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张金春 王朝霞 李志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究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均46例。对照组1予以氨氯地平治疗... 目的:探究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均46例。对照组1予以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2予以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情况、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与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心钠肽(AN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1[80.43%(37/46)]和对照组2[76.09%(35/46)](均P<0.05),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三组收缩压、舒张压、I与T、PWT、LVMI及血清NT-ProBNP、Hcy、A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127.87±13.66与136.46±15.73与135.00±15.98)、舒张压(81.07±5.58与83.98±7.16与85.57±7.22)、LVDd(46.48±2.24与48.37±3.62与48.30±3.57)、I与T(10.00±1.38与11.20±1.50与11.24±1.55)、PWT(10.52±1.35与12.24±1.40与12.37±1.39)、LVMI(124.57±10.80与145.13±10.27与144.93±10.34)、NT-ProBNP(64.53±15.63与75.23±18.46与78.15±18.54)、Hcy(8.93±2.68与15.48±4.66与14.88±4.62)、ANP(139.95±38.64与216.84±59.15与213.87±59.23)水平均较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下降(均P<0.05),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左室相关指标,并降低NT-Pro 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哚普利 氨氯地平 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 逆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与左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文武 李向平 +2 位作者 刘玲 黄文钰 赵水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左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46例在心内科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左心功能正常者71例(A组),单纯左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者85例(B组),左室收...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左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46例在心内科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左心功能正常者71例(A组),单纯左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者85例(B组),左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者90例(C组);并以门诊健康体检者72例做为正常对照组(D组)。各组分别按〈50岁、50—75岁、〉75岁分成3个年龄段。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对不同年龄段各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心血管病患者各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正常对照组(均P〈0.05),C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A、B两组(均P〈0.05),但A组和B组的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血管病患者NT—ProBN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NT—ProBNP水平测定对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n末端b利钠 左室舒张功能 左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及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4
3
作者 郭璐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40例为研究组,根据衰竭类型将患者分为收缩组(n=66)和舒张组(n=74),另选取同期非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40例为研究组,根据衰竭类型将患者分为收缩组(n=66)和舒张组(n=74),另选取同期非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应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评价心功能,检测所有入选者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NT-pro BNP水平。结果研究组QRS波时限显著长于对照组,收缩组QRS显著长于舒张组,研究组NT-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YHA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收缩组显著优于舒张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QRS波时限与NT-pro BNP水平和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较长,血浆NT-pro BNP水平较高,且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也存在差异,QRS波时限及血浆NTpro BNP水平能反映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QRS波 血浆n末端b利钠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无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与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元浚 杨发满 +2 位作者 刘冀 李蓉 张培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无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2-03至2014-03我院收治的老年无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66例,按照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诊断标准分为:研究组(n... 目的:研究老年无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2-03至2014-03我院收治的老年无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66例,按照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诊断标准分为:研究组(n=27),均伴有舒张功能不全,将27例患者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舒张功能分级分为:1级患者[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1.0,舒张早期二尖瓣减速时间(DT)≥240 ms,等容舒张时间(IVRT)〈90 ms]8例,2级患者(E/A〉1.5,DT 150~220 ms,IVRT〉90 ms)13例,3~4级患者(E/A〉1.5, DT≤150 ms,IVRT〈70 ms)6例;对照组(n=39),不伴有舒张功能不全。对比两组患者NT-proBNP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分析NT-proBNP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研究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舒张功能3~4级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舒张功能2级患者和1级患者,舒张功能2级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1级患者。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功能、E/E’呈正相关(r=0.211,P=0.037,r=0.442,P=0.004,r=0.556,P=0.000),而与E’/A’呈负相关(r=-0.372,P=0.000)。 结论:在老年无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则高度支持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其水平与心室舒张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利钠 高血压 舒张功能减退 Pearson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相关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热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1期66-6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纳入2019年1-12月收治的96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心力衰竭类型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组、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分别为47、49例,将同期在...