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表型和血浆代谢物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之间的关联:一项中介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
作者 樊九铭 赵艺乔 +5 位作者 贾海昌 王天堃 韩雨桐 戚子昊 陈平 曾宪涛 《医学新知》 2025年第1期73-82,共10页
目的采用中介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的方法探讨免疫细胞-血浆代谢物-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以及血浆代谢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双样本双向MR分析,预测可能影响BPH的免... 目的采用中介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的方法探讨免疫细胞-血浆代谢物-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以及血浆代谢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双样本双向MR分析,预测可能影响BPH的免疫表型,同时排除受BPH反向影响的免疫细胞。其次,单向双样本MR分析筛选与BPH相关的血浆代谢物,并探讨其是否受免疫细胞的影响,以相同方法评估血浆代谢物与BPH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进一步估算血浆代谢物在免疫细胞与BPH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双向MR分析,显示8种免疫细胞表型与BPH之间存在显著关联。IVW分析显示,其中5种免疫细胞表型对BPH具有保护作用,而另外3种表型显著增加了BPH的发病风险。在血液代谢物与BPH的MR分析中,IVW结果表明17种血液代谢物指标与BPH存在因果关系,其中8种代谢物显著提高了BPH的发病风险,而另外9种代谢物显著降低了BPH的发病风险。中介MR分析结果显示DP[CD4(+)CD8(+)]AC-5'-甲基硫腺苷(MTA)磷酸盐比率-BPH[中介比例=-12.086%,95%CI(-22.430%,-1.742%)]和CD19 on IgD(-)CD24(-)-脱氧胆酸葡萄糖醛酸水平-BPH[中介比例=-11.230%,95%CI(-21.873%,-0.588%)]两条免疫细胞表型-血浆代谢物-BPH因果通路在BPH发生中的作用。两种代谢物在免疫细胞与BPH关联中的中介比例均超过10%。结论本研究通过中介MR揭示了两种免疫表型分别通过两种血浆代谢物与BPH之间的潜在关联,为BPH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孟德尔随机化 免疫表型 血浆代谢物 暴露-中介-结局路径 中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源对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浆代谢物的影响
2
作者 李天宇 孙同玉 +6 位作者 屠焰 张涛 刘松林 陆伟 杨宏 黄艳玲 马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060-7067,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磷源对泌乳后期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浆代谢物的影响。选择60头体重、胎次、采食量和泌乳天数相近的泌乳后期荷斯坦奶牛,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头。2组奶牛饲粮中的磷分别来源于磷酸氢钙(DCP)和采用高温...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磷源对泌乳后期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浆代谢物的影响。选择60头体重、胎次、采食量和泌乳天数相近的泌乳后期荷斯坦奶牛,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头。2组奶牛饲粮中的磷分别来源于磷酸氢钙(DCP)和采用高温烧结法制备的磷酸三钙(TCP),2种饲粮主要营养成分和钙、磷含量均一致。试验期65 d,包括预试期10 d和正试期55 d,期间每天记录试验牛的产奶量,并于试验第30和65天采集乳样并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第65天采集血液测定血浆中的代谢物。结果表明:1)2组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2组奶牛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降钙素、甲状旁腺素和钙含量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DCP组血浆磷含量显著高于TCP组(P<0.05);3)不同磷源条件下奶牛血浆中存在的差异代谢物有31种,其中TCP组血浆代谢物相对DCP组上调的有肌肽、甲基咪唑乙酸等,通过对差异代谢物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进行分析发现,显著富集的通路只有组氨酸代谢(P<0.05)。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磷源对于奶牛泌乳性能无显著影响,TCP可能提高了奶牛对磷的利用率,且上调了血浆中与抗氧化和抗炎相关的代谢物,对奶牛健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磷酸氢钙 磷酸三钙 泌乳性能 钙磷代谢 血浆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代谢物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3
作者 郑蒙雨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2203-2209,I0004,共8页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探讨血浆代谢物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关系。方法采用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公开数据库进行数据筛选的方法,以血浆代谢物作为暴露数据,PCOS作为结局数据,以逆方差加权法(IVW)作为研究的主要分析...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探讨血浆代谢物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关系。方法采用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公开数据库进行数据筛选的方法,以血浆代谢物作为暴露数据,PCOS作为结局数据,以逆方差加权法(IVW)作为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加权模型(Weighted mode)、简单模型(Simple mode)等作为补充方法,并通过Cochran's Q、MR-Egger法进行研究的异质性和多效性分析。结果IVW法分析发现蛋氨酸亚砜、胡椒碱硫酸盐代谢物、脱氧胆酸12-硫酸酯和牛磺酸与谷氨酸比率增加均是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茶碱、7-甲基鸟嘌呤、4-羟基香豆素、酪胺O-硫酸酯和色氨酸与丙酮酸比率增加均是PCOS发生的保护因素(均P<0.05)。