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炎症标志物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功能的关联
1
作者 尹欣 吴毅凌 +6 位作者 侯珊珊 苏旭燕 张艺璇 姜永根 孙中兴 姜庆五 王娜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11期22-25,30,共5页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 (IL-6)和白介素-8 (IL-8)与新筛查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之间的关联及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2022年8—10月,对上海市松江区社区居民中肺功筛查出的248例慢阻肺患者和1∶1随机抽取...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 (IL-6)和白介素-8 (IL-8)与新筛查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之间的关联及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2022年8—10月,对上海市松江区社区居民中肺功筛查出的248例慢阻肺患者和1∶1随机抽取的非慢阻肺患者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检测血清CRP、IL-6和IL-8浓度。根据无炎症风险和正常参考值范围将炎症因子浓度分为3个水平。分别使用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对慢阻肺患者患病情况和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共检测207例慢阻肺患者和218名非慢阻肺患者血液样本,有8.9%、5.4%和9.6%的研究对象血清CRP、IL-6和IL-8浓度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CRP浓度>1 mg/L是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慢阻肺患者CRP浓度≥5 mg/L时,CRP浓度与肺功能水平呈负相关。血清IL-6和IL-8水平在该人群中未发现与慢阻肺患病情况和肺功能指标有关联。结论:慢阻肺可能是一种全身慢性炎症性疾病,血清CRP水平相比IL-6和IL-8能更好地提示慢阻肺和肺功能损害的危险性。应当注重对CRP水平长期高于1 mg/L人群慢阻肺的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清炎症标志物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炎症标志物及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郑刚 刘兆昶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62-264,共3页
本文回顾了近 5年来 ,国内外对血清炎症标志物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状况 ,着重介绍有关C反应蛋白、血清肺炎衣原体和巨细胞病毒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不足 ,阐述了炎症可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本文回顾了近 5年来 ,国内外对血清炎症标志物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状况 ,着重介绍有关C反应蛋白、血清肺炎衣原体和巨细胞病毒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不足 ,阐述了炎症可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发展及并发症中起作用及可能机制 ,简单总结了目前应用抗生素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所做的初期临床试验及在试验中所面临的问题 ,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炎症标志物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炎症标志物对老年肺炎病情及预后评价的意义
3
作者 谢娟 陈园 +1 位作者 张山 李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127-128,共2页
目的评估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可溶性髓细胞表达受体1(sTREM-1)对老年肺炎病情及预后作用.方法选取 140 例老年肺炎患者为肺炎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入院时检测两组血清CRP、PCT 和sTREM-1 水平,比较各组患... 目的评估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可溶性髓细胞表达受体1(sTREM-1)对老年肺炎病情及预后作用.方法选取 140 例老年肺炎患者为肺炎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入院时检测两组血清CRP、PCT 和sTREM-1 水平,比较各组患者炎症标志物差异,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炎症指标预后预测效能.结果肺炎组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重症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症患者 (P 均 〈0.05).预后恶化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好转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测预后,PCT〉2.88μg/L 灵敏度、特异度为 72.55%和 80.90%,CRP〉83.09mg/L灵敏度、特异度为 76.47%和 66.29%,sTREM-1〉79ng/L 灵敏度、特异度为82.35%和78.65%.结论入院时血清 CRP、PCT 和sTREM-1 可以反映老年肺炎严重程度,对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炎 血清炎症标志物 病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炎症标志物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志彬 李思思 +4 位作者 段训新 石玉英 刘藕根 姜美英 刘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70-472,共3页
目的:研究带状疱疹患者多种血清炎症标志物的水平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165名带状疱疹患者,收集其初次就诊时的外周静脉血,检测全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水平。利用单因... 目的:研究带状疱疹患者多种血清炎症标志物的水平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165名带状疱疹患者,收集其初次就诊时的外周静脉血,检测全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水平。利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每个炎症标志物水平与PHN的发生之间的相关性,并筛选出可能具有预测价值的指标。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ESR、CRP以及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与PHN的发生表现出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ESR及CRP水平与PHN的发生也表现出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表明,与CRP的水平相比,ESR水平与PHN的发生表现出更强的相关性。结论:血清中ESR及CRP的水平作为一种潜在的指标可能对预测PHN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血清炎症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耿介 余滨 +3 位作者 李冰 蔡绵翔 黄承智 麦涛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0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根据GOLD诊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评价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变化,随访12个月后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有降低趋势,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PCT、CRP、ESR及WBC比治疗前均呈现降低趋势,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后,治疗组AECOPD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3)。结论应用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可提高AECOPD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降低再次急性加重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 中医症状积分 血清炎症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汉简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
6
作者 马光耀 胡学玲 《甘肃科技》 2023年第2期111-114,共4页
