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9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1
作者 叶茵 宛家奎 +2 位作者 章凌云 李金玉 汪成军 《西部医学》 2025年第2期273-277,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及血液透析(HD)串联血液灌流(HP)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102例在本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接受治疗的老年MHD患者,随机分为HDF组和HD+HP组,每组51例,HDF组给予HD...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及血液透析(HD)串联血液灌流(HP)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102例在本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接受治疗的老年MHD患者,随机分为HDF组和HD+HP组,每组51例,HDF组给予HDF治疗,HD+HP组给予HD串联H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铁代谢指标[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饱和度(ISAT)]、营养相关生化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及血红蛋白(Hb)]、微炎症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及白介素-6(IL-6)]水平及血清CD14、CD64表达含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SI、TIBC、ISAT、ALB、PA、TRF及Hb水平相比治疗前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其中HD+HP组显著高于HDF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PCT、IL-6、CD14及CD64水平相比治疗前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其中HD+HP组显著低于HDF组(P<0.05)。结论 相较于HDF治疗,老年MHD患者采取HD串联HP治疗后能改善铁代谢水平紊乱和纠正营养不良状况,改善机体长期慢性微炎症状态,并可降低血清CD14及CD64表达,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营养状况 微炎症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朱荣芳 靳晶晶 +4 位作者 梁向楠 钱玥彤 耿同会 白亚玲 徐金升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55-1861,共7页
背景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心血管事件的生物标志物,MPV已被确定为心肌梗死、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MPV是否是MHD患者发生血管通路事件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目的探讨... 背景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心血管事件的生物标志物,MPV已被确定为心肌梗死、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MPV是否是MHD患者发生血管通路事件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目的探讨MPV水平与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09-01—15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患者343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09-15,终点事件为出现血管通路事件(动静脉内瘘狭窄或血栓)或患者出现死亡。根据纳入患者MPV值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Q1组(MPV:6.1~8.1 fL),Q2组(MPV:8.2~8.8 fL),Q3组(MPV:8.9~9.6 fL),Q4组(MPV:9.7~14.1 fL)。比较4组MHD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动静脉内瘘血栓及狭窄的发病率等相关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使用多重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HD患者MPV与血管通路事件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根据分层特征进行亚组分析。结果343例MHD患者中60(17.5%)例患者出现血管通路事件,Q4、Q3、Q2、Q1组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3.7%(29/86)、17.8%(16/90)、12.2%(10/82)、5.9%(1/8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4组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91,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MPV水平升高仍是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HR=1.59,95%CI=1.28~1.97,P<0.001),且随着MPV水平升高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P_(趋势)<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除糖尿病分组,其他各亚组间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_(交互)>0.05)。结论MPV水平升高可能是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预测血管通路事件发生的风险提供了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管通路事件 动静脉内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王秀莲 高真真 +1 位作者 段海玲 耿明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继续实施血液透析治疗,不做其他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继续实施血液透析治疗,不做其他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营养不良指标(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分别为(3.55±0.17)mmol/L、(1.68±0.16)mmol/L、(682.14±10.34)ng/L,治疗后分别为(2.10±0.10)mmol/L、(2.86±0.15)mmol/L、(394.61±12.48)ng/L;对照组治疗前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分别为(3.51±0.23)mmol/L、(1.70±0.20)mmol/L、(683.05±11.29)ng/L,治疗后分别为(3.69±0.18)mmol/L、(1.55±0.29)mmol/L、(693.45±14.97)ng/L。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血钙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血钙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前社会功能、躯体质量、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分别为(68.12±3.75)、(67.47±5.18)、(65.04±3.12)、(68.13±3.06)分,治疗后分别为(79.73±3.24)、(82.59±3.41)、(85.04±3.49)、(82.34±3.05)分;对照组治疗前社会功能、躯体质量、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分别为(68.29±3.11)、(67.67±5.34)、(65.16±3.06)、(68.24±3.23)分,治疗后分别为(65.36±2.69)、(63.25±3.02)、(62.35±2.98)、(61.89±2.98)分。