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郝素平 王伟 李生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延迟愈合组(30例)和正常愈合组(126例),比较两组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对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早期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骨折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呈升高趋势,在治疗后8周达高峰,随后下降。骨折术后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均低于正常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是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P <0.05)。结论 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与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愈合 转化标志物 原氨基 β-原交羧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钙素及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水平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伟凤 王亮 +8 位作者 张妍 宋晓艳 陈立英 苏天娇 王天天 翟武杰 王春 李丹 孙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916-5918,共3页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钙素(OC)、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及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的水平。方法骨内科住院的70例骨质疏松患者根据有无痛风性关节炎分为研究组35例(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平均年龄(70.94&#...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钙素(OC)、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及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的水平。方法骨内科住院的70例骨质疏松患者根据有无痛风性关节炎分为研究组35例(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平均年龄(70.94±14.32)岁;对照组3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平均年龄(67.54±12.90)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S-CTX、血清OC、BAP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测量两组骨密度,并测定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结果研究组OC、S-CT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AP水平无明显差异;研究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体质指数(BMI)及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身高、体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ESR、总胆固醇(TC)、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钙(CA)、血磷(P)及骨密度无显著差异。结论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骨形成指标和骨吸收指标处于高转化状态,可为临床用药及用药后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质疏松 钙素 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原交c-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在骨巨细胞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不同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斌 李乐 牛晓辉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GCT)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水平以及不同治疗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35例GCT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接受唑来膦酸及手术治疗,B组仅接受手术治疗。应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NTx水平。应用单...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GCT)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水平以及不同治疗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35例GCT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接受唑来膦酸及手术治疗,B组仅接受手术治疗。应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NTx水平。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影响患者血清NTx水平的因素。结果 A组的血清NTx初始水平为(28.50±7.06)nmol BCE/L,使用唑来膦酸72h后下降为(21.38±3.33)nmol BCE/L,手术2周后下降为(20.60±3.28)nmol BCE/L,使用唑来膦酸和手术后的NTx水平与NTx初始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血清NTx初始水平为(26.05±4.37)nmol BCE/L,手术2周后下降为(24.38±3.56)nmol BCE/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NTx变化率均高于B组(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对血清NTx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唑来膦酸及手术治疗均可降低血清Ntx水平,且唑来膦酸联合手术的效果较好。NTx具有辅助GCT临床诊治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瘤 唑来膦酸 原交氨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米磷酸盐对老年骨转移癌骨痛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的影响
4
作者 吴文伟 黄春 +2 位作者 徐春平 施晓芸 吴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6-407,共2页
目的观察帕米磷酸盐对老年骨转移癌患者骨痛的镇痛疗效、新发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RE)和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NTx)的影响。方法老年恶性肿瘤患者96例,经X线、CT或ECT证实为骨转移,... 目的观察帕米磷酸盐对老年骨转移癌患者骨痛的镇痛疗效、新发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RE)和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NTx)的影响。方法老年恶性肿瘤患者96例,经X线、CT或ECT证实为骨转移,随机分为仁怡组(常规化疗+仁怡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化疗),密切随访6个月,评定骨痛镇痛疗效,记录新发SRE,检测治疗前后血清NTx水平(ELISA法),评估血清NTx与镇痛疗效的相关性。结果仁怡组骨痛的镇痛显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优于对照组(P=0.015);仁怡组6个月内新发SR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2);仁怡治疗后血清NTx较基线水平明显降低(P<0.001);仁怡组骨痛缓解程度与患者血清NTx下降幅度呈正相关(r=0.486,P=0.0001)。