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任美书 王玉顺 +1 位作者 张明义 王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71-472,共2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脑组织能量代谢衰竭,当局部血管闭塞后梗死灶中心区神经细胞迅速死亡,在此过程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为了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这两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脑组织能量代谢衰竭,当局部血管闭塞后梗死灶中心区神经细胞迅速死亡,在此过程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为了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这两种细胞因子的变化,我们选择2002—2005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2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其血清IL-6和TNF-α变化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脑卒中患者 老年 TNF-α 中枢神经系统 血清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江辉 刘瑶 郭曲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585-586,共2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对颅脑手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颅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0)和乌司他丁组(U组,n=20)。U组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30 min以乌司他丁3 000 IU/k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分...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对颅脑手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颅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0)和乌司他丁组(U组,n=20)。U组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30 min以乌司他丁3 000 IU/k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分别于手术前、切开硬脑膜后30 min和手术毕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术毕两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明显较术前高(P<0.01),与C组比较,U组切开硬脑膜后及术毕血清IL-6明显降低(P<0.01),TNF-α亦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在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的同时,也能抑制颅脑手术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诱导,从而在颅脑手术患者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患者 颅脑手术 血清白细胞介素-6 切开 血清IL-6 肿瘤坏死因子Α 硬脑膜 TNF-α 脑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前后动态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宇翔 胡忠圣 王峰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 6 )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4 3例按梗死灶大小分成2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 EL ISA法检测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7天、14天血清IL - 6水平。...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 6 )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4 3例按梗死灶大小分成2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 EL ISA法检测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7天、14天血清IL - 6水平。结果:大、小灶性梗死组在脑梗死急性期血清IL - 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 1) ,且大灶性梗塞组明显高于小灶性梗塞组(P<0 .0 5 )。小灶性梗死组治疗后3天血清IL- 6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 .0 1) ;至14天恢复正常(P>0 .0 5 )。大灶性梗塞组治疗后3天血清IL- 6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下降(P>0 .0 5 ) ;7天后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 .0 1) ;但至14天仍高于正常(P<0 .0 1)。结论:动态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 6水平有助于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细胞介素-6 动态检测 治疗前后 溶栓 血清IL-6 急性脑梗死患者 ELISA法检测 脑梗死急性期 双抗体夹心 治疗后 小灶性 临床意义 动态变化 判断预后 观察疗效 梗死灶 ABC 对照组 梗塞 下降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赵锋 刘春华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39-240,共2页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逐年增多,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有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solubility,sICAM-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逐年增多,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有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solubility,sICAM-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细胞介素-6 急性脑梗死患者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奥扎格雷钠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疾病 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值的观察
5
作者 陈凯红 刘海肃 +3 位作者 沙安莉 谢志萍 裴豪 张波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64-165,共2页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炎症、免疫调节、造血、代谢等过程。为了解其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本文对各型病毒性肝炎不同阶段的血清进行IL-6含量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了1995年8月...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炎症、免疫调节、造血、代谢等过程。为了解其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本文对各型病毒性肝炎不同阶段的血清进行IL-6含量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了1995年8月至1995年11月我院住院患者105例,男80例、女25例,平均年龄43.4±13.3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细胞介素-6 病毒性肝炎 肝炎患者 传染病医院 重型肝炎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 慢性肝炎 凝血酶原时间 无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脊液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检测
6
作者 李明珠 贺金峰 +3 位作者 李龙 努尔亚 李慎 郭熙英 《新疆医学》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IL—6和脑脊液IL—6的水平及与HIE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60例HIE患儿进行血清IL—6检测,60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以4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并对28例患儿进行脑脊液IL—6的测定...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IL—6和脑脊液IL—6的水平及与HIE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60例HIE患儿进行血清IL—6检测,60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以4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并对28例患儿进行脑脊液IL—6的测定。结果:(1)HIE各组的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重度HIE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P<0.01),中度HIE IL—6水平高于轻度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2)脑脊液IL—6的水平也随HIE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新生儿HIE血清IL—6及脑脊液IL—6的水平与HIE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是早期诊断、评价病变程度判断预后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脑脊液 血清白细胞介素-6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作业对工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张强 林立 张春之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04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苯作业工人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 ,对不同工龄的苯作业工人血清中IL-6,TNF浓度进行检测 ,并同白细胞变化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接苯作业工人血清中IL-6 ,... 目的 :探讨苯作业工人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 ,对不同工龄的苯作业工人血清中IL-6,TNF浓度进行检测 ,并同白细胞变化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接苯作业工人血清中IL-6 ,TNF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 (P<0.05,P<0.01) ,且这些变化在白细胞明显降低前即已发生。结论 :苯作业可致工人血清TNF,IL-6水平的增高 ,这对苯中毒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中毒 血清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放射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意义
8
作者 陈艳丽 武平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155-1156,共2页
川崎病(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的发热性疾病,表现为全身的中小血管炎,最易侵犯冠状动脉,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甚至导致猝死。该病呈逐年增加趋势,在中国、美国、日本已替代风湿性心脏病,成为小儿... 川崎病(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的发热性疾病,表现为全身的中小血管炎,最易侵犯冠状动脉,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甚至导致猝死。该病呈逐年增加趋势,在中国、美国、日本已替代风湿性心脏病,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K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普遍认为T细胞异常活化是导致KD病血管免疫损伤的始动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细胞介素-6 川崎病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扩张 T细胞异常活化 患儿 风湿性心脏病 后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贾纪荣 张俊丽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脑出血 血清白细胞介素-6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靖 张厚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8期1204-1206,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中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的相关性,进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接收的48例肝硬化致肝性脑病(OH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50例非肝性脑病肝硬化患...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中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的相关性,进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接收的48例肝硬化致肝性脑病(OH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50例非肝性脑病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氨水平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水平,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在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而对照组患者的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较高属于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的高危因素,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之间呈现出正相关,通过对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的测定,能够为临床肝硬化致肝性脑病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致肝性脑病 血氨 血清白细胞介素-6 含量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党靖东 王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5期1795-1797,共3页
