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MO设备血液流量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1
作者 蔡海青 许朝生 吴少海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2期29-34,共6页
目的通过模拟试验方式,研究影响ECMO设备血液流量的主要因素。方法设计3个试验:试验一,在不同转速下,测量静态泵后管路压力范围为70~130 mmHg时的血流量,并计算分析静态泵后管路压力与血流量的相关系数;试验二,在不同转速下,分别用1∶3... 目的通过模拟试验方式,研究影响ECMO设备血液流量的主要因素。方法设计3个试验:试验一,在不同转速下,测量静态泵后管路压力范围为70~130 mmHg时的血流量,并计算分析静态泵后管路压力与血流量的相关系数;试验二,在不同转速下,分别用1∶3、2∶3及3∶3比例的甘油/生理盐水混合液模拟不同试验的介质黏度,并测量分析血液流量与试验介质黏度的相关系数;试验三,设计不同的试验模型(患者端的模拟),在相同转速下与试验一、二对比试验差异。通过3个试验研究影响ECMO设备血液流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试验发现,静态泵后管路压力与流量显示值、流量实测值和流量误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93、0.11~0.70和0.26~0.89,相关性不强,而甘油/生理盐水的比例与流量呈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1.000~-0.961。另外,不同的患者端模拟模型也会对血液流量造成影响。结论泵前后压差以及试验介质的黏稠度是影响ECMO设备血液流量的主要因素,但静态泵后管路压力对ECMO设备血液流量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O 血液流量 离心泵 心肺转流系统 体外心肺支持辅助设备 管路压力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窦血液流量MR测量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歌军 冯晓源 +1 位作者 苗新中 耿道颖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 探讨用横窦血液流量MR测量方法判断静脉引流优势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4 7例健康志愿者和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中风和静脉窦血栓者接受了MRI检查。每位受检者均进行了窦汇区MR血流成像和VIGRE序列横窦血流量测量。结果 M... 目的 探讨用横窦血液流量MR测量方法判断静脉引流优势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4 7例健康志愿者和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中风和静脉窦血栓者接受了MRI检查。每位受检者均进行了窦汇区MR血流成像和VIGRE序列横窦血流量测量。结果 MR血流成像显示右侧占优势者 32例 ,左侧占优势者 10例 ,等优势者 5例。横窦血流量测量值反映的优势侧情况与之相符合。结论 MR是一种有效的横窦血液流量测定方法 ,可以从“量”的角度反映引流优势。MRA和流量测定相结合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窦 血液流量 静脉引流 临床应用 MRA 流量测定 磁共振成像 乙状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液流量、血液流量和温度对空心纤维透析器面积相关溶质转运系数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保春 崔若兰 +2 位作者 郭志勇 许静 翟振燕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透析液流量、血液流量对空心纤维透析器面积相关溶质转运系数 (masstransferareacoefficient,KoA)影响的机制。方法 Syntra 160的空心纤维密封端被分为 4个同心圆 ,每个同心圆的面积相同。每次将 4个同心圆的 3个用Eposy密... 目的 探讨透析液流量、血液流量对空心纤维透析器面积相关溶质转运系数 (masstransferareacoefficient,KoA)影响的机制。方法 Syntra 160的空心纤维密封端被分为 4个同心圆 ,每个同心圆的面积相同。每次将 4个同心圆的 3个用Eposy密封。血流量选择为 12 0ml/min ,透析液流量为 50 0、80 0、10 0 0ml/min。体外条件下 ,将空心纤维透析器分成四个等面积同心圆 ,直接测定不同区域的KoA ;并用MRI方法定量测定透析器不同部位透析液流量和血流量的分布情况。结果 随着透析侧液体流量 (Qd)的增加 ,KoA值在不同的等面积同心圆所占的百分比基本不变。MRI证明不同部位同心圆的透析液流量相近 ,Qd增加 ,各同心圆透析液流量所占透析液总流量比例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液流量 血液流量 温度 空心纤维透析器 溶质转运系数 KOA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血泵驱动电机参数换算血液流量和压力的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钱坤喜 曾培 +3 位作者 茹伟民 袁海宇 封志刚 李岚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4-316,共3页
探索出一种新颖的血泵流量和压力的换算方法。在不同转速下对血泵输出流量、扬程及其驱动电机消耗功率(电压和电流乘积)采样,记录并作图,得到一系列电机功率(P)与血泵流量(Q)的关系曲线以及电机功率和血泵扬程(H)的关系曲线。应用3层BP(... 探索出一种新颖的血泵流量和压力的换算方法。在不同转速下对血泵输出流量、扬程及其驱动电机消耗功率(电压和电流乘积)采样,记录并作图,得到一系列电机功率(P)与血泵流量(Q)的关系曲线以及电机功率和血泵扬程(H)的关系曲线。应用3层BP(back propagaton)神经网络,将功率和转速(n)的采样值赋给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并将流量和扬程的采样值赋给输出层,将P-Q和P-H关系曲线转换成函数Q=f(P,n)和函数H=g(P,n)。然后将这两个特征函数存入微机,建立该血泵的数据库档案。这样,在动物试验和临床试用中就可以根据驱动电机功率和转速算出血泵流运和压力。将上述方法应用于自行研制的叶轮泵,血泵扬程测量误差小于2%,流量误差小于5%,表明这种方法的测量精度优于已知的大多数无创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血泵 测量 神经网络 电机功率 转速 血液流量 血液压力 血泵扬程 血泵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脉通对狗脑血液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何功倍 陈向明 +3 位作者 昌兰芳 刘家骏 叶寿山 杨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8-181,共4页
脑脉通能同步增加狗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液流量;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上两动脉的血液流量减少。从狗十二指肠给药1.2g/kg,相当于im罂粟碱1mg/kg增加的血液流量。脑脉通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脑脉通 血液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ICU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任昌发 吴险峰 罗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54-56,共3页
