旋型叶轮和传统的直线型叶轮周围的非定常三维湍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两种叶轮的力矩系数、周围速度分布、水平截面上的流谱及涡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螺旋型叶轮的力矩系数波动幅度较小,平均力矩系数较大,叶轮输出功率较稳定;螺旋型叶轮内部的低压区和外部高压区间的压差是促进叶轮旋转的动力;螺旋型叶轮的空间三维形状导致各水平截面的叶片攻角不同,流谱及涡量分布有明显区别,而直线型叶轮不同截面的涡量分布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螺旋型风力叶轮 三维流动 叶片扭角 运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螺旋面叶轮的加工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格侠 杨公明 +1 位作者 周敏姑 宁汪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1-113,共3页
 分析了微型螺旋面叶轮的结构和工艺特点,介绍了应用高精度万能铣床和特殊刀具加工该种叶轮的方法。实际生产表明,该加工工艺方法可获得较好的加工效果。
关键词 螺旋叶轮 铣削加工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轴螺旋形风力叶轮组合与干扰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宸 康灿 张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18-2124,共7页
对多个螺旋形Savonius叶轮的组合性能与叶轮间的复杂流动特征进行数值研究,评估叶轮的力矩系数和做功能力,重点分析叶轮之间的相互干扰。对于沿主流方向排列的2个叶轮,当间距较小时,整体力矩系数较高但偏离叶轮的力矩特征;上游叶轮的尾... 对多个螺旋形Savonius叶轮的组合性能与叶轮间的复杂流动特征进行数值研究,评估叶轮的力矩系数和做功能力,重点分析叶轮之间的相互干扰。对于沿主流方向排列的2个叶轮,当间距较小时,整体力矩系数较高但偏离叶轮的力矩特征;上游叶轮的尾流与下游叶轮旋转诱导的流动发生相互作用,两叶轮间距增大时这种作用减弱;三叶轮方案的整体做功能力和单个叶轮的力矩特性均较好;下游叶轮的来流流场中,轴频占主导地位,其他频率分布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形Savonius叶轮 叶轮方案 干扰 尾流 力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轴螺旋式风力叶轮的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康灿 王蔚峰 杨敏官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1,36,共5页
采用风力叶轮直接驱动盘式发电机的方式,针对一种垂直轴螺旋式风力叶轮进行旋转状态下的动态特性试验研究,分别在自然风条件下和拖车试验条件下(来流速度为1~12 m/s),对试验装置的空载转速、空载电压进行测定,并对叶尖速比进行统计分... 采用风力叶轮直接驱动盘式发电机的方式,针对一种垂直轴螺旋式风力叶轮进行旋转状态下的动态特性试验研究,分别在自然风条件下和拖车试验条件下(来流速度为1~12 m/s),对试验装置的空载转速、空载电压进行测定,并对叶尖速比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风条件下,风速波动大,导致瞬态采集的风速与风轮转速不对应;在拖车试验条件下,来流速度相对稳定,且较易控制,风速与输出电压的对应关系较为明显。研究结果为相应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螺旋型风力叶轮 盘式发电机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式离心泵叶轮动平衡问题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凌勇坚 王薇 《通用机械》 2004年第7期75-77,共3页
叙述了针对现有处理螺旋式离心泵叶轮动平衡问题所存在的不足,通过借助于三维CAD手段对叶轮进行优化设计,较好地解决了动平衡的问题,实现了既可减少叶轮的加工去重量,降低制作成本,改善泵加工质量,又可提高泵的工作效率,真正地达到以低... 叙述了针对现有处理螺旋式离心泵叶轮动平衡问题所存在的不足,通过借助于三维CAD手段对叶轮进行优化设计,较好地解决了动平衡的问题,实现了既可减少叶轮的加工去重量,降低制作成本,改善泵加工质量,又可提高泵的工作效率,真正地达到以低的消耗,生产出高质、节能的螺旋式离心泵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叶轮 动平衡 CAD 节能 离心泵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3D设计软件解决螺旋离心式叶轮的动平衡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向群 鲁求荣 《排灌机械》 2000年第4期25-26,共2页
根据机械动平衡的力学原理 ,借助 3D设计软件的特点 。
关键词 螺旋离心式叶轮 动平衡 3D设计软件 潜污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垂直轴螺旋形风力叶轮附近的三维湍流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敏官 王蔚峰 康灿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期220-223,共4页
