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特征下的双流CNN的制动蠕动颤振评价
1
作者 李阳 靳畅 +1 位作者 李天舒 顾鼎元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2,189,共10页
针对车辆蠕动颤振主观评价方法效率低、耗时长、测试流程复杂的问题,研究了蠕动颤振信号的时序特征和时频域特征提取方法,将2D-CNN的空间处理能力与1D-CNN的时序处理能力相结合,提出一种融合特征下的双流卷积神经网络的蠕动颤振评价方... 针对车辆蠕动颤振主观评价方法效率低、耗时长、测试流程复杂的问题,研究了蠕动颤振信号的时序特征和时频域特征提取方法,将2D-CNN的空间处理能力与1D-CNN的时序处理能力相结合,提出一种融合特征下的双流卷积神经网络的蠕动颤振评价方法。一条支路的输入为经过变分模态分解提取的时间序列特征,另一条支路的输入为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的图像特征,将一维时序特征与高维图像特征融合,训练模型进行评分。该方法通过融合不同模态的信息,充分捕捉蠕动颤振的局部波形特征和空间纹理特征。结果表明,融合两种特征的评分模型的八分类准确率达87.13%,验证了特征融合方法在蠕动颤振评价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CNN) 融合特征 变分模态分解(VMD) 蠕动颤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汽车盘式制动器蠕动颤振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立军 徐杰 +1 位作者 孟德建 余卓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26-934,988,共10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汽车盘式制动器发生蠕动颤振时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制动钳振动的时域、频域和相图特征的仿真与试验结果均非常相似,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分析发现盘块摩擦副会交替地处于黏着和滑动两种状态,每个周期内的能量转... 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汽车盘式制动器发生蠕动颤振时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制动钳振动的时域、频域和相图特征的仿真与试验结果均非常相似,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分析发现盘块摩擦副会交替地处于黏着和滑动两种状态,每个周期内的能量转换关系也符合典型的黏滑振动特征,从黏着转变到滑动状态时接触面内各节点存在复杂的状态转化过程。发生颤振时,盘块间切向摩擦力随着黏滑振动周期在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间波动。制动钳切向振动加速度幅值最大,呈现明显的阶次关系;黏滑振动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非常接近,振型也非常相似,证明黏滑振动与系统固有属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式制动器 蠕动颤振 黏滑振动 有限元法 整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盘式制动器蠕动颤振试验与理论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立军 张频捷 孟德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32-1139,共8页
进行了盘式制动器蠕动颤振的实车道路试验,理清该现象的发生工况与客观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改进的Karnopp摩擦力模型为基础,建立了1/4车起步颤振机理模型和1/2车"弓状变形效应"影响机理模型,进行蠕动颤振再现与关键因素影响... 进行了盘式制动器蠕动颤振的实车道路试验,理清该现象的发生工况与客观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改进的Karnopp摩擦力模型为基础,建立了1/4车起步颤振机理模型和1/2车"弓状变形效应"影响机理模型,进行蠕动颤振再现与关键因素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除摩擦副动静摩擦因数差之外,悬架系统的变形特性、驱动转矩、制动压力变化和前后轴间制动压力分配等都对制动器蠕动颤振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式制动器 蠕动颤振 自激振动 粘滑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道路试验的制动器蠕动颤振客观测量与主观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立军 黄健 +1 位作者 孟德建 张频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6-194,共9页
蠕动颤振是一种典型汽车制动器摩擦振动和噪声问题,业界尚未建立公认的试验规范与主客观评价方法。综合考虑驱动转矩、悬架变形和制动停车强度影响因素,在7个工况下开展3种车型的蠕动颤振道路试验,并进行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以主观评... 蠕动颤振是一种典型汽车制动器摩擦振动和噪声问题,业界尚未建立公认的试验规范与主客观评价方法。综合考虑驱动转矩、悬架变形和制动停车强度影响因素,在7个工况下开展3种车型的蠕动颤振道路试验,并进行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以主观评价结果为依据,通过系统对比不同试验车辆和不同工况下蠕动颤振的差异,剖析了停车制动强度、悬架变形和驱动转矩大小的影响方式与程度。建立了车型灵敏度高、工况灵敏度高和函数灵敏度高三个准则,并基于该准则逐步从40个基于振动加速度的客观评价指标中筛选出与主观评价具有最佳映射关系的指标,并拟合建立了其与主观评价的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制动器 蠕动颤振 主观评价 客观测量 道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