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质量、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质量、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肾性骨营养不良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骨营养不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马丽 杨文君 +1 位作者 麻冰 张丽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血液净化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血液净化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监测治疗前后促炎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抑炎因子白介素-10(IL-10],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清CD16表达水平,并记录治疗结束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0,P<0.05)。治疗后两组促炎因子IL-6、IL-17水平均降低,抑炎因子IL-10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IL-6、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35、4.138、9.196,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的β2-MG、PTH和CD16水平比较,研究组的β2-MG、PTH水平更低,CD16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76、15.336、2.050,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00%,研究组为4.00%,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0,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抑制血清促炎因子和β2-MG、PTH大分子物质水平,调节抑炎因子和CD16水平,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慢性肾衰竭 促炎因子 抑炎因子 血清CD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临床血液学技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郭睿 梁金花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5期148-152,共5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作为医学领域中一门至关重要的综合学科,不仅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更在临床血液学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繁杂多变的血液疾病分类,以及与之相关的复杂的确诊与筛选实验,学生必须以深厚的血液学专...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作为医学领域中一门至关重要的综合学科,不仅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更在临床血液学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繁杂多变的血液疾病分类,以及与之相关的复杂的确诊与筛选实验,学生必须以深厚的血液学专业基础知识作为坚实的地基,以精湛的疾病诊断与鉴别能力作为稳固的支柱,如此方能构筑起一座坚实且稳固的知识大厦。在这一过程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直观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工具,它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若能将思维导图巧妙地融入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的教学中,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条理清晰地梳理知识脉络,还能极大地促进学生自主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这无疑将为学生学好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提供强大的助力,进一步推动临床血液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其更加贴合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 临床血液学课程 医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感染风险研究
6
作者 温小楠 邝光华 周宇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研究临床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价值及感染风险。方法选取9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患者采用3次/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B组患者采用3次/... 目的研究临床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价值及感染风险。方法选取9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患者采用3次/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B组患者采用3次/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治疗,C组患者采用2次/周低通量血液透析+1次/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观察随访25个月,对比三组患者死亡发生情况、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炎性指标水平,检测并分析透析用水重金属与离子及透析器用水内毒素数据。结果A组患者中共计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脑出血;B组患者中共计死亡7例,其中脑出血死亡4例,心肌梗死死亡2例,高钾血症死亡1例;C组患者中共计死亡6例,其中癫痫死亡2例,脑出血死亡4例。A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4.403,P=0.023、0.044<0.05)。临床观察随访25个月,A组患者发生脑出血2例;B组患者发生脑出血5例、心肌梗死2例、脑梗死2例;C组患者发生脑出血4例、脑梗死1例、心肌梗死3例。A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4.320,P=0.020、0.038<0.05);而B组与C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P=0.774>0.05)。三组患者入院后1、2、3个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内毒素、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β_(2)-微球蛋白、胱抑素C、甘油三酯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检测,入院后1、2、3个月透析用水重金属与离子检测结果均符合美国医疗仪器促进协会(AAMI)与美国人工器官学会(ASAIO)的血液透析水质标准。检测透析机水管及水机显示,透析器用水内毒素检测结果均符合我国血液净化标准。结论相较于低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更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更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临床感染原因可能与透析用水有直接关系,本院使用的透析用水安全性很高,未造成任何临床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 低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混合透析 内毒素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为何又叫“沉默的血液肿瘤”
