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介入治疗前后AMI患者P选择素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马丽 李杰 +3 位作者 穆叶塞 任澎 刘永 李秀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简称介入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的变化,探讨介入治疗对AMI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疑似冠...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简称介入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的变化,探讨介入治疗对AMI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疑似冠心病且冠脉造影正常的21例患者为对照组,行急诊介入治疗的AMI患者24例(AMI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对照组及AMI组患者行介入治疗前后的P选择素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患者P选择素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3dAMI组患者P选择素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率较术前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仍有较高水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前后体内血小板均处于高度活化状态,AMI患者术后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流式细胞术 P选择素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AIS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刘茹慧 梁志刚 +1 位作者 徐璐瑶 詹焱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107-110,共4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等特征。抗血小板治疗一直是AIS急性期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AIS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等特征。抗血小板治疗一直是AIS急性期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AIS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可增加出血风险,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可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发挥强效抗血栓作用。目前,阿昔单抗、替罗非班和依替巴肽三种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已被批准用于临床。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单独治疗,或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或联合血管内治疗,在预防AIS进展、抑制支架血栓形成、改善功能预后和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均展现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和出血等并发症,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以提高其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糖蛋白b/ⅲa受体拮抗剂 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表达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文龙 黄潇慧 张金盈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7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5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正常或增多患者52例为急性心肌...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5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正常或增多患者52例为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正常或增多组,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CD41和CD61,二者其中之一阳性或者均阳性视为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阳性。计算各组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正常或增多组、对照组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分别89.0%±7.4%、97.0%±10.9%、79.0%±4.2%。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正常或增多组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与对照组,P均<0.05。按照血小板计数对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患者进行分层,结果血小板计数80×10^9/L~<100×10^9/L者、50×10^9/L~<80×10^9/L者、30×10^9/L~<50×10^9/L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5%±18.9%、92.4%±8.0%、50.1%±4.1%。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计数80×10^9/L~<100×10^9/L、50×10^9/L~<80×10^9/L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升高(P均<0.05),血小板计数30×10^9/L~<50×10^9/L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高于健康人,血小板50×10^9/L~<100×10^9/L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必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减少症 糖蛋白 b/a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杜珙 薛红 +4 位作者 陈保生 吴钢 曾武威 白玲 张文成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70-472,共3页
从机采浓缩血小板中 ,应用凝胶柱刀豆素A—琼脂糖、肝素—琼脂糖亲和层析与分子筛层析法 ,分离、纯化并得到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由α、β两个亚单位组成 ,糖蛋白Ⅱb可还原为糖蛋白Ⅱbα(... 从机采浓缩血小板中 ,应用凝胶柱刀豆素A—琼脂糖、肝素—琼脂糖亲和层析与分子筛层析法 ,分离、纯化并得到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由α、β两个亚单位组成 ,糖蛋白Ⅱb可还原为糖蛋白Ⅱbα(分子量为 12 5kDa)和糖蛋白Ⅱbβ(分子量为 2 3kDa) ,而糖蛋白Ⅲa为一条多肽链 ,分子量为 95kDa ,还原后为 10 8kDa。经不同凝胶亲和层析、凝胶电泳分析 ,得到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 ,为进一步筛选单克隆抗体和进行药物研发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血小板糖蛋白受体复合物的制备 柱层析法 血小板 糖蛋白b/ⅲa受体复合物 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颤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_b/Ⅲ_a受体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孙燕淑 祁芸芸 袁家颖 《中国临床医学》 2001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Ⅱb/Ⅲa 受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FCM )对 2 2例房颤患者静脉血中GPⅡb/Ⅲa 的含量进行检测 ,并与 2 6例窦性心律者对照。结果 :房颤患者血小板膜GPⅡb/Ⅲa 显...