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狭窄的关系
1
作者 刘佳丽 张和平 +2 位作者 段志强 李栋 杨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与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与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625例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的患者资料,其中资料完善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95例,有AVF狭窄的患者245例被分为1组,无AVF狭窄的患者150例为2组。记录患者的常规生化值和全血细胞计数值。结果:①1组患者NLR5.07(4.00,6.66)vs.3.46(2.63,4.15),PLR169.52(127.56,227.11)vs.125.66(89.31,165.31)及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Hs-CRP)1.90(0.80,2.99)vs.0.82(0.42,1.27),水平均高于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lndex,BMI)、AVF吻合方式、穿刺方式、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因素,结果显示NLR(OR=2.195,95%CI=1.674~2.878,P<0.001),PLR(OR=1.008,95%CI=1.002~1.012,P=0.007),Hs-CRP(OR=2.170,95%CI=1.607~2.751,P<0.001)三者均是HD患者AVF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析显示,NLR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799(95%CI=0.756~0.838,P<0.001),PLR 0.694(95%CI=0.646~0.740,P<0.001),Hs-CRP 0.717(95%CI=0.670~0.761,P<0.001),三者均可预测AVF狭窄,预测最佳临界值分别为NLR 4.08,PLR 122.49,Hs-CRP 1.62,并且3个指标联合预测效果更佳(AUC 0.870,95%CI=0.833~0.901,P<0.001),灵敏度79.18%,特异度81.33%。结论:NLR、PLR和Hs-CRP均是AVF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且三者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狭窄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通路与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王宇夫 彭红英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与动静脉内瘘...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与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失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AVF手术并行MHD的DN患者为DN组,同期选取非DN的MHD患者为对照1组,非DN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2组。比较3组TGF-β1 mRNA、p38MAPK mRNA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DN MHD患者AVF失功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TGF-β1 mRNA、p38MAPK mRNA对AVF失功的预测价值,并比较不同程度主动脉弓钙化患者TGF-β1 mRNA、p38MAPK mRNA水平。结果DN组(n=96)TGF-β1 mRNA水平高于对照1组(n=45)、对照2组(n=42)(t1=7.133,P1<0.001;t2=9.929,P2<0.001);DN组p38MAPK mRNA水平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t1=5.983,P1<0.001;t2=8.046,P2<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弓钙化(OR=5.020,95%CI:2.996~8.413,P<0.001)、高水平校正血钙(OR=5.080,95%CI:3.026~8.527,P<0.001)、血磷(OR=3.523,95%CI:2.089~5.943,P<0.001)、TGF-β1 mRNA(OR=5.371,95%CI:3.197~9.025,P<0.001)、p38MAPK mRNA(OR=5.636,95%CI:3.339~9.513,P<0.001)为DN MHD患者AVF失功的危险因素。不同程度主动脉弓钙化患者(分为0级、1级、2级、3级)TGF-β1 mRNA比较:0级<1级<2级<3级(0级与1级比较:t1=2.219,P1=0.033;1级与2级比较:t2=2.650,P2=0.011;2级与3级比较:t3=2.523,P3=0.015),p38MAPK mRNA比较:0级<1级<2级<3级(0级与1级比较:t1=2.530,P1<0.001;1级与2级比较:t2=2.066,P2=0.045;2级与3级比较:t3=2.203,P3=0.032)。ROC曲线显示TGF-β1 mRNA、p38MAPK mRNA联合预测DN MHD患者AVF失功的AUC为0.820(95%CI:0.732~0.907),敏感度为80.65%,特异度为76.40%。结论主动脉弓钙化及TGF-β1/p38MAPK通路激活是DN MHD患者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TGF-β1/p38MAPK通路激活可能通过促进主动脉弓钙化诱导AVF失功,TGF-β1、p38MAPK水平对AVF失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维持性血液 动静脉内瘘失功 主动脉弓钙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绳梯穿刺法对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使用功能状态的影响及安全性观察
3
作者 蒋冬华 邓丽容 +2 位作者 林秀连 罗舒婷 罗琴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97-98,102,共3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MHD患者应用有序绳梯穿刺法、扣眼穿刺法对内瘘使用功能状态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MHD患者6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扣眼穿刺组(32例,扣眼...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MHD患者应用有序绳梯穿刺法、扣眼穿刺法对内瘘使用功能状态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MHD患者6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扣眼穿刺组(32例,扣眼穿刺)、有序绳梯穿刺组(33例,有序绳梯穿刺),两组均干预10个月。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相比于扣眼穿刺组,有序绳梯穿刺组拔针后止血时间较长,干预后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正常率、干预后透析血流量、KT/V较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干预期间内瘘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针对MHD患者,扣眼穿刺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具有止血时间短(拔针后)、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等优势,而有序绳梯穿刺在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时能够提高透析充分性、维持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正常、减少内瘘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液 有序绳梯穿刺法 扣眼穿刺 内瘘使用功能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张雅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78-181,共4页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以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为例,随机分组,共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及研究组(早期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在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方面,研究组较低,且预后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l...