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与血清D-二聚体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牛帅 姜广伟 杨永宾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与血清D-二聚体(D-D)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n=28)和非DVT组(...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与血清D-二聚体(D-D)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n=28)和非DVT组(n=52),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血清D-D水平检测,比较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血清D-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PSV、RI、PI与血清D-D水平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腹部手术术后DVT的诊断价值。结果:DVT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PSV水平低于非DVT组,RI、PI以及血清D-D水平高于非DVT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PSV与血清D-D水平呈负相关,RI、PI与血清D-D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血清D-D对腹部手术术后DVT的预测灵敏度为96.4%,特异度为92.3%,均高于各项参数单独检测。结论:腹部手术术后DVT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PSV、RI、PI与血清D-D水平密切相关,且各指标联合检测能提高腹部手术术后DVT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清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预测分析
2
作者 赵龙 孔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指标对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接诊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60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死亡(甲组),46例患者存活(乙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及疾... 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指标对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接诊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60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死亡(甲组),46例患者存活(乙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及疾病情况),并比较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血尿酸、三酰甘油、血脂、D-二聚体),对影响因素展开因素分析,评价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差异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吸烟、高血压,实验室指标总胆固醇、血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tnfordA型、介入及手术治疗、D-D、LDL-C、cTnl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类因素可能与患者死亡相关。年龄、StnfordA型、血清总胆固醇、D-D、cTnI是AAD的危险因素。自多因素角度回归分析,年龄、StnfordA型、D-D是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甲组患者入院1h、12h血清D-D高于乙组,p<0.05,为此,血清D-D水平高,患者死亡风险高。结论 自因素分析可知,血清D-二聚体是威胁到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命健康的危险因素,根据该指标可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d-二聚体 主动脉夹层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二聚体、CK-MB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左奇 沈李奎 彭国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清D-二聚体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病情均给予补液、脑保护等治疗,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清D-二聚体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病情均给予补液、脑保护等治疗,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估患者治疗28 d的预后状况,将其分为两组,A组26例为预后不良患者(GCS评分为2~3分),B组54例为预后良好(GCS评分为4~5分);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采用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A组CK-MB、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B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二聚体[OR=3.490(95%CI:1.193,10.212)]、CK-MB水平[OR=4.019(95%CI:1.374,11.758)]是颅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K-MB、D-二聚体单一及联合预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80.77%(95%CI:0.767,0.869)、88.46%(95%CI:0.828,0.931)、92.31%(95%CI:0.860,0.974),特异性分别为79.63%(95%CI:0.758,0.849)、90.74%(95%CI:0.847,0.963)、94.44%(95%CI:0.879,0.987)。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单一D-二聚体、CK-MB指标检测,且联合检测预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0.9)。结论D-二聚体、CK-MB联合预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血清d-二聚体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二聚体、IL-8水平表达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宋雪城 陈雪薇 +1 位作者 石增刚 王琳 《西藏医药》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D-二聚体、IL-8水平表达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心衰组,选取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D-二聚体、IL-8、NT-ProB... 目的分析血清D-二聚体、IL-8水平表达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心衰组,选取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D-二聚体、IL-8、NT-ProBN水平,应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D-二聚体、IL-8水平表达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心衰组血清D-dimer、IL-8、NT-ProB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HF血清D-dimer、IL-8水平与心功能呈正相关(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D-dimer、IL-8水平呈上升趋势,对评估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可根据D-dimer、IL-8水平进行心衰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d-二聚体 IL-8 心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二聚体、FIB联合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预测价值
5