武威汉简瘀方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的血清炎症标志物研究。将100名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治疗组给予武威汉简瘀方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随访AS、AF、TS、PL、DP评分与治疗前相比... 武威汉简瘀方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的血清炎症标志物研究。将100名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治疗组给予武威汉简瘀方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随访AS、AF、TS、PL、DP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够明显降低LVEDD、LVESD,提高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武威汉简瘀方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汉简瘀方 心血瘀阻型 冠心病 血清炎症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炎症标志物在间质性肺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刘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48-50,共3页
探讨血清炎症标志物在间质性肺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间质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肺动脉高压建立A组(发生)和B组(未发生),并选取30例健康人员纳入对照组... 探讨血清炎症标志物在间质性肺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间质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肺动脉高压建立A组(发生)和B组(未发生),并选取30例健康人员纳入对照组,比较三组血常规及炎症标志物指标,以及A组和B组间的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A组与对照组,B组与对照组间WBC、NEUT、PTL和LYM几项指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项症状评分均高于B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间质性肺病患者进行诊断中,相较于健康群体,此类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指标值明显,且合并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愈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炎症标志物 间质性肺病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血清炎症标志物及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曲红玉 赵广阳 关雪莲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11-12,14,共3页
目的:确定心率变异性(HRV)是否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方法:受试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通过24 h动态心电监测,采用时域分析法测定HRV,测定血清脂蛋白相关的... 目的:确定心率变异性(HRV)是否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方法:受试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通过24 h动态心电监测,采用时域分析法测定HRV,测定血清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p-PLA2)、C-反应蛋白(CRP)、IL-6水平以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程度。结果:HRV较低的受试者具有较高的Gensini分值,HRV下降与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相伴随。结论:HRV降低与炎症标志物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说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可能通过增强炎症反应促使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率变异性 血清炎症标志物 冠状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平喘止咳汤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标志物水平和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志勇 韩圣宾 +1 位作者 杨增祥 吴启相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565-1570,共6页
目的探究平喘止咳汤对痰热郁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标志物水平和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开封市中医院肺病科且病房住院就诊的80例痰热郁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平喘止咳汤对痰热郁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标志物水平和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开封市中医院肺病科且病房住院就诊的80例痰热郁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持续治疗一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平喘止咳汤治疗,连续服用一周。治疗前和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炎症标志物水平[血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饱和度(SaO_(2))]和疾病严重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测量表(CAT)],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标志物水平、动脉血气指标和CA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主症(5.48±1.07)分、次症(4.30±0.85)分、舌脉(2.05±0.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主症(7.53±1.61)分、次症(5.75±1.11)分、舌脉(2.55±0.4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两组患者的PCT、hs-CRP、IL-6和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0.28±0.09)ng/mL、(8.82±2.89)mg/L、(2.98±0.57)pg/mL、(8.94±2.2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0.44±0.06)ng/mL、(14.55±3.25)mg/L、(3.29±0.61)pg/mL、(14.22±3.2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两组患者的PaO_(2)和SaO_(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分别为(68.87±4.48)mmHg、(92.33±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1±4.13)mmHg、(90.01±1.11)%,但两组患者的PaCO_(2)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为(39.89±3.06)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35±3.1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两组患者的CAT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为(12.60±2.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0±2.7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略低于对照组的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喘止咳汤治疗痰热郁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显著,其不仅能有效降低中医症状积分,缓解疾病严重程度,还可改善患者炎症标志物水平和改善动脉血气指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平喘止咳汤 血清炎症标志物 动脉血气指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病理表现及血清炎症标志物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金连 王远成 +3 位作者 刘芳 刘峰 朱红梅 李宏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078-1080,108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病理表现、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前行CT和血清炎症标志物检查。观察患者的CT表现,并根据其CT...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病理表现、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前行CT和血清炎症标志物检查。观察患者的CT表现,并根据其CT表现进行CT分级,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病理表现及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关系。结果本组106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32例为单纯性阑尾炎(30.19%),45例为化脓性阑尾炎(42.45%),27例为坏疽性阑尾炎(25.47%),2例为阑尾周围脓肿(1.89%)。本组10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主要CT表现为阑尾直径>6 mm(96.23%)、阑尾及周围肠壁增厚水肿(80.19%)、阑尾区粪石(78.30%)和阑尾周围炎(73.58%);根据其CT表现分为CT分级1级8例,2级52例,3级35例,4级8例,5级3例。不同CT分级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均存在阑尾病理变化,CT分级越高,阑尾病理表现越严重。不同CT分级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清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血清WBC、NEUT、CRP水平呈正相关(r=0.463、0.857、0.474,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分级与其病理表现及血清WBC、NEUT、CRP水平相关,对于指导临床诊断分型和治疗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CT影像分级 病理表现 血清炎症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孕妇血清炎症标志物与子痫前期发病率研究
