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栓塞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被引量:13
1
作者 蒋玲 任英 罗翠花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7期691-692,共2页
目的探讨肺栓塞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以发现更加简便、可靠的检测血小板活化的方法。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PS);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上活化标记物P-选择素(CD62p)。结果PTE患者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及血浆中可... 目的探讨肺栓塞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以发现更加简便、可靠的检测血小板活化的方法。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PS);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上活化标记物P-选择素(CD62p)。结果PTE患者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及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均明显高于高危人群及正常对照组(P<0.01);高危人群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及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高于正常对照组;栓塞面积越大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及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越高,血小板的活化程度越高;说明血小板活化在肺栓塞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结论PTE时,血浆P-选择素水平明显增高,参与了PTE的发生、发展。通过早期监测高危人群血浆P-选择素,对于预防肺栓塞有一定帮助。P-选择素可以作血栓性疾病的导向诊断和治疗提供崭新的途径。P-选择素简单、易测,上述两种方法均可作为常规检查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肺栓塞 血小板表面p-选择(CD62p) 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检测及其在冠心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之瀛 尹勇 徐泽升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标志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p-选择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海前 柴栖晨 《医学综述》 2008年第5期719-720,共2页
糖尿病患者所发生的一系列理化因素改变可导致血小板的活化,而另一方面,活化的血小板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亦起着重要作用。现对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种类(主要为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和质膜糖蛋白)及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密切关系进行综... 糖尿病患者所发生的一系列理化因素改变可导致血小板的活化,而另一方面,活化的血小板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亦起着重要作用。现对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种类(主要为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和质膜糖蛋白)及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密切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抗血小板活化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活化血小板 血小板糖蛋白类 p-选择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及ET-1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志俊 刘燕 +2 位作者 金立民 刘川川 王先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4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溶酶体颗粒糖蛋白(CD63)及内皮素(ET)-1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30例无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溶酶体颗粒糖蛋白(CD63)及内皮素(ET)-1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30例无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CD62P、CD63及ET-1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CD62P、CD63及ET-1水平分别为(8.21±2.45)%、(15.68±3.36)%、(2.83±1.05)pg/ml,均高于无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组的(5.56±2.32)%、(7.61±2.17)%、(2.31±0.3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CD62P、CD63及ET-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组CD62P、CD63及ET-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及ET-1的表达均较高,临床上可通过抗血小板活化药物进行治疗,可为糖尿病肾病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小板活化标志 p-选择 溶酶体颗粒糖蛋白 内皮-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选择素、溶酶体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 被引量:4
5
作者 施咏梅 周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4-396,共3页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p-选择 溶酶体 蛋白 活化血小板 血栓形成过程 病理生理作用 血小板 血小板活化 分子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和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何来鹏 张远之 王欣 《药学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230-232,共3页
目的研究奥扎格雷钠对患者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NIHSS评分的影响,探讨奥扎格雷钠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14天进行NIHSS评分,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GPⅡb/Ⅲ... 目的研究奥扎格雷钠对患者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NIHSS评分的影响,探讨奥扎格雷钠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14天进行NIHSS评分,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奥扎格雷钠组,对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第14天奥扎格雷钠组的血小板膜NIHSS、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均比阿司匹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奥扎格雷钠均可降低血小板活化程度,从而缓解脑梗死病情,而奥扎格雷钠作用更强,取得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GPⅡb Ⅲa复合 p-选择 血小板 奥扎格雷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膜糖蛋白及多项相关血液指标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何来鹏 王欣 《现代医院》 2014年第5期69-71,共3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和多项相关血液指标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体内的变化,探讨血小板活化在脑梗死发病与转归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W)检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应用自动血液凝...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和多项相关血液指标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体内的变化,探讨血小板活化在脑梗死发病与转归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W)检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应用自动血液凝血分析仪测定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PT、FIB、MPV和PDW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AP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外周血PLT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可作为表明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在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PT、FIB、MPV、PDW和PLT对脑梗死的诊疗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GPⅡb Ⅲa复合 p-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绞痛患者血浆P-选择素与血脂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文美 毛华 +3 位作者 须伍平 李羚 唐艳 李莉佳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61-62,共2页