敏感性分析未发现研究结果存在异质性以及多效性(均P>0.05),表明研究结果没有产生偏倚。结论血浆代谢物或通过影响胰岛素抵抗、激素水平、炎症状态变化、细胞信号通路、免疫调节等多种因素对PCOS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血浆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甜菜碱对巴马香猪繁殖性能、初乳成分及血浆代谢物和繁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高乾坤 马翠 +4 位作者 孔祥峰 尹富贵 韩强 印遇龙 王占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6-653,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甜菜碱对巴马香猪繁殖性能、初乳成分及血浆代谢物和繁殖激素含量的影响。选取3~7胎次巴马香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5 kg/t甜菜碱盐酸盐。试验期为...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甜菜碱对巴马香猪繁殖性能、初乳成分及血浆代谢物和繁殖激素含量的影响。选取3~7胎次巴马香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5 kg/t甜菜碱盐酸盐。试验期为母猪配种后第3天至分娩后第21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甜菜碱显著降低仔猪死亡率(P<0.05),增加断奶仔猪数(P=0.087);饲粮添加甜菜碱显著增加初乳中乳蛋白和尿素氮含量(P<0.05);饲粮添加甜菜碱显著降低妊娠第75天血浆总蛋白(TP)含量(P<0.05),显著降低妊娠第105天血浆TP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P<0.05),显著增加妊娠第75天血浆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产后第7天血浆AST和ALP活性(P<0.05),且妊娠第105天血浆ALP活性呈增加趋势(P=0.073);饲粮添加甜菜碱显著降低妊娠第45天血浆催乳素(PRL)、孕酮(PROG)、促卵泡素(FSH)和雌二醇(E2)含量以及妊娠第75天血浆PRL和PROG含量(P<0.05),且妊娠第75天血浆E2含量(P=0.061)和妊娠第105天血浆FSH含量(P=0.062)呈下降趋势。综上所述,饲粮添加甜菜碱可改善初乳成分和血浆代谢物含量,降低血浆繁殖激素含量,进而增加断奶仔猪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巴马香猪 繁殖性能 初乳成分 血浆代谢物 繁殖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对苏尼特羊肠道菌群、血浆代谢物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婷 靳烨 +6 位作者 要铎 张艳妮 王宏迪 苏琳 田建军 杜霞 段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6-294,共9页
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对苏尼特羊肠道菌群、血浆代谢物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选取三月龄苏尼特羊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基础日粮)和植物乳杆菌组(R组,基础日粮、活菌数为3×10;cfu/g植物乳杆菌),进行为期90d的饲... 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对苏尼特羊肠道菌群、血浆代谢物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选取三月龄苏尼特羊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基础日粮)和植物乳杆菌组(R组,基础日粮、活菌数为3×10;cfu/g植物乳杆菌),进行为期90d的饲喂试验。屠宰后取其肠道内容物及背最长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代谢组学液相-色谱联用技术等对苏尼特羊肠道菌群、血浆代谢物及肉品质进行测定,探究肠道菌群与血浆代谢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饲喂植物乳杆菌显著提高了肠道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克里斯滕森菌属(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理研菌属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10)的丰度(P<0.05),减少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另枝菌属(Alistipes)和普雷沃氏菌UCG-003菌属(Prevotellaceae_UCG-003)的丰度(P<0.05)。血浆代谢组分析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显著增加了吲哚-3-丙酸、皮质醇、甘氨胆酸、L-精氨酸等含量(P<0.05),降低了3-羟基月桂酸含量(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肠道中Bacteroidetes、Prevotellaceae_UCG-001均与血浆代谢物甘氨胆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此外,在肉品质分析中植物乳杆菌显著提高了肉的亮度值(L*)、黄度值(b*)、pH;值(P<0.05),显著降低肉的蒸煮损失、剪切力(P<0.05)。由此可见,日粮添加植物乳杆菌能够通过改变苏尼特羊肠道菌群结构,调节血浆代谢物参与机体脂肪代谢,进而改善羊肉品质,试验结果为今后提高蒙古羊肉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控制 苏尼特羊 乳杆菌 肠道微生菌群 血浆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归芪益母口服液对产后奶牛血浆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孔维怡 王菲菲 +3 位作者 岳康 秦俊杰 朱浩 郭延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3-923,共11页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归芪益母口服液对产后奶牛血浆代谢物的影响,以阐明归芪益母口服液对产后奶牛的保健机制。【方法】选取15头体况相近、2~3胎健康待产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归芪益母口服液对产后奶牛血浆代谢物的影响,以阐明归芪益母口服液对产后奶牛的保健机制。【方法】选取15头体况相近、2~3胎健康待产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试验组(n=8),分别在产后立即灌服饮用水和归芪益母口服液,500 mL/头,连续灌服6 d。产后7 d晨饲前采血,经预处理后采用UPLC-MS/MS上机检测,利用MetaboAnanlyst 5.0软件筛选VIP≥1、P<0.05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产后7 d,试验组血浆代谢轮廓较对照组发生明显改变,筛选出16种差异代谢物,其中8种显著上调,包括蛋氨酸亚砜、磷酸肌酸、甘油磷酸胆碱、皮质醇、L-色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18∶2)、五羟色胺和L-精氨酸;8种显著下调,包括1-氨基环己酸、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L-天冬酰胺、单酰甘油酯酰基(16∶1)、泛酰巯基乙胺、十八碳单烯酰胺、1-甲基鸟嘌呤和3-N-甲基-L-组氨酸。