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卟啉衍生物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人肺腺癌细胞杀伤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镇洲 张云嵩 +4 位作者 李梦侠 曾林立 李增鹏 王东 王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4-496,共3页
目的研究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在体和离体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以MTT法检测HpD-PDT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的量效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在体和离体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以MTT法检测HpD-PDT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的量效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构建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通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察HpD-PDT对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应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HpD-PDT作用后,A549细胞增殖受抑,凋亡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抑制效率依赖于HpD浓度及激光剂量;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肿瘤生长受抑、凋亡增加,也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pD-PDT可有效杀伤肺腺癌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光照疗法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系 肿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兔脑种植VX2肿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飞 李梅 +6 位作者 卢佳友 朱刚 林江凯 孟辉 吴南 吴国材 冯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76-482,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光敏药物血卟啉衍生物及光照射方法(光动力学疗法)治疗兔脑种植VX2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75只,完全随机化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荷瘤组和光动力学治疗组,分别观察各实验组动物生存期、肿瘤体... 目的探讨应用光敏药物血卟啉衍生物及光照射方法(光动力学疗法)治疗兔脑种植VX2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75只,完全随机化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荷瘤组和光动力学治疗组,分别观察各实验组动物生存期、肿瘤体积、颅内压、脑组织含水量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种植VX2肿瘤后,荷瘤组动物中位生存期为24.50d,光动力学治疗组为47.50d,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58,P=0.000)。经光照射后,光动力学治疗组动物肿瘤体积停止增大,且明显小于同一时限荷瘤组(均P=0.000);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肿瘤细胞坏死、血管破坏。光照射治疗后,各实验组动物颅内压和脑组织含水量呈短暂性升高,持续1~5d逐渐降至正常值范围。结论单次光照射治疗可明显延长荷瘤动物的生存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破坏肿瘤血管而发挥抑瘤作用。治疗过程中引起的短暂性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仍处于较为安全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疗法 体外 血卟啉光照疗法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肿瘤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效应对体外培养人鼻咽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
3
作者 杨小民 罗荣城 +4 位作者 李黎波 丁雪梅 严晓 吕成伟 周晓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07-1709,共3页
目的:通过探讨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学效应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生物作用,为光动力治疗放、化疗效果较差的鼻咽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6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实验室完成。对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细... 目的:通过探讨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学效应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生物作用,为光动力治疗放、化疗效果较差的鼻咽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6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实验室完成。