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经血液途径感染及发生传染病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焦金花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1999年第6期395-397,共3页
我国医疗临床用血长期以来,都是个体卖血者有偿供血,由各医疗机构自采血用,是造成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传播的主要原因,现就本省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现状作一论述。1 艾滋病感染的现状 艾滋病病毒之所以传播迅速、广泛。
关键词 血液途径 感染 传染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接触与血液传播途径感染HIV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8
2
作者 韦少俊 杨世昌 吕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3185-3187,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途径感染HIV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将151例HIV感染者分为性接触感染组和注射吸毒感染组,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并与全国常模互相比较。结果两组对象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 目的了解不同途径感染HIV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将151例HIV感染者分为性接触感染组和注射吸毒感染组,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并与全国常模互相比较。结果两组对象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分及SDS、SAS量表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性接触感染组SCL-90焦虑因子分与SAS量表分高于注射吸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吸毒感染组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分及SDS量表分明显高于性接触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接触感染组重复检测者高于注射吸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感染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差,因性接触被感染者较注射吸毒被感染者焦虑症状更明显,注射吸毒被感染者的抑郁症状较性接触被感染者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性接触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途径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设计探究活动,建构血液循环途径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超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11期88-89,共2页
以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整合改进实验,突破血液循环途径一节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完成血液循环途径模型的建构。
关键词 血液循环途径 探究实践 义教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课堂环境下“血液循环途径”一节的教学设计
4
作者 顾源媛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38,共3页
以苏科版初中生物学教材“血液循环途径”一课为例,在互动课堂环境下开展活动,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环节,通过学情前测、分组实验、观察模型、小组讨论等手段,突破本课时的重要概念,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互动课堂 血液循环途径 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艾滋病的几种途径 被引量:1
5
作者 杜丽芳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54,共3页
艾滋病不仅是医学问题 ,而且也是社会问题 ,世界各国对此倍加关注。本文综述了预防艾滋病的 5个途径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 ,针对性行为 ,以政府行为进行干预 ;二是堵住血液传播途径 ;三是彻底阻断吸毒人员HIV的传播途径 ;四是重视同性恋人... 艾滋病不仅是医学问题 ,而且也是社会问题 ,世界各国对此倍加关注。本文综述了预防艾滋病的 5个途径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 ,针对性行为 ,以政府行为进行干预 ;二是堵住血液传播途径 ;三是彻底阻断吸毒人员HIV的传播途径 ;四是重视同性恋人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预防 宣传教育 血液传播途径 吸毒人群 同性恋人群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肝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8
6
作者 刘梅 陆伦根 曾民德 《肝脏》 2006年第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多烯磷脂酰胆碱 细胞保护机制 肝脏 多价不饱和脂肪酸 肝细胞膜 二酰甘油 活性成分 多聚乙酰 化学结构 血液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粟粒性脑结核并急性粟粒性肺结核1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豪刚 张玉忠 +4 位作者 冯丰坔 曾剑兵 成喜欢 李兴荣 刘海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770-773,共4页
粟粒性脑结核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的一种特殊形式,常是由体内其他部位结核菌经血液途径播散而来.临床上粟粒性脑结核比较少见,有时表现不典型,特别是原发结核病灶不在肺部或肺部结核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时,容易误诊.
关键词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急性粟粒性脑结核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 影像学表现 血液途径 结核病灶 结核菌 肺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林碧 陈筱华 《浙江预防医学》 2007年第10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输血传播HIV 无偿献血者 检测结果 温州市 人免疫缺陷病毒 血液途径 HIV感染者 传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无偿献血者人群构成现状 被引量:19
9
作者 叶小凡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7年第2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人群构成 输血传播疾病 血液安全 血液途径 经血传播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低危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验科加样枪的污染调查分析与对策
10
作者 张丹 刁奇志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189-3190,共2页
关键词 检验科工作人员 污染调查 加样 血液途径 血液标本 长期接触 工作台面 血液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经夫妻子女间传播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福华 《预防医学论坛》 2008年第10期896-897,899,共3页
关键词 艾滋病传播 夫妻双方 病经 子女 艾滋病病毒 血液途径 一般人群 高危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采供血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志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1年第5期28-29,共2页
血液管理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责任重大的社会工作,直接关系到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对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的有效预防。江苏省血液中心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质量为生命,大力开展... 血液管理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责任重大的社会工作,直接关系到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对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的有效预防。江苏省血液中心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质量为生命,大力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持续改进、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充足的血液,为献血者和临床提供优质服务,为保障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身心健康 采供血 质量管理体系 事业 血液途径 无偿献血工作 卫生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4例儿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情况报道