结论化疗联合仁怡治疗能显著减轻老年骨转移癌患者骨痛和减少新发SREs,血清NTx水平的降低幅度与双磷酸盐疗效正相关,为评估双磷酸盐疗效的血清生物学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磷酸盐 转移癌 相关事件 原交氨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型氟中毒大鼠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震 金庭旭 +2 位作者 杨龙剑 张华 韦艳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观察血清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在燃煤型氟中毒大鼠血清中的变化,探讨骨吸收在氟骨症发生中的地位。方法将160只断乳4周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食用病区煤烘玉米,复制燃煤型氟中毒动物模型。分别于染毒... 目的观察血清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在燃煤型氟中毒大鼠血清中的变化,探讨骨吸收在氟骨症发生中的地位。方法将160只断乳4周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食用病区煤烘玉米,复制燃煤型氟中毒动物模型。分别于染毒后30 d、90 d、180 d分批处死动物,ELISA法检测血清NTX水平。结果随着染毒时间增加,各实验组尿氟、骨氟、氟斑牙发生率、股骨病理积分逐渐增加(P小于0.05)。实验不同阶段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并有随着染氟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小于0.05)。实验30 d和90 d时,各组NT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180 d时,低氟组及中氟组NTX高于对照组及高氟组(P小于0.05)。结论在摄氟早期,氟未增强骨吸收,随着时间及染氟剂量增加,可促进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氟中毒 原交N末端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曦 孟月生 常春康 《癌症进展》 2010年第6期562-567,共6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在骨髓中克隆性增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10%~15%。溶骨性骨损害是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显示大约有54.9%的患者首诊主诉为骨痛,80%的患者X线示骨骼异常,包括病理性骨折、...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在骨髓中克隆性增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10%~15%。溶骨性骨损害是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显示大约有54.9%的患者首诊主诉为骨痛,80%的患者X线示骨骼异常,包括病理性骨折、弥漫性骨质疏松、溶骨改变。近年来随着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出现,使得患者的骨损害情况得以简便、快速,有效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髓瘤 源性碱性磷酸酶 原交氨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和骨钙素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经堂 汤晓正 +1 位作者 熊龙 刘剑军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8期30-33,共4页
目的通过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骨代谢生化指标[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和骨钙素(又称骨γ-羧基谷氨酸蛋,BGP)]变化的研究,为临床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对5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目的通过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骨代谢生化指标[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和骨钙素(又称骨γ-羧基谷氨酸蛋,BGP)]变化的研究,为临床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对5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行骨密度(BMD)测定,并根据BMD测定结果将56例患者分为2组:骨质疏松组(30例)和非骨质疏松组(26例)。测定56例患者,术前、术后2周血清NTX、BGP水平。结果 56例患者中术后2周30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21例)BMD值较成年人BMD峰值减低2.5个标准差以上,26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11例)BMD值较成年人BMD减低不足2.5个标准差,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与术前比较,56例患者术后2周血清NTX水平均明显升高,女性、骨质疏松组术后2周血清BGP水平则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男性比较,女性术后2周血清NTX差值明显升高,血清BGP差值则明显降低(均P<0.05);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骨质疏松组术后2周血清NTX差值明显升高,血清BGP差值则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骨代谢加快,骨丢失大于骨形成,女性患者和骨质疏松患者骨丢失更明显,围术期应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 质疏松 代谢 原交N末端 钙素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班膦酸钠注射液与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水平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柯俊 陈华英 占尖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36期100-102,共3页
目的比较伊班膦酸钠注射液与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中医院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 目的比较伊班膦酸钠注射液与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中医院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伊班膦酸钠注射液组(采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治疗)、阿仑膦酸钠片组(采用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各5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股骨颈、腰椎骨密度及BALP、CTX-Ⅰ水平,治疗前后腰背部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仑膦酸钠片组治疗后BALP、CTX-Ⅰ水平高于伊班膦酸钠注射液组(P<0.05)。伊班膦酸钠注射液组、阿仑膦酸钠片组治疗后股骨颈、腰椎骨密度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BALP、CTX-Ⅰ水平分别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伊班膦酸钠注射液组、阿仑膦酸钠片组治疗后腰背部疼痛程度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班膦酸钠注射液与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相当,但前者较后者更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BALP、CTX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质疏松症 伊班膦酸钠注射液 阿仑膦酸钠片 治疗结果 源性碱性磷酸酶 原交羧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的测定
9
作者 郝建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1年第12期984-984,共1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 原交羧基末端 Ic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蟹猴连续皮下注射YKY-011毒性试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含量的检测