7
作者 李小妮 《漫科学(新健康)》 2025年第1期140-141,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又称浆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它属于血液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因其起病隐匿、症状多样,常被称为“沉默的血液肿瘤”。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的基本知识、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帮助患者... 多发性骨髓瘤,又称浆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它属于血液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因其起病隐匿、症状多样,常被称为“沉默的血液肿瘤”。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的基本知识、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浆细胞瘤 骨髓浆细胞 血液肿瘤 恶性肿瘤 血液系统 治疗和预防 基本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如何进行透析中运动康复
8
作者 孙继梅 林文霞 《科学之友》 2025年第1期54-56,共3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血液净化方式,其原理是借助人工肾脏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保护残肾功能,为肾脏功能的恢复以及相关治疗争取时间。然而,长期的血液透析将引发一系列的并发...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血液净化方式,其原理是借助人工肾脏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保护残肾功能,为肾脏功能的恢复以及相关治疗争取时间。然而,长期的血液透析将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贫血、营养不良等。这些并发症不但会降低透析质量,还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损伤,致使生存质量降低,生命周期受到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运动康复是近些年来衍生于康复医学的训练方法,旨在通过运动促进身体健康,控制并发症风险,让患者综合性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运动康复 肾脏功能 康复医学 慢性肾功能衰竭 透析质量 血液净化方式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硫酸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9
作者 鲍宏达 简桂花 +14 位作者 郭永平 刘琨 张黎明 王应灯 余晨 邹建洲 张蕾 张冉 范秋灵 陈舜杰 马骏 王筱霞 王秦 汪年松 蒋更如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硫代硫酸钠剂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13家综合性医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皮肤瘙痒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组1给予1.92g的硫代硫酸钠,...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硫代硫酸钠剂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13家综合性医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皮肤瘙痒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组1给予1.92g的硫代硫酸钠,组2给予3.20g的硫代硫酸钠,组3给予4.48g的硫代硫酸钠治疗。3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观察和比较不同硫代硫酸钠剂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包括瘙痒评分、生化指标、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共纳入226例患者。治疗8周后,组1(n=72)、2(n=79)、3(n=75)的患者5D瘙痒评分分别从(18.6±1.91)、(19.0±2.80)、(19.6±3.64)分降至(12.8±3.03)、(11.3±3.40)、(10.9±3.75)分。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5D瘙痒评分的差值,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5,P=0.046),两两比较显示组3的5D瘙痒评分下降幅度大于组1(差值为-1.352,95%CI:-2.645~-0.060,P=0.041)。观察期内,所有患者未出现过敏、皮疹及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组1相比,组3的5D瘙痒评分斜率β=-1.650(95%CI:-3.046~-0.253,P=0.021)。结论硫代硫酸钠治疗可明显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随剂量增加,效果加强,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瘙痒 硫代硫酸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用高分子微球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赵晓欢 侯丹丹 +3 位作者 祁丽亚 邓静倩 王岩森 王春堯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3,共8页
清除过量的毒素对于相关疾病的缓解与治疗至关重要。血液灌流技术是清除毒素的有效方式之一,清除效果主要取决于灌流器中填充的吸附剂。高分子微球吸附剂是血液灌流吸附剂的一大主流。传统吸附剂存在吸附效率不足、安全性有待提升等问题... 清除过量的毒素对于相关疾病的缓解与治疗至关重要。血液灌流技术是清除毒素的有效方式之一,清除效果主要取决于灌流器中填充的吸附剂。高分子微球吸附剂是血液灌流吸附剂的一大主流。传统吸附剂存在吸附效率不足、安全性有待提升等问题,迫切需要开发兼具良好血液相容性、高吸附性与选择性的吸附剂。重点总结了当前高分子微球吸附剂对不同毒素(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蛋白结合类毒素、炎症因子)分子的清除进展,同时对血液灌流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血液灌流 吸附 高分子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膜在抗凝血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宣 李泽华 +3 位作者 史润婕 李田田 王若琳 牛春梅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透析膜是血液透析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取决于清除有毒溶质的可行性和生物相容性。但是当膜材料与血液接触时,血浆蛋白会快速吸附在膜表面,并与血小板上的糖蛋白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活化、凝血级联反应和补体激活,从而形成凝血及血... 透析膜是血液透析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取决于清除有毒溶质的可行性和生物相容性。