对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分为光处理和无光处理各8个实验组及各分别设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0.5,1.0,1.5,2.0,2.5,3.0,3.5,4.0mg/L血卟啉衍生物100μL,每组设7个复孔;孵育4h,对照组除不加光敏剂外其他与实验组相同,空白对照组只加培养基不加细胞和光敏剂。光处理实验组给予波长为630nm的半导体激光进行照射,照射的功率密度为20mW/cm2,照射能量密度分别为20,10,5,2J/cm2,继续孵育24h,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实验组A值-空白对照组A值)/(对照组A值-空白对照组A值)×100%。每次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结果:①血卟啉衍生物与CNE2细胞共同孵育后,采用630nm的半导体激光照射可对其产生杀伤作用,杀伤作用大小与血卟啉衍生物的浓度和激光剂量成正相关(P<0.01),但血卟啉衍生物浓度达2.5mg/L以上时杀伤细胞作用无显著增加。激光能量为20J/cm2,血卟啉衍生物的浓度为2.5mg/L时,其杀伤CNE2细胞的作用最明显。②在加入血卟啉衍生物而无激发光的情况下,血卟啉衍生物对鼻咽癌细胞生存不产生明显影响(P>0.05)。结论:血卟啉衍生物介导的光动力在体外可以对CNE2细胞产生杀伤效应,在一定范围内杀伤作用大小与血卟啉衍生物的浓度和激光剂量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血卟啉衍生物 光化学疗法 血卟啉光照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剂漂白特性在鲜红斑痣光动力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凡光 顾瑛 +4 位作者 于常青 王开 张丽 陶然 李家泽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 监测光动力治疗过程中鲜红斑痣组织内光敏剂含量的动态变化 ,探讨光敏剂漂白特性在光动力疗法微血管选择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鲜红斑痣病人 34例 ,男性 15例 ,女性 19例 ,静脉注射血啉甲醚和血卟啉衍生物 5mg/kg后给予铜蒸气激光... 目的 监测光动力治疗过程中鲜红斑痣组织内光敏剂含量的动态变化 ,探讨光敏剂漂白特性在光动力疗法微血管选择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鲜红斑痣病人 34例 ,男性 15例 ,女性 19例 ,静脉注射血啉甲醚和血卟啉衍生物 5mg/kg后给予铜蒸气激光照射。使用三倍频Nd∶YAG激光和光学多通道分析仪 (OMA)在治疗前和治疗中的多个时间点对治疗区皮肤组织进行荧光光谱检测 ,绘制成时间 -荧光强度曲线。结果 治疗区皮肤组织中光敏剂荧光强度在激光照射开始后迅速下降 ,血啉甲醚荧光强度的下降速率和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血卟啉衍生物。结论 治疗区皮肤组织中光敏剂的漂白速度明显大于光敏剂的补充扩散速度 ,光敏剂漂白可能是光动力疗法微血管选择效应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光照疗法 光敏感药 激光 光敏剂漂白 鲜红斑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啉甲醚体外光敏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陶然 顾瑛 +3 位作者 刘凡光 曾晶 张丽 潘玉明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 探讨血啉甲醚 (HMME)及血卟啉衍生物 (HpD)体外光敏化反应的机制。方法 采用HMME及HpD光敏引起还原型辅酶I(NADH)氧化为中介的鲁米诺 (luminol)化学发光法 (CL) ,探讨HMME及HpD光敏反应特点。选择性应用单态氧 (1O2 )及活性氧物... 目的 探讨血啉甲醚 (HMME)及血卟啉衍生物 (HpD)体外光敏化反应的机制。方法 采用HMME及HpD光敏引起还原型辅酶I(NADH)氧化为中介的鲁米诺 (luminol)化学发光法 (CL) ,探讨HMME及HpD光敏反应特点。选择性应用单态氧 (1O2 )及活性氧物质 (ROS)的专一清除剂 ,研究1O2 及ROS在HMME及HpD光敏反应中的作用。结果 1O2 专一清除剂几乎完全抑制了HMME和HpD的化学发光 ,ROS清除剂对化学发光没有明显影响。HMME化学发光值最高可达 5 0 95 95mV ,反应持续时间 4 8s ,1O2 的总产量 12 2 30 2 80。HpD的化学发光值最高 4 90 0 0mV ,反应时间 2 35s ,1O2 的总产量 5 75 75 0 0。结论 HMME及HpD的光敏化产物主要是1O2 。HMME光敏化产生1O2 的光量子产率高于HpD ,1O2 生成速度比HpD快 ,HMME自敏光氧化速度也比HpD快。在鲜红斑痣的治疗中 ,当血供正常时 ,HMME光敏损伤作用可能更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疗法 血卟啉光照疗法 光敏感药 血啉甲醚 血卟啉衍生物 HM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时照射后口腔及颈部肿瘤血流动力学及影像动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世璋 曹经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3-925,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激光动力学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02/04在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住院,年龄58~81岁,并做过根治性手术治疗及放射和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8例(舌癌3例,颊癌3例,食管癌1例,乳腺癌颈部转移1例)进行激光动力... 目的:观察激光动力学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02/04在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住院,年龄58~81岁,并做过根治性手术治疗及放射和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8例(舌癌3例,颊癌3例,食管癌1例,乳腺癌颈部转移1例)进行激光动力学治疗。8例患者经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注射后,选用相应激光输出功率进行定时照射后进行部分瘤体血流动力学及影像动态学分析。结果:经激光动力学方法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瘤体内血流量降低,患者治疗后除伴有轻度照射区水肿外均无明显不适,水肿2周左右逐渐消退。结论:激光动力学方法应用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有良好的治疗功效,特别适用于临床年老,体弱等不适应用手术治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光照疗法 血卟啉衍生物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对15例Sturge-Weber综合征患儿面部鲜红斑痣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张升 王秀伟 +5 位作者 陈见友 邓维 张海花 张高磊 刘晓雁 苏伟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622,共7页