10
作者 陈凯 马玉奎 +1 位作者 刘天斌 贾庆文 《药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建立食蟹猴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的含量检测方法,用以评估YKY-011重复给予食蟹猴毒性试验中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验证考察了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和准确... 目的建立食蟹猴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的含量检测方法,用以评估YKY-011重复给予食蟹猴毒性试验中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验证考察了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和准确性,并对YKY-011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食蟹猴的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建立并验证了灵敏度高、稳定性良好的检测猴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食蟹猴连续皮下注射YKY011在给药2周后较给药前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开始下降,且与同剂量市售对照组下降幅度相当。结论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可用于食蟹猴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的检测,YKY-011可有效降低食蟹猴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水平,并与市售对照品降低幅度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测定法 原交氨基末端 质疏松 食蟹猴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血清瘦素、骨密度及血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邵挥戈 黄碧 谢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5期881-883,902,共4页
目的:测定绝经后女性血清瘦素(leptin)与骨密度及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并探讨其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87名40-80岁健康绝经后女性血清leptin以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Ⅰ... 目的:测定绝经后女性血清瘦素(leptin)与骨密度及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并探讨其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87名40-80岁健康绝经后女性血清leptin以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测定总体、腰椎正位、总髋部骨密度以及体脂、瘦体重;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Leptin与髋部总体BMD呈正相关(r=0.162,P<0.05),校正年龄和体脂后,Leptin与髋部总体BMD相关性消失,Leptin与BAP相关无统计学意义;与NTX呈负相关(r=-0.119,P<0.05),校正年龄和体脂后,相关无统计学意义。BAP与总体骨密度、腰椎骨密度、髋部总体骨密度均呈负相关(r=-0.210,r=-0.236,r=-0.223,P<0.05),校正年龄和体质指数后,相关性都依然存在(r=-0.168,r=-0.187,r=-0.169,P<0.05)。NTx与总体骨密度、腰椎骨密度、髋部总体骨密度均呈负相关(r=-0.238,r=-0.232,r=-0.239,P<0.05),校正年龄和体质指数后,相关性都依然存在(r=-0.201,r=-0.189,r=-0.193,P<0.05)。结论:血清leptin水平与骨密度、骨转换生化指标BAP、NTx不相关,血清leptin水平不是骨密度、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妇女 密度 瘦素 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原交氨基末端 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血清NTx、TRACP5b水平联合检测在骨巨细胞瘤患者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燕华 李菲 +1 位作者 郑岩 叶静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水平联合检测在骨巨细胞瘤患者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骨巨细胞瘤患者71例,入院时均行血清TRACP5b、NTx水平检测,比较不... 目的探讨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水平联合检测在骨巨细胞瘤患者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骨巨细胞瘤患者71例,入院时均行血清TRACP5b、NTx水平检测,比较不同肿瘤大小患者血清TRACP5b、NTx表达水平,对比不同肿瘤位置患者血清TRACP5b、NTx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组织学分级患者血清TRACP5b、NTx表达水平,对比不同X线分级患者血清TRACP5b、NTx表达水平。结果肿瘤直径≥5cm患者血清TRACP5b、NTx表达水平高于直径<5c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不同肿瘤位置患者血清TRACP5b、NTx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Ⅲ级患者血清TRACP5b、NTx表达水平高于Ⅰ~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Ⅲ级患者血清TRACP5b、NTx表达水平高于Ⅰ~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RACP5b、NTx水平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骨巨细胞瘤患者病理分期、肿瘤大小及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原交氨基末端 巨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和骨唾液酸蛋白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燕 顾巧丽 +1 位作者 施勤 朱雪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901-903,共3页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和骨唾液酸蛋白(BSP)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标本按临床诊断不同分为骨转移组(48例)和无骨转移组(60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和骨唾液酸蛋白(BSP)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标本按临床诊断不同分为骨转移组(48例)和无骨转移组(60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NTx和BSP,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含量。结果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血清CE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10。856,P〈0.01it=11.473,P〈0.01);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血清CE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1,P〉0.05)。骨转移组血清NTx、BSP含量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t=5.461,P〈0.01;t=8.135,P〈0.01)和对照组(t=9.734,P〈0.01;t=9.935,P〈0.01)。NTx、BSP和CEA联合检测,灵敏度较单纯NTx、BSP检测有所降低,但特异度明显高于单纯NTx、BSP检测(x。=5.783,P〈0.01和x。=4.910,P〈0.01)。发生骨发生事件(sRE)的骨转移患者NTx明显高于未发生SRE的患者(t=2.610,P〈0.05),而B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2,P〉0.05)。随访1年中发现,BSP水平增高者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BSP正常者(x2=7.713,P〈0.01),NTx水平增高者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NTx正常者(x2=9.814,P〈0.01)。而NTx、BSP水平均增高患者累积生存率为17.6%(6/34),预后较差。结论在常规CEA检测基础上进行NTx、BSP联合检测可有效地提高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的特异性,而且在骨转移危险预测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唾液酸蛋白 原交氨基末端