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Ⅱb/Ⅲa 受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FCM )对 2 2例房颤患者静脉血中GPⅡb/Ⅲa 的含量进行检测 ,并与 2 6例窦性心律者对照。结果 :房颤患者血小板膜GPⅡb/Ⅲa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房颤患者中的持续房颤组高于阵发房颤组 (P <0 .0 1)。结论 :房颤引起血小板激活 ,激活程度可能与房颤持续时间有关。房颤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检测GPⅡb/Ⅲa 对评估房颤患者的栓塞危险性及指导抗凝、减少栓塞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患者 gpb/ⅲa 受体 血小板糖蛋白b/ⅲa 栓塞 血小板激活 持续 变化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的表达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来鹏 王欣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62-463,共2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体内的表达。方法对比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梗组)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观察脑梗组中高危组、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高血脂组...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体内的表达。方法对比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梗组)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观察脑梗组中高危组、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高血脂组和无危组的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表达水平。结果脑梗组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及血小板膜P-选择素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高危组、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高血脂组的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均高于无危组(P<0.05)。结论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可作为表明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可促进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gpb/a复合物 P-选择素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进展与临床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石革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6年第6期332-335,共4页
目的:本文介绍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进展与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及结论:作为抗血小板药中的一支奇葩,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进展十分迅速,对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选择性高,在治疗血... 目的:本文介绍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进展与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及结论:作为抗血小板药中的一支奇葩,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进展十分迅速,对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选择性高,在治疗血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方面展现了良好的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受体拮抗剂 血栓 心肌梗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GP Ⅱb/Ⅲa及其受体拮抗剂与冠心病 被引量:2
8
作者 赵颖超 任志亮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1082-1085,共4页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是血小板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受体,在凝血过程中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中起关键作用,血小板激活导致GPⅡb/Ⅲa构型发生变化,继而使GPⅡb/Ⅲa受体与配体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加强,纤维蛋白原在相邻血小板分子间形成桥梁,导...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是血小板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受体,在凝血过程中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中起关键作用,血小板激活导致GPⅡb/Ⅲa构型发生变化,继而使GPⅡb/Ⅲa受体与配体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加强,纤维蛋白原在相邻血小板分子间形成桥梁,导致血小板聚集的加速。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临床实验已证实其在PTCA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研究GPⅡb/Ⅲa及其受体拮抗剂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本文对GPⅡb/Ⅲa及其受体拮抗剂与冠心病作一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 gpb/ⅲa受体拮抗剂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韩俊平 杜荣品 刘坤申 《临床荟萃》 2000年第14期665-667,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糖蛋白 gpb/ⅲ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结构及激活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任霞 王字玲 周虹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9-161,共3页
关键词 血小板 gpb/ⅲa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赖福生 史荫绵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96-199,共4页
运用凝胶电泳方法可将血小板膜糖蛋白(GP)分为若干个型和亚型。80年代初Kunilzi等用交叉免疫电泳技术证实GPⅡb和GPⅢa以钙依赖性二聚体(GPⅡb-Ⅲa)形式存在。以后许多实验结果提示GPⅡb-Ⅲa结构中含有纤维蛋白原(Fg)结合位点,在血小板... 运用凝胶电泳方法可将血小板膜糖蛋白(GP)分为若干个型和亚型。80年代初Kunilzi等用交叉免疫电泳技术证实GPⅡb和GPⅢa以钙依赖性二聚体(GPⅡb-Ⅲa)形式存在。以后许多实验结果提示GPⅡb-Ⅲa结构中含有纤维蛋白原(Fg)结合位点,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在GPⅡb-Ⅲa研究中广泛采用了单克隆抗体和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进一步揭示了GPⅡb-Ⅲa的结构、性质硬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糖蛋白 gpb-ⅲ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形成机制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2