目的观察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HMME-PDT)治疗Sturge-Weber综合征(SWS)患儿面部鲜红斑痣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行HMME-PDT治疗的SWS患儿临床资料。以5 mg/kg静脉... 目的观察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HMME-PDT)治疗Sturge-Weber综合征(SWS)患儿面部鲜红斑痣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行HMME-PDT治疗的SWS患儿临床资料。以5 mg/kg静脉注射HMME,采用532 nm LED光源照射治疗SWS皮损,治疗间隔8周。根据治疗前后红斑消退情况及皮肤镜视野内血管数量和密度变化情况,评价HMME-PDT治疗SWS的疗效;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事件。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分析疗效差异。结果纳入15例SWS患儿,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4.74岁(1~14岁)。临床表型Ⅰ型10例,Ⅱ型5例;10例合并青光眼,6例合并癫痫,10例颅脑影像学检查异常。HMME-PDT治疗SWS皮损,15例中4例痊愈,3例显效,5例好转。8例接受2次治疗,1例显效,4例好转;7例接受≥3次治疗,4例痊愈,2例显效,1例好转;治疗≥3次患者痊愈和显效比例高于治疗2次的患者(均P<0.05)。7例为粉红型皮损,1例痊愈,2例显效,4例有效;4例紫红型,3例痊愈,1例显效;4例增厚型中1例有效;3种类型患者的显效和有效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累及面正中区14例,4例显效,2例有效;累及面外侧区15例,5例痊愈,3例显效,4例有效;面外侧区痊愈比例高于面正中区(P<0.05)。皮损皮肤镜下呈4种血管模式,3例为短棒状血管,4例为线状血管,5例网状血管,3例为混合型血管。短棒状血管痊愈3例;线状血管显效2例,好转2例;网状血管痊愈1例,显效1例,好转3例;混合型血管无效3例。4种血管模式的痊愈和有效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紫癜和结痂反应,均未出现眼部及神经系统合并症加重情况。结论HMME-PDT治疗SWS患儿鲜红斑痣安全有效,疗效与治疗次数、皮损分型和部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RGE-WEBER综合征 葡萄酒色痣 血卟啉光照疗法 儿童 海姆泊芬 光动力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专家共识(2024) 被引量:1
8
作者 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共识制订专家组 蒋献 +1 位作者 刁萍 陈思良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1-589,共9页
鲜红斑痣是一种以皮肤表面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结构异常为特征的先天性、进行性毛细血管畸形。好发于面颈部,明显的外貌特征可能会带来社会歧视,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身心健康。光动力疗法作为鲜红斑痣的一种新兴疗法,展现了良... 鲜红斑痣是一种以皮肤表面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结构异常为特征的先天性、进行性毛细血管畸形。好发于面颈部,明显的外貌特征可能会带来社会歧视,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身心健康。光动力疗法作为鲜红斑痣的一种新兴疗法,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治疗鲜红斑痣最有前景的策略之一。自2017年以来,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已被广泛用于鲜红斑痣患者,为进一步规范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的临床应用,共识组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广泛讨论基础上制订本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色痣 血卟啉光照疗法 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 治疗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肿瘤光动力学治疗的现状
9
作者 vanHillegersbergR 李元敏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1995年第3期158-162,共5页