11
作者 孙雯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3年第1期45-45,共1页
以往研究表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与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患有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T1DM)的产妇PE发病率显著升高。尽管横断面研究已显示,在非糖尿病孕妇中PE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会发生改变,但是缺少... 以往研究表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与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患有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T1DM)的产妇PE发病率显著升高。尽管横断面研究已显示,在非糖尿病孕妇中PE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会发生改变,但是缺少对糖尿病孕妇的纵向研究。因此美国科学家通过对T1DM妇女血清炎症标志物与后来发展为PE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T1DM孕妇血清炎症标志物与PE发病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炎症标志物 糖尿病孕妇 子痫前期 发病率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T1DM 1型糖尿病 美国科学家
原文传递
血清炎症标记物及肾素血管紧张素反调控轴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田 王志军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5期412-416,共5页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首要的健康问题,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严重负担。炎症反应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炎症标记物不仅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程度,且是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重要预测指标。肾素血管紧张素反调控轴可抵消经典轴影...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首要的健康问题,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严重负担。炎症反应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炎症标记物不仅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程度,且是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重要预测指标。肾素血管紧张素反调控轴可抵消经典轴影响,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笔者参阅相关文献,就心血管疾病常见的炎症生物标记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平均血小板体积比(WMR)、骨桥蛋白(OPN)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反调控轴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潜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炎症标志物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闫春朗 雷雯 +2 位作者 管蓉 李妍锦 肖丽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5-008,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状况,以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特征,是由于气道(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肺气肿)的异常所导致持续性(常为进展性)气流阻塞。CO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状况,以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特征,是由于气道(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肺气肿)的异常所导致持续性(常为进展性)气流阻塞。COPD现在是全球三大死因之一,预计全球COPD负担在未来几十年将会增加。据报道平均每位COPD患者每年急性加重次数约为0.5-3.5次,反复的急性加重是损害肺功能、加速疾病进展、降低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增加与COPD相关结果的恶化有关。人们正在努力寻找COPD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为COPD患者寻求更好的管理模式,预测预后,并提供新的治疗靶点。COPD生物标志物研究已经调查了各种介质,包括痰、唾液、支气管肺泡灌洗、呼出的呼吸冷凝物、血液、尿液等,由于血液样本的易获取性、可检测重复性较好,因此目前的文章主要集中在血液生物标志物上。目前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等与COPD的诊断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清炎症标志物 肿瘤坏死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表观遗传生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炎症指标联合增强CT特征可预测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
14
作者 耿其楠 王曼曼 +3 位作者 邵超 汪洁 江舒 陈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377-1382,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液炎症指标及增强CT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分析其对GIST危险度分级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3月~2024年3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并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08改良版标准分级的148例GIS... 目的探讨术前血液炎症指标及增强CT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分析其对GIST危险度分级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3月~2024年3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并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08改良版标准分级的148例GIST患者的资料,分析其术前的血清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及CT增强图像特征[肿瘤长径、肿瘤部位、强化方式、肿瘤形态、瘤内坏死或囊变、钙化、溃疡],并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n=73,极低危、低危)与高风险组(n=75,中危、高危),比较低、高风险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炎症指标、增强CT特征与GIST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NLR、PLR、SII、肿瘤长径、肿瘤部位、瘤内坏死或囊变、强化方式、肿瘤形态与危险度分级呈正相关,其诊断为高风险组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NLR>2.285(AUC=0.741),PLR>167.135(AUC=0.654),SII>410.495(AUC=0.711),肿瘤长径>4.65(AUC=0.931),多指标联合预测效能最高(AUC=0.941)。结论基于术前血清炎症指标联合增强CT可以较好地预测GIST的危险度分级,以联合诊断效能最优,为患者制订个性化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血清炎症标志物 危险度分级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 胱抑素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成丽英 李燕 +1 位作者 马瑞 魏晓霞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7期1154-1156,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病理基础为易损斑块破裂或糜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继发完全或不完全冠状动脉闭塞。炎症可刺激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而继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标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病理基础为易损斑块破裂或糜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继发完全或不完全冠状动脉闭塞。