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9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对人肌腱源性干细胞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文华伟 张青松 +3 位作者 汤明 李亚楠 谈鸿飞 方禹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6649-6655,共7页
背景:慢性肩袖损伤常伴有肌腱退变和肌腱干细胞功能受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对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调节作用。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对人慢性肩袖损伤组织来源肌腱干细胞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 背景:慢性肩袖损伤常伴有肌腱退变和肌腱干细胞功能受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对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调节作用。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对人慢性肩袖损伤组织来源肌腱干细胞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获取人体慢性肩袖损伤组织标本并体外分离培养肌腱干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骨架形态,流式检测肌腱干细胞表型表达。将肌腱干细胞分成2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组以5μg/m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干预,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和三系分化实验评估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对肌腱干细胞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组EdU阳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且肌腱干细胞更早进入快速增殖期,细胞呈对数增长;②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组油红O染色、阿利新蓝染色、茜素红染色阳性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③上述结果表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显著促进肌腱干细胞的增殖和成脂、成骨、成软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干细胞 肌腱干细胞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 肩袖损伤 肩袖修复 工程化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与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汪怡孜 申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282-289,共8页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是存在于外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结构,保护大脑免受内源性及外源性毒素和病原体的侵害,从而维持脑内环境稳定。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血脑屏障的破坏将进一步加剧疾病的进展。研究表明血小板源性生...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是存在于外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结构,保护大脑免受内源性及外源性毒素和病原体的侵害,从而维持脑内环境稳定。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血脑屏障的破坏将进一步加剧疾病的进展。研究表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在血脑屏障的形成及功能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PDGF及其受体在生理及病理情况下对血脑屏障的影响,初步探讨PDGF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治疗可能性,并对当前靶向PDGF及其受体的治疗手段进行简要综述。The blood brain barrier (BBB) is a structure that exists between peripheral blood and brain tissue, protecting the brain from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toxins and pathogens, thereby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brain internal environment.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the disruption of BBB further exacerbates disease progression. Compelling data indicates that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and formation of BBB.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ffects of PDGFs and their receptors on the integrity of BBB under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Finally, we briefly summarize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strategy of PDGFs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and review the current therapeutic methods targeting PDG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 血脑屏障 脑卒中 神经退行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的抗肝纤维化药物筛选研究
3
作者 雷蕾 李健蕊 +3 位作者 孙韩 王学凯 李虎 彭宗根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第6期533-540,共8页
目的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寻找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为直接靶点的候选药物,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的开发提供基础。方法利用SPR分子相互作用检测系统,使用His-tagged人源重组PDGF-BB蛋白建立SPR高通量筛选方法,通过对1... 目的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寻找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为直接靶点的候选药物,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的开发提供基础。方法利用SPR分子相互作用检测系统,使用His-tagged人源重组PDGF-BB蛋白建立SPR高通量筛选方法,通过对1760个FDA批准上市的药物及640个天然产物进行筛选及结合特异性验证,初步得到能够与PDGF-BB结合的化合物。进一步在PDGF-BB诱导人肝星状细胞(LX-2细胞)中对筛选得到的化合物的抗纤维化作用进行生物学验证。最后,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化合物与PDGF-BB的可能结合位点及模式。结果建立了良好的靶向PDGF-BB的SPR高通量筛选模型,发现洛美沙星、茶碱乙酸、洛伐他汀、丹酚酸C、硝酸毛果芸香碱和达比加群酯都能与PDGF-BB结合形成复合体。体外实验结果证实以上6种化合物可不同程度降低LX-2细胞中纤维化标志基因COL1A1 mRNA水平,其中洛美沙星可显著降低PDGF-BB诱导的纤维化因子COL1A1、α-SMA(ACTA2)及PDGF-BB受体PDGFRβ的mRNA及蛋白水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洛美沙星与PDGF-BB蛋白的Asn34形成氢键,进而促进两者形成复合体。结论建立了一种靶向PDGF-BB的SPR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并首次发现洛美沙星是一种以PDGF-BB为直接靶点的潜在抗肝纤维化药物,为其新用途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血小板生长因子-bB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靶向药物 洛美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新生血管及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甜甜 李静 田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0-414,共5页