原文传递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C肽、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翠兰 赵汉儒 +5 位作者 李玲 苏佩琼 黎宝仁 蓝燕 彭菊桃 陈雪丽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空腹C肽、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132例作为老年2型糖尿病组,其中骨量正常组50例,骨量减少组42例,骨质疏松组40例;另外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空腹C肽、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132例作为老年2型糖尿病组,其中骨量正常组50例,骨量减少组42例,骨质疏松组40例;另外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老年人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骨密度及血清空腹C肽、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空腹C肽、25-羟基维生素D、临床生化指标与骨密度的关系,以及空腹C肽、25-羟基维生素D、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骨密度、空腹C肽、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空腹C肽、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于骨量正常组,且骨质疏松组低于骨量减少组(P<0.05)。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血清钙、血磷、骨钙素(BGP)水平低于骨量正常组,24 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Ⅰ型胶原胶联蛋白羧基末端肽(CTX-Ⅰ)水平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钙、血磷、BGP水平低于骨量减少组,24 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CTX-Ⅰ水平高于骨量减少组(P<0.05)。骨密度与空腹C肽呈正相关(r=0.304,P=0.007);骨密度与25-羟基维生素D呈正相关(r=0.198,P=0.023);空腹C肽与25-羟基维生素D呈正相关(r=0.397,P=0.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空腹C肽、25-羟基维生素D相关,且与骨代谢指标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密度 c 25-羟基维生素D 钙素 蛋白羧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28例健康人群血清CTX-1、TRACP、BALP、OC水平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倩倩 张萌萌 +3 位作者 高远 毛未贤 尹纪伟 宋世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8-961,共4页
目的研究30-79岁健康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与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ologic Discovery WA型... 目的研究30-79岁健康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与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ologic Discovery WA型骨密度仪检测腰椎正位(L1-4)BMD,采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CTX-1、TRACP、BALP、OC水平。将1228例受试者的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10岁为1个年龄段进行分组,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30-49岁年龄段CTX-1、TRACP、BALP、OC与腰椎BMD均无明显相关性,50岁以后CTX-1、TRACP显著升高,与BMD呈负相关。女性BALP、OC在50-59岁年龄段明显升高,与BMD负相关,60岁以后开始下降,与BMD呈正相关;男性30-59岁各年龄组CTX-1、TRACP、BALP与腰椎BMD均无相关性,60岁以后CTX-1、TRACP、BALP均明显升高,与BMD负相关。男性OC水平随年龄缓慢下降,但各年龄段与BMD均无相关性;在30-49岁年龄段TRACP、CTX-1、BALP、OC各指标性别间不存在差异,50岁以后同年龄组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高于男性。结论 TRACP、CTX-1、BALP、OC是监测骨代谢变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尤其对女性骨质疏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标志物 原交c-末端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钙素 腰椎 密度 性别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NTx和BSP对乳腺癌和肺癌骨转移的意义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薇 王雅杰 傅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78-483,共6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NTx)和骨涎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的检测对肺癌和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6年7月长海医院肿瘤科经病理确诊的肺...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NTx)和骨涎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的检测对肺癌和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6年7月长海医院肿瘤科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或乳腺癌患者105例,分为两组,其中骨转移组50例,无骨转移组55例。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NTx和BSP浓度。结果:骨转移组患者血清NTx和BS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P<0.01)。NTx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和67.3%,BSP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0%和70.9%。临床发生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RE)的骨转移患者,血清NTx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SRE的骨转移患者(P<0.05)。在6~13个月随访期内,21例患者确诊了新发骨转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血清NTx浓度升高提示骨转移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1.127;乳腺癌患者血清BSP增高是唯一预测骨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其相对危险度为1.058。随访期共有33例患者死亡;无论肺癌还是乳腺癌,血清BSP增高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均明显低于血清BSP正常组(P<0.05)。