炎症可刺激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而继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有所升高[1]。降钙素原(PCT)是严重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的特异性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及与炎症活动有关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血清淀粉样 危险分层 血清炎症标志物 胱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sCRP水平与糖尿病冠状动脉弥漫病变关系探讨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邬美翠 陆林 林祖近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0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研究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糖尿病冠状动脉弥漫病变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有无糖尿病共296例患者分成五组:单纯冠心病冠脉局灶病变组(I组)92例,单纯冠心病冠脉弥漫病... 目的:研究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糖尿病冠状动脉弥漫病变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有无糖尿病共296例患者分成五组:单纯冠心病冠脉局灶病变组(I组)92例,单纯冠心病冠脉弥漫病变组(II组)78例,单纯糖尿病组(III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局灶病变组(IV组)3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弥漫病变组(V组)64例。检测与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的水平。结果:V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I、II、III、IV组(14.65±8.74vs.7.78±5.91,9.16±8.13,7.47±4.62,10.58±7.43mg/L),均P<0.01;IV组hsCRP水平高于I组和III组,P<0.05。IL-6水平V组高于II、III组,均P<0.05;TNF-α水平IV组(77.7±41.65)高于II、III组,均P<0.05;IV组IL-6水平和V组TNF-α水也高于I、II、III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在I、II组间三者均无明显差异。hsCRP与弥漫病变和糖尿病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hsCRP水平的升高不仅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预测因子也是糖尿病冠状动脉弥漫病变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血清炎症标志物 合并糖尿病 P水平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硬化 炎症性疾病 HS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肠合治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秦凤霞 倪海滨 +2 位作者 黄小菲 赵慧 魏凤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32期179-180,共2页
目的观察肺肠合治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热腑实证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59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口服泻肺通腑颗粒,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两周并检测治疗前后炎症标志物包括血... 目的观察肺肠合治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热腑实证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59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口服泻肺通腑颗粒,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两周并检测治疗前后炎症标志物包括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结果AECOPD患者血清PCT、IL-6、hs-CRP及ESR水平较健康成人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前后对比,治疗1周后的IL-6、hs-CRP及ESR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IL-6及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1后的PCT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泻肺通腑颗粒能降低AEOCPD患者体内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合治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血清炎症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微生物感染状况与血清三种炎症标志物的关系分析
18
作者 张新房 《健康之路》 2018年第4期21-21,共1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微生物感染状况与血清三种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病原微生物指标肺炎衣原体(CPN)、幽门螺杆菌(Hp)、人类巨细胞病毒(HC... 目的:研究冠心病微生物感染状况与血清三种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病原微生物指标肺炎衣原体(CPN)、幽门螺杆菌(Hp)、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测定以及血清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比较结果。结果:观察组微生物指标感染单阳性、双阳性、三阳性比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微生物感染越严重,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越高,P<0.05。结论:冠心病存在混合病原微生物感染,长期反复慢性混合感染会诱发炎症标志物作用的产生,和冠心病的出现以及进展联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微生感染 血清炎症标志物
原文传递
感染与冠心病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志辉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562-565,共4页
关键词 微生 血清炎症标志物 感染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手术后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特点及短期预后分析
20
作者 蔡嘉琳 李志军 +2 位作者 唐娜 聂青 付佩彩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6期316-319,324,共5页
目的:分析创伤/手术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创伤/手术后GBS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和血清炎性标志物,分析短期预后影响的因素。结果:25例创伤... 目的:分析创伤/手术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创伤/手术后GBS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和血清炎性标志物,分析短期预后影响的因素。结果:25例创伤/手术后GBS患者中,男21例,女4例;平均年龄(49.6±12.6)岁;发病季节以夏秋季节为主。从创伤/手术到GBS症状的平均间隔为(11.4±7.2)d,GBS症状达峰时间为(9.6±5.4)d。入院时,Hughes评分为(3.36±1.31)分,MRC总分评分为(30.56±16.78)分。28%的患者进入ICU治疗,24%患者呼吸肌无力/需要呼吸支持。17例(68%)患者接受了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3例(12%)患者接受血浆置换。3例(12%)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平均住院时间为(22.7±11.6)d。根据出院时的Hughes评分将患者分为短期预后较差组(Hughes评分≥3分)14例和短期预后较好组(Hughes评分<3分)11例,比较2组的临床数据可得:短期预后较差组患者年龄更大(P=0.002)、入院时Hughes评分以及MRC总分评分更低(P<0.001)、进入ICU比例更高(P=0.021)、需要呼吸支持的患者比例更多(P=0.043),出院时Hughes评分及MRC总分评分显著低于预后较好组(均P<0.001);血清标志物血清中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较好组(P=0.005、0.048),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较预后较好组(P=0.003);IgG型抗GM1-抗体阳性患者比例高于预后较好组(P=0.01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MRC总分评分、NLR为创伤/手术后GBS患者短期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创伤/手术后GBS患者以重症GBS为主,短期预后差。入院时MRC总分评分、NLR为短期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创伤/手术后 血清炎症标志物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短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