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及视网膜下纤维化(SRFi)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最常见的病理机制,常导致50岁以上人群不可逆性的视力丧失。尽管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已经成为临床主要有效的一线用药,但仍有近50%的病例因SRFi产生的瘢痕而最... 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及视网膜下纤维化(SRFi)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最常见的病理机制,常导致50岁以上人群不可逆性的视力丧失。尽管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已经成为临床主要有效的一线用药,但仍有近50%的病例因SRFi产生的瘢痕而最终视力丧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家族是从人血小板中分离出来的一类促血管生成因子,目前已证实其参与了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过程,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将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新生血管以及SRFi形成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未来开发新型诊疗方式提供资料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 年龄相关黄斑变 黄斑区新生血管 纤维化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小板反应蛋白-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花治 金智生 +3 位作者 刘莹 颉瑞萍 赵建梅 高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红芪多糖(HPS)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 目的观察红芪多糖(HPS)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贝斯组和HPS高、中、低剂量组,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8周。q 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TSP-1和PDGF-B m RNA和蛋白表达;HE染色镜下观察视网膜的结构。结果模型组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晰、完整,但外核层疏松变薄、排列紊乱,神经节细胞数量稍减少;各给药组较模型组明显好转。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视网膜TSP-1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PDGF-B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SP-1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PDGF-B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HPS高剂量组与其余给药组比较,TSP-1和PDGF-B m 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HPS可能通过升高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TSP-1的表达和降低PDGF-B的表达来阻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程中新生血管生成及增殖,从而起到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 红芪多糖 血小板反应蛋白-1 血小板生长因子-b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大鼠肺血栓栓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表达的改变与肺血管重建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运剑 陆慰萱 +4 位作者 夏国光 刘春萍 季颖群 张伟华 王辰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65-368,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FB)表达及其在栓塞后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肺栓塞组,每组30只,肺栓塞组经颈静脉注入自体血栓制备PTE模型。两... 目的探讨实验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FB)表达及其在栓塞后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肺栓塞组,每组30只,肺栓塞组经颈静脉注入自体血栓制备PTE模型。两组分别于术后第1、4、7、14及28d各处死6只,分别测PaO2、mPAP,HE染色观察栓塞后肺动脉内膜增生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CP1和PDGFB在肺动脉和周围肺组织的表达,半定量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PTE组栓塞后1周内PaO2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1周后恢复正常。两组mPA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栓塞后第4d即见肺动脉内膜增生并持续至第28d。MCP1和PDGFB主要由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MCP1在栓塞后第1~14d、PDGFB在栓塞后第1~7d持续高表达,之后表达逐渐减弱。结论急性PTE后肺动脉MCP1、PDGFB表达增强,参与了栓塞后肺血管重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模型 大鼠 肺血栓栓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血小板生长因子-b 基因表达 肺血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脊柱结核疗效观察
7
作者 徐尚胜 顾焕花 +5 位作者 谢伟 霍永超 王春伟 白生录 马淑萍 孙玉鑫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048-1054,共7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77例腰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移植骨来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128)。患者...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77例腰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移植骨来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128)。患者术前均进行至少2周的正规四联抗结核化学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PDGF联合自体骨移植,观察组患者给予PDGF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全血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前进行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术后待骨融合完成后复查CT及MRI,比较术前与术后Cobb角变化;术前及术后1、3、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腰椎区域的疼痛程度,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并比较2组男性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以及2组女性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均依次降低,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男性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均依次降低,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女性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均依次降低,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6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男性患者术前及术后1、6个月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男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男性患者(P<0.05)。