结论:血清NTx和BSP是诊断肺癌和乳腺癌骨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其水平的增高是预测骨转移发生的高危因素;BSP可能是肺癌和乳腺癌患者独立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交氨基末端 涎酸蛋白 肺癌 乳腺癌 转移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立帕肽联合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玉章 李耀华 +3 位作者 段永刚 潘东续 韩梅 周志玲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9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特立帕肽联合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观察组采用特立帕肽联... 目的探讨特立帕肽联合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观察组采用特立帕肽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痛情况和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痛情况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腰椎、股骨颈、全髋骨密度及骨钙素(OCN)、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和骨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腰椎、股骨颈、全髋骨密度及OCN、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RAP-5b、CTX-Ⅰ和骨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期间,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立帕肽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异常,缓解骨痛,提升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绝经后 特立帕 阿仑膦酸钠 密度 钙素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原交羧基末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提取液对大鼠骨组织中ColⅠ和Cath 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旭斌 陈秀峰 +1 位作者 王桂敏 艾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78,共4页
将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给木瓜提取液12周后,测定大鼠Ⅰ型胶原(ColⅠ)、组织蛋白酶L(Cath L)、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并行股骨并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木瓜提取液组与雌激素组能显著... 将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给木瓜提取液12周后,测定大鼠Ⅰ型胶原(ColⅠ)、组织蛋白酶L(Cath L)、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并行股骨并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木瓜提取液组与雌激素组能显著增加大鼠的骨小梁的数量、降低Cath L的表达,木瓜高剂量组与雌激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这一作用在高剂量组更加明显.木瓜提取液能够降低破骨细胞Cath L的表达来抑制骨基质中ColⅠ的分解,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疗效和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 质疏松 组织蛋白酶L 原氨基 原交羧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辅助Intertan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清PINP及CT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宇 王铁男 +2 位作者 夏重君 马晓伟 王建楠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辅助Intertan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与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表达的影响。方法: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Intertan内固定治疗...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辅助Intertan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与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表达的影响。方法: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Intertan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并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疗效、并发症、骨痂出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血清PINP、CTX水平变化及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骨痂出现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降钙素原(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与血清CTX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Harris及WHOQOL-100评分和血清PINF水平则较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仑膦酸钠辅助Intertan内固定治疗能使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清PINP及CTX分泌恢复正常,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 Intertan内固定 阿仑膦酸钠 折愈合 血清I原氨基 I原交羧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Tx和TRACP5b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江涛 艾克拜尔.尤努斯 +2 位作者 徐磊磊 田征 宋兴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在骨巨细胞瘤患者中表达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符合入组标准的GCT患者5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NTx和TRACP5...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在骨巨细胞瘤患者中表达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符合入组标准的GCT患者5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NTx和TRACP5b表达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1例骨巨细胞瘤<5 cm患者和35例骨巨细胞瘤≥5 cm患者的血清NTx,TRACP5b比较,骨巨细胞瘤≥5 cm的患者血清NTx,TRACP5b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X线分级Ⅰ期骨巨细胞瘤患者NTx,TRACP5b含量比较,Ⅱ期NTx,TRACP5b含量无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Ⅰ期骨巨细胞瘤患者NTx,TRACP5b含量比较,Ⅱ期NTx,TRACP5b含量无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位置对血清NTx水平和TRACP5b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血清NTx和TRACP5b是反映GCT骨代谢的一个灵敏而简便的生化指标,对骨肿瘤诊断诊及鉴别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两者联合检测更有利于GC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级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瘤 原交氨基末端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5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