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在甘油磷脂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通路。【结论】归芪益母口服液对产后奶牛具有保健作用,可能与其调节甘油磷脂代谢、皮质醇代谢、色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从而发挥抗炎、抗氧化、调节食欲及肠道菌群稳态、缓解能量负平衡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奶牛 归芪益母口服液 代谢组学 血浆代谢物 通路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25羟基维生素D_(3)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浆代谢物及粪便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丽华 徐宏建 +3 位作者 张全宇 张城瑞 冯冠智 张永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412,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剂量25羟基维生素D_(3)[25(OH)VD_(3)]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浆代谢物及粪便菌群的影响。选取18头健康、体重[(40.68±1.20)kg]相近的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头牛。...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剂量25羟基维生素D_(3)[25(OH)VD_(3)]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浆代谢物及粪便菌群的影响。选取18头健康、体重[(40.68±1.20)kg]相近的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25(OH)VD_(3);试验组每头犊牛每天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00(低剂量组)和12000 IU(高剂量组)的25(OH)VD_(3)。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体高显著提高(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粪便评分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中性洗涤纤维(P=0.05)和钙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提高。3)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浆25(OH)VD_(3)和钙含量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血浆磷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浆白细胞介素-2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粪便中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和普雷沃式菌科(Prevotellaceae)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粪便中鼠杆菌科(Muribaculaceae)、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螺旋体科(Spirochaetaceae)和未培养_细菌_o_柔膜菌纲_RF39(uncultured_bacterium_o_Mollicutes_RF39)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25(OH)VD_(3)可以提高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粪便菌群,降低腹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25(OH)VD_(3) 生长性能 血浆代谢物 粪便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糖和脂水平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及血浆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红燕 巫丽云 +7 位作者 董博 许文婕 金俊琰 杨云霞 朱晓鸣 韩冬 刘昊昆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6-763,共8页
实验以初重(6.20±0.01)g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高糖低脂(HCLL,45%糖和2%脂)、中糖中脂(MCML,30%糖和8%脂)和低糖高脂(LCHL,15%糖和14%脂)的3种等氮饲料56d,以探究饲料不同糖和脂水平对团头鲂... 实验以初重(6.20±0.01)g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高糖低脂(HCLL,45%糖和2%脂)、中糖中脂(MCML,30%糖和8%脂)和低糖高脂(LCHL,15%糖和14%脂)的3种等氮饲料56d,以探究饲料不同糖和脂水平对团头鲂生长性能、鱼体生化组成、营养沉积及血浆代谢物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饲料糖和脂水平对团头鲂摄食率无显著性影响。随饲料糖水平降低和脂水平升高,团头鲂幼鱼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提高。高糖低脂饲料未造成肝脏糖原或甘油三酯含量的显著沉积,且各饲料组间肝体比、脏体比及肥满度均无显著性差异。饲料糖和脂水平对团头鲂鱼体生化组成无显著性影响,但随饲料糖水平降低和脂水平增加,团头鲂蛋白沉积率升高,脂肪沉积率降低。另外,血浆葡萄糖、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低糖高脂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表明肝脏将脂质转运至外周组织以维持肝脏脂稳态。研究结果表明,团头鲂对饲料脂利用优于糖类,且具有较好地应答饲料糖和脂水平的代谢机制,研究结果可为团头鲂的饲料配方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脂肪 生长性能 营养沉积 血浆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代谢物与伴T2DM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9