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纳入2019年1-12月收治的96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心力衰竭类型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组、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分别为47、49例,将同期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非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心电图QRS波时限、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心功能分级、心功能超声指标,并对心电图QRS波时限与其他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QRS波时限、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组间比较,收缩性心力衰竭组>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心电图QRS波时限、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对照组,收缩性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组(P<0.05);心电图QRS波时限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检测心电图QRS波时限、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能够对心力衰竭的类型进行有效判断,两者之间密切相关,并能够反映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电图 QRS波时限 血浆n末端b利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不同起搏模式心脏起搏器患者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晓曙 张建华 林加锋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第11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接受单腔起搏(VVI)和双腔起搏(DDD)模式的心脏起搏器长期治疗的患者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方法测定59例长期人工心脏起搏患者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与血浆NT-proBNP水平,后者以10为基数的对数... 目的探讨接受单腔起搏(VVI)和双腔起搏(DDD)模式的心脏起搏器长期治疗的患者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方法测定59例长期人工心脏起搏患者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与血浆NT-proBNP水平,后者以10为基数的对数(lg)转化后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起搏模式下右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与血浆NT-proBNP水平的异同。结果 VVI组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83.61±20.50)%,高于DDD组的(45.93±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VI组较DDD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高,其lgNT-proBNP分别为(3.24±0.54)pg/ml和(2.52±0.6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VVI长期治疗的患者可能会产生起搏依赖性的心功能损害,增加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等的发生;DDD起搏可以通过调整房室间期和模式转换减少右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对心功能损害比VVI起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起搏模式 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 n末端b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或不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左心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差异 被引量:14
7
作者 申彬如 张煜 +1 位作者 崔妍 刘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观察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选择左心衰竭患者391例,按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压力增高程度分为肺动脉压力正常组(n=102),轻度肺动脉高压组(n=94)... 目的:观察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选择左心衰竭患者391例,按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压力增高程度分为肺动脉压力正常组(n=102),轻度肺动脉高压组(n=94),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n=195)。检测三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内径(LVD)、右心室内径(RV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血浆NT-pro BNP水平及RVD均高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高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三组LV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较肺动脉压力正常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明显升高,且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呈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高血压 肺性 n末端b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娄国平 田彩霞 +1 位作者 李显东 张秋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8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8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LVEF降低组(LVEF<50%,n=69)和LVEF正常组(LVEF≥50%,n=59),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入院时和随访1个月后血浆NT-pro BNP水平、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并分析LVEF正常组患者NT-pro 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及LVIDd的关系。结果入院时和随访1个月后LVEF降低组和LVEF正常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高于对照组、LVIDd大于对照组,LVEF正常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低于LVEF降低组,LVIDd小于LVEF降低组(P<0.05)。随访1个月后LVEF降低组和LVEF正常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分别低于入院时,LVIDd小于入院时,且LVEF正常组患者上述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VEF正常组患者NT-pro 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354,P=0.037),与NYHA心功能分级(r=0.524,P=0.041)和LVIDd(r=0.624,P=0.031)均呈正相关。结论 HFNEF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较正常人升高,较LVEF降低心力衰竭患者降低,且与LVEF、NYHA心功能分级及LVIDd有关,可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室射血分数 n末端b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九月 常淑敏 +4 位作者 孙溢晗 于倩 陈贵铭 包文奇 侯爱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8-573,共6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首次确诊STEMI并行急诊...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首次确诊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206例。根据是否在随访期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脑卒中、心力衰竭及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事件)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采用Cox回归分析STEMI患者急诊PCI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估sST2和NT-proBNP对STEMI患者急诊PCI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并用Delong检验分析单用sST2或NT-proBNP及sST2联合NT-proBNP的预测效能。