作者 张淑花 王妙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0期70-72,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作为观察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64例(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2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14... 目的探究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作为观察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64例(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2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14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另选取产前体检的健康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四组孕妇凝血功能相关指标[FIB、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D-D、纤溶相关指标[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因素(tPA)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结果四组FIB、AT-Ⅲ、PT、PT-INR、AP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AT-Ⅲ、PT、PT-INR和APTT均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D-D、tPA、PAI-1分别为(289.59±25.26)μg/L、(8.15±0.74)U/ml、(37.85±5.06)ng/ml,轻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为(357.15±26.69)μg/L、(8.69±0.56)U/ml、(38.48±5.53)ng/ml,重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为(428.48±27.26)μg/L、(9.08±0.32)U/ml、(51.48±6.26)ng/ml,对照组分别为(244.26±22.26)μg/L、(7.32±0.74)U/ml、(14.06±4.26)ng/ml;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D-D、tPA、PAI-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监测血清D-D、FIB等相关指标水平可及时发现凝血纤溶功能异常,且病情越严重则上述指标变化越明显,对临床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预测和治疗提供合理依据,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早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在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干预效应研究
6
作者 黄顺来 张钟松 王更鹏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2期131-133,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在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干预效应。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6月—2024年2月在普宁市人民医院ICU就诊的5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 目的研究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在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干预效应。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6月—2024年2月在普宁市人民医院ICU就诊的5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程度越重,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水平也越高(P<0.05);预后不良组的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二聚体诊断老年重度颅脑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2,C反应蛋白为0.861,乳酸脱氢酶为0.826,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对重度颅脑损伤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结论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在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具有临床价值,可以应用于干预效应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乳酸脱氢酶 老年患者 重度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会会 姜涛 文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488-4490,共3页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年龄>65岁)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采用西药常...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年龄>65岁)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治疗前后空腹抽静脉血测定血清D-二聚体、Hcy及CRP,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24%,低于研究组的92.68%(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变化,研究组治疗后D-二聚体、Hcy及CRP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能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D-二聚体、Hcy及CRP水平,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苯磺酸钙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血清d-二聚体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神经张力血清D-二聚体及醛固酮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中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19
8
作者 郝迎军 周姝 李丽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4-328,共5页
目的 探究自主神经张力[心率减速力(DC)和心率变异性(HRV)]、血清D-二聚体(D-D)及醛固酮(AL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及其对AMI患者MACE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 目的 探究自主神经张力[心率减速力(DC)和心率变异性(HRV)]、血清D-二聚体(D-D)及醛固酮(AL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及其对AMI患者MACE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AMI患者,依照患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研究组,n=57)和未发生MACE组(对照组,n =93),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DC、HRV及血清D-D、ALD水平.分析患者一般资料、DC、HRV及血清D-D、ALD水平与MACE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年龄(岁:60.5 ±4.8 vs.59.2±4.4)、性别、体质量指数(BMI)(kg/m2:23.2±2.9 vs.23.9±3.1)、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总胆固醇(mmol/L:4.5±1.2 vs.4.3±1.1)、血红蛋白(g/L:131.4±18.8 vs.135.3±20.2)、血小板计数(×109/L:207.8 ±39.1 vs.203.5 ±3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收缩压(mmHg:107.7±10.5 vs.119.6 ±11.3)、舒张压(mm Hg:63.2±6.0 vs.73.1±6.5)、心率(次/min:78.2±5.3 vs.72.1±5.8)、NT-proBNP(ng/mL:1203.2 ±234.6 vs.817.7 ±105.5)、DC(ms:2.9±1.1 vs.3.6±1.6)、SDNN(ms:75.8±11.5 vs.110.5 ±14.0)及血清D-D(μg/L:220.9±13.9 vs.187.3 ±14.5)、ALD(pmol/L:160.7±15.2 vs.130.5±13.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心率、NT-proBNP、DC、SDNN及血清D-D、ALD是AMI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x2=7.125,8.933,7.450,10.277,9.602,9.311,11.275,10.400;P< 0.05).Lo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DC、SDNN及血清D-D、ALD是AMI患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C与D-D、NT-proBNP、ALD呈显著负相关(r=-0.788,-0.592,-0.615;P<0.05);SDNN与D-D、NT-proBNP、ALD呈显著负相关(r=-0.753,-0.610,-0.646;P<0.05).结论 自主神经张力、D-D、NT-proBNP及ALD与AMI患者发生MACE存在显著相关性,是AMI患者发生MACE的重要危险因素,对AMI患者MACE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张力 血清d-二聚体 醛固酮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ua评分联合血清D-二聚体早期预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曹闻亚 常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841-2844,共4页
