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2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蛋白酶活化受体-1水平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覃月秋 高艳 +1 位作者 潘程婕 楚罗湘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0期2381-2383,2387,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水平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125例SAP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入院时富血小板血浆中PAR-1的水平,记录随访18个月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 目的探讨血小板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水平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125例SAP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入院时富血小板血浆中PAR-1的水平,记录随访18个月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AR-1对SAP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分析SAP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 125例SAP患者PAR-1水平为(2. 79±0. 34) pg/ml。TC、LDL、心绞痛加拿大心血管协会分级、PAR-1水平均为SAP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 <0. 05)。当PAR-1为2. 854 ng/ml时,其预测SAP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 1%、91. 4%。结论 PAR-1水平升高是SAP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可作为评估SAP长期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血小板蛋白酶活化受体-1 心血管事件 长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蛋白酶活化受体-1的表达及普伐他汀体外干预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楚罗湘 覃月秋 +3 位作者 莫昌干 周素娴 杨帆 梁志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18-4021,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的表达,探讨普伐他汀对血小板PAR-1表达的影响。方法:临床研究共纳入110例研究对象,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ELISA方法检测富血小...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的表达,探讨普伐他汀对血小板PAR-1表达的影响。方法:临床研究共纳入110例研究对象,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ELISA方法检测富血小板血浆PAR-1的表达。体外研究给予不同浓度普伐他汀干预及ADP刺激AMI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小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PAR-1和LOX-1表达的变化。结果:ACS组PAR-1浓度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PAR-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体外研究证实普伐他汀呈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PAR-1和LOX-1表达。结论:ACS患者血小板表达PAR-1明显增加,普伐他汀体外干预能明显降低ADP诱导的进一步血小板PAR-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蛋白酶活化受体-1 普伐他汀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蛋白酶活化受体-1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覃月秋 楚罗湘 高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的表达,为探讨多种途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临床研究共纳入150例研究对象,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不稳...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的表达,为探讨多种途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临床研究共纳入150例研究对象,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1组(UA-1组,任何一支血管狭窄≥75%)、不稳定型心绞痛2组(UA-2组,50%≤任何一支血管狭窄<75%)、对照组(Cont组,冠脉造影、心肌酶谱正常),每组30例。通过ELISA方法检测富血小板血浆PAR-1的表达。结果 Cont组、UA-2组、UA-1组、NSTEMI组、STEMI组的PAR-1浓度依次逐渐升高,分别为(2.35±0.10)ng/ml、(2.66±0.14)ng/ml、(2.85±0.17)ng/ml、(3.81±0.15)ng/ml、(3.95±0.24)ng/ml,各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869,P<0.001),5个研究组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除STEMI和NSTEMI组间、UA-1和UA-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急性心肌梗死各组(STEMI、NSTEMI组)与心绞痛各组(UA-1、UA-2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或P<0.05),ACS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CS患者血小板PAR-1表达明显增加,PAR-1通路激活可能是ACS发生的始动因素,因此适当抑制PAR-1表达或许成为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新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蛋白酶活化受体-1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血清组织蛋白酶S血小板反应蛋白-1的影响
4
作者 赵晶梅 袁新叶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5年第5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S)、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影响。方法纳入11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5例,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和研究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S)、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影响。方法纳入11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5例,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和研究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t=4.054、7.088、4.963、3.678,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指标水平均比治疗前高,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指标水平则均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t=4.402、5.850、5.734、7.179,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t=2.609、5.796、2.717、4.178,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下降,且研究组更低(t=2.373、2.056,均P<0.05)。