以FIN翼型作为基本翼型,设计了一种垂直轴螺旋形风力叶轮。运用商用CFD软件Fluent对叶轮附近的三维湍流场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分析了基本截面在不同迎风角度下的受力特征,获得了在最大力矩系数工况下流场中的流速和压力系数分布,并对... 以FIN翼型作为基本翼型,设计了一种垂直轴螺旋形风力叶轮。运用商用CFD软件Fluent对叶轮附近的三维湍流场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分析了基本截面在不同迎风角度下的受力特征,获得了在最大力矩系数工况下流场中的流速和压力系数分布,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扭角时的力矩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迎风角度基本截面上的合力方向有较大差别,整个叶片上的力构成了复杂的力系;在最大力矩条件下,随着叶轮高度的变化,叶轮内的气流扩散区逐渐增大,压力系数分布逐渐减小;在不同叶片扭角条件下,力矩系数在叶轮旋转过程中的波动特征不同,90°叶片扭角力矩波动幅度较小,运行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螺旋形风力叶轮 数值模拟 三维流动 叶片扭角 运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式叶轮及导叶的水力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符伟 宋小伍 +1 位作者 孙琪 李中双 《通用机械》 2016年第8期54-58,共5页
螺旋式叶轮是立式泵用大推力油轴承组件中的关键部件,叶轮运转时,驱动轴承的润滑油系统中的润滑油循环流动,为主推力瓦、副推力瓦与推力盘之间提供所需的润滑油,使其形成油膜,避免发生干摩擦而损坏轴承,同时带走轴承产生的热量以冷却轴... 螺旋式叶轮是立式泵用大推力油轴承组件中的关键部件,叶轮运转时,驱动轴承的润滑油系统中的润滑油循环流动,为主推力瓦、副推力瓦与推力盘之间提供所需的润滑油,使其形成油膜,避免发生干摩擦而损坏轴承,同时带走轴承产生的热量以冷却轴承。通过叶轮及导叶的设计及试验研究,利用试验装置测试水力性能,并考虑不同温度下因黏度发生变化而对性能产生的影响。经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证明水力特性满足推力轴承对润滑油系统的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叶轮 导叶 推力轴承 水力性能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桨叶轮自由曲面五轴高速数控加工技术
13
作者 王林峰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22期57-60,共4页
本研究主要探究了五轴高速数控加工技术在螺旋桨叶轮加工中的应用。文章首先介绍了螺旋桨的整体构造和桨叶形成方式,通过构建工件坐标系{O-XYZ},得到了螺旋桨叶轮在三维坐标系中的模型坐标。在应用五轴数控加工技术时,刀轴控制方式和驱... 本研究主要探究了五轴高速数控加工技术在螺旋桨叶轮加工中的应用。文章首先介绍了螺旋桨的整体构造和桨叶形成方式,通过构建工件坐标系{O-XYZ},得到了螺旋桨叶轮在三维坐标系中的模型坐标。在应用五轴数控加工技术时,刀轴控制方式和驱动方法,以及刀位轨迹的规划、刀具的选择与夹具的设计等,都是决定叶轮自由曲面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对此展开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叶轮 五轴高速数控加工 刀位轨迹 走刀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式叶轮及导叶的水力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
14
作者 宋小伍 符伟 +2 位作者 孙琪 李中双 李娟娟 《水泵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22,13,共5页
螺旋式叶轮是立式泵用油润滑大容量推力轴承组件中的关键部件。叶轮运转时,该螺旋叶轮驱动轴承润滑油系统中的润滑油循环流动,为主推力瓦、副推力瓦与推力盘之间提供所需的润滑油,使其形成油膜,避免瓦块与推力盘之间发生干摩擦而损坏轴... 螺旋式叶轮是立式泵用油润滑大容量推力轴承组件中的关键部件。叶轮运转时,该螺旋叶轮驱动轴承润滑油系统中的润滑油循环流动,为主推力瓦、副推力瓦与推力盘之间提供所需的润滑油,使其形成油膜,避免瓦块与推力盘之间发生干摩擦而损坏轴承,同时带走轴承产生的热量以冷却轴承。本文通过该螺旋叶轮及导叶的设计及试验研究,利用试验装置测试水力性能,并考虑不同温度下因粘度发生变化而对润滑性能产生的影响。经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证明其水力特性满足推力轴承对润滑油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驱动泵 螺旋叶轮 导叶 推力轴承 油泵水力性能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Z型泵螺旋式叶轮不平衡量超大问题的研究
15
作者 谢武 曾健英 赵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3-104,共2页
IFZ型无堵塞泵螺旋式叶轮的不平衡量对泵的水力性能有重大影响。常规方法不能有效去除不平衡量超大的问题。为了解决叶轮不平衡量超大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平衡环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叶轮静平衡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无堵塞泵 螺旋叶轮 不平衡量 平衡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顶间隙大小对螺旋离心泵内部压力脉动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华 陈斌 +2 位作者 王炳祺 史长彪 沈登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9,共6页