作者 章靓 陈旺 +1 位作者 庞文生 胡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68-271,共4页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终末共同途径,因而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有效地预防血小板介导的血栓形成。本文对血栓形成的机制以及近年来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抗血栓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血栓 血小板糖蛋白b/ⅲa 受体 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RGDS对血小板释放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谢双锋 尹松梅 +6 位作者 杨国雷 聂大年 李益清 王秀菊 马丽萍 吴裕丹 王景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拮抗剂——四肽Arg-Gly-Asp-Ser(RGDS)对血小板聚集和CD62p表达的作用,探讨RGDS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的影响。【方法】检测二磷酸腺苷(ADP;终浓度5μmol/L,下同)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最大聚...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拮抗剂——四肽Arg-Gly-Asp-Ser(RGDS)对血小板聚集和CD62p表达的作用,探讨RGDS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的影响。【方法】检测二磷酸腺苷(ADP;终浓度5μmol/L,下同)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最大聚集率(rPA,max)、静息血小板和ADP诱导的血小板CD62p表达,检测不同浓度RGDS对ADP诱导的rPA,max的抑制率和血小板CD62p表达的抑制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5种浓度(50、100、200、400、800μmol/L)的RGDS对rPA,max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正常人静息血小板CD62p表达率为(3.5±0.6)%;ADP激动的血小板CD62p表达率为(65.6±1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50、100μmol/L的RGDS对血小板CD62p表达无抑制作用;当RGDS浓度≥200μmol/L时(200、400、800μmol/L),其可抑制血小板CD62p的表达;RGDS对rPA,max的抑制作用和其对血小板CD62p表达的抑制作用相关。【结论】RGDS浓度<200μmol/L时,对ADP诱导的血小板释放反应无影响;RGDS浓度≥200μmol/L时,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释放反应;与RGDS显著的抗聚集效应相比,其对血小板释放反应的影响比较小;RGDS抑制血小板释放反应的作用与其抗血小板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b/ⅲa 受体拮抗剂RGDS CD6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Fab噬菌体抗体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宇杰 董宁征 +2 位作者 庞爱明 白霞 阮长耿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6-698,732,共4页
目的从已构建的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Fab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人源性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Fab抗体,并对特异性阳性克隆进行鉴定。方法以表达GPⅡb/Ⅲa的CHO123细胞包板,对人源性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Fab噬菌体抗... 目的从已构建的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Fab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人源性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Fab抗体,并对特异性阳性克隆进行鉴定。方法以表达GPⅡb/Ⅲa的CHO123细胞包板,对人源性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Fab噬菌体抗体库进行富集筛选,采用细胞ELISA法筛选特异性阳性克隆,用Western blot法鉴定表达蛋白与GPⅡb/Ⅲa结合的特异性,将阳性克隆进行扩增、测序。结果以CHO123细胞富集淘筛3轮,并用ELISA法检测到2个高亲合力的特异性识别血小板膜GPⅡb/Ⅲa的克隆,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在阳性克隆的培养上清和细菌冻融上清均有特异性条带出现。对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证实这两个克隆轻链基因与人免疫球蛋白κ轻链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7%和98%,重链基因与人免疫球蛋白Fd段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4%和93%。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地从人源性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Fab抗体库中筛选出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的特异性阳性克隆,该克隆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克隆基因符合抗体可变区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 b/ⅲa 噬菌体抗体库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曲酶对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受体的影响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曹茂红 柯开富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29-31,36,共4页
目的:1.明确巴曲酶有无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作用。2.探讨巴曲酶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及疗程平行组进行临床研究。将102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单用阿司匹林组(n=23)、... 目的:1.明确巴曲酶有无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作用。2.探讨巴曲酶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及疗程平行组进行临床研究。将102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单用阿司匹林组(n=23)、单用DF-521组(n=35)及两者联合治疗组(n=44),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GPⅡb/Ⅲa受体表达、纤维蛋白原水平、TXB2、影像学变化、生活自理能力(HBI)及3个月时功能随访。结果:3种治疗方案均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联合治疗组作用最明显(P<0.05)。单用阿司匹林及联合治疗组TXB2水平明显降低,单用巴曲酶及联合治疗组治疗后GPⅡb/Ⅲa、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生活自理能力随访显示联合治疗组(70.45%)优于单用巴曲酶组(45.71%)优于单用阿司匹林组(17.399%)。结论:DF-521有GPⅡb/Ⅲa受体拮抗作用,与ASA合用后从不同的作用机制发挥抗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巴曲酶 血小板糖蛋白gpb/ a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激活在再灌注心肌无复流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金华 赖文岩 +3 位作者 区文超 刘俭 宾建平 刘伊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的表面标志物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活性在心肌再灌注无复流形成前后的改变,为心肌无复流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利用成年杂种犬的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心肌声学造影判断心肌无复流的造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缺血...