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以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为例,随机分组,共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及研究组(早期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在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方面,研究组较低,且预后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现阶段肾脏有效替代治疗的手段,而在透析期间影响因素较多,对此需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尽可能确保透析疗效,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改善机体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国专家共识(第1版)
5
作者 血液透析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国专家共识工作组 肖光辉 +10 位作者 夏京华 陶惠琴 苏春燕 马志芳 高菊林 曹立云 孙慧娟 何雯雯 胡海华 张丽红 詹申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2期89-107,共19页
移植物动静脉内瘘(简称移植物内瘘)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临床护理人员对移植物内瘘专科护理规范操作及管理产生了迫切需求。参考国内外文献,结合临床应用实践经验,我们从移植物内瘘的建立、围手术期护理与随访监测、穿刺... 移植物动静脉内瘘(简称移植物内瘘)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临床护理人员对移植物内瘘专科护理规范操作及管理产生了迫切需求。参考国内外文献,结合临床应用实践经验,我们从移植物内瘘的建立、围手术期护理与随访监测、穿刺准备、安全穿刺、穿刺并发症、监测报告、护理事件的报告、患者教育8个维度制定了《血液透析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是我国首个指导血液透析移植物内瘘护理操作及管理的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移植物动静脉内瘘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姚石燕 沈华娟 +2 位作者 董永泽 贾艳清 赵梦娇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终末期肾病因其长期性、不可治愈性成为威胁患者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方法。动静脉血管通路是常用的透析通路类型,提高新建动静脉内瘘成熟率和长期通畅率一直是临床透析工作... 终末期肾病因其长期性、不可治愈性成为威胁患者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方法。动静脉血管通路是常用的透析通路类型,提高新建动静脉内瘘成熟率和长期通畅率一直是临床透析工作者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透析领域中的研究逐渐趋于成熟,借助AI技术进行动静脉内瘘管理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AI在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和进展,包括动静脉内瘘部位选择决策、手术后成熟度预测、功能监测、声学特征监测、血栓及狭窄预测及动脉瘤分级等6个方面,以期为AI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维持性血液 动静脉内瘘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尖斜面测量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吴丽霞 张莉 +4 位作者 陈茜楠 李云云 王赟 徐栋栋 张朝平 《医药前沿》 2025年第7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针尖斜面测量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在黄河三门峡医院进行MHD治疗的21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区域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透析一区)和观察... 目的 探讨针尖斜面测量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在黄河三门峡医院进行MHD治疗的21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区域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透析一区)和观察组(透析二区)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绳梯式穿刺,观察组采用针尖斜面测量法绳梯式穿刺。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护士规范绳梯式穿刺执行率及患者穿刺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动脉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动静脉内瘘狭窄和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士规范绳梯式穿刺执行率和患者穿刺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尖斜面测量法绳梯式穿刺能够降低MHD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士规范绳梯式穿刺执行率和患者穿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 动静脉内瘘 针尖斜面测量法 绳梯式穿刺 并发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8
作者 张妍 张正涛 法天锷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4期367-372,共6页
目的收集天津市某三甲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ydrolysis,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相关信息,统计AVF失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 目的收集天津市某三甲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ydrolysis,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相关信息,统计AVF失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天津市某三甲医院接受MHD的272例患者进行调查,根据AVF是否发生失功分为失功组(n=29)和非失功组(n=243),筛选失功的危险因素并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并通过约登指数确定模型的最佳分界值,采用DCA进行临床实用性评价。结果272例患者AVF失功29例,失功率为0.39例/1000导管日。造成AVF失功的独立风险因素有中性粒细胞、血钙、血肌酐以及糖尿病史,AVF失功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95%CI:0.637~0.794,P<0.01),灵敏度为0.9,特异度为0.789,最佳截断值为16分。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P值为0.33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AVF失功风险预测模型简单、易用,可为临床工作者筛查AVF失功高危患者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 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失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9