目的 分析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ICU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 目的 分析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ICU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输液量、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肾小管损伤情况及患者和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上机12、24、36 h输液量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分别为(36.21±13.23)、(51.11±16.65)、(45.27±9.19)g/(kg·min)和(1.19±0.21)、(1.03±0.21)、(0.35±0.27)μg/(kg·min),对照组分别为(95.08±12.26)、(102.34±13.79)、(108.34±16.16)g/(kg·min)和(1.39±0.28)、(1.31±0.11)、(1.28±0.45)μg/(kg·min);观察组上机12、24、36 h输液量、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肾小管损伤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日常行为、控制行为、处理行为、监测行为评分及总分分别为(24.3±4.5)、(31.4±4.8)、(19.6±3.6)、(12.5±3.8)、(87.8±10.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5.1±3.2)、(16.0±5.9)、(11.2±2.7)、(6.3±2.1)、(48.6±8.9)分,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ICU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输液量、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及肾小管损伤程度,对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也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今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血液滤过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感染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窦血液流量MR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歌军 冯晓源 +1 位作者 杨伯捷 耿道颖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通过与电影相位对比 (PC)法和超声的比较 ,评价二维 ( 2D)PC法测量横窦血液流速和流量的准确性。方法  ( 1)志愿者 8例 ,共计测量 12个横窦 ,在每个横窦相同层面上分别采用2DPC法和电影PC法进行血流信号面积、血液流速和流量测... 目的 通过与电影相位对比 (PC)法和超声的比较 ,评价二维 ( 2D)PC法测量横窦血液流速和流量的准确性。方法  ( 1)志愿者 8例 ,共计测量 12个横窦 ,在每个横窦相同层面上分别采用2DPC法和电影PC法进行血流信号面积、血液流速和流量测量 ,测量结果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 2 )需要开颅手术患者 5例 ,共计 6个横窦 ,术前采用 2DPC方法对横窦血液流速进行测量 ,术中暴露横窦以后 ,用TCD探测血液流速 ,测量结果采用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 :2DPC法和电影PC法测得的横窦血流信号面积 (t=- 1 10 6,P =0 2 93 )、流速 (t=0 2 62 ,P =0 798)和流量(t=0 43 9,P =0 669)均无显著性差异。 2DPC测得的流速与TCD测得的流速相关性良好 ( ^y =1 3 0 3x + 0 62 ,r2 =0 88)。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窦血液流量 磁共振显像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血液动力学
原文传递
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流量及再循环率的测定 被引量:6
8
作者 鄢建军 严贺 +2 位作者 童辉 刘慎微 徐钢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3期33-35,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型号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实际流量以及不同流量和连接方法下导管再循环率的情况,为永久性双腔导管的临床应用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将56例使用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根据留置导管不同分为Perm-cath组(... 目的了解不同型号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实际流量以及不同流量和连接方法下导管再循环率的情况,为永久性双腔导管的临床应用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将56例使用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根据留置导管不同分为Perm-cath组(P组)30例,Tal Palindrome TM组(T组)26例,利用Transonic HD02血液透析监护仪进行实际血流量监测。测定正接和反接状态下,泵设流量分别为150、200、250、300、350mL/min时的再循环率。结果无论正接还是反接,两组实际流量均能达到泵设流量的要求;不同泵设流量时正接和反接实际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接时泵设流量150~350mL/min,两组几乎没有再循环。反接时,不同泵设流量组内再循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各不同泵设流量下,P组再循环率显著高于T组(均P<0.01)。结论两种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留置导管血流量能满足泵设流量需求,正接时都没有再循环;反接时Tal Palindrome TM型再循环率比Permcath型低,两种导管再循环率不随泵设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应尽量避免反接导管,必须反接时,可相应提高血流量,以保证透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超声稀释法 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 导管连接方式 血液流量 再循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瘙痒症状及钙磷代谢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黄彩怀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2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高流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瘙痒症状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分析2020年2月—2022年11月于上高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高流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高流量... 