作者 沈双双 王庆军 杨锐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代谢物与伴T2DM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伴T2DM脑小血管病住院患者80例,根据有无认知功能障碍分为LIANGNAG组:非认知障碍组(non-cognitive impairme... 目的探讨血浆代谢物与伴T2DM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伴T2DM脑小血管病住院患者80例,根据有无认知功能障碍分为LIANGNAG组:非认知障碍组(non-cognitive impairment,NCI)、认知障碍组(cognitive impairment,CI),应用串联质谱法方法检测血浆中35个代谢指标,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筛选出组间差异性指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外周血各指标与认知障碍的关系;ROC曲线检验模型预测疾病的准确性。结果年龄、高血糖、高血压、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苏氨酸(threonine,Thr)、N 1、酰基肉碱(C3、C5、C10、C18、N 2)等指标可能参与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并对疾病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以上指标可能参与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多种代谢物联合预测可提高疾病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代谢物 T2DM脑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相关炎症因子与血浆代谢物间的因果关系及中介效应
10
作者 王振宇 张洪美 +2 位作者 荆琳 何名江 闫奇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6期467-473,共7页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系统评估炎症因子、血浆代谢物与膝骨关节炎(KOA)间的因果关系及血浆代谢物在炎症因子介导的KOA中的中介效应。方法自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公共数据库获取91种炎症因子、1400种血浆代谢物和KOA的GWAS数据。...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系统评估炎症因子、血浆代谢物与膝骨关节炎(KOA)间的因果关系及血浆代谢物在炎症因子介导的KOA中的中介效应。方法自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公共数据库获取91种炎症因子、1400种血浆代谢物和KOA的GWAS数据。使用两样本MR分析,对炎症因子、代谢物与KOA和KOA相关炎症因子与代谢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评估,对代谢物在炎症因子介导的KOA中的中介效应进行估计。结果2种炎症因子(CD5、FGF-5)、65种血浆代谢物与KOA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中介分析发现N-乙酰基-1-甲基-L-组氨酸在FGF-5与KOA的因果关系中存在3.7%的中介效应比。结论多种炎症因子及代谢物与KOA存在因果关系,代谢对KOA的影响应予重视。T细胞在预防KOA中有重要作用,从遗传学层面可解释富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的抗炎作用。FGF通路在预防预防KOA方面有潜力,为未来PRP组分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炎症趋化类因子 富血小板血浆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血浆代谢物 中介分析
原文传递
免疫细胞介导的血浆代谢物与膝骨关节炎的因果关系: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1
作者 王振宇 张洪美 +3 位作者 荆琳 闫奇 汤吉祥 葛骐瑞 《军事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778-785,共8页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系统评价血浆代谢物与膝骨关节炎(KOA)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免疫细胞的潜在中介或遮掩效应。方法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数据库获取1400种血浆代谢物、731个免疫细胞特征和KOA的GWAS数据,采用双向MR分析对...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系统评价血浆代谢物与膝骨关节炎(KOA)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免疫细胞的潜在中介或遮掩效应。方法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数据库获取1400种血浆代谢物、731个免疫细胞特征和KOA的GWAS数据,采用双向MR分析对血浆代谢与KOA的因果关系进行系统评价,并通过两步法中介MR分析评估可能具有中介或遮掩效应的免疫细胞特征。结果双向MR分析结果经敏感性分析筛选后,共发现65种血浆代谢物、35个免疫细胞特征与KOA存在因果关系(P<0.05)。中介分析发现,相对细胞计数CD45RA^(+)CD28^(-)CD8br Treg与CD8br Treg之比(CD45RA^(+)CD28^(-)CD8br%CD8br)在3种代谢物(水杨酸、X-07765、X-23739)与KOA风险的因果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其中水杨酸为遮掩效应,效应比0.0412。结论多种血浆代谢物及免疫细胞特征与KOA存在因果关系,KOA不应视为单纯的退行性关节病。其中水杨酸对KOA的保护作用可能因其诱导Treg细胞的分化作用而受到削弱,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血浆代谢物 免疫特征 因果关系 孟德尔随机化 中介分析
原文传递
炎症、代谢物与骨质疏松症
12
作者 吕浩 张舸 +5 位作者 胡芷苜 王岩 楚庆松 周瑶 江渟 王久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697-3704,共8页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炎症、代谢物与骨质疏松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炎症相关蛋白与骨质疏松症之间是否存在遗传因果效应以及代谢物是否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尚不清楚。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了炎症相关蛋白和骨质疏松症的因果关系...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炎症、代谢物与骨质疏松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炎症相关蛋白与骨质疏松症之间是否存在遗传因果效应以及代谢物是否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尚不清楚。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了炎症相关蛋白和骨质疏松症的因果关系以及血浆代谢物在该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骨质疏松症数据来Fengenn数据库,炎症相关蛋白和血浆代谢物的数据来自己发表的研究。