结果:随访3年,共发生MACE 62例。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患者sST2、NT-proBNP水平均较高,左前降支病变、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比例较高,LVEF较低,冠状动脉慢血流比例较大(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ST2(HR=1.018,95%CI:1.012~1.024,P<0.001)和NT-proBNP(HR=1.001,95%CI:1.000~1.010,P<0.001)均是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ROC曲线和Delong检验分析显示,sST2联合NT-proBNP预测MACE的AUC为0.854,灵敏度为64.5%,特异度为93.1%,sST2联合NT-proBNP预测MACE的效能优于单用sST2或NT-proBNP(Z=2.119,P=0.034;Z=2.178,P=0.029)。结论:sST2、NT-proBNP是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后发生MACE的有效指标,且二者联合预测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心肌梗死 n末端b利钠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可溶性基质裂解素、基质金属蛋白酶、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东慧 余鹏 +2 位作者 蔡鹏威 陈俊明 余惠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67-1072,共6页
目的检测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可溶性基质裂解素(sST2)、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探讨这些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功能不全患者163... 目的检测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可溶性基质裂解素(sST2)、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探讨这些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功能不全患者163例,并根据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组:NYHA I级组(50例)、NYHAⅡ级组(24例)、NYHAⅢ级组(53例)、NYHAⅣ级组(36例)。选取本院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患者均于入院次日采集血浆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sST2、MMP-2和MMP-9的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NT-proBNP的水平。结果心功能不全患者NYHAⅡ级、Ⅲ级、Ⅳ级组血浆sST2、MMP-2、MMP-9和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NYHAⅠ、Ⅱ级组血浆sST2和MMP-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NYHAⅠ、Ⅱ级组血浆MMP-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NYHAⅡ级组血浆NT-proBNP浓度高于NYHAⅠ级组(P<0.05),但NYHAⅠ级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sST2联合MMP-2、MMP-9心力衰竭诊断的阳性率高于单用NT-proBNP(P<0.05)。比较肾小球滤过率(eGFR)≥45 mL/(min·1.73 m^2)患者与eGFR<45 mL/(min·1.73 m^2)患者肾功能中发现,血浆sST2、MMP-2和MMP-9水平2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eGFR<45 mL/(min·1.73 m^2)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eGFR≥45 mL/(min·1.73 m^2)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ST2、MMP-2和NT-proBNP是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血浆sST2水平在心功能不全早期明显升高。sST2联合MMP-2、MMP-9检测可提高心力衰竭的阳性检出率;对伴肾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患者来说,血浆sST2水平更具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不全 可溶性基质裂解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 n末端b利钠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尿酸水平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和慢性心力衰竭的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明洁 崔新 +3 位作者 杨成 曹琦 李德志 朱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比较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尿酸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和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水平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06至2015-05因急性呼吸困难就诊于我院的患者288例,根据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PTE组107例和CHF组... 目的:比较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尿酸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和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水平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06至2015-05因急性呼吸困难就诊于我院的患者288例,根据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PTE组107例和CHF组181例。对所有患者均检测血NT-proBNP和尿酸。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结果:CHF组和PTE组患者以男性多见,在PTE组占59.8%(64/107),在CHF组占56.9%(103/181)。血NT-proBNP和尿酸水平PTE组均低于CHF组[NT-proBNP水平:(2421.7±1678.1)pg/ml vs(6964.3±3873.1)pg/ml,P<0.01和尿酸水平:(340.6±121.3)μmol/L vs(492.1±166.2)μmol/L,P<0.01]。结论:PTE组血NT-proBNP和尿酸的水平均显著低于CHF组。在结合临床背景下,血NT-proBNP和尿酸水平可能协助识别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PTE和C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心力衰竭 n末端b利钠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刘衍霖 周文杰 张宁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6期135-137,共3页
目的:分析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期内是否... 目的:分析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期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分析两组血清hs-cTnT和NT-proBNP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hs-cTnT和NT-proBNP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98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纳入预后不良组;66例患者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收缩压低于预后良好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hs-cTnT和NT-proBN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TnT和NT-proBNP水平高均为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TnT水平预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659,敏感度为0.750,特异度为0.909;血清NT-proBNP水平预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08,敏感度为0.969,特异度为0.939,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38,敏感度为0.970,特异度为0.970。