目的探讨高流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瘙痒症状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分析2020年2月—2022年11月于上高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高流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高流量组采用高流量血液透析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入组时)和治疗后(治疗3个月)的瘙痒症状评分(瘙痒程度评分、瘙痒范围评分)、生化指标[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清钙(Ca^(2+))、血清无机磷(P^(3-))水平]、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瘙痒程度评分、瘙痒范围评分、PTH、Ca^(2+)、P^(3-)、BUN、Scr、TNF-α、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瘙痒程度评分、瘙痒范围评分、PTH、P^(3-)、BUN、Scr、TNF-α、IL-6、IL-10水平均下降,且高流量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Ca^(2+)水平均上升,且高流量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采用高流量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瘙痒症状,纠正钙磷代谢紊乱,保护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血液透析 尿毒症 瘙痒评分 钙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血液的流速分布与流量
10
作者 张亚文 卢书成 《今日科苑》 2007年第4期73-73,共1页
由于人的血液是不可压缩的粘滞流体,根据牛顿粘滞性定律和力平衡原理建立血液流动微分方程,通过积分求出血液的流速是沿血管的半径的分布函数;采用积分学微元法求出血液通过长度为的血管的流量。
关键词 血液流速 血液流量 黏滞系数 牛顿粘滞性定律 力平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高流量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猪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燕晓雯 李维勤 +3 位作者 王浩 张震环 黎介寿 李宁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高流量持续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胰管内高压力注射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的方法诱导猪SAP模型。将SAP模型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只行常规支持治疗;低流量持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 目的探讨高流量持续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胰管内高压力注射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的方法诱导猪SAP模型。将SAP模型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只行常规支持治疗;低流量持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除常规支持治疗外,模型诱导成功后立即行低流量(20 m l.kg-1.h-1)CVVH;高流量CVVH组模型诱导成功后立即行高流量(100 m l.k-g 1.-h 1)CVVH以及常规支持治疗。于SAP诱导前和诱导成功后6、12、24和36 h间断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 6)和IL 10含量,于SAP诱导后6、12和24 h测定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1 h,低流量CVVH组平均生存时间为50 h,高流量CVVH组平均生存时间为65 h。早期行CVVH治疗动物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高流量CVVH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低流量CVVH组(P<0.05)。CVVH治疗后TNFα、IL 6和IL 10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高流量CVVH组的TNFα、IL 6和IL 10含量均显著低于低流量CVVH组。两个CVVH组动物的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在6、12和24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流量CVVH组更低。结论早期CVVH能改善SAP猪过度的炎症反应,明显延长生存时间,改善预后,而且高流量CVVH的效果明显优于低流量CVV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高流量血液滤过 胰腺炎 急性 重症 细胞因子 核转录因子-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反应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温伟标 周立新 +3 位作者 李轶男 誉铁鸥 方滨 黎文研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7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反应期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反应期的患者25例,随机分为血液净化组(13例)、对照组(12例),血液净化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给予连续72h高流量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反应期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反应期的患者25例,随机分为血液净化组(13例)、对照组(12例),血液净化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给予连续72h高流量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液净化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内治疗时间短,28d病死率低,其中ICU内治疗时间比较,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血液净化组治疗72h后APACHEⅡ评分和MARSHALL评分以及TNF-α、IL-6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能够有效的清除机体内的非特异细胞因子,具有减轻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患者的全身炎性反应,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连续血液净化 急性重症胰腺炎 急性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护肤霜对皮肤微循环血液灌流量和含水量影响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钱睿哲 杨诗春 +3 位作者 张国平 金惠铭 森昌夫 王中 《中国微循环》 1998年第3期140-142,共3页