13
作者 曹琳 姚中兆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8年第2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抗病毒治疗 儿童 艾滋病 武汉市 平均年龄 病例资料 血液途径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鳞状细胞癌手指转移1例
14
作者 邢春艳 董立武 孙晓东 《世界肿瘤杂志》 2004年第2期162-162,共1页
关键词 肺鳞状细胞癌 手指 肿瘤转移 病例报告 血液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能不能过性生活
15
作者 马晓年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年第12期71-71,共1页
病毒性肝炎应该是中国覆盖面最大、涉及人数最多的传染病,目前已知有6种,即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甲肝主要经口传染,戊肝主要经水源、食物和个体密切接触传播,以上两种肝炎一般不易变为慢性肝炎,也不会发展为肝硬化。乙... 病毒性肝炎应该是中国覆盖面最大、涉及人数最多的传染病,目前已知有6种,即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甲肝主要经口传染,戊肝主要经水源、食物和个体密切接触传播,以上两种肝炎一般不易变为慢性肝炎,也不会发展为肝硬化。乙肝和丙肝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易转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可演变为肝癌。那么它们与人们的性健康有何关系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性生活 接触传播 慢性肝炎 庚型肝炎 血液途径 传染病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的种类及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雯 吴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4期11-13,共3页
经过采取以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的预防策略,我国HBsAg流行率已由1992年的9.75%降低到2006年的7.18%,即已由HBV感染高流行区过渡到中流行区(HBsAg<8%)。我国的丙型肝炎由于对血液传播途径阻断的预防,丙型肝炎的标化流行率已由1... 经过采取以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的预防策略,我国HBsAg流行率已由1992年的9.75%降低到2006年的7.18%,即已由HBV感染高流行区过渡到中流行区(HBsAg<8%)。我国的丙型肝炎由于对血液传播途径阻断的预防,丙型肝炎的标化流行率已由1992年的3.2%降低到2006年的0.49%,考虑到某些特殊人群因素,估计我国丙型肝炎约有1000万人。我国的肝炎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尽管新发的HBV感染者减少,但已经获得慢性HBV感染者所致的疾病负担仍重,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三部曲仍然威胁着已感染HBV/HCV的人群。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对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案优化给予了大力资助。国内外研究也表明,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预后,而且可以减少卫生经济负担。因此,亚太、欧洲和美国及我国最新乙肝/丙肝治疗指南均强调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丙肝治疗的关键。目前国际公认有效的抗HBV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丙型肝炎的规范化抗病毒治疗目前主要是PEG IFN-α联合利巴韦林,已可使相当部分人群获得治愈的良好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仍然是肝病及相关专业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刊约请部分多年从事慢性肝病诊治的专家,就慢性肝病相关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指南对规范化诊疗给出建议。本期中的文章限于篇幅,内容虽远非全面和系统,但希望能提供给基层临床医生具体实践中的指导。尤其关于抗病毒治疗的规范化、干扰素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的关注焦点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供临床肝脏病专科医生及相关专业医生阅读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干扰素 种类 治疗 血液传播途径 预防策略 HBSAG HB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输血前八项检测结果分析
17
作者 周晓飞 赵香 胡强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8期612-613,共2页
关键词 输血传染 受血者 医院感染 检测结果分析 住院患者 输血前 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 输血后肝炎 抗-HCV 血液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病毒入侵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浩威 崔旻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5-93,共9页
临床上黄病毒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易造成神经系统的后遗症。黄病毒可以通过血源性途径、特洛伊木马途径和神经轴突转运的方式跨越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病毒穿越BBB进入CNS后,被病毒... 临床上黄病毒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易造成神经系统的后遗症。黄病毒可以通过血源性途径、特洛伊木马途径和神经轴突转运的方式跨越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病毒穿越BBB进入CNS后,被病毒激活的内皮细胞、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会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和上调表达黏附分子,将白细胞募集到CNS,白细胞浸润携带更多病毒进入CNS。普遍认为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产生的炎性因子是导致BBB通透性增大的主要诱因。本文对黄病毒破坏BBB入侵CNS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黄病毒的致病机制,更有效地防范黄病毒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病毒 血脑屏障 内皮细胞 血液途径 特洛伊木马途径 神经炎症 嗜神经性病毒 虫媒传播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州献血人群HIV感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进荣 张兴明 +2 位作者 魏发顺 曾波 代向林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6年第6期558-559,共2页
关键词 HIV检测 献血人群 感染现状调查 文山州 艾滋病病毒 血液检测 血液途径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血站(库)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龙承勇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12期1135-1136,共2页
近年来,随着AIDS等血液性传染病在全球的蔓延,我国在安全输血与检验质量的管理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采供血系统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从根本上杜绝了该类疾病经血液途径的传播.因此,对于严把关口的基层血站就如何做好实验... 近年来,随着AIDS等血液性传染病在全球的蔓延,我国在安全输血与检验质量的管理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采供血系统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从根本上杜绝了该类疾病经血液途径的传播.因此,对于严把关口的基层血站就如何做好实验室的操作管理和实验结果的质量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方法 基层血站 实验室 操作管理 AIDS 法律法规 检验质量 安全输血 供血系统 血液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