观察组女性患者术前及术后1、6个月的VAS评分与对照组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女性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女性患者(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ESR均依次降低,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血清CRP水平均依次降低,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GF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与自体骨移植相当,但PDGF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避免自体骨移植带来的额外损伤,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可作为腰椎结核手术植骨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血小板生长因子 同种异体骨 自体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基因上游序列HMGI结合区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小明 邱劲 +5 位作者 石建茹 斯琴 李素敏 沈传陆 郭恒怡 吴其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观察转录结构因子高迁移率蛋白I(HMGI)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PDGF-B)基因上游序列的结合并初步鉴定HMGI的结合序列。方法:应用凝胶迁移率改变法(EMSA)观察重组人HMGI蛋白与PDGF-B基因上游-1758/+43bp片段的结合,并逐步确定与其结... 目的:观察转录结构因子高迁移率蛋白I(HMGI)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PDGF-B)基因上游序列的结合并初步鉴定HMGI的结合序列。方法:应用凝胶迁移率改变法(EMSA)观察重组人HMGI蛋白与PDGF-B基因上游-1758/+43bp片段的结合,并逐步确定与其结合的AT富含序列。结果:重组人HMGI蛋白能较特异地与PDGF-B链基因上游-1758/+43bp片段结合,分离到的两个HMGI结合片段,-1393/-1181bp和-190/+43bp,均含有AT富含序列TTTATAAA(-1333/-1326bp,-1314/-1307bp和-30/23bp)。HMGI能与含TT-TATAAA的合成寡核苷酸结合,并能促进转录因子NF-κB与拼接于旁侧的PDGF-B基因的切应力反应元件结合。结论:HMGI在体外能与PDGF-B链基因上游的TTTATAAA序列结合,可能参与PDGF-B基因的转录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基因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转染犬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瞬时表达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钟泉 闫福华 +1 位作者 李艳芬 江一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检测携带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hPDGF-B)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在Beagle犬牙龈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方法扩增和鉴定携带hPDGF-B基因的质粒EX-A0380-M03,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Bealge犬牙龈成纤维细胞,RT-PCR、免疫细胞化学、ELISA以... 目的检测携带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hPDGF-B)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在Beagle犬牙龈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方法扩增和鉴定携带hPDGF-B基因的质粒EX-A0380-M03,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Bealge犬牙龈成纤维细胞,RT-PCR、免疫细胞化学、ELISA以及Western blot检测hPDGF-BB的表达。结果 EX-A0380-M03所携带的目的基因为hPDGF-B基因,转染牙龈成纤维细胞24 h后可观察到细胞内的绿色荧光蛋白,48 h转染效率可达18%~38%。RT-PCR、免疫细胞化学、ELISA均能检测到细胞表达hPDGF-B。Western blot证实所表达的蛋白为融合蛋白。结论携带hPDGF-B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EX-A0380-M03能被转入牙龈成纤维细胞,并成功表达一种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b 基因转染 牙龈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对S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金泰 余文俊 +2 位作者 韦安阳 袁坚 曾国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3-597,共5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对S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CSMC)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改良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大鼠CCSMC,并进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5、10、20、40 ng/ml)PDGF-BB组,处理24 h...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对S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CSMC)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改良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大鼠CCSMC,并进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5、10、20、40 ng/ml)PDGF-BB组,处理24 h;以及空白对照组和20 ng/ml PDGF-BB作用细胞不同时间(24、48、72 h)组,利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碱性调宁蛋白和骨桥蛋白(OPN)mRNA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CCSMCα-SMA阳性细胞率达95%以上。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PDGF-BB作用大鼠CCSMC后α-SMA、SMMHC、碱性调宁蛋白的mRNA表达显著减少(P均<0.05);OPN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20 ng/ml PDGF-BB作用细胞时间的延长,α-SMA、SMMHC、碱性调宁蛋白的mRNA表达显著减少,OPN mRNA表达水平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DGF-BB可促使SD大鼠CCSMC表型从收缩型向合成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bB 表型转化 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及小干扰RNA转染对人RPE细胞增生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芳 李敏 +4 位作者 邢怡桥 吕明良 周舟 钟海彬 曾思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5-530,共6页