但是当膜材料与血液接触时,血浆蛋白会快速吸附在膜表面,并与血小板上的糖蛋白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活化、凝血级联反应和补体激活,从而形成凝血及血栓,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赋予血液透析膜良好的抗凝血性能,需要针对性地对膜材料进行改性,如表面微观结构、表面电荷和润湿性等,以保持其在血液相容性方面的可控性。在总结了膜的改性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现阶段血液透析膜面临的挑战与改进策略,指出当前抗凝血改性策略大多存在稳定性较差、易脱落的问题,且改性过程通常涉及到有机溶剂和化学药品的使用。对透析膜抗凝血改性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1)开发智能响应材料,实现动态的抗凝血功能;2)构建仿生膜表面,减弱人体的排异反应;3)设计动态和可再生表面,使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自我修复或再生;4)绿色化改性方法,既能实现高效的抗凝血改性,又能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高分子材料 血液透析膜 抗凝血 血液相容性 膜表面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豆粕与复方中药对平原环境下雪域白鸡育雏期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2
作者 吴媛媛 王治家 +8 位作者 李禹涛 肖发沂 范晶晶 顾甜甜 金雨锡 杨晨 冯静 王燕 王新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为了研究在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与复方中药对平原环境下雪域白鸡育雏期(1~42日龄)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20只1日龄雪域白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用3%发酵豆粕等量替代普... 为了研究在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与复方中药对平原环境下雪域白鸡育雏期(1~42日龄)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20只1日龄雪域白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用3%发酵豆粕等量替代普通豆粕的基础日粮,试验2组饲喂添加1.5%复方中药的基础日粮,试验3组饲喂用3%发酵豆粕等量替代普通豆粕,同时添加1.5%复方中药的基础日粮。统计各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21,42日龄随机取雏鸡各15只,翅静脉采血1 mL/只,分离血清,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各试验组42日龄体重、1~42日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试验1组料重比最低。42日龄时,试验3组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丙氨酸转氨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有降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计算,试验2,3组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9.18%(P>0.05)、8.92%(P>0.05)。说明在日粮中混合添加发酵豆粕与复方中药能提升血液胆固醇转运效率,但发酵豆粕与复方中药对雪域白鸡确切的生长或机体代谢作用,以及两者的最适添加量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域白鸡 发酵豆粕 复方中药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伊犁马母马补喂半胱胺锌对马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3
作者 杨帆 李晓斌 +4 位作者 王建文 李佳豪 经宏鑫 阿依娜扎尔·努尔买买提 陈开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89,共6页
为研究在放牧条件下通过给伊犁马母马补喂半胱胺锌(Zn-CS)对马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择48匹母子关系的泌乳马(24匹)和哺乳马驹(24匹),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随机分为4组,马驹与母马分组一致。对照组母马每天补喂0 mg/kg·B... 为研究在放牧条件下通过给伊犁马母马补喂半胱胺锌(Zn-CS)对马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择48匹母子关系的泌乳马(24匹)和哺乳马驹(24匹),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随机分为4组,马驹与母马分组一致。对照组母马每天补喂0 mg/kg·BW半胱胺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补喂3、5、7 mg/kg·BW半胱胺锌,进行为期100 d的补喂试验,其中预饲期10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果显示: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马驹血中总蛋白(TP)含量均显著高于未饲喂Zn-CS的对照组(P<0.05)。给母马补喂Zn-CS能显著降低马驹血中尿素(UERA)含量,并提高甘油三酯(TG)含量,试验Ⅰ组马驹血浆中UERA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了7.54%(P<0.05)。试验Ⅱ组马驹血浆中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提高了28.57%(P<0.05)。补喂不同剂量Zn-CS对马驹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有极显著影响,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的比值有显著影响。给母马补喂Zn-CS能显著影响马驹血中矿物质元素含量,试验Ⅲ组马驹血中钙离子(Ca^(2+))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提高了9.29%(P<0.01),试验Ⅰ组马驹血中镁离子(Mg^(2+))显著高于对照组,提高了20%(P<0.05)。综上所述,在放牧条件下给泌乳母马补喂不同剂量的Zn-CS,能够提高马驹血液中TP、GLB、TG、Ca^(2+)和Mg^(2+)的含量,增加ALT、AST和ALP的酶活力,且补喂时间越长,越能提升马驹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胺锌 伊犁马 哺乳马驹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特征分析
14
作者 魏崴 王蕾 赵益民 《中国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人微小病毒B19(HPV-B19)的感染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94例良性血液病患者、128例血液肿瘤患者和89名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以及PCR检测其血浆HPV-B19特异性抗体IgM...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人微小病毒B19(HPV-B19)的感染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94例良性血液病患者、128例血液肿瘤患者和89名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以及PCR检测其血浆HPV-B19特异性抗体IgM及核酸水平。比较3组HPV-B19的感染率,以及血液病患者中HPV-B19阳性与阴性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良性血液病患者HPV-B19 IgM阳性率为9.6%(9/94)、核酸阳性率为11.7%(11/94)、总体感染[IgM和(或)核酸阳性]率为14.9%(14/94);血液肿瘤患者HPV-B19 IgM阳性率为18.0%(23/128)、核酸阳性率为19.5%(25/128)、总体感染率为26.6%(34/128);健康对照组HPV-B19 IgM阳性率为1.1%(1/89)、核酸阳性率为2.2%(2/89)、总体感染率为2.2%(2/89)。