评估暴露与结局之间的关联性主要是反方差加权方法,通过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索炎症相关蛋白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通过两步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潜在的发挥中介作用的血浆代谢物。随后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进一步验证结果的稳健性。采用Cochran’s Q检验评估研究结果的异质性。通过MR-Egger截距法和MR-PRESSO法进行水平多效性评估。结果与结论:(1)通过初步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鉴定出5种与骨质疏松症有正向因果关系且没有反向因果关系的炎症相关蛋白;其中神经鞘胚素(OR=0.895,95%CI:0.819-0.979,P=0.015)与骨质疏松症呈负相关,而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OR=1.100,95%CI:1.002-1.209,P=0.046)。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1(OR=1.150,95%CI:1.043-1.268,P=0.005)、白细胞介素17 C(OR=1.087,95%CI:1.004-1.176,P=0.040)、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因子(OR=1.108,95%CI:1.002-1.226,P=0.046)与骨质疏松症呈正相关;敏感性分析显示,这些因果效应都没有异质性和多效性。(2)文章还进行了两步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潜在的中介血浆代谢物:1-棕榈酰gpc(16∶0)增加了神经鞘胚素对骨质疏松症的负向作用,5α-雄甾烷-3α,17β-单硫酸二醇会增加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1介导的骨质疏松症风险性;Α-酮戊二酸与琥珀酸比值会导致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1、白细胞介素17 C介导的骨质疏松症风险性增加;亚精胺、脯氨酸与反式-4-羟脯氨酸比值导致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1介导的骨质疏松症风险性增加;12,13-二羟基十八碳烯酸会导致白细胞介素17 C介导的骨质疏松症风险性增加;胡椒碱代谢物C_(16)H_(19)NO_(3)(3)的硫酸盐水平、腺苷3′,5′-环单磷酸腺苷会导致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因子介导的骨质疏松症风险性增加。(3)上述数据证实,部分炎症相关蛋白可以影响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这种作用是正向和负向的,并且其中一部分作用由血浆代谢物介导,这为未来探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新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炎症相关蛋白 血浆代谢物 免疫反应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反向因果 双向分析 中介效应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血浆代谢物和肺癌之间的中介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3
作者 朱凯丽 曹梦悦 +2 位作者 苏飞 侯小明 令晓玲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2604-2608,共5页
目的:通过中介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阐明免疫特征与肺癌(LC)发病之间的介导调控机制。方法:从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库中获取731种免疫细胞、1400种血浆代谢物、11348例LC患者和15861例对照的汇总统计数据。首先通过全基因... 目的:通过中介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阐明免疫特征与肺癌(LC)发病之间的介导调控机制。方法:从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库中获取731种免疫细胞、1400种血浆代谢物、11348例LC患者和15861例对照的汇总统计数据。首先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确定与变量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方法推断因果关系,同时MR-艾格法、中位数法、简单模式、加权模式作为逆方差加权法的补充方法进行两步、双样本MR分析,并利用敏感性分析来验证可靠的MR结果。结果:最终中介MR分析揭示6种介导关系,从免疫细胞CD4/CD8br到LC的途径可能由4种血浆代谢物介导:5α-雄甾烷-3β,17α-二醇二硫酸盐水平[比值比(OR)=1.193,95%置信区间(CI):1.096~1.298,P<0.05]、花生四烯酸(20∶4n6)/副黄嘌呤水平(OR=1.173,95%CI:1.052~1.309,P<0.01)促进LC发生,中介效应占比分别是-10.90%(P<0.05)和-9.47%(P<0.05);糖基-N-二十二烷基-鞘氨醇(d18∶2/22∶0)水平(OR=0.877,95%CI:0.804~0.956,P<0.05)和α-酮戊二酸/天冬氨酸水平(OR=0.861,95%CI:0.769~0.965,P<0.05)抑制LC发生,中介效应占比分别是7.91%和8.80%。此外,鞘磷脂(d18∶1/22∶2、d18∶2/22∶1、d16∶1/24∶2)水平(OR=0.838,95%CI:0.745~0.942,P<0.05)在BAFF-R的过渡性B细胞抑制LC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中介效应占比是11.70%(P<0.05)。N-乙酰胆碱水平(OR=1.131,95%CI:1.039~1.232,P<0.05)在终末分化CD4^(+)T细胞上的CD3的T细胞促进LC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中介效应占比是5.85%(P<0.05)。在本研究中,敏感性分析没有异质性或多效性。结论:中介MR分析结果提示血浆代谢物可能介导免疫特征影响LC发生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细胞 血浆代谢物 孟德尔随机化 中介分析
原文传递
血浆代谢物与冠心病的因果关系: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4
作者 张兴 迪拉热·太外库力 +6 位作者 宋洁 张小雪 简易 王晓燕 梁俊卿 王倩辉 周贤惠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9期38-45,共8页