本文观察了用含有中药灵芝成分的护肤霜(油)及不含灵芝的对照霜(油),局部涂擦豚鼠腹部皮肤一个月前后局部皮肤微循环血液灌流量和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涂灵芝护肤霜或油15天和30天时局部微循环血液灌流量有增加趋势,但统计学... 本文观察了用含有中药灵芝成分的护肤霜(油)及不含灵芝的对照霜(油),局部涂擦豚鼠腹部皮肤一个月前后局部皮肤微循环血液灌流量和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涂灵芝护肤霜或油15天和30天时局部微循环血液灌流量有增加趋势,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涂灵芝护肤霜30天局局部皮肤含水量明显升高(P<0.05),但涂灵芝护肤油变化不显(P>0.05),说明灵芝护肤霜具有较好的保留皮肤水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护肤霜 微循环 血液流量 含水量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肺损伤18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帆 郭学刚 +1 位作者 董树强 罗志刚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16-916,共1页
关键词 血液滤过 流量 持续性 胰腺炎 急性 重症 损伤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高流量血液滤过联合微创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间室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志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2期78-81,88,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高流量血液滤过联合微创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间室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 目的探讨早期高流量血液滤过联合微创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间室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传统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行早期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微创置管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钾(K^+)、血铬(Cr)、血尿素氮(BUN)、胃肠黏膜p H、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心率(HR)等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IL-6[(173.82±6.82)pg/m L]、IL-10[(27.59±2.31)pg/m L]、TNF-α[(29.13±2.76)pg/m L]、CRP[(202.65±10.83)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IL-6[(207.82±6.27)pg/m L]、IL-10[(50.38±4.02)pg/m L]、TNF-α[(61.98±4.87)pg/m L]、CRP[(235.76±11.7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K^+[(4.11±0.65)mmol/L]、血Cr[(385.87±11.85)mmol/L]、BUN[(14.02±2.75)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K+[(4.78±0.76)mmol/L]、血Cr[(406.20±11.54)mmol/L]、BUN[(17.03±2.8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胃肠黏膜p H(7.30±0.35)与对照组治疗后胃肠黏膜p H(7.26±0.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R[(22.76±1.96)次/min]、HR[(88.76±5.92)次/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R[(25.15±1.87)次/min]、HR[(93.63±5.87)次/min],MAP[(117.98±6.82)mm Hg]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MAP[(108.78±6.77)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存活率(73.47%)显著高于对照组存活率(5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高流量血液滤过联合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间室综合征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高流量血液滤过 微创置管引流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间室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间高流量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作用研究
16
作者 龚蓉 程弓 +3 位作者 余宁兰 梁拄 杨斌 刘蔓莉 《西部医学》 2010年第7期1265-1267,共3页
目的观察日间高流量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影响。方法 28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传统血液滤过组和高流量血液滤过组,分别接受血液滤过每次10-16小时和8-12小时,共3-5天。检测治疗前后TNF-α、IL-6、IL-10、CRP浓度,以及... 目的观察日间高流量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影响。方法 28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传统血液滤过组和高流量血液滤过组,分别接受血液滤过每次10-16小时和8-12小时,共3-5天。检测治疗前后TNF-α、IL-6、IL-10、CRP浓度,以及治疗前后血BuN、Cr、K^+、pH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APACHE-Ⅱ评分。结果普通血液滤过组TNF-α、IL-6、IL-10治疗后较治疗前稍有下降(P〉0.05),高流量血液滤过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BuN、Cr、K^+、PH以及MAP、HR、R、APACHE-Ⅱ均有改善(P〈0.05),高流量组医院内生存率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日间高流量血液滤过能有效降低TNF-αI、L-6、IL-10,改善机体器官功能,提高医院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高流量血液滤过 多器官功能障碍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量血液滤过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孔颖 单雪芹 范宝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5期2080-2081,2082,共3页