作者 万婷 曹韦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入院的13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并绘制相应... 目的: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入院的13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并绘制相应的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拟合优度检验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采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13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30例(22.6%)发生动静脉内瘘失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60岁)、主动脉弓钙化、穿刺技术不熟练、低血压、吸烟史、血栓形成是病人发生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敏感度为93.30%,特异度为69.90%;校准曲线结果显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情况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失功受多种因素影响,基于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动静脉内瘘失功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直接或于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扩张桡动脉后及反“J”型移植物建立动静脉瘘用于接受血液透析而相应血管细小患者
10
作者 姜燕 熊智倩 +4 位作者 刘俪婷 苏朝江 陈彦 张帅 刘宗旸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目的比较直接或于超声引导下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TA)扩张桡动脉后建立动静脉瘘(AVF),以及利用反“J”型移植物建立移植物动静脉瘘(AVG)用于需要接受血液透析而相应血管细小患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96例计划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而桡动... 目的比较直接或于超声引导下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TA)扩张桡动脉后建立动静脉瘘(AVF),以及利用反“J”型移植物建立移植物动静脉瘘(AVG)用于需要接受血液透析而相应血管细小患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96例计划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而桡动脉远端直径<1.5 mm、头静脉直径≥2.0 mm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造瘘方案将其分为AVF组(n=30)、PTA+AVF组(n=34)及AVG组(n=32);比较3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初级通畅率及次级通畅率。结果AVF组、PTA+AVF组及AVG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80.00%、94.12%及100%,临床成功率分别为30.00%、82.35%及93.75%;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VF组1、3、6、9及12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0.00%、30.00%、27.59%、27.59%及24.14%,PTA+AVF组分别为94.12%、82.35%、78.79%、68.75%及62.50%,AVG组分别为100%、93.33%、83.33%、76.67%及66.67%;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VF组1、3、6、9及12个月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3.33%、75.00%、75.00%、70.83%及58.33%,PTA+AVF组分别为93.33%、93.33%、83.33%、83.33%及80.00%,AVG组分别为100%、100%、93.33%、90.00%及80.00%;3组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直接及经超声引导下以PTA扩张桡动脉后建立AVF,AVG用于需要接受血液透析而相应血管细小患者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 血管成形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永久导管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及血管内膜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王静静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59-161,共3页
目的 研究半永久导管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住的8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通过随机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40例,研究组采取自体动静脉内瘘,对照组选择半永久导管,对比... 目的 研究半永久导管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住的8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通过随机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40例,研究组采取自体动静脉内瘘,对照组选择半永久导管,对比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血红蛋白(H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RF)、阻力指数(RI)、最大内膜中层厚度(IMT)、并发症。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微炎症指标、血管内膜情况、肾功能、营养指标无差别(P>0.05),干预后研究组TNF-α、IL-6、hs-CRP、RI、最大IMT、BUN、Scr均低于对照组,但Ccr、Hb、RBP、ALB、TR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7.50%少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 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够减轻患者机体中的微炎症状态,并改善血管内膜,调节机体营养水平,促进肾功能改善,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炎症状态 半永久导管 维持性血液 自体动静脉内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影响
12
作者 薛秀芬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62-163,共2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红外线治疗仪照...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内瘘使用时间、内瘘血流改善情况、生命质量[.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内瘘使用时间较长,观察组.干预后内瘘血流改善情况较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和生存质量评分均较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干预,利于改善患者内瘘血流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内瘘时间,促使其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维持性血液 红外线治疗仪 动静脉内瘘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内膜增生及穿刺点感染的影响
13
