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林 吕彦朋 +1 位作者 董鑫昌 狄长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1230-1235,共6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首次接受下肢动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首次接受下肢动脉检查及治疗的286例糖尿病患者的MSCTA、DSA、CDFI影像学资料,以DSA检查结果为诊断糖尿病伴下肢ASO的金标准,分析MSCTA、CDFI检查对糖尿病伴下肢ASO的诊断效能。结果286例糖尿病患者均顺利完成MSCTA、CDFI扫描,共获取1449个动脉节段,包括膝上动脉1110个,膝下动脉339个。DSA检查结果显示,阴性126个,阳性1323个。在1449个动脉节段中,MSCTA检查对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腓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DFI检查(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MSCTA检查对肾下腹主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足底动脉的诊断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47、0.828、0.922,0.799,P<0.01)。CDFI检查对足背动脉的诊断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922,P<0.01)。结论与CDFI检查相比,MSCTA检查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的动脉病变长度和动脉狭窄程度,其对肾下腹主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足底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更接近DSA检查结果,可以作为糖尿病伴下肢ASO的术前筛查和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成分和体积的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金勇 孙宏亮 +2 位作者 叶志东 樊雪强 刘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3-839,共7页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评价无症状性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的成分和体积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评价无症状性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的成分和体积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连续行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70%患者的临床资料。症状性患者定义为6个月内出现一过性黑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非致残性脑卒中者,否则定义为无症状性患者。共有78例患者符合条件,其中无症状性患者35例(44.9%),症状性患者43例(55.1%)。所有患者造影前一个月内行MDCTA检查。通过MDCTA利用后处理工作站斑块分析软件并根据不同的HU值将颈动脉斑块分为脂质斑块(富含脂质坏死核心,≤60 HU)、纤维斑块(60~130 HU)和钙化斑块(≥130 HU),计算斑块的总体积,各种斑块的体积及所占的比例,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无症状性患者的钙化斑块比例明显高于症状性患者(t=2.760,P=0.007),而脂质斑块比例低于症状性患者(Z=-2.009,P=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钙化斑块比例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OR=0.949,95%CI:0.915~0.985,P=0.005),脂质斑块比例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呈负相关(OR=1.068,95%CI:1.021~1.117,P=0.004)。对于症状性患者,当脂质斑块比例大于30.3%时,其特异度为94.3%,而敏感度仅为37.2%。两组斑块体积及纤维斑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斑块相比,无症状斑块钙化比例增加、脂质比例减少,脂质斑块比例大于30.3%在临床上可以作为预测症状性斑块一个有用的截点,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可以应用MDCTA斑块分析进行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无症状性 症状性 斑块成分与体积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门静脉成像对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术前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华 杨保亲 陶俞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门静脉成像(MSCTP)对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武汉市第八医院武汉市肛肠医院收治的130例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EGV患者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门静脉成像(MSCTP)对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武汉市第八医院武汉市肛肠医院收治的130例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EGV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内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P对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的EGV的诊断价值及对EGV分级与分型结果与内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内镜检查结果显示,130例患者中,合并EGV患者为91例,未合并EGV患者为39例。MSCTP诊断EGV的灵敏度为93.42%,特异度为87.18%,准确度为91.54%,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903],诊断结果与内镜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00,P<0.05)。MSCTP对EGV分级、分型的诊断结果与内镜检查结果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65、0.806,P<0.05)。结论MSCTP对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EGV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EGV分级与分型的诊断结果与内镜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为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EGV的分级、分型及临床疗效提供可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门静脉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检查DTI序列联合螺旋CT成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4
作者 王方旭 赵志军 +2 位作者 徐明露 姚仲欣 王倩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弥散张量成像(DTI)序列联合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9月—2023年3月就诊的老年ACI患者153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弥散张量成像(DTI)序列联合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9月—2023年3月就诊的老年ACI患者153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58例,NIHSS评分<5分)、中度组(49例,NIHSS评分5~15分)与重度组(46例,NIHSS评分>15分)。所有患者均接受DTI序列检查与螺旋CT成像检查,随访3个月,根据老年ACI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对比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DTI序列、螺旋CT成像参数,对比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DTI序列、螺旋CT成像参数及临床资料,分析老年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DTI序列、螺旋CT成像参数对老年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特异性指标(FA)、容积比各项异性(VRA)、脑血流量(CBF)低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中度组FA、VRA、CBF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峰值时间长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中度组峰值时间长于轻度组(P<0.05)。三组平均弥散系数(DCavg)衰减指数(Ex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153例患者中预后不良41例,预后良好112例。