自70年代以来,已积累了光动力学疗法的大量实验与临床治疗多种肿瘤的资料,并显示了它的治疗功效与对临床的诱惑力。本文叙述了目前普遍应用的卟啉类光敏剂的毒理学、药动学、损伤肿瘤细胞的机理,以及照光方法、光源、剂量等方面的现... 自70年代以来,已积累了光动力学疗法的大量实验与临床治疗多种肿瘤的资料,并显示了它的治疗功效与对临床的诱惑力。本文叙述了目前普遍应用的卟啉类光敏剂的毒理学、药动学、损伤肿瘤细胞的机理,以及照光方法、光源、剂量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由于对影响该疗法疗效的各因素所起作用尚缺乏深入了解,现有治疗方案多为经验性的。文中对今后研究方向如第二代光敏剂及与其他治疗肿瘤手段联合应用等做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光化学法 光敏感药 血卟啉光照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与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秋菊 周展超 +2 位作者 林彤 戎惠珍 贾高蓉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和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差异,并比较两种疗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45例鲜红斑痣患者的自身皮损随机分成PDT治疗区和PDL治疗区。PDT区治疗区在避强光条件下静脉输注5 mg/kg血卟啉注射...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和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差异,并比较两种疗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45例鲜红斑痣患者的自身皮损随机分成PDT治疗区和PDL治疗区。PDT区治疗区在避强光条件下静脉输注5 mg/kg血卟啉注射液,10 min后开始532 nm连续波激光照射,照射20 min后结束,照射功率密度80~100 mW/cm^2,光斑直径7 cm;PDL治疗区采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照射,光斑7 mm,脉冲宽度10 ms,能量密度10~12 J/cm^2。两种治疗之间至少间隔2个月。单次治疗后第4天、8周时随访,记录不良反应,并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照片对皮损消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5例患者PDT治疗区基愈10例(22.22%),显效22例(48.89%),有效9例(20.00%),无效4例(8.89%);PDL治疗区基愈6例(13.33%),显效16例(35.56%),有效18例(40.00%),无效5例(11.11%),PDT单次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PDL(Z=2.48,P〈0.05)。PDT和PDL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44%和1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6,P〉0.05),主要为治疗后色素沉着,3~6个月内自行消退。结论 PDT、PDL疗法治疗鲜红斑痣有效、安全,PDT单次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PDL单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色痣 疗法 血卟啉光照疗法
原文传递
光动力疗法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Smad3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宏 顾瑛 +3 位作者 刘玮 曾晶 董宁 孙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经过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诱导,Smad3蛋白在光动力疗法(PDT)中的磷酸化效应。方法将原代培养的HSF分为对照组、PDT组、单纯光敏剂(PS)组和单纯(Laser)激光照射组,经Smad3-FITC染色后...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经过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诱导,Smad3蛋白在光动力疗法(PDT)中的磷酸化效应。方法将原代培养的HSF分为对照组、PDT组、单纯光敏剂(PS)组和单纯(Laser)激光照射组,经Smad3-FITC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上观察各组细胞内Smad3的荧光强度;收集各组细胞经Western印迹法检测Smad3和磷酸化Smad3蛋白的含量。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各组总体荧光强度相近,但与对照组核内荧光聚集较明显相比,PDT组HSF核内荧光微弱;HSF中磷酸化Smad3蛋白经PDT治疗后含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2±0.15比0.20±0.02,P〈0.05),PS组和Laser组中磷酸化Smad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T能够降低Smad3蛋白磷酸化水平,从而抑制HSF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肥大性 成纤维细胞 血卟啉光照疗法 Smad3蛋白质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对血卟啉单甲醚吸收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若虹 周展超 +1 位作者 林彤 孙建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和角质形成细胞(HaCaT)对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的吸收特性.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ECV304和HaCaT细胞分别与50、100、150、200、250 mg/L HMME孵育16 h,或与150 ...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和角质形成细胞(HaCaT)对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的吸收特性.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ECV304和HaCaT细胞分别与50、100、150、200、250 mg/L HMME孵育16 h,或与150 mg/L HMME孵育15 min、30 min、1h、3h、8h、12h、24 h.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孵育浓度及孵育时间对两种细胞吸收HMME的影响.结果 与上述5种浓度HMME孵育后,ECV304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74.00、125.57、135.24、141.99、132.09,HaCaT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93.88、102.45、112.59、108.23、104.70.与150 mg/LHMME孵育上述时间后,ECV304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95.07、103.97、105.96、108.99、112.93、115.36、122.91,HaCaT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04.25、106.60、108.72、113.75、117.66、114.90、118.14.结论 ECV304和HaCaT细胞对HMME的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角蛋白细胞 血卟啉光照疗法