目的通过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索血浆代谢物与冠心病(CHD)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双向两样本MR分析方法,正向MR分析时将血浆代谢物作为暴露因素,CHD作为研究结局;反向MR分析时则将CHD作为暴露因素,血浆代谢物作为研究结局。从... 目的通过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索血浆代谢物与冠心病(CHD)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双向两样本MR分析方法,正向MR分析时将血浆代谢物作为暴露因素,CHD作为研究结局;反向MR分析时则将CHD作为暴露因素,血浆代谢物作为研究结局。从GWAS Catalog数据库获取1400种血浆代谢物,其均为欧洲人群样本,样本量为8299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数量约1540万个。从IEU OpenGWAS project网站获取CHD数据集,其为欧洲人群样本,样本量为86995例,SNP数量为2420361个。使用R 4.3.3软件、采用Two Sample MR包(版本号:0.4.22)在Windows 11系统上进行MR分析,以逆方差加权法(IVW)分析结果为主,以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WME)、简单模型、加权模型分析结果为补充。采用Cochran'sQ检验判断SNP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异质性,采用MR-Egger回归的截距项、MR-PRESSO Outlier检验、MR-PRESSO Global检验分析SNP的水平多效性,采用留一法分析单个SNP对IVW分析结果的影响,绘制漏斗图以评估SNP的潜在偏倚。结果共筛选出62个与血浆代谢物强相关的SNP,15个与CHD强相关的SNP。最终共纳入6种血浆代谢物。正向IVW分析结果显示:1-棕榈酰-GPG(16∶0)升高是CHD的保护因素[OR=0.842,95%CI(0.766~0.926)],N-乙酰腐胺[OR=1.125,95%CI(1.067~1.186)]、N-乙酰天冬氨酸[OR=1.068,95%CI(1.029~1.109)]、5-乙酰氨基-6-甲酰氨基-3-甲基尿嘧啶[OR=1.095,95%CI(1.048~1.144)]、N-乙酰瓜氨酸[OR=1.079,95%CI(1.034~1.126)]、花生四烯酸(20∶4n6)至油酸至反式十八碳一烯酸的比率[OR=1.316,95%CI(1.136~1.524)]升高是CHD的危险因素(P<0.05);反向IVW分析结果显示:CHD是1-棕榈酰-GPG(16∶0)[OR=1.089,95%CI(1.014~1.169)]、花生四烯酸(20∶4n6)至油酸至反式十八碳一烯酸的比率[OR=1.094,95%CI(1.013~1.182)]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CHD与N-乙酰腐胺、N-乙酰天冬氨酸、5-乙酰氨基-6-甲酰氨基-3-甲基尿嘧啶、N-乙酰瓜氨酸无因果关系(P>0.05)。MR-Egger回归、WME、简单模型、加权模型分析的β值均与正向和反向IVW的β值方向一致。Cochran'sQ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与上述6种血浆代谢物、CHD强相关的SNP间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5)。MR-Egger回归的截距项、MR-PRESSO Outlier检验、MR-PRESSO Global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与上述6种血浆代谢物、CHD强相关的SNP不存在水平多效性(P值均>0.05)。留一法分析结果显示,剔除单个SNP后,MR分析结果无明显改变。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与上述6种血浆代谢物、CHD强相关的SNP基本对称分布,无潜在偏倚。结论1-棕榈酰-GPG(16∶0)、花生四烯酸(20∶4n6)至油酸至反式十八碳一烯酸的比率与CHD互为因果关系,N-乙酰腐胺、N-乙酰天冬氨酸、5-乙酰氨基-6-甲酰氨基-3-甲基尿嘧啶、N-乙酰瓜氨酸升高是CH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浆代谢物 因果关系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28天死亡与血清代谢物相关性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5
作者 陈佳 问子莹 宁晓暄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248-1257,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的方法探究脓毒症患者28天死亡率与血浆代谢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脓毒症患者28天死亡相关数据来源于UK Biobank (486,484例),代谢物数据来自加拿大老龄化纵向研究(CLSA)... 目的:本研究旨在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的方法探究脓毒症患者28天死亡率与血浆代谢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脓毒症患者28天死亡相关数据来源于UK Biobank (486,484例),代谢物数据来自加拿大老龄化纵向研究(CLSA)队列(8091名个体的1091种代谢物和309种代谢物比率),均可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获取。使用R软件,采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简单众数法、加权中位数法和加权众数等方法进行MR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异质性、多效性、敏感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对1400种代谢物与脓毒症28天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IVW、MR-Egger、加权中位数、简单模式和加权模式五种方法的综合评估,共发现12种与脓毒症28天死亡显著相关的代谢物。其中,2-甲氧基间苯二酚硫酸盐(2-methoxyresorcinol sulfate)、1-(1-烯基棕榈酸酰基)-2-GPC (1-(1-enyl-palmitoyl)-2-oleoyl-gpc (p-16:0/18:1))和1-亚油酸酰基-2-花生四烯酸酰基-GPC (1-linoleoyl-2-arachidonoyl-GPC (18:2/20:4n6))被发现具有保护作用,而棕榈酰基鞘氨醇磷脂(Hydroxypalmitoyl sphingomyelin)则表现为危险因素。结论:研究发现多种代谢物显著关联于脓毒症的死亡风险,为其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些发现可能为未来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策略优化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理论依据。