结论:血清hs-cTnT和NT-proBNP水平高均为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血清hs-cTnT和NT-proBNP水平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 n末端b利钠 缺血性心力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岩 任志文 +3 位作者 王月香 席燕 刘红阳 唐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7-820,839,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中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与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变化在诊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以及评估心功能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目的 :探讨血清中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与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变化在诊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以及评估心功能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CHF患者178例作为观察组,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5例,Ⅱ级47例,Ⅲ级64例,Ⅳ级32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87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NT-pro BNP与Cys-C水平,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老年CHF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间NT-pro BNP与Cys-C水平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F患者死亡终点事件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统计NT-pro BNP、Cys-C与LVEDD、LVEF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NT-pro BNP、Cys-C、LVEDD高于健康对照组,LVEF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心功能分级Ⅰ~Ⅵ级患者NT-pro BNP、Cys-C、LVEDD逐级升高,LVEF值逐级降低,各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 BNP、Cys-C、LVEF是老年CHF患者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中,NT-pro BNP与LVEDD呈正相关(r=0.824,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723,P〈0.05),Cys-C与LVEDD呈正相关(r=0.797,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714,P〈0.05)。结论 :NT-pro BNP与Cys-C水平有助于诊断老年CHF并对患者心功能程度进行分级,对于老年CHF患者的预后有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利钠 胱抑素C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障碍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7
14
作者 马腾 严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对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障碍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肺栓塞患者92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合并右心功能障碍组47例和不合并...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对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障碍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肺栓塞患者92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合并右心功能障碍组47例和不合并右心功能障碍组45例。入院后次日即采取空腹静脉血,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NT-pro BNP和c Tn I水平,并在确诊急性肺栓塞24 h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合并右心功能障碍组血浆NT-pro BNP、c Tn I水平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高于不合并右心功能障碍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NT-pro BNP和c Tn I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90%,最佳阈值分别是554 pg/ml和0.09 ng/ml。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 BNP(r=1.227,P=0.005)、c Tn I(r=0.862,P=0.016)、右心功能障碍(r=0.936,P=0.008)、心率(r=0.809,P=0.023)与急性肺栓塞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相关。结论:血浆NT-pro BNP和c Tn I水平有助于诊断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障碍,并能很好地预测近期临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利钠 心肌肌钙蛋白I 急性肺栓塞 右心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蓉 袁建松 +3 位作者 胡奉环 杨伟宪 崔锦刚 乔树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我院化学消融患者82例,术前采用酶联免疫的方法测定NT-proBNP水平,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房内径,室间隔...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我院化学消融患者82例,术前采用酶联免疫的方法测定NT-proBNP水平,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50例完成1年门诊或住院随访的患者术后2天及1年时复查超声心动图及NT-proBNP水平,分析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中影响NT-proBNP水平的因素,比较术前,术后2天及随访1年时NT-proBNP变化特点。结果:82例患者术前测定NT-proBNP水平,41例高NT-proBNP水平患者的室间隔厚度[(23.66±6.46)mm vs(20.79±4.56)mm,P=0.035],左心室后壁厚度[(12.79±2.99)mm vs(11.50±2.35)mm,P=0.048],最大左心室厚度[(28.03±5.66)mm vs(25.18±4.81)mm,P=0.027],左心房内径[(40.73±4.86)mm vs(38.08±6.17)mm,P=0.049]均显著高于41例低NT-proBNP水平患者。50例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术后2天NT-proBNP水平较术前升高[(1841.79±1310.88)fmol/ml vs(1552.15±951.57)fmol/ml,P=0.066],1年随访时NT-proBNP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1038.46±714.03)fmol/ml vs(1552.15±951.57)fmol/ml,P=0.000]。结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NT-proBNP水平受心房大小及心室肥厚程度影响,长期随访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导管消融术 n末端b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及热休克蛋白47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6
作者 张华 宋敏 田美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884-88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热休克蛋白47(HSP47)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唐山中心医院收治的CHF患者(n=106)为CHF...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热休克蛋白47(HSP47)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唐山中心医院收治的CHF患者(n=106)为CHF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n=106)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两组血清NT-pro BNP、IGFBP7、HSP47表达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F发生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CHF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CHF组血清NT-pro BNP、IGFBP7、HSP47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t=0.960、8.047、11.196,P<0.05)。血清NT-pro BNP、IGFBP7、HSP47三者联合诊断CHF的AUC最高,高于单独检测(Z_(三者联合-NT-pro BNP)=3.847、P=0.001,Z_(三者联合)-IGFBP7=4.672、P<0.001,Z_(三者联合-HSP47)=2.101、P=0.036)。