背景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为视网膜表面发生无血管、纤维细胞性增生膜,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PVR发展中的作用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 目的 探讨缺氧对体... 背景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为视网膜表面发生无血管、纤维细胞性增生膜,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PVR发展中的作用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 目的 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hRPE细胞PDGF-BB表达及增生的影响. 方法 hRPE细胞在6孔板中培养,实验组用10、15、20、30、40 μmol/L CoCl2模拟体外培养hRPE细胞的缺氧环境,对照组用未加CoCl2的培养液培养hRPE细胞,采用逆转录PCR(RT-PCR)与ELISA法检测PDGF-BB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hRPE细胞增生率.依据转染siRNA的不同将细胞分为PDGF-BB siRNA1组、PDGF-BB siRNA2组、PDGF-BB siRNA3组(为针对PDGF-BB的3条不同的siRNA,其中有一条为有效siRNA)、β-actin siRNA组、无关siRNA组和只加Lip2000的空白对照组.转染4~6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对细胞PDGF-BB mRNA和蛋白及对hRPE细胞增生影响最明显的15 μmol/L CoCl2模拟细胞缺氧环境24 h,检测PDGF-BB mRNA和蛋白及hRPE细胞增生率. 结果 未加CoCl2的对照组未检测出PDGF-BBmRNA和蛋白的表达,不同浓度CoCl2培养hRPE细胞PDGF-BB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3.737,P<0.01;F=54.612,P<0.05),15μmol/L CoCl2组PDGF-BB的表达量最多,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CoCl2处理后PDGF-BB蛋白表达及hRPE细胞增生率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5.379,P<0.01;F=63.375,P<0.05),15 μmol/L CoCl2组hRPE细胞增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BB蛋白表达量与hRPE细胞增生率呈线性正相关(r=0.994,P<0.05).各细胞转染组hRPE细胞中PDGF-BB mRNA及蛋白的表达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6.330、125.650,P<0.01),且PDGF-BB siRNA2组PDGF-BB mRNA较其他各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检测结果显示,各细胞转染组PDGF-BB蛋白的表达及hRPE细胞增生率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3.131、98.564,P<0.01),PDGF-BB siRNA2组PDGF-BB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增生率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BB蛋白表达与hRPE细胞增生率呈线性正相关(r=0.996,P<0.05).结论 缺氧能够促进PDGF-BB的表达,PDGF-BB的表达上调可显著促进hRPE细胞的增生.在转染靶向PDGF-BB siRNA后,PDGF-BB的表达受到抑制,可有效降低hRPE细胞的增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bB蛋白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二氯化钴 增生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优化配比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纳米微球脱细胞人工真皮用于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诚 熊清华 +2 位作者 付劲松 刘淑琴 熊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90-1594,共5页
目的构建负载不同配比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纳米微球的脱细胞人工真皮,用于裸鼠皮肤缺损的修复,探索PDGF-BB和IGF-1联合用于创面修复的最佳配比。方法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被不同配... 目的构建负载不同配比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纳米微球的脱细胞人工真皮,用于裸鼠皮肤缺损的修复,探索PDGF-BB和IGF-1联合用于创面修复的最佳配比。方法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被不同配比的PDGF-BB和IGF-1制成纳米缓释微球,并使纳米微球结合于脱细胞人工真皮。将负载纳米微球的脱细胞人工真皮移植至裸鼠创面动物模型中,通过记录创面愈合速度和愈合时间,检测局部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白介素-2(IL-2)的蛋白表达,观察PDGF-BB和IGF-1不同质量配比(1∶4、1∶2、1∶1、2∶1、4∶1)组(n=5)的纳米微球脱细胞人工真皮对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作用效果,另设空白对照组。结果当纳米微球脱细胞人工真皮负载PDGF-BB和IGF-1的质量配比为2∶1时,小鼠皮肤修复创面愈合速度较其他配比组及空白对照组更快(P<0.05),愈合时间更短(P<0.05),局部组织中α-SMA和IL-2蛋白表达量更高(P<0.05)。结论脱细胞人工真皮结合含PDGF-BB和IGF-1的纳米微球用于创面修复时,PDGF-BB和IGF-1的最佳配比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血小板生长因子-bB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纳米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所致纤维化大鼠血清MDA含量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馨馨 周景华 +1 位作者 李友林 刘华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4期825-82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L-精氨酸左下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2个月后取血清用生化检测法测定MDA含量,取胰腺... 目的:观察中药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L-精氨酸左下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2个月后取血清用生化检测法测定MDA含量,取胰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PDGF-B的含量。结果:模型组MDA、PDGF-B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中药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MDA、PDGF-B含量低于中药对照组。结论:胰泰复方能降低胰腺组织中MDA和PDGF-B的含量,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具有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泰复方 胰腺炎 胰腺纤维化 血清丙二醛(MDA) 血小板生长因子B(PDGF—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云飞 高凤成 +3 位作者 李清峰 马强 邢通潮 杜婷婷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采用TACE治疗的172例HCC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采用TACE治疗的172例HCC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PDGFBB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1天、1周和1月的血清PDGF-B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ACE术前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DGF-BB水平与肿瘤数目、肿瘤大小和有无癌栓相关(P<0.05)。TACE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与肿瘤数目、肿瘤大小、有无癌栓、术前血清AFP水平和术后1周血清PDGF-BB水平显著相关(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周血清PDGF-BB(OR=2.665, 95%CI:1.231~5.769, P=0.000)和肿瘤数目(OR=1.904, 95%CI:1.023~3.544, P=0.005)均是影响TACE术后疗效的因素。结论血清中PDGF-BB水平与TACE术后HCC患者的短期疗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细胞癌(HCC)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血小板生长因子-bB(PDGF-b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桂嵘 黄竹英 +2 位作者 李红卫 刘竞 聂新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鼻咽癌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清中PDGF-BB的水平,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受试者外周...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鼻咽癌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清中PDGF-BB的水平,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PDGF-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PDGF-BB水平分别为(401±74)、(28±8)ng/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GF-B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835±0.078)、(0.228±0.038)相对灰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PDGF-BB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血清PDGF-BB及PBMCs中PDGF-BmRNA表达水平可能对鼻咽癌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血小板生长因子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皮调节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彩云 桑建荣 +3 位作者 任峰 吴燕 李璟妍 陈永昌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465-468,共4页