预后不良组FA、VRA、CBF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峰值时间比预后良好组长(P<0.05),两组Exat、DCavg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心房颤动史例数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OR=3.618,95%CI:1.670~7.838)、FA降低(OR=0.366,95%CI:0.155~0.862)、NIHSS评分升高(OR=4.293,95%CI:1.823~10.110)、VRA降低(OR=0.305,95%CI:0.130~0.719)、CBF降低(OR=0.256,95%CI:0.109~0.603)、峰值时间延长(OR=4.272,95%CI:1.816~10.050)为老年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FA、VRA、CBF、峰值时间及四者联合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91、0.802、0.821、0.813、0.896(P<0.05),且四者联合的AUC值更高(P<0.05)。结论MRI检查DTI序列参数(FA、VRA)、螺旋CT成像(CBF、峰值时间)在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且四者联合具有更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序列 螺旋计算机扫描成像 老年 急性脑梗死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三维重建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霍莹莹 赵净杰 闫松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7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三维重建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检查的68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MSCTA检查。以DSA检查...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三维重建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检查的68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MSCT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观察MSCTA三维重建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情况,分析MSCTA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68例疑似患者中,经DSA检查共检出颅内动脉瘤56例,检出率为82.35%,经MSCTA三维重建技术检查共检出颅内动脉瘤54例,检出率为79.41%;MSCTA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时间短于DSA检查,检查费用低于DSA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A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灵敏度为94.64%,特异度为91.67%,准确度为94.12%,阳性预测值为98.15%,阴性预测值为78.57%。Kappa检验显示:MSCTA三维重建技术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κ=0.810,P<0.001)。结论:MSCTA三维重建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果较好,与DSA检查一致性强,且检查时间短、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与结节大小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慎江 肖湘生 +3 位作者 刘士远 李惠民 李成洲 张沉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74-78,共5页
背景与目的孤立肺结节是肺部的常见病变,多层螺旋CT的应用,为更好地定量评价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提供了可能。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与结节大小的关系。方法68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 cm),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 背景与目的孤立肺结节是肺部的常见病变,多层螺旋CT的应用,为更好地定量评价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提供了可能。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与结节大小的关系。方法68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 cm),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以4ml/s的速度注入对比剂,4×5mm或4×2.5 mm扫描模式,不动床)。记录孤立肺结节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值、灌注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及平均通过时间,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价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定量CT参数与结节大小的关系。结果恶性结节强化值、恶性结节的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灌注值及平均通过时间与结节大小无关(r=0.18,P=0.14;r=0.20,P=0.09;r=0.01,P=0.95;r=0.01,P=0.93)。结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定量CT参数不受结节大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血流模式 螺旋扫描计算机成像 影像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成强 桂春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92-95,共4页
心脏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MSCT)能够显示心脏解剖结构和心脏功能情况,可反映心脏原发良性肿瘤、心脏原发恶性肿瘤、心脏非肿瘤性占位病变的特点。根据MSCT了解的肿瘤位置、大小、密度、血供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以初步评价肿瘤... 心脏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MSCT)能够显示心脏解剖结构和心脏功能情况,可反映心脏原发良性肿瘤、心脏原发恶性肿瘤、心脏非肿瘤性占位病变的特点。根据MSCT了解的肿瘤位置、大小、密度、血供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以初步评价肿瘤的性质,并能帮助术前评估肿瘤临近冠脉及肺部大血管走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占位性病变 心脏良性肿瘤 心脏恶性肿瘤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SCTA在股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宝居 钱波 +1 位作者 吴陶 张玉玲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1095-1098,1104,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在股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和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60例下肢闭塞性动脉...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在股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和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60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临床资料。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MSCTA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单独和联合检查对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股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诊断效能。结果60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经DSA检查确诊股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57例;经MSCTA检查灵敏度92.98%,特异度66.67%,符合率91.67%,阳性预测值98.15%,Kappa值为0.405(P=0.001),一致性一般。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94.74%,特异度度66.67%,符合率93.33%,阳性预测值98.18%,Kappa值为0.467(P<0.01),一致性一般。MSCTA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灵敏度100%,特异度66.67%,符合率98.33%,阳性预测值98.28%,Kappa值为0.792(P<0.01)。