作者 杨斌姣 沈方 张欢茜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多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管内膜增生及穿刺点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4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单扣眼穿刺组(30例)和多... 目的探讨多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管内膜增生及穿刺点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4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单扣眼穿刺组(30例)和多扣眼穿刺组(30例)。分别在扣眼穿刺前及扣眼穿刺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非透析日测量患者AVF穿刺区域的血管内膜增生厚度、血流量、动脉阻力指数,并统计扣眼穿刺点感染情况。结果穿刺方法使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多扣眼穿刺组的AVF血管内膜增生厚度均低于单扣眼穿刺组(t=3.246、5.585、6.055,P=0.002、<0.001、<0.001),AVF血流量均高于单扣眼穿刺组(t=2.697、4.551、7.504,P=0.009、<0.001、<0.001),AVF动脉阻力指数低于单扣眼穿刺组(t=3.254、4.779、5.336,P=0.001、<0.001、<0.001)。2组患者的AVF血管内膜增生厚度、动脉阻力指数均随时间变化而增加趋势(F_(时间)=70.030、74.750,均P时间<0.001),AVF血流量则随时间变化而降低趋势(F_(时间)=42.610,P时间<0.001)。2组的AVF血管内膜增生厚度、血流量及动脉阻力指数的变化均与穿刺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_(交互)=16.740、6.640、14.070,均P_(交互)<0.001)。多扣眼穿刺组的穿刺点感染发生率低于单扣眼穿刺组(χ^(2)=4.812,P=0.028)。结论对AVF使用扣眼穿刺技术时,多扣眼穿刺能减轻血管内膜增生、降低穿刺点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扣眼穿刺法 血液 动静脉内瘘 血管内膜 增生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经皮球囊扩张与动静脉内瘘重建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廖为荣 邓新明 +1 位作者 李志元 尹秀英 《吉林医学》 2025年第2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经皮球囊扩张(PTA)与动静脉内瘘重建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AVF)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1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AVF狭窄患者112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经皮球囊扩张(PTA)与动静脉内瘘重建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AVF)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1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AVF狭窄患者112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动静脉内瘘重建术,研究组采取超声辅助PTA,统计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AVF狭窄处状况[肱动脉阻力指数(RI)、横断面积(S)、血流量(FV)]、并发症发生率,并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AVF通畅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FV、S较术前增大,RI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FV、RI、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研究组AVF通畅率为100.00%、83.93%、78.57%与对照组的100.00%、80.36%、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辅助PTA治疗AVF狭窄与动静脉内瘘重建术效果相当,均能有效缓解狭窄程度,增大血流量,但超声辅助PTA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扩张 动静脉内瘘重建 血液 动静脉内瘘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布芬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和移植物内瘘血栓形成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15
作者 刘晓冰 牛秀秀 +1 位作者 蔡海威 陈淑玲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2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吲哚布芬对预防其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移植物内瘘(AVG血栓形成的效果与安全性,以优化MHD患者的血管通路管理。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实施AVF、AVG通... 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吲哚布芬对预防其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移植物内瘘(AVG血栓形成的效果与安全性,以优化MHD患者的血管通路管理。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实施AVF、AVG通路的MHD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与治疗组(30例,接受低分子肝素+吲哚布芬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24周后的血液指标、透析血流量及血管内径,以及治疗期间血栓形成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12、24周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透析血流量、血管内径均增大,且治疗组均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血栓形成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MHD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AVF、AVG通路时,接受吲哚布芬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提高透析血流量,扩大血管内径,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布芬 维持性血液 糖尿病 自体动静脉内瘘 移植物内瘘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管补片成形术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对比研究
16
作者 王彦江 杜艳彬 +1 位作者 王建丽 冯胜刚 《西部医学》 2025年第3期452-456,462,共6页