结论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对心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起到改善作用,降低血清CatS、TSP-1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心力衰竭 慢性 组织蛋白酶S 血小板反应蛋白-1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晚期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D-二聚体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水平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相杰 任艳芳 +2 位作者 王玉红 张全华 管文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孕晚期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D-二聚体(D-D)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水平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产后出血(PPH)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 目的探讨孕晚期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D-二聚体(D-D)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水平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产后出血(PPH)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分娩后是否发生PPH分为PPH组(n=21)和非PPH组(n=87)。采集2组孕妇入院当天肘静脉血5 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孕妇血清THBS-1、D-D、TIMP-1水平。比较2组孕妇的基本临床资料及血清THBS-1、D-D、TIMP-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发生PPH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HBS-1、D-D、TIMP-1水平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发生PPH的预测价值。结果PPH组人工流产次数≥2次、胎盘早剥、子宫切口撕裂、宫缩乏力、瘢痕厚度<0.3 cm占比及孕晚期血清THBS-1、D-D水平显著高于非PPH组,血清TIMP-1水平显著低于非PPH组(P<0.05)。宫缩乏力、D-D和THBS-1水平升高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PP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IMP-1水平降低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PPH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THBS-1、D-D、TIMP-1联合预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PPH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三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孕晚期血清THBS-1、D-D、TIMP-1水平均可作为预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发生PPH的参考指标,且三者联合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发生PPH的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血小板反应蛋白-1 D-二聚体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 瘢痕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酶、血清胰蛋白酶原-2、血小板活化因子及IL-10在ERCP术后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迪 李雪松 蔡朋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093-1096,110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血清胰蛋白酶原-2、血小板活化因子、IL-10在ERCP术后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住院的ERCP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RCP术后不同的症状、体征、血清淀粉酶和胰腺CT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血清胰蛋白酶原-2、血小板活化因子、IL-10在ERCP术后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住院的ERCP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RCP术后不同的症状、体征、血清淀粉酶和胰腺CT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高淀粉酶血症组及PEP组3组,检测其血清淀粉酶、血清胰蛋白酶原-2、血小板活化因子、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3组血清淀粉酶、血清胰蛋白酶原-2、血小板活化因子、IL-1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69.578、139.492、145.637、126.891,均P=0.000),PEP组均为最高值。各个时间点的血清淀粉酶、血清胰蛋白酶原-2、血小板活化因子、IL-10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602.506、494.375、462.512、239.564,均P=0.000),高淀粉酶血症组的血清淀粉酶术后4h达到最高值,术后24h已经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PEP组的血清淀粉酶术后4h急剧升高,到术后24h仍在升高;高淀粉酶血症组及PEP组血清胰蛋白酶原-2、血小板活化因子、IL-10均在术后4h达到最高值且术后24h均降低。PEP组血清淀粉酶、血清胰蛋白酶原-2、血小板活化因子、IL-10术后4h、术后24h较术前的增高幅度均高于高淀粉酶血症组及对照组(F交互=28.492、22.614、16.573、7.819,均P=0.000)。PEP组血清淀粉酶与血清胰蛋白酶原-2、血小板活化因子、IL-10均有正相关关系(r=0.591、0.662、0.681,均P〈0.05)。结论 :血清淀粉酶、血清胰蛋白酶原-2、血小板活化因子、IL-10在ERCP术后胰腺炎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酶 血清胰蛋白酶-2 血小板活化因子 IL-10 ERCP ERCP术后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活化受体1与4在血小板活化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悦 Jean-max Pasquet +1 位作者 Alan Nurden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95-498,共4页
为了比较蛋白酶活化受体 1和 4(PAR1,PAR4)合成肽对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Ibα表达及细胞骨架的影响 ,揭示蛋白酶活化受体在血小板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选择 2 5μmol/LPAR1与 2 50 μmol/LPAR4两类合成肽分别在不同时间段 (0 -60分钟 )活... 为了比较蛋白酶活化受体 1和 4(PAR1,PAR4)合成肽对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Ibα表达及细胞骨架的影响 ,揭示蛋白酶活化受体在血小板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选择 2 5μmol/LPAR1与 2 50 μmol/LPAR4两类合成肽分别在不同时间段 (0 -60分钟 )活化血小板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及P 选择蛋白的表达 ,并结合SDS PAGE与转移电泳技术比较血小板活化前后细胞骨架GPIbα、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的变化 ,同时对膜骨架成分进行GPIbα免疫沉淀分析。结果显示 ,PAR 1与PAR4两类合成肽均可促使血小板活化 ,其P 选择蛋白水平显著升高 ,GPIbα表达进行性减少又出现逐渐回升的可逆性变化 ,各时间段引起的GPIbα改变在两者之间都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其中PAR1首先发生作用 ,但PAR4维持时间更长。细胞骨架蛋白分析显示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协同GPIbα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动态变化。免疫印迹也表明与GPIbα相连的肌动蛋白及肌球蛋白出现可逆性改变。结论 :PAR1与PAR4在血小板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们能各自独立地介导血小板活化 ,并导致GPIbα逆转 ,这与细胞骨架的积极参与相关。PAR1起效较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蛋白酶活化受体 蛋白Ibα 细胞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组织蛋白酶S、血小板反应蛋白-1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心力衰竭的关系
8