结论针对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及时开展MSCTA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提高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股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将二者联合检查,灵敏度和特异度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股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PA评估肺动脉栓塞的价值及与右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晓彤 郑吟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2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PE)患者应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成像(MSCTPA)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并分析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与患者右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方法: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无严重基础心肺疾病...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PE)患者应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成像(MSCTPA)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并分析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与患者右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方法: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无严重基础心肺疾病的68例PE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SCTPA检查,计算PAOI,据此将观察组分为轻度组(PAOI<30%)30例、中度组(PAOI=30%~50%)22例和重度组(PAOI>50%)16例,另选择同期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MSCTPA检查的无PE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四组患者的右心功能参数[右心室短轴最大径(RV)、左心室短轴最大径(LV)、二者比值(RV/LV)、主肺动脉直径(MPAd)和上腔静脉直径(SVCd)],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PE患者PAOI与右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68例患者中,MSCTPA显示中央肺动脉(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干)合并肺叶及肺段动脉栓塞32例(47.06%),肺叶动脉栓塞18例(26.47%),肺段和(或)亚段动脉栓塞18例(26.47%)。PE轴位图像表现为肺动脉内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影,共325支肺动脉出现不同程度栓塞,其中部分闭塞型充盈缺损共289支(88.92%),完全闭塞型充盈缺损共36支(11.08%)。共检出284个栓子,直径范围1.8~30.5 mm,平均直径(15.62±10.45)mm,主要位于右肺动脉和左下肺动脉中远段分支。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RV、RV/LV、MPAd、SVCd逐渐增加;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LV逐渐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重度组患者RV、RV/LV、MPAd、SVCd逐渐增加;中度组、重度组患者LV逐渐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RV、RV/LV、MPAd、SVCd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V、RV/LV、MPAd、SVCd均与PAOI呈正相关(r=0.529、0.531、0.435、0.402,P均<0.05),LV与PAOI无相关性(r=-0.205,P>0.05)。结论:MSCTPA能通过分析PAOI、RV、LV、RV/LV、MPAd、SVCd等参数及其相关性评估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右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成像 右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A在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前检查中的应用
10
作者 向科瑾 何万林 +3 位作者 周燚 郭应坤 何微 李相位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在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前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治疗的咯血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案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在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前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治疗的咯血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案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30),其中观察组行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照组仅行DS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结果,MSCTA对起源正常支气管动脉、异位支气管动脉和咯血责任血管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栓塞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造影剂用量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A对起源正常支气管动脉、异位支气管动脉和咯血责任血管检出率分别为96.43%、100%和95.51%,MSCTA对不同支气管动脉类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在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前检查应用中有较好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佳 张显明 罗秉翔 《医学信息》 2020年第6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87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均给予MSCTA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87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均给予MSCTA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上述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部位及不同动脉瘤直径病灶检出情况及图像质量等级评分。结果MSCTA对不同部位、不同动脉瘤直径病灶检出率为93.42%、96.05%,高于MRA的82.89%、8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A图像质量等级评分为(4.45±0.54)分,高于MRA的(3.99±0.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RA检查相比较,MSCTA检查可准确判断颅内动脉瘤发生部位及病灶大小,且图像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磁共振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PI与CEUS在肝癌介入疗效及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高越 曾庆 +1 位作者 池盟盟 邓俊魁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23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MSCTPI)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肿瘤细胞活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MSCTPI)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肿瘤细胞活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治疗的248例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介入栓塞手术后7 d进行MSCTPI和CEUS检查,对病灶血运进行评估,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作为金标准分别对MSCTPI和CEUS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效能评价。结果MSCTPI和CEUS的诊断灵敏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PI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4.93%、95.16%,明显高于CEUS的82.89%、84.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EUS诊断显示,残留病灶类型主要以环形、团状或结节型为主,动脉期病灶残留增强,而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明显减弱。经MSCTPI显示,病灶内栓塞碘油沉积呈不均匀状,甚至部分区域有稀疏现象,与正常肝组织相比,残留病灶HAP较高,PVP、MT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PI在肝癌介入术后疗效评估中效果更为显著,可以对存留病灶的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超声造影 肝癌 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