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血清NT-pro BNP、IGFBP7、HSP47水平是影响CHF的危险因素(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影响CHF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中NT-pro BNP、IGFBP7、HSP47表达水平升高,三者联合诊断CHF的效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利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热休克蛋白47 慢性心力衰竭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慢性肾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王斌 曾晖 李光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2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预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预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武汉市第七医院收治的70例CKD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就诊后1年内随访资料将其分为发生组(18例,合并HF)和未发生组(52例,未合并HF)。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资料。分析Cys C、NT-proBNP与CKD合并HF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Cys C、NT-proBNP对CKD合并HF的预测效能。结果:发生组CKD分期3期、4期占比、Cys C、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Cys C、NT-proBNP与CKD合并HF呈正相关(P<0.05)。Cys C、NT-proBNP单独及联合预测CKD合并HF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828、0.868、0.904,联合预测价值最高。结论:血清Cys C、NT-proBNP预测CKD合并HF价值高,两者值越大,CKD合并HF可能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心力衰竭 胱抑素C n末端b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红 冯明 +2 位作者 李耘 钱玉英 刘川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11期95-98,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Cystain C, Cys-C)的水平变化,探讨NT-proBNP和血...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Cystain C, Cys-C)的水平变化,探讨NT-proBNP和血清Cys-C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CHF 54例作为冠心病CHF组,选择同期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无心力衰竭3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冠心病CHF组54例分为NYHAⅡ级组和NYHA Ⅲ~Ⅳ级组。比较冠心病CHF组与对照组、NYHAⅡ级组与NYHAⅢ~Ⅳ级组NT-proBNP和血清Cys-C水平,并对NT-proBNP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C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肌酐、尿素、NT-proBNP、血清Cys-C值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及白蛋白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 NYHAⅡ级组NT-proBNP及血清Cys-C水平均低于NYHA Ⅲ~Ⅳ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与年龄、血清Cys-C、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肌酐、尿素呈正相关,与体重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血清Cys-C、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与NT-proBNP独立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CHF 患者NT-proBNP 和血清Cys-C 明显相关,NT-proBNP 和血清Cys-C 可作为评价CHF 严重程度及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n末端b利钠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评估冠脉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元兵 韩桂刚 王维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11期821-823,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冠脉病变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48例冠脉病变患者,按照确诊分为:AMI组,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共51例;UAP组,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共48例... 目的研究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冠脉病变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48例冠脉病变患者,按照确诊分为:AMI组,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共51例;UAP组,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共48例;NSTEMI组,诊断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共49例。以正常体检患者50名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静脉血NT—proBNP、hs—CRP、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TnI)的差异。随访3个月,观察主要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MI组的NT—proBNP[(162.3±27.6)mg/L]和hs—CRP[(17.2±3.5)mg/L]值最大,对照组最小,分别为NT—proBNP(44.1±6.8)mg/L,hs—CRP(3.9±0.8)mg/L(P〈0.05),UAP组的NT—proBNP和hs—CRP与NSTEMI组比较[NT—proBNP[(85.5±11.8)mg/L比(101.7±32.2)mg/L,hs—CRP(8.4±1.5)mg/L比(14.3±2.3)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与hs—CRP浓度与3个月内的MACE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3和0.036。结论NT—proBNP与hs—CRP联合检测能有效评估冠脉病变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利钠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健康人群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影响因素及正常参考范围的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惠慧 林士云 +3 位作者 余湘宁 黄斯斯 邓家强 赵献明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956-959,共4页
目的 探讨南宁市城乡健康人群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影响因素,并预测其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南宁市城乡健康人群1087人,其中男性491人,女性596人,运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NT-proBNP。采取经验法估计NT-proBNP正常... 目的 探讨南宁市城乡健康人群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影响因素,并预测其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南宁市城乡健康人群1087人,其中男性491人,女性596人,运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NT-proBNP。采取经验法估计NT-proBNP正常参考范围,分析影响南宁市城乡居民健康人群血浆NT-proBNP水平的因素。结果 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是健康人群NT-proBNP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75岁男性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女性(P〈0.05)。年龄≥75岁时男女间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45岁、45-〈55岁、55-〈65岁、65-〈75岁的正常NT-proBNP水平参考范围分别为7.7-86.6 ng/L、9.7-105.6 ng/L、11.7-127.2 ng/L、13.8-154.6 ng/L。女性〈45岁、45-〈55岁、55-〈65岁、65-〈75岁的正常NT-proBNP水平参考范围分别为9.5-108.5 ng/L、11.7-131.6 ng/L、14.3-159.6 ng/L、17.1-192.8 ng/L。结论 影响南宁市健康人群NT-proBNP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根据以上影响因素建立健康人群NT-proBNP水平的参考范围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利钠 健康人群 正常水平 影响因素 南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