Aim: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28-day mortality in sepsis patients and plasma metabolites using the method of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 Methods: The 28-day mortality data of sepsis patient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UK Biobank (486,484 cases), and the metabolite data were from the Canadian Longitudinal Study on Aging (CLSA) cohort (8091 individuals with 1091 metabolites and 309 metabolite ratios), which could be obtained from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 Perform MR analysis using methods such as 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 (IVW), MR-Egger regression, Simple Mode, Weighted Median, and Weighted Mode, and conduct heterogeneity, pleiotropy, and sensitivity analyses on the results. Results: Using MR,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1400 metabolites and 28-day mortality in sepsi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using five methods—IVW, MR-Egger, Weighted Median, Simple Mode, and Weighted Mode—identified 12 metabolite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28-day mortality in sepsis. Among these, 2-methoxyresorcinol sulfate, 1-(1-enyl-palmitoyl)-2-oleoyl-GPC (p-16:0/18:1), and 1-linoleoyl-2-arachidonoyl-GPC (18:2/20:4n6) were found to have protective effects, while hydroxypalmitoyl sphingomyelin was identified as a risk factor. Conclusions: This study identified several metabolite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epsis-related mortality risk, providing critical insights into their potential as biomarker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These findings may contribute to future research on optimizing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sepsis, offering new direc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precision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血浆代谢物 脓毒症 因果关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断奶前荷斯坦公犊生长、血浆代谢物和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姜鑫 徐宏建 +3 位作者 崔梓琪 张立阳 刘帅 张永根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14-2219,2233,共7页
旨在研究发酵玉米蛋白粉(fermented corn gluten meal,FCGM)替代玉米蛋白粉(corn gluten meal,CGM)对断奶前公犊生长、血浆代谢物和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20头日龄为(6.89±1.32)d,体质量为(49.31±3.12)kg的荷斯坦公... 旨在研究发酵玉米蛋白粉(fermented corn gluten meal,FCGM)替代玉米蛋白粉(corn gluten meal,CGM)对断奶前公犊生长、血浆代谢物和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20头日龄为(6.89±1.32)d,体质量为(49.31±3.12)kg的荷斯坦公犊,经1周适应期后,将犊牛按日龄和体质量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对照组(每千克日粮中含有50 g CGM)和试验组(50 g FCGM替代50 g CGM),进行42 d饲喂试验。试验结束后开始对犊牛进行断奶。结果显示:饲喂FCGM犊牛平均日增重较饲喂CGM犊牛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浆白蛋白、葡萄糖、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能力和免疫球蛋白A均显著(P<0.05)增加;日粮中添加FCGM还显著(P<0.05)提高了犊牛瘤胃内黄色瘤胃球菌和白色瘤胃球菌相对丰度,极显著(P<0.01)提高了栖瘤胃普雷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相对丰度。由此可见,FCGM可以提高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以及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同时还有利于促进断奶前犊牛瘤胃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玉米蛋白粉 犊牛 生长性能 血浆代谢物 瘤胃微生菌群
原文传递
补喂L-精氨酸或N-氨甲酰谷氨酸对伊犁马3600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中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仕琦 李晓斌 +3 位作者 张文杰 韩明 王世昌 杨开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613-5624,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补喂L-精氨酸或N-氨甲酰谷氨酸对伊犁马3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中代谢物的影响。选取15匹年龄为2岁、体重[(388.88±23.24)kg]相近、经过严格训练的速度赛用伊犁马,分为3组,每组5匹(3♂+2♀),每日进行等强度训练,... 本试验旨在探究补喂L-精氨酸或N-氨甲酰谷氨酸对伊犁马3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中代谢物的影响。选取15匹年龄为2岁、体重[(388.88±23.24)kg]相近、经过严格训练的速度赛用伊犁马,分为3组,每组5匹(3♂+2♀),每日进行等强度训练,对照组补喂123 g/(匹·d)L-丙氨酸,L-精氨酸组补喂60 g/(匹·d)L-精氨酸,N-氨甲酰谷氨酸组补喂12 g/(匹·d)N-氨甲酰谷氨酸和112 g/(匹·d)L-丙氨酸,在试验第28天进行3600 m速度赛,采集赛前2 h、赛后即刻和赛后2 h血液样品,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技术测定血浆中代谢物。