良性血液病患者HPV-B19总体感染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6);血液肿瘤患者总体感染率高于良性血液病患者(P=0.037)及健康对照组(P<0.001)。良性血液病中,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HPV-B19感染率较高,分别为44.4%(4/9)、27.3%(3/11)、25.0%(4/16)和21.4%(3/14);血液肿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HPV-B19感染率最高,分别为42.9%(9/21)和37.5%(6/16)。两血液病组患者中,HPV-B19阳性者年龄更大(P<0.05);NHL、CLL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HPV-B19阳性者的网织红细胞占比降低(P<0.05);NH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HPV-B19阳性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时间延长(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HPV-B19感染率升高,HPV-B19感染影响患者病情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血液肿瘤 人微小病毒B19 骨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史淑敏 张辉 +1 位作者 唐正文 周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 探究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在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肾内科就诊的血液透析患者2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 探究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在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肾内科就诊的血液透析患者2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血液灌流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肾功能指标水平[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磷代谢指标水平(血钙、血磷)、炎症标志物水平[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营养状态[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水平、血磷、炎症标志物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钙、营养状态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肾功能、钙磷代谢紊乱、炎症水平和营养状态均有积极的影响,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作为改善此类患者状况的一种潜在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钙磷代谢紊乱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感知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疾病感知、心理弹性、自我管理及依从性的影响
16
作者 苏碧莲 兰丽华 柯瑜婷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5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疾病感知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疾病感知、心理弹性、自我管理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晋江市医院收治的10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51)和对照组(n=51)... 目的探讨疾病感知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疾病感知、心理弹性、自我管理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晋江市医院收治的10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同时行疾病感知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评分[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慢性肾脏病自我管理量表(CKD-SE)]、疾病应对方式、血液透析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的BIPQ、CD-RIS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KD-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饮食、液体、用药、方案依从性维度评分与总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疾病感知护理模式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与心理弹性,对改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血液透析依从性均有积极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疾病感知护理 心理弹性 自我管理 血液透析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同时检测尿液和血液中51种吲唑类合成大麻素
17
作者 罗轩 张珺 +4 位作者 朱定姬 黄克建 杨宁 刘晓锋 罗秋莲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6,共13页
合成大麻素(SCs)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新精神活性物质(NPS)。我国于2021年7月起对SCs实行了整类列管。然后,经过结构修饰后产生的新型SCs仍然层出不穷,给法庭科学实验室检测分析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亟需构建高效、绿色和自动化的分析检测方... 合成大麻素(SCs)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新精神活性物质(NPS)。我国于2021年7月起对SCs实行了整类列管。然后,经过结构修饰后产生的新型SCs仍然层出不穷,给法庭科学实验室检测分析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亟需构建高效、绿色和自动化的分析检测方法为真实案件样品的准确筛查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吲唑类SCs因药效更强,自2013年后数量急剧增加,是SCs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亚类,也是法庭科学实验室检测分析SCs的主要类别。本文开发了在线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结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online SPE/LC-LIT-MS)从人体尿液和血液中检测51种吲唑类SCs的分析方法。将加入了51种吲唑类SCs混合标准溶液和内标溶液的人血液或尿液试样经乙腈沉淀蛋白后,用含0.1%甲酸的10 mmol/L醋酸铵溶液(pH=4.8)稀释,过滤后直接进样;以含0.1%甲酸(v/v)的乙腈-含0.1%甲酸的10 mmol/L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分析。在全扫描模式下,选择目标分析物的分子离子([M+H]^(+))和保留时间监测其二级离子,共实现了51种吲唑类SCs的定量分析;结合色谱和多级质谱数据也实现了的定性筛查(包括5组同分异构体)。