近年来,新兴的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是微创手术中临床应用较多的技术,在国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逐渐应用,相比于传统开放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术(OD),其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现将我院2年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 近年来,新兴的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是微创手术中临床应用较多的技术,在国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逐渐应用,相比于传统开放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术(OD),其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现将我院2年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LD治疗、OD治疗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骨科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PELD组30例,OD组3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血清白细胞介素-6 手术治疗 肿瘤坏死因子-Α 椎间孔 疗效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细胞黏附分子-1监测在肾移植急性排斥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磊 周春燕 +2 位作者 马潞林 陈忠新 郭应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0-380,共1页
关键词 血清白细胞介素-6 细胞黏附分子-1 监测 肾移植 急性排斥 诊断
原文传递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秀兰 张晓明 +2 位作者 张瑞 易贤楚 刘群才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10期1737-1737,共1页
炎性细胞因子中自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并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我们对13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IL-6、TNF-α水平进行了检测,并进行随访,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患者 血清白细胞介素-6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产妇产褥感染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张义 许毛宇 +1 位作者 陈敏强 刘胜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7期1187-119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与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关系,为产妇产褥期感染预防和治疗对策提供参考。方法纳入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2019—2020年分娩的109例产褥期感染产妇设为观察...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与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关系,为产妇产褥期感染预防和治疗对策提供参考。方法纳入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2019—2020年分娩的109例产褥期感染产妇设为观察组,按照1∶1的比例及产后时间天数相同的同期产妇109例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产妇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并行组间比较。将观察组患者按照感染部位分为子宫内膜炎组40例、盆腹腔感染组33例及外阴感染组36例,分组统计不同产褥期感染部位患者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按照确诊后治疗时间将观察组产妇分为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治疗后72 h,采集血液检测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并行不同时间段比较,综合分析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与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产妇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感染部位患者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子宫内膜炎组高于盆腹腔感染组和外阴组,盆腹腔感染组高于外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感染患者治疗后72 h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低于治疗后48 h及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低于治疗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褥感染的部位及治疗时间,可在一定程度反应产褥感染发生发展变化,可作为产褥感染辅助诊断、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监控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感染 血清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感染部位 治疗时间 指标变化
原文传递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浩 张颢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117-118,共2页
研究证实,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是一种重要致炎因子,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参与炎症损伤过程,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分化和加速细胞急性期蛋白合成的作用,在急性... 研究证实,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是一种重要致炎因子,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参与炎症损伤过程,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分化和加速细胞急性期蛋白合成的作用,在急性脑出血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1]。为此,我们测定了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细胞介素-6 脑出血患者 临床意义 水平检测 急性期 血清IL-6 炎症反应 急性脑出血
原文传递
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显清 王红军 苟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3-443,共1页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增高,引起脑出血后炎性反应发生,导致脑损伤加重。本研究旨在观察两种手术方式对其血清IL-5、TNF-α的影响。
关键词 血清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方式 TNF-α 炎性反应发生 IL-5 脑损伤
原文传递
胸腺素α_1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和可溶性gp130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尚佳 周炳喜 +1 位作者 王修齐 李玉魁 《肝脏》 2001年第3期208-209,共2页
关键词 胸腺素a 重型肝炎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血清可溶性gp1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17、IL-6和IFN-γ水平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胡赵通 《医师在线》 202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2例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生存...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2例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41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AA患者血清IL-17、IL-6和IFN-γ水平;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IL-17、IL-6和IFN-γ单独及三者联合检测对AA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重型AA占比高于生存组,白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血清IL-17、IL-6和IFN-γ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重型AA患者血清IL-17、IL-6及IFN-γ水平高于非重型AA患者(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清IL-17、IL-6和IFN-γ水平升高是影响AA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1.246、1.739、2.716,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7、IL-6和IFN-γ单独及三者联合检测预测AA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0、0.832、0.839、0.941。结论血清IL-17、IL-6和IFN-γ水平升高是影响AA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表达水平可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而血清IL-17、IL-6和IFN-γ三者联合检测对AA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细胞介素-17 血清白细胞介素-6 血清干扰素-Γ 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白细胞介素-6等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兰 曹长峰 牛西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496-498,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复方益肾康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53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设立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模型对照组、...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复方益肾康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53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设立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观察指标为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IL-6。结果:血糖:中药治疗组治疗后血糖有所下降,西药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疗后血糖较疗前明显升高;尿微量白蛋白、血清IL-6: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中药治疗组显著低于西药治疗组,模型对照组显著升高;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复方通过控制血糖、降低尿微量白蛋白、降低血清IL-6水平等作用而具有保护肾脏,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作用,且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糖 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顾秋平 刘金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35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44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44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500 mg,3次/d;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0.1 g,3次/d,治疗周期为60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IL-6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L-6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有2例患者在首次服用药物出现轻微恶心、口渴的症状,均自行缓解,后未见发生;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不错的临床疗效,并且对血清IL-6的含量亦有着明显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曲美布汀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肠易激综合征 血清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