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精氨酸组伊犁马赛前2 h血浆柠檬酸、赛后即刻血浆α-酮己二酸、赛后2 h血浆D-葡萄糖-6-磷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赛后即刻血浆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N-氨甲酰谷氨酸组赛后即刻血浆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L-精氨酸组赛前2 h血浆精氨酸、乙酰谷氨酸、谷氨酰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谷氨酰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赛后即刻血浆鸟氨酸、乙酰谷氨酸和脯氨酰胺含量显著升高(P<0.05);N-氨甲酰谷氨酸组赛前2 h血浆精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L-精氨酸组、N-氨甲酰谷氨酸组赛前2 h血浆亮氨酸、色氨酸、5-羟色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本试验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出了补喂L-精氨酸或N-氨甲酰谷氨酸后伊犁马3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中差异性表达代谢物,揭示出补喂L-精氨酸或N-氨甲酰谷氨酸能够促进伊犁马运动能量代谢,影响氨基酸代谢,促进精氨酸内源性合成和精氨酸向脯氨酸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L-精氨酸 N-氨甲酰谷氨酸 非靶向代谢组学 血浆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高产与低产奶牛血浆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分析
18
作者 杨靖 火苗 +2 位作者 苟妍 张力莉 徐晓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381-739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同饲喂条件下高产与低产奶牛血浆代谢物特征。每组选择体况与胎次[(2.04±0.81)胎]相近、泌乳天数[(23.58±8.80) d]相近的高产[产奶量(40.56±1.57) kg/d]和低产[产奶量(25.17±1.66) kg/d]荷斯坦奶牛...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同饲喂条件下高产与低产奶牛血浆代谢物特征。每组选择体况与胎次[(2.04±0.81)胎]相近、泌乳天数[(23.58±8.80) d]相近的高产[产奶量(40.56±1.57) kg/d]和低产[产奶量(25.17±1.66) kg/d]荷斯坦奶牛各12头。采用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血浆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高产与低产奶牛血浆差异代谢物,并对其代谢通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产和低产奶牛血浆中共筛选出27个差异代谢物。与低产奶牛相比,高产奶牛血浆中牛磺酸、胆酸、猪胆酸、甘氨熊脱氧胆酸、脱氧胆酸、L-亮氨酸、吲哚-3-甲醇、吲哚-3-乙酰胺等18个代谢物上调,苯乙酰甘氨酸、苯乙酸及对羟基苯乙醇等9个代谢物下调。与低产奶牛相比,高产奶牛胆汁分泌、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以及色氨酸代谢增强,苯丙氨酸代谢、叶酸拮抗剂抗性相对减弱。由此可见,通过苯丙氨酸、色氨酸以及叶酸等营养物质调控奶牛产奶量提高具有一定研究潜力,胆汁酸分泌调控对于奶牛产奶性能发挥也具有一定理论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血浆差异代谢 奶牛 产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卵巢静止奶牛血浆代谢谱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楚楚 夏成 +6 位作者 孙雨航 肖鑫焕 王刚 舒适 张洪友 徐闯 杨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0-197,共8页
为研究卵巢静止奶牛与发情奶牛体内差异代谢物变化,选取产后60-90d的年龄、胎次、体况相近的健康经产高产奶牛作为实验动物。根据奶牛发情表现、直肠检查和B超检查及激素检测的结果,选取10头奶牛为发情组(A),10头奶牛为卵巢静止组(B... 为研究卵巢静止奶牛与发情奶牛体内差异代谢物变化,选取产后60-90d的年龄、胎次、体况相近的健康经产高产奶牛作为实验动物。根据奶牛发情表现、直肠检查和B超检查及激素检测的结果,选取10头奶牛为发情组(A),10头奶牛为卵巢静止组(B),然后对两组奶牛血浆样品进行无偏性的1 H谱核磁共振检测,对比其血浆代谢组学图谱,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及鉴定卵巢静止奶牛血浆差异代谢产物,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发情奶牛,卵巢静止奶牛血浆中共12种代谢产物表现异常,包括水平增加的乙酸、柠檬酸和酪氨酸,以及水平下降的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脂质、丙氨酸、丙酮酸、肌酸、胆碱、磷酸胆碱和甘油磷酸胆碱等;这些代谢产物与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蛋白代谢和胆碱代谢的异常密切相关;通过参与生物合成通路调节,干扰了奶牛正常卵泡生长。并且发现卵巢静止的奶牛血浆肌酸浓度降低和酪氨酸浓度升高的新变化。多种代谢异常提示奶牛卵巢静止与泌乳早期能量负平衡有关,并有伴发酮病和脂肪肝病的风险;另外,卵巢静止奶牛血浆肌酸、胆碱浓度降低和酪氨酸浓度升高的变化,为今后更为深入研究奶牛卵巢静止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卵巢静止 核磁共振技术 血浆差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血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饶晨(综述) 朱蕾(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9-324,共6页
脑小血管疾病(CSVD)是一组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关于脑血管系统病变,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影像学、病理表现的动态性血管性疾病。人类预期寿命的普遍增长,高患病率、高复发率的特征使CSVD受到普遍关注。随着影像学、神经病理生理学等研究发... 脑小血管疾病(CSVD)是一组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关于脑血管系统病变,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影像学、病理表现的动态性血管性疾病。人类预期寿命的普遍增长,高患病率、高复发率的特征使CSVD受到普遍关注。随着影像学、神经病理生理学等研究发展,CSVD患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取得些许进展。目前,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对CSVD血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提高疾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改善预后。并且血液生物标志物的易取性及简便性使其在临床上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CSVD相关血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标志 蛋白质 基因 血浆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