原文传递
术中光动力学疗法拓展Ⅲ期乳腺癌根治范围的研究
13
作者 崔建春 李立 +2 位作者 荣大庆 董齐 柳青峰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 探讨术中光动力学疗法拓展Ⅲ期乳腺癌根治范围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术中光动力学疗法治疗Ⅲ期乳腺癌(T4任何NM0)14例,其中皮肤浸润伴橘皮样外观9例,炎性乳腺癌2例;N1 10例,N2 4例.应用波长630nm半导体激光治疗机,柱状光纤,血卟... 目的 探讨术中光动力学疗法拓展Ⅲ期乳腺癌根治范围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术中光动力学疗法治疗Ⅲ期乳腺癌(T4任何NM0)14例,其中皮肤浸润伴橘皮样外观9例,炎性乳腺癌2例;N1 10例,N2 4例.应用波长630nm半导体激光治疗机,柱状光纤,血卟啉(HpD)光敏剂.行根治性切除术,缝合皮肤之前进行照射.术前给予CEF方案化疗,术后辅助CEF和(或)TAC方案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 随访3~12个月,胸壁和腋窝局部未见癌残留及复发,肝、肺、胸椎以及对侧乳腺均未见转移.结论 对部分Ⅲ期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手术-放疗-化疗的系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辅以术中光动力学疗法,能更有效地清除肿瘤残留,防止复发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根治性 血卟啉光照疗法
原文传递
眼内肿瘤光动力疗法的研究概况
14
作者 贾力蕴 《国际眼科纵览》 2004年第1期47-50,共4页
综述眼内黑色素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血管瘤、视网膜毛细血管瘤、脉络膜骨瘤光动力疗法 (PDT)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PDT具有对肿瘤细胞的高选择性 。
关键词 眼肿瘤 光化学疗法 血卟啉光照疗法
原文传递
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成人鲜红斑痣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回顾性研究
15
作者 刁萍 韩成龙 +3 位作者 刘莲 周慧 李二龙 蒋献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5-600,共6页
目的分析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HMME-PDT)治疗中国成人鲜红斑痣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2017年2月至2023年10月行HMME-PDT治疗的265例成年鲜红斑痣患者资料。患者静脉注射5~6.5 mg/kg海姆泊芬后,采用532 n... 目的分析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HMME-PDT)治疗中国成人鲜红斑痣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2017年2月至2023年10月行HMME-PDT治疗的265例成年鲜红斑痣患者资料。患者静脉注射5~6.5 mg/kg海姆泊芬后,采用532 nm LED绿光照射,能量密度为100~130 J/cm^(2)(功率密度85~100 mW/cm^(2)),照射时间19~25 min。患者每2~6个月治疗1次。观察治疗区域每次治疗后的反应,最后1次治疗后至少2个月,评估临床疗效。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组间疗效差异。结果265例成人鲜红斑痣患者中,男女比例90∶175,18~56(26.48±6.88)岁,治疗1~8(2.67±1.33)次。102例(38.4%)基愈,74例(27.9%)显效,59例(22.2%)好转,30例(11.3%)无效,总有效率88.7%。在146例无增厚的皮损中,69例(47.3%)基愈,有效率92.5%;102例轻微增厚的皮损中,32例(31.4%)基愈,有效率87.3%;17例明显增厚的皮损中,1例基愈,11例有效。50例治疗次数>3次,28例基愈(56%),有效率100%;45例单次治疗,5例(11.1%)基愈,有效率68.9%。232例不伴随软组织增生的皮损,95例(40.9%)基愈,有效率88.8%;33例伴随软组织增生的皮损,7例(21.2%)基愈,有效率87.9%。不同皮损厚度、治疗次数以及是否伴随软组织增生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皮损颜色患者之间以及皮损是否出现结节患者之间和是否有既往治疗史的患者之间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烧灼感、疼痛和瘙痒,经一般处理后均可缓解;10例(3.8%)出现瘢痕,予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未见药物过敏、肝肾功能损害等系统性不良反应。结论HMME-PDT治疗成人鲜红斑痣安全有效,皮损增厚和软组织增生与治疗效果相关,随着治疗次数增多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色痣 血卟啉光照疗法 海姆泊芬 光动力 成人 治疗结果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光动力治疗骨与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辉 周承豪 +5 位作者 孙梦熊 王卓莹 尹飞 傅泽泽 华莹奇 蔡郑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4-592,共9页