叶顶间隙大小是影响半开式螺旋离心泵内外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充分探究叶顶间隙大小对其内外特性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理,该文以一台比转速237的单叶片螺旋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叶顶间隙专用调节机构,分别调整叶顶间隙大小至0.3、... 叶顶间隙大小是影响半开式螺旋离心泵内外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充分探究叶顶间隙大小对其内外特性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理,该文以一台比转速237的单叶片螺旋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叶顶间隙专用调节机构,分别调整叶顶间隙大小至0.3、0.5和0.8 mm,与叶轮外径的比值分别为0.13%、0.22%和0.35%。针对3种叶顶间隙大小情况,同时进行外特性试验和压力脉动试验研究。压力脉动的监测点包括叶轮进口边、叶轮中部、蜗壳第三断面和蜗壳隔舌附近。结果表明叶顶间隙大小与叶轮平均直径的比值应介于0.13%~0.22%之间。同时,结合压力脉动试验获得的实测压力波形图、压力系数波形图及频域图,分析了单叶片螺旋离心泵内部压力脉动的规律,为半开式螺旋离心泵的减振降噪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片 叶轮 螺旋叶轮 叶顶间隙 外特性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螺旋轴流血泵流场三维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殿荣 王广义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7-50,共4页
利用ProE软件对血泵的不同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中非定常三维N-S方程,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以及k-ε湍流模型方法数值模拟血泵的全三维内流场。着重计算和分析旋转叶轮转速和锥... 利用ProE软件对血泵的不同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中非定常三维N-S方程,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以及k-ε湍流模型方法数值模拟血泵的全三维内流场。着重计算和分析旋转叶轮转速和锥度变化对血泵流场的影响。仿真试验表明,锥形螺旋轴流血泵转速和锥度都不应过大,否则将会使得流场变得紊乱。转速过大,泵的性能会降低;锥度不应过大,否则不能保证流场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螺旋叶轮 血泵 流场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粒在螺旋离心泵内运动数值模拟分析
18
作者 张海录 郭睿智 《机械工程师》 2010年第7期65-67,共3页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FLUENT软件对煤粒在螺旋离心泵内部的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煤粒在螺旋离心泵内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规律。螺旋叶轮独特的大角度叶轮包角使煤粒进入叶轮后,实现了多级加速的作用,证明了螺旋离心泵在煤粒...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FLUENT软件对煤粒在螺旋离心泵内部的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煤粒在螺旋离心泵内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规律。螺旋叶轮独特的大角度叶轮包角使煤粒进入叶轮后,实现了多级加速的作用,证明了螺旋离心泵在煤粒输送中具有很好的增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螺旋离心泵 煤粒 螺旋叶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离心泵工作特性理论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李仁年 李兵 韩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53,共3页
螺旋离心泵具有独特的螺旋离心叶轮,这种叶轮使得螺旋离心泵较之于普通污水泵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从流体力学和泵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螺旋离心泵的无堵塞性、调节性、能量性能、汽蚀性能等工作特性及其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其内部流动机理... 螺旋离心泵具有独特的螺旋离心叶轮,这种叶轮使得螺旋离心泵较之于普通污水泵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从流体力学和泵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螺旋离心泵的无堵塞性、调节性、能量性能、汽蚀性能等工作特性及其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其内部流动机理和新的设计方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离心泵 污水泵 工作特性 螺旋离心叶轮 内部流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消化池搅拌用叶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章发 徐振湖 《流体机械》 CSCD 2002年第10期11-14,共4页
介绍了用诱导轮改造后的圆柱形螺旋叶轮的设计参数和试验数据 ,改造后的叶轮不仅能达到正、反转性能要求 ,而且基本符合相似换算定律。
关键词 污泥消化池 搅拌 螺旋叶轮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