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的表面标志物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活性在心肌再灌注无复流形成前后的改变,为心肌无复流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利用成年杂种犬的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心肌声学造影判断心肌无复流的造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缺血3 h后再灌注以前和3 h再灌注以后,有复流与无复流心肌的外周静脉血(PVB)和冠状窦静脉血(SVB)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活性。结果心肌缺血后再灌注以前PVB和SVB中的GPⅡb/Ⅲa受体活性均明显增高(P<0.001),提示血小板激活;3 h再灌注后心肌有复流和无复流组SVB中GPⅡb/Ⅲa受体活性均有明显的降低(P<0.001),心肌无复流组受体活性下降的更加显著(P<0.01),说明心肌微循环内发生了血小板受体的消耗,意味着有血小板的聚集。结论心肌缺血可以激活血小板,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可以使心肌微循环内发生血小板的粘附聚集,这与再灌注无复流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很可能是其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小板糖蛋白b/ⅲa 受体 治疗 外周静脉血 冠状窦静脉血 血小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测定在诊断血小板无力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江虹 周静 +1 位作者 贾劲 介海云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797-798,共2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CD41/CD61)及其在血小板无力症(GT)诊断中的初步应用。方法:以流式细胞术结合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血小板CD41和CD61的阳性百分率,观察30例正常人、1例血小板无力症疑似患者及其父母的血浆C...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CD41/CD61)及其在血小板无力症(GT)诊断中的初步应用。方法:以流式细胞术结合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血小板CD41和CD61的阳性百分率,观察30例正常人、1例血小板无力症疑似患者及其父母的血浆CD41和CD61的阳性表达率。结果:正常人血浆阳性表达率CD41和CD61的均值分别为93·10%和93·87%;患者、患者父亲和母亲CD41、CD6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06%;97·4%、96·6%和98·1%、96·8%。结论: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1和CD61的阳性表达率是检测GPⅡb/Ⅲa的可靠方法,可用于临床血小板无力症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 CD41/CD61 血小板无力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患者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血小板聚集率的研究——附80例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苗青 薛玲 +3 位作者 李亮 吴伟利 傅向华 陈会强 《新医学》 2009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ACS患者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测定80例ACS患者[其中AMI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45例]和同期56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ACS患者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测定80例ACS患者[其中AMI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45例]和同期56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血小板聚集率,并进行比较。P-选择素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采用四通道血小板聚集仪检测。结果:VAMI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5.8±0.4)%、(5.7±0.3)%、(67±10)%,UA组相应为(5.6±0.3)%、(5.5±0.4)%、(55±10)%,对照组相应为(2.6±0.3)%、(3.3±0.2)%、(46±8)%。AMI组和UA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均为P<0.01),而AMI组上述3项指标的水平均较UA组高(P<0.05~0.01)。结论:ACS患者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较正常人高,对上述3项指标的检测有助于ACS类型的筛选,早期发现AMI,以便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P-选择素 血小板糖蛋白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心绞痛冠脉病灶特征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表达率的联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晓沂 刘志忠 张金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确立冠状动脉造影所示病灶特征与血小板膜GPⅡb Ⅲa受体表达率的联系。方法 :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 31例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下病灶特征分为 :复杂病变组和简单病变组 ,流式细胞仪检测每例患者外周血糖蛋白 (GP)Ⅱb ... 目的 :确立冠状动脉造影所示病灶特征与血小板膜GPⅡb Ⅲa受体表达率的联系。方法 :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 31例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下病灶特征分为 :复杂病变组和简单病变组 ,流式细胞仪检测每例患者外周血糖蛋白 (GP)Ⅱb Ⅲa受体呈阳性表达的血小板比率 ,比较组间GPⅡb Ⅲa受体表达差异。 9例健康成人作健康观察组。结果 :冠脉造影示对应于心电图变化的罪犯病灶19例为复杂病变 ,12例为简单病变。复杂病变组血小板膜GPⅡb Ⅲa受体表达率 (5 9± 1 6 ) % ,显著高于简单病变组 2 2± 0 8% (P <0 0 1)。结论 :UAP患者冠造显示为复杂性病变者多伴有血小板膜GPⅡb Ⅲa受体表达率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小板糖蛋白 b/ⅲa受体表达率 UAP 病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欣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树民 付瑜 +2 位作者 高玉洁 寇辉 汲泓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观察苏欣康(中药复方)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的影响。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苏欣康组(口服苏欣康配方颗粒剂)和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于治疗前后以酶联免疫法测定血小板GPⅡb/Ⅲa。... 目的观察苏欣康(中药复方)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的影响。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苏欣康组(口服苏欣康配方颗粒剂)和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于治疗前后以酶联免疫法测定血小板GPⅡb/Ⅲa。结果苏欣康组血小板GPⅡb/Ⅲa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苏欣康具有抑制GPⅡb/Ⅲa活性的作用,治疗ACS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 糖蛋白b/ⅲa 苏欣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