各分析物检出限为0.02~1 ng/mL,定量限为0.04~4 ng/mL(尿液)和0.1~4 ng/mL(血液)。采用线性拟合时(权重因子1/x),各分析物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同时在定量限、低、中、高4个水平下考察了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回收率为83.47%~116.95%,精密度为0.58%~13.79%。本文方法通过阀切换在动态模式下实现样品的提取、富集和分析,不仅操作简单,还实现了样品的自动化和高通量分析;同时,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更宽的适用范围,为实际案件中SCs的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大麻素 吲唑类 尿液 血液 在线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CSF和IL-6的免疫佐剂活性及对小鼠生长性能、血液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成伟伟 容维中 +5 位作者 杨明 李元新 赵子惠 陈伯祥 王佳 周瑶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验证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免疫佐剂活性以及研究其对小鼠生长性能、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扩增了GM-CSF基因和IL-6基因,并将GMCSF基因和IL-6基因分别克隆至载体p CDNA3.1-His-C和p ET-32a(+),且诱... 为验证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免疫佐剂活性以及研究其对小鼠生长性能、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扩增了GM-CSF基因和IL-6基因,并将GMCSF基因和IL-6基因分别克隆至载体p CDNA3.1-His-C和p ET-32a(+),且诱导表达了IL-6蛋白。将构建的GM-CSF基因的重组载体、诱导表达的IL-6重组蛋白联合畜禽疫病防控技术研发课题组前期构建的TGEV DNA疫苗载体p-N-His分组免疫小鼠(设置p-N-His为对照),运用间接ELISA检测了特异性抗体水平。将构建的重组载体、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和PBS分组免疫小鼠,测定了小鼠的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克隆的GM-CSF和IL-6基因大小分别为579 bp和576 bp,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GM-CSF和原表达载体p ET-IL-6,诱导表达的IL-6重组蛋白大小为38 ku。载体p-GM-CSF、IL-6蛋白联合p-N-His免疫小鼠后,p-N-His+p-GM-CSF、p-N-His+IL-6蛋白和p-N-His均刺激机体产生了特异性抗体,且p-N-His+IL-6蛋白抗体水平高于p-N-His+p-GM-CSF(P<0.05)。IL-6蛋白、p-GM-CSF和PBS分组免疫小鼠后,p-GM-CSF和IL-6蛋白组小鼠的生长性能指标均高于PBS组,且末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p-GM-CSF、IL-6蛋白、PBS组小鼠的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IL-6蛋白组小鼠的葡萄糖显著升高(P<0.05),p-GM-CSF、IL-6蛋白、PBS组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文章以p-N-His为靶载体验证出GM-CSF和IL-6具有较强免疫佐剂活性,且IL-6蛋白的效果强于GM-CSF。p-GM-CSF和IL-6蛋白能够提升小鼠的生长性能指标,对血液指标和免疫器官指数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免疫佐剂活性 生长性能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380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脓毒症休克供体脏器维护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金泉 王淑贤 +1 位作者 冯帅 许传屾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器HA380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技术对于脓毒症休克捐献者肝功能的维护作用,旨在提高脓毒症休克捐献者肝的利用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器HA380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技术对于脓毒症休克捐献者肝功能的维护作用,旨在提高脓毒症休克捐献者肝的利用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1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33例成功捐献器官的脓毒症休克捐献者临床资料,所有捐献者均接受HA380联合CVVHDF技术进行器官功能维护治疗,观察脓毒症休克捐献者治疗前后炎症反应、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脓毒症休克捐献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总胆红素(TB)水平均降低(t=12.462、6.252、6.995、3.305、6.360,均P<0.001);脓毒症休克捐献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035、0.930,P=0.972、0.356)。结论HA380联合CVVHDF技术用于脓毒症休克捐献者的脏器维护中效果明显,可降低炎症反应,改善供肝质量与脏器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捐献者器官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器官捐献 血液灌流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脏器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钴胺联合左卡尼汀及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20
作者 李刚 覃春美 +2 位作者 赵艳 王明初 袁云华 《医药前沿》 2025年第7期16-19,共4页
目的 探讨腺苷钴胺联合左卡尼汀及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UP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UPN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 目的 探讨腺苷钴胺联合左卡尼汀及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UP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UPN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2次/周的血液透析及1次/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并接受左卡尼汀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腺苷钴胺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临床症状、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肢体疼痛、感觉障碍、麻木以及不宁腿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神经反射、感觉功能、神经症状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论腺苷钴胺联合左卡尼汀及血液灌流治疗UPN患者具有良好临床效果,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周围神经病变 腺苷钴胺 左卡尼汀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多伦多临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