作者 陈凌 陈慧玲 +6 位作者 任月霞 张乐 孙倩 胡秀雪 张淑彩 赵永辉 赵智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 S)、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力衰竭(HF)发生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实施PCI治疗的100例AMI患者... 目的分析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 S)、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力衰竭(HF)发生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实施PCI治疗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PCI后1年内并发HF的28例患者作为HF组(病例组),未并发HF的72例患者为非HF组(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患者入院时血清Cat S、TSP-1、血脂四项、心肌损伤标志物等实验室指标数据,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血清Cat S、TSP-1与AMI患者PCI后并发HF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检验血清Cat S、TSP-1对AMI患者PCI后HF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中,HF组患者住院期间使用利尿剂占比高于非HF组,入院时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高于非HF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H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清Cat S、TSP-1水平均高于非H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t S、TSP-1水平升高仍然与AMI患者PCI后HF有关系(P<0.05);同时发现cTnI、CK-MB、LVEF是AMI患者PCI后HF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Cat S、TSP-1水平单独及二者并联联合预测AMI患者PCI后发生HF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7,均有一定预测效能,且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值最高。结论血清Cat S、TSP-1异常高表达可增加AMI患者PCI后HF风险,PCI术前检测血清CatS、TSP-1水平对AMI患者PCI后发生HF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心力衰竭 血清组织蛋白酶S 血小板反应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活化受体-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皮国良 王涛 +4 位作者 伍钢 吴红革 胡健莉 戴晓芳 孙煌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检测PAR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探讨PAR1在鼻咽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良性鼻咽组织、61例鼻咽癌组织中PAR1中的表达;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鼻咽癌细胞系CNE-1、CNE-2中PAR1表达并比较其表达差异。结果P... 目的检测PAR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探讨PAR1在鼻咽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良性鼻咽组织、61例鼻咽癌组织中PAR1中的表达;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鼻咽癌细胞系CNE-1、CNE-2中PAR1表达并比较其表达差异。结果PAR1在鼻咽癌组织及两种鼻咽癌细胞株中均表达。PAR1在28例良性鼻咽组织表达为10例,61例鼻咽癌组织中表达48例。PAR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在良性鼻咽组织中的表达率(P<0.01),高度恶性细胞株中PAR1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低度恶性细胞株。结论PAR1的表达与鼻咽癌的发生、生长方式、分期、恶性程度等有关。PAR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可能介导鼻咽癌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蛋白酶活化受体-1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丽丽 陈言汤 +1 位作者 牛扶幼 刘林嶓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病理性瘢痕、16例正常皮肤及16例非病理性瘢痕... 目的探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病理性瘢痕、16例正常皮肤及16例非病理性瘢痕组织中MMP-1、TIMP-1、PDGF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中MMP-1、TIMP-1、PDGF阳性表达率及PCNA指数均高于非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P均<0.05)。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IMP-1与PDGF、MMP-1、PCNA及PDGF与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与MMP-1、TIMP-1、PDGF及PCNA相互作用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基质金属蛋白酶-1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增殖 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对鼻咽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血小板反应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立平 马新福 +2 位作者 张鹏 殷麟 赵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297-4299,共3页
目的观察放疗对鼻咽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VEGFR)-2和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表达的影响。方法 46例鼻咽癌患者为观察组,应用放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VEGF、VEGFR-2和TSP-1的变化,20例体检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为对... 目的观察放疗对鼻咽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VEGFR)-2和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表达的影响。方法 46例鼻咽癌患者为观察组,应用放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VEGF、VEGFR-2和TSP-1的变化,20例体检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血清VEGF、VEGFR-2和TSP-1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VEGFR-2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中TSP-1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VEGFR-2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治疗后VEGF、VEGFR-2表达均下降,但是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VEGFR-2下降值明显高于Ⅰ+Ⅱ期。观察组治疗前Ⅲ+Ⅳ期患者血清TSP-1表达明显低于Ⅰ+Ⅱ期,治疗后TSP-1表达均升高,但是Ⅲ+Ⅳ期患者血清TSP-1的升高值明显高于Ⅰ+Ⅱ期。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VEGFR-2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和TSP-1的表达负相关性。结论放疗对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VEGFR-2和TSP-1的表达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对Ⅲ+Ⅳ期患者。肿瘤发生和进展过程中VEGF、VEGFR-2和TSP-1的表达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小板反应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2和血小板反应性蛋白-1的表达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云枫 连续 +1 位作者 郭常秀 李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51-1652,共2页