目的探讨自体血管补片成形术与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疗效和患者负担,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南充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自体AVF狭... 目的探讨自体血管补片成形术与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疗效和患者负担,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南充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自体AVF狭窄收治的患者70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接受自体血管补片成形术,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下PTA。比较两组间术前及术后AVF狭窄部位的内径、肱动脉自然血流量、血液透析泵控流量、静脉压、手术并发症、住院费用及不同时间点(3、6、9月)的初级通畅率和次级通畅率。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血液透析泵控流量、狭窄血管内径以及肱动脉自然血流量均显著升高,术后的静脉压以及肱动脉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费用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无出血情况发生,观察组出血的发生率为1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均为1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的3、6月初级通畅率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9月的初级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3、6、9月的次级通畅率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内3、6、9月的次级通畅率较初级通畅率均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内3月次级通畅率高于其初级通畅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6、9月的次级通畅率显著高于其初级通畅率(P<0.001)。结论自体血管补片成形术在AVF狭窄应用中的疗效确切,较PTA术远期通畅率更高、花费更低,是治疗AVF狭窄的一种可行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片成形术 球囊扩张成形术 血液 自体动静脉内瘘 内瘘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指导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效果的影响
17
作者 李玲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5期132-134,共3页
目的:研究个体化指导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目的:研究个体化指导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个体化指导。对比两组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个体化指导有助于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恢复,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 个体化指导 自体动静脉内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程图激励式健瘘训练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
18
作者 黄琼 史灵芝 伏蓉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5年第2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进程图激励式健瘘训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干预成效。方法从2019年10月—2023年9月在江苏省某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中选取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0月—2021年9月... 目的观察进程图激励式健瘘训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干预成效。方法从2019年10月—2023年9月在江苏省某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中选取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的6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21年10月—2023年9月收治的6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进程图激励式健瘘训练,对比两组上肢运动功能和内瘘成熟情况。结果观察组运动功能状态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内瘘成熟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内瘘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进程图激励式健瘘训练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可以加速恢复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增加动静脉内瘘血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维持性血液 血流量 上肢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血栓诊断中的应用
19
作者 马素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41-044,共4页
探讨超声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评估价值以及对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了124例进行血液透析的住院患者。运用自评法(avf)、出血动脉径(rad)、静脉出血动脉径(rvf)、静脉血流量(cvd)和出血量(cvf)等指标,... 探讨超声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评估价值以及对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了124例进行血液透析的住院患者。运用自评法(avf)、出血动脉径(rad)、静脉出血动脉径(rvf)、静脉血流量(cvd)和出血量(cvf)等指标,在手术前后进行超声测量。通过这些测量评估静脉血栓成熟度、术后6周内的出血率,并将患者分为液体组、纤维组和血管扩张组。之后比较三组患者前动脉和边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静脉直径(D)、最大流量(PSV)、血流阻力指数(RI),同时评估各参数对血栓形成的预测值。结果 在术后2、4、6周,RAD、RVF、CVD较术前增大且随时间渐增,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170.024、475.914、438.537和709.86,P < 0.001。手术6周后,124例患者循环率71.77%等,三组间差异F值分别为30.075等,P < 0.001。多因素逻辑分析表明,静脉血管D、PSV、RI的OR值等。ROC曲线显示,头静脉D、PSV和RI组合预测血栓形成AUC为0.877,灵敏度80.95%,精确度84.47%。结论 超声检查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血栓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超声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能够有效评估动静脉内瘘功能,且头静脉D、PSV和RI组合对血栓形成的预测值最为可靠,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血液 动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应用分阶段延续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20
作者 王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8期105-108,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采用分阶段延续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3年7月入院接受相关护理干预的76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采用分阶段延续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3年7月入院接受相关护理干预的76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分阶段延续护理干预方式。比较2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护知识掌握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干预前,2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采用分阶段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自护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动静脉内瘘 分阶段延续护理干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