目的:研究表皮调节素(epiregulin)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CS-54细胞株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大鼠表皮调节素基因的mRNA序列合成siRNA,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染CS-54... 目的:研究表皮调节素(epiregulin)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CS-54细胞株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大鼠表皮调节素基因的mRNA序列合成siRNA,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染CS-54细胞;用蛋白质印迹检测PDGF-BB及siRNA转染对CS-54细胞表皮调节素蛋白表达的影响;用MTT法分析干扰表皮调节素表达对PDGF促进CS-54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结果:PDGF-BB促进细胞增殖,效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50 ng/ml PDGF-BB作用24 h时其效果最为明显;PDGF-BB可以刺激CS-54细胞表皮调节素蛋白的表达;表皮调节素siRNA转染细胞,可使表皮调节素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并明显阻断PDGF-BB对CS-54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PDGF-BB刺激CS-54细胞增殖的作用是通过诱导CS-54细胞表达表皮调节素蛋白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调节素 血小板生长因子-bB 大鼠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桂嵘 黄竹英 +2 位作者 刘竞 李红卫 聂新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名肺癌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清中PDGF-BB的水平,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名肺癌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清中PDGF-BB的水平,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PDGF-B链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PDGF-BB水平分别为(389.64±36.42)、(28.36±8.35)pg/m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GF-B链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9287±0.0942)、(0.2275±0.0384)灰度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结论检测血清PDGF-BB及PBMCs中PDGF-B链mRNA表达水平可能对肺癌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bB(PDGF-bB) 肺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在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颜润 《贵州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比较黄芪当归合剂(A&A)、霉酚酸酯(MMF)的肾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比较黄芪当归合剂(A&A)、霉酚酸酯(MMF)的肾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当归合剂组、霉酚酸酯组。手术后第9天处死各组大鼠,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PDGF-B的表达部位、表达水平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模型组PDGF-B、α-SMA、PCNA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黄芪当归合剂组、霉酚酸酯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黄芪当归合剂组与霉酚酸酯组相比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PDGF-B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r=0.870,P<0.01)、α-SMA(r=0.956,P<0.01),PCNA(r=0.881,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DGF-B在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程进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黄芪当归合剂、霉酚酸酯则可能通过下调PDGF-B的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b 肾间质纤维化 黄芪 当归 霉酚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志宏 孔令亭 于传亭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61-164,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F-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表达的影响,并研究吡格列酮防治NAFLD发病和进展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F-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表达的影响,并研究吡格列酮防治NAFLD发病和进展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其余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吡格列酮组大鼠在高脂饮食8周后吡格列酮10ml.kg-1.d-1灌胃。于第20周结束时将3组动物处死,取材备检。结果:①肝组织病理变化:模型对照组动物肝细胞均出现中、重度大泡性脂肪变、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聚集,吡格列酮组肝细胞也出现较明显的脂肪变和炎症表现,但较模型对照组病变轻。②TIMP-2染色指数3组分别为1.22±0.31,4.52±0.61,1.89±0.45,PDGF-B表达面积3组分别为(0.82±0.13)、(3.79±0.32)、(0.91±0.27)μm2,模型对照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吡格列酮干预后TIMP-2染色指数和PDGF-B表达面积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模型中PDGF-B和TIMP-2表达增强,吡格列酮可以明显改善模型动物肝脏脂肪变性、炎症活动、纤维化变性程度,同时能降低PDGF-B和TIMP-2表达水平,有抗炎、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脂肪肝病 吡格列酮/药理作用 血小板生长因子-b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核因子-κB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易如海 杨立勇 +1 位作者 张声 潘时中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496-496,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 因子-ΚB 血小板生长因子-b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