目的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VEGFR)-2和血小板反应性蛋白(TSP)-1的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48例2型糖尿病(T2DM)伴有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T2DM不伴有视网膜病变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1... 目的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VEGFR)-2和血小板反应性蛋白(TSP)-1的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48例2型糖尿病(T2DM)伴有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T2DM不伴有视网膜病变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15例体检证实为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3组血清VEGF、VEGFR-2和TSP-1的表达。结果 3组血清中VEGF、VEGFR-2和TSP-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VEGF、VEGFR-2和TSP-1的表达与是否为增殖期密切相关。观察组中VEGF和VEGFR-2正相关,其他指标间无相关性。结论血清中VEGF和VEGFR-2高表达、TSP-1低表达与糖尿病伴有视网膜病变患者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关。VEGF、VEGFR-2和TSP-1的检测可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VEGF受体-2 血小板反应性蛋白(TS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联合检测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博 王艳丽 崔晓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CHF患者及同期50例...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CHF患者及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血液标本,测定血清MMP-9、suPAR及PAI-1水平。比较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及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指标差异,并分析各血清指标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MMP-9、suPAR、PAI-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分级Ⅱ级、Ⅲ级、Ⅳ级CHF患者的血清MMP-9、suPAR、PAI-1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的结果显示,预后良好65例,预后不良43例,预后不良率为39.81%(43/108)。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的年龄更大,合并高血压率更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MP-9、suPAR及PAI-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MP-9、suPAR、PAI-1均是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LVEF是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MMP-9、suPAR、PAI-1单独检测及3项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1、0.829、0.768和0.840,3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8.21%,特异度为79.46%。结论 老年慢性CHF患者的血清MMP-9、suPAR、PAI-1表达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蛋白酶活化受体-1的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志军 徐晶 +1 位作者 谢康云 张莺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285,297,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的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AR-1在宫颈鳞癌组织(35例)、腺癌组织(25例)及正常组织(20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AR-1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宫颈癌...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的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AR-1在宫颈鳞癌组织(35例)、腺癌组织(25例)及正常组织(20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AR-1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P<0.01),有淋巴转移的癌组织中PAR-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的癌组织(P<0.01)。结论:PAR-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 宫颈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浆组织蛋白酶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辉 陈辉 +2 位作者 王志刚 戴朝博 陈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6期939-942,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浆组织蛋白酶S(Cat S)、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住院的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作为UAP组,其中低危组19例,中危组25例,高... 目的分析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浆组织蛋白酶S(Cat S)、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住院的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作为UAP组,其中低危组19例,中危组25例,高危组12例;同期5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作为SAP组;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at S、TSP-1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评估UAP组和SAP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UAP组血清Cat S、TSP-1与Gensini积分的关系;UAP组病人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并比较发生MACE与未发生MACE的UAP病人血清Cat S、TSP-1水平。结果UAP组与SAP组血清Cat S、TS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UAP组血清Cat S、TSP-1水平均高于SAP组(P<0.05);UAP组Gensini积分高于SAP组(P<0.05);UAP组血清Cat S、TSP-1均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5、0.707,P<0.05)。UAP高危组血清Cat S、TSP-1水平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5),中危组血清Cat S、TSP-1水平高于低危组(P<0.05)。UAP组出院后6个月内MACE总发生率为23.21%,发生MACE组病人血清Cat S、TSP-1水平高于未发生MACE组病人(P<0.05)。结论老年UAP病人血浆Cat S、TSP-1水平升高,与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危险分层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UAP病人病情及预后预测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不稳定型心绞痛 组织蛋白酶S 血小板反应蛋白-1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活化受体2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分泌MCP-1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顾小红 张云东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289,292,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培养7d的SD大鼠HSC并接种于培养板各孔内,分别用不同浓度PAR2激动剂、活性肽、反活性肽和抑制剂刺激,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MCP-1... 目的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培养7d的SD大鼠HSC并接种于培养板各孔内,分别用不同浓度PAR2激动剂、活性肽、反活性肽和抑制剂刺激,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MCP-1水平。结果PAR2激动剂和活性肽可引起HSCMCP-1释放增加,抑制剂可抑制HSC促MCP-1的释放作用,其反活性肽不引起MCP-1释放增加。结论在大鼠肝纤维化炎症反应中,PAR2可促进HSC分泌MCP-1,促进炎症反应,其反活性肽和抑制剂可能具有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活化受体 肝星状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栾朝霞 高沁怡 裴著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6-557,共2页