近年来,血栓形成和炎症在冠心病(CHD)的发病机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反映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分子标志物P-选择素被赋予新的意义[1].本研究观察心绞痛患者血浆P-选择素及血脂的变化,旨在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p-选择 心绞痛 患者 血浆 血脂变化 血小板活化状态 分子标志 意义 观察 反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液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唐中 周京国 《现代医药卫生》 2003年第10期1233-1234,共2页
目的 :探讨丹参液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三色分析测定丹参液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膜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 (FIB-R)和P -选择素 (CD62P)的表达。结果 :丹参液有保护血小板FIB -R和CD62P被活化 ,同时部份抑制ADP... 目的 :探讨丹参液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三色分析测定丹参液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膜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 (FIB-R)和P -选择素 (CD62P)的表达。结果 :丹参液有保护血小板FIB -R和CD62P被活化 ,同时部份抑制ADP活化血小板。结论 :丹参液是一种较强的抗血小板活化药物 ,在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中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液 血小板活化 抑制作用 流式细胞仪 血小板活化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 p-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选择素在急性肺栓塞中的临床意义
10
作者 黄瑞强 蒋玲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P-选择素(PS)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后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正常人群组、肺栓塞组二组人群的血浆中可溶性PS、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上活化标记物P-选择素(CD62p),比较二组... 目的:探讨P-选择素(PS)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后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正常人群组、肺栓塞组二组人群的血浆中可溶性PS、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上活化标记物P-选择素(CD62p),比较二组人群中PS、CD62p的区别,并比较急性PTE患者治疗前后二项指标的变化。结果:PTE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表达水平、血浆内PS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PTE患者溶栓治疗后二项指标呈现出明显降低趋势(P<0.01)。结论:急性PTE患者体内存在着明显的血小板活性增强,P-选择素作为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标记,参与了PTE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可作为临床上监测病情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肺血栓栓塞症 p-选择 血小板膜上活化标记物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表现特性及实验室检测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家书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0期192-194,共3页
许多疾病可引起血小板活化,血小板活化包括血小板形态改变、膜糖蛋白表达改变、血小板内含物释放。实验室检测针对血小板形态改变、血小板膜特异性糖蛋白变化、释放入血液的血小板内含物进行。实验室借助不同仪器、不同方法对血小板活... 许多疾病可引起血小板活化,血小板活化包括血小板形态改变、膜糖蛋白表达改变、血小板内含物释放。实验室检测针对血小板形态改变、血小板膜特异性糖蛋白变化、释放入血液的血小板内含物进行。实验室借助不同仪器、不同方法对血小板活化表现出的特性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的临床应用也备受重视。基于血小板易受外界刺激而活化,在检测过程中存在被活化可能,某些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临床应用因而大打折扣,可能影响临床的治疗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p-选择 血小板糖蛋白 Β-血小板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CD62p及GpⅡb/Ⅲa的变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董静懿 李培成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和GpⅡb/Ⅲa(PAC 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三色荧光标记技术检测40例冠心病患者及30名正常人血小板膜CD62p和PAC 1的阳性百分率。结果 冠心病组血小板CD62p[ (27. ...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和GpⅡb/Ⅲa(PAC 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三色荧光标记技术检测40例冠心病患者及30名正常人血小板膜CD62p和PAC 1的阳性百分率。结果 冠心病组血小板CD62p[ (27. 6±14. 0)% ]与PAC 1[ (31. 8±16. 7)% ]阳性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3. 1±1. 5)%, (7. 0±1. 8)%,P均<0. 01]。结论 CD62p和PAC 1是血小板活化的敏感和特异指标,全血流式细胞术测血小板功能可用于冠心病的监测和评价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监测治疗干预的效果和预测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血小板CD62P Ⅱb/Ⅲa 流式细胞术(FCM) 全血流式细胞术 PAC-1 三色荧光标记 血小板 血小板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功能 临床意义 GpⅡb P选择 技术检测 治疗干预 百分率 正常人 对照组 并发症 阳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蛋白酶对MPA形成及其诱导的单核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雷 费鲜明 +2 位作者 苗成霖 袁武锋 邱莲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89-292,360,共5页