目的:探讨高流量血液滤过(HVHF)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HVHF治疗10h以上,血流量为120~150ml/h,置换液为3~4L/h。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体温、氧合指数、血流动力学及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等... 目的:探讨高流量血液滤过(HVHF)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HVHF治疗10h以上,血流量为120~150ml/h,置换液为3~4L/h。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体温、氧合指数、血流动力学及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等变化,观察并及时处理操作中出现的护理问题。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行HVHF治疗和护理后体温、氧合指数、血流动力学及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均显著改善。结论:临床上熟练的技术、细致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使治疗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血液滤过 感染性休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高流量血液滤过在重度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治疗围术期的应用价值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昌文 徐国雄 +3 位作者 俞靖凡 许晨 金一琦 张志轩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持续高流量血液滤过(high-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在重度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治疗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32例卢瑟福分级Ⅱb级或以上的重度下肢动脉缺血患者(34条患肢)的临床资料。比... 目的初步探讨持续高流量血液滤过(high-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在重度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治疗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32例卢瑟福分级Ⅱb级或以上的重度下肢动脉缺血患者(34条患肢)的临床资料。比较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未进行HVHF治疗的18例患者(非HVHF组)和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进行HVHF治疗的14例患者(HVHF组)的围术期存活和保肢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患者均成功取出血栓,下肢动脉血流开通。HVHF组围术期死亡率为7.14%,明显低于非HVHF组的38.89%;HVHF组保肢率为86.67%,明显高于非HVHF组的52.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VHF组和非HVHF组患者发生足下垂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85%vs 50.00%,P=0.593)。结论重度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在围术期尽早开始HVHF治疗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保肢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血液滤过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 乳酸酸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宏亮 米允仕 +1 位作者 杨晶 刘继民 《中外医疗》 2013年第9期83-84,共2页
目的观察探讨早期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50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25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测指... 目的观察探讨早期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50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25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测指标及APACHEII评分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体温、心率、呼吸、APACHEII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 重症急性胰腺炎 生命体征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溶质的清除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夏明清 孙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高流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溶质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于宿州市立医院就诊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高流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溶质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于宿州市立医院就诊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高流量血液透析,对照组患者采用低流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2M)、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清钙和磷水平。结果透析5次时,两组患者BUN、Scr、β_2M、MDA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透析前(P_均<0.05);观察组患者透析5次时Scr、β_2M、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透析12周,两组患者iPTH、血清磷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透析前(P_均<0.05),血清钙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透析前(P_均<0.05);观察组患者透析12周时iPTH、血清磷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血清钙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高流量血液透析能够降低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PTH、BUN、Scr、β_2M、MDA、血清磷水平,升高血清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血液透析 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尿素氮 血清肌酐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