目的 :观察白介素 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酶谱分析法检测MMP 9蛋白水平 ,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测转录因子AP 1结合活性 ,用RT PCR法检测MMP 9的mRNA水平... 目的 :观察白介素 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酶谱分析法检测MMP 9蛋白水平 ,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测转录因子AP 1结合活性 ,用RT PCR法检测MMP 9的mRNA水平。结果 :白介素 1(2 0ng/ml)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2 0ng/ml)联合使用显著增加MMP 9蛋白表达 ,提高AP 1结合活性 ,使MMP 9的mRNA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白介素 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联合使用可刺激M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组织蛋白酶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婷婷 刘丽 +1 位作者 林文果 黄大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6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病人血浆组织蛋白酶S(Cat 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ADHF病人165例,根据12个月随访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53例)与预后良好组(112例),采...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病人血浆组织蛋白酶S(Cat 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ADHF病人165例,根据12个月随访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53例)与预后良好组(11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Cat S、TSP-1水平,比较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Cat S、TSP-1与ADHF病人预后的关系;采用乘积极限(K-M)法、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比例、血浆Cat S、TSP-1水平均较高(P<0.05),LVEF较低(P<0.05);随访期内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2.12%,Cat S、TSP-1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P<0.05);年龄、NYHA分级、Cat S、TSP-1均是影响ADHF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VEF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浆Cat S、TSP-1是影响ADHF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成为ADHF病人预后预测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组织蛋白酶S 血小板反应蛋白-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组织蛋白酶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雅静 袁二伟 许津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5期125-128,133,共5页
目的分析血浆组织蛋白酶S(Cat S)、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DIC患儿为DIC组,另外选择同期凝血功能正常的48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2组新生儿血浆Cat S、TSP-1及凝血功能指标... 目的分析血浆组织蛋白酶S(Cat S)、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DIC患儿为DIC组,另外选择同期凝血功能正常的48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2组新生儿血浆Cat S、TSP-1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分析血浆Cat S、TSP-1、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与新生儿DIC发生的相关性,观察其对新生儿DIC的诊断效能。结果治疗前,DIC组血浆Cat S、TSP-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D-二聚体(D-D)水平高于、长于对照组,血小板(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IC组患儿血浆Cat S、TSP-1、APTT、PT及D-D水平低于、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at S、TSP-1、APTT、PT及D-D与新生儿DIC的发生呈正相关(P<0.001),PLT与新生儿DIC的发生呈负相关(P<0.001)。结论血浆Cat S、TSP-1对新生儿DI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S 血小板反应蛋白-1 新生儿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浆组织蛋白酶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与心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丽丽 张娜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305-2308,231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甩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浆组织蛋白酶S(catS)、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就诊的87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AMI组),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讨急性心甩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浆组织蛋白酶S(catS)、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就诊的87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AMI组),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catS、TSP-1表达水平,另检测各受试者B型利尿钠肽、舒张压、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分析AMI患者血浆catS、TSP-1表达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AMI组高血压史、脑卒中史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AMI患者PCI术前、术后1 d、1周血浆中catS、TSP-1、B型利尿钠肽、舒张压、收缩压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P<0.05);术后4周血浆中TSP-1、B型利尿钠肽、舒张压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P<0.05)。与PCI术前相比,AMI患者PCI术后1 d舒张压、收缩压降低,血浆中catS、TSP-1、B型利尿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P<0.05);术后1周、4周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中catS、TSP-1、B型利尿钠肽、舒张压、收缩压降低;术后4周6 min步行距离升高(P<0.05)。与AMI患者PCI术后1 d相比,术后1周、4周血浆中catS、TSP-1、B型利尿钠肽、舒张压、收缩压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P<0.05)。与PCI术后1周相比,AMI患者术后4周血浆中catS、TSP-1、B型利尿钠肽、舒张压、收缩压降低(P<0.05)。AMI患者PCI术后4周血浆中catS、TSP-1表达水平与B型利尿钠肽、catS表达水平与收缩压、TSP-1表达水平与舒张压呈正相关(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呈负相关(P<0.05)。结论AMI患者血浆中catS、TSP-1表达水平升高,心功能指标异常;PCI术后血浆中catS、TSP-1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心功能指标向好发展,且血浆中catS、TSP-1表达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PCI术后 血浆组织蛋白酶S、血小板反应蛋白-1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