目的:观察木瓜蛋白酶对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形成及其诱导的单核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单核细胞和富血小板血浆(PRP),将实验分为3组:0、20、80U/L木瓜蛋白酶组,分别测定不同浓度木瓜蛋白酶与单核细... 目的:观察木瓜蛋白酶对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形成及其诱导的单核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单核细胞和富血小板血浆(PRP),将实验分为3组:0、20、80U/L木瓜蛋白酶组,分别测定不同浓度木瓜蛋白酶与单核细胞和血小板(PLT)共孵育后以及木瓜蛋白酶与血小板单独孵育后MPA形成、P-选择素和CD11b表达水平,木瓜蛋白酶与单核细胞孵育后的MPA形成和CD11b表达水平,计算各浓度木瓜蛋白酶对MPA和CD11b的抑制率。结果:随药物浓度增加,木瓜蛋白酶与单核和PLT共孵育后以及木瓜蛋白酶与血小板单独孵育后MPA形成、P-选择素和CD11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木瓜蛋白酶与单核细胞单独孵育后MPA形成和CD11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01)。各处理组中,80U/L组对MPA和CD11b的抑制率均显著高于20U/L组(P<0.01),木瓜蛋白酶与血小板和单核细胞共孵育组MPA和CD11b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木瓜蛋白酶可通过抑制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和单核细胞与血小板结合途径而对MPA形成及其诱导的单核细胞活化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作为其可应用于抗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 p-选择 单核细胞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葱白提取物对创伤性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晨 熊昌源 赵亮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3-1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兔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选择素(CD62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溶酶体膜蛋白(CD63)的表达,探讨葱白提取物防治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随机将新西兰白兔24只分为空白模型组、葱白防治组和葱白治疗组。按照赵... 目的:通过检测兔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选择素(CD62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溶酶体膜蛋白(CD63)的表达,探讨葱白提取物防治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随机将新西兰白兔24只分为空白模型组、葱白防治组和葱白治疗组。按照赵学凌方法构建兔下肢创伤性深静脉血栓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葱白治疗组给葱白提取物1周,葱白防治组造模前持续给葱白提取物1周,造模后同葱白治疗组。并检测造模前后CD62P、PAF和CD63的变化,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造模后,各组兔血清中CD62P、PAF、CD63含量明显升高(P<0.05),葱白防治组上升幅度较小(P<0.05),空白模型组和葱白治疗组上升幅度较大(P<0.01),葱白提取物预防和治疗均可以降低模型组兔血清中CD62P、PAF、CD63含量(P<0.05),和葱白治疗组比,葱白防治组降低CD62P和CD63水平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PAF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葱白提取物预防给药可以降低正常兔血液中CD62P的水平。结论:葱白提取物能防治创伤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其机制与减少血小板活化,抗氧化损伤,减少血小板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葱白提取 p-选择 血小板活化因子 溶酶体蛋白
原文传递
CD62p与早期诊断肺血栓栓塞症
15
作者 陈奕翩 《中外医疗》 2008年第34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CD62p在早期诊断PT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正常人群组、高危组、肺血栓栓塞症组人群的CD62p,比较3组人群中CD62p的区别。结果PTE患者CD62p高于高危人群及正常对照组(P<0.01);高危人群组CD62p高... 目的探讨检测CD62p在早期诊断PT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正常人群组、高危组、肺血栓栓塞症组人群的CD62p,比较3组人群中CD62p的区别。结果PTE患者CD62p高于高危人群及正常对照组(P<0.01);高危人群组CD62p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PTE发生后CD62p水平升高,与高危人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高危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CD62p可作为早期诊断肺栓塞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PTE) 血小板膜上活化标记物p-选择素(CD6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肽和长春西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血清LncRNA CAI2及CD62P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彪 赵小辉 +4 位作者 宋志军 杨晶 刘盼 王洪志 马天骄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3721-3724,3729,共5页
目的探究丁苯肽和长春西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血清长非编码RNA(long non coding RNA,LncRNA)CAI2及血小板膜激活标记物P-选择素(platelet membrane activation marker P-selectin,CD62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 目的探究丁苯肽和长春西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血清长非编码RNA(long non coding RNA,LncRNA)CAI2及血小板膜激活标记物P-选择素(platelet membrane activation marker P-selectin,CD62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就诊并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观察组给予丁苯肽结合长春西汀,对比2组治疗前后疗效、NIHSS评分、mRS评分和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血清LncRNACAI2和CD62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和mR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Barthel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此外,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血清LncRNACAI2和CD62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2组间血清LncRNACAI2和CD62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肽和长春西汀可能发生协同作用,增强溶栓和抗炎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血清LncRNACAI2和CD62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长春西汀 丁苯肽 血清长非编码RNA CAI2 血小板激活标记p-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62P、PAC-1和CD63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丽红 俎德学 +2 位作者 刘桂菊 张洁 胡婷婷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标志物P-选择素(CD62P)、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PAC-1)及溶酶体颗粒糖蛋白(CD63)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1月在本院住院的轻度ICP患者50例,重度ICP患...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标志物P-选择素(CD62P)、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PAC-1)及溶酶体颗粒糖蛋白(CD63)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1月在本院住院的轻度ICP患者50例,重度ICP患者15例,50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血中CD62P、PAC-1的表达水平。另外选择本院轻度ICP患者30例,重度ICP患者15例,46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同法检测CD63的表达水平。结果ICP患者血液循环中的CD62P、PAC-1及CD63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且重度ICP患者CD62P、PAC-1表达显著高于轻度ICP组(P<0.05),CD63的表达在轻度、重度ICP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患者疾病发展中存在明显的血小板活化,PAC-1、CD62P及CD63能反映出血小板活化的状态,且PAC-1和CD62P更能明显地反映血小板活化情况,适合作为辅助指标评估ICP疾病的严重程度,为阻断ICP病变中的血栓形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血小板活化标志 标志p-选择 血小板激活复合-1 溶酶体颗粒糖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