目的探讨血卟啉单甲醚介导光动力疗法(hematopotphyrin monomethyl ether induced photodynamic therapy,HMME-PDT)的抗肉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骨肉瘤细胞和成肌细胞的胞内HMME摄取,MTT法检测骨与软组织肉瘤细胞存活... 目的探讨血卟啉单甲醚介导光动力疗法(hematopotphyrin monomethyl ether induced photodynamic therapy,HMME-PDT)的抗肉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骨肉瘤细胞和成肌细胞的胞内HMME摄取,MTT法检测骨与软组织肉瘤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骨肉瘤细胞凋亡率,Hoechst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不可逆caspase通路抑制刹及坏死抑制剂检测PDT介导的细胞死亡形式,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中caspase-l、-3、-6、-9、PARP蛋白相对表达量,测定瘤体体积及瘤重评估PDT的抗肿瘤效应,HE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光敏剂HMME选择性的聚集于骨肉瘤细胞中,而正常细胞摄取较少,且骨肉瘤细胞的摄取呈孵育时间及浓度依赖性。HMME-PDT能显著杀伤骨与软组织肉瘤细胞。HMME-PDT可明显诱导贴壁及悬浮培养骨肉瘤细胞发生凋亡。Hoechst33342染色可见典型的捌亡改变。凋亡是HMME-PDT介导的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且与easpase依赖的凋亡通路密切相关。HMME-PDT可明显上调easpase-1、-3、-6、-9、PARP蛋白表达寄HMME-PDT组肿瘤体积及瘤重均较空白组明显减小,且肿瘤区域出现广泛坏死。结论HMME-PDT能有效地抑制肉瘤生长,其抗肉瘤效应与caspase依赖的凋亡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光照疗法 血卟啉 骨肉瘤 肉瘤
原文传递
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疗效及声像学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盛珉旻 王芳 +6 位作者 张汝芝 王冲 肖丽 杨玉花 李艳 徐春兴 刘小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索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疗效及声像学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鲜红斑痣患者45例,其中粉红型5例,紫红型39例,增厚型1例,均接受3次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采用高频超声... 目的探索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疗效及声像学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鲜红斑痣患者45例,其中粉红型5例,紫红型39例,增厚型1例,均接受3次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采用高频超声评价治疗前后皮肤厚度及密度。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5例完成治疗并随访的鲜红斑痣患者中,痊愈10例,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8%,粉红型的疗效优于紫红型(U=12.50,P<0.001)。痊愈、显效、有效患者的皮损治疗前后皮肤厚度差值[(0.65±0.21)、(0.56±0.88)、(0.37±0.12)mm]、皮肤密度差值[(-8.65±2.19)、(-6.86±2.79)、(-4.92±2.91)g/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528、5.428,P<0.001),痊愈组皮肤厚度、皮肤密度差值均大于有效组(q=5.82、4.63,P<0.05)。23例颧面颊部、6例额颞部患者治疗结束后在光照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红肿,1周左右可逐渐消退。35例患者光照部位出现淡褐色结痂,约3周左右自行脱落,4例出现光照部位炎症后色素沉着,随访2个月后逐渐消退。结论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高频超声监测可客观评价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色痣 血卟啉光照疗法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综合管理30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戴巧群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999-999,共1页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 分析30例VLBWI的临床表现.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恒温箱保暖复温;加强呼吸及营养管理;控制血糖,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预防感染;注入血浆、白蛋白、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对...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 分析30例VLBWI的临床表现.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恒温箱保暖复温;加强呼吸及营养管理;控制血糖,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预防感染;注入血浆、白蛋白、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对有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给予蓝光治疗等。结果存活出院22例,其中好转7例、平均住院32.5d。结论 VLBWI治疗中,应着重加强保暖;严密监护呼吸,合理的鼻饲喂养及部分静脉营养: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保温箱 婴儿 血卟啉光照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