[目的]探讨Padua评分联合血清D?二聚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73例,病人入院24 h内分别单独应用血清D?二聚体检测、Padua评... [目的]探讨Padua评分联合血清D?二聚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73例,病人入院24 h内分别单独应用血清D?二聚体检测、Padua评分以及两者联合方法进行评估,以病人入院后7 d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为诊断标准,应用ROC曲线分析法比较Padua评分、血清D?二聚体检测及两者联合时对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人发生DVT的预测价值。[结果]住院期间发生DVT病人83例,未发生DVT病人90例,Padua评分对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人DVT的最佳切入点为4分,灵敏度80.5%,特异度为75.6%,约登指数为0.560,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95%CI(0.727,0.865);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最佳切入点为0.566 mg/L,灵敏度为91.5%,特异度为88.2%,约登指数为0.773,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95%CI(0.903,0.975)];Padua评分联合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86.8%,约登指数为0.793,ROC曲线下面积为0.946[95%CI(0.915,0.976)];针对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人发生DVT单独使用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使用Padua评分,两者联合与单独使用Padua评分或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明显增高,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Padua评分联合血清D?二聚体对急性脑卒中病人DVT的发生是一项有效简单的预测评估方法,有助于临床护士及时识别DVT发生的高危病人,及早采取预防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ua评分 血清d-二聚体 缺血性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宁 李永刚 易福凌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8期2721-2723,共3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进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2例,根据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否大于16.0% 分...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进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2例,根据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否大于16.0% 分为高RDW组和低RDW组,根据D-二聚体的水平是否低于1.0μg/mL分为低D-二聚体组和高D-二聚体组.比较高RDW组与低RDW组的心功能指标和临床预后情况;比较低D-二聚体组与高D-二聚体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高RD W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低RDW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明显高于低RDW组(P<0.05);高RDW组的院内死亡、心力衰竭、再发性急性心肌梗死和恶性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5.1%(8/156)]明显高于低RDW组[1.9%(3/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D-二聚体组的心脏死亡、非心脏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1.3%(2/153)]明显低于高D-二聚体组[3.8%(6/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心脏不良事件进行有效的预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清d-二聚体水平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心电图QRS波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弘 陆炜 +1 位作者 应飞 严颖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9期1627-1628,163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D-二聚体(D-D)水平对心电图QRS波时限的影响。方法老年CHF患者212例,按照入院时血清D-D水平分为D-D升高组(〉400μg/L,72例)及D-D正常组(≤400μg/L,140例),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D-二聚体(D-D)水平对心电图QRS波时限的影响。方法老年CHF患者212例,按照入院时血清D-D水平分为D-D升高组(〉400μg/L,72例)及D-D正常组(≤400μg/L,140例),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心电图QRS波时限指标,比较两组差异;应用多元回归方程分析血清D-D水平与心电图QRS波时限的关系。结果D-D升高组与D—D正常组在ACEI/ARB类药物、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QRS波时限分布情况及平均时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D水平与QRS波时限成正相关(r=0.266,P〈0.05),亦与NT-proBNP、LVEDD成正相关。而与LVEF成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显示D-D水平是影响QRS波时限的独立危险因素(B=0.540,t=3.652,P〈0.05)。结论血清D—D水平增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HF患者QRS波时限,可能是QRS波时限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加强对患者高凝状态的干预,以促进QRS波时限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d-二聚体 QRS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联合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凯军 张磊 +1 位作者 陈镜聪 邓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3期88-89,共2页
目的通过对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不同的检测方案,观察其临床效果,探究不同检测方案的临床特征。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的肺动脉栓塞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患者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联... 目的通过对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不同的检测方案,观察其临床效果,探究不同检测方案的临床特征。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的肺动脉栓塞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患者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联合监测,观察其预测价值。结果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结果中,阳性预测值为88.89%,阴性预测值为40.00%,灵敏度为72.73%,特异度为66.67%;DSA检查阳性预测值为94.44%,阴性预测值为50.00%,灵敏度为77.27%,特异度为83.33%;D-二聚体检查阳性预测值为94.74%,阴性预测值为55.56%,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83.33%;三种方法联合检查阳性预测值为95.12%,阴性预测值为73.33%,灵敏度为88.64%,特异度为91.67%。经统计学分析后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联合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该三种方法单独检查(P<0.05)。结论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联合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预测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 DSA 血清d-二聚体 肺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殷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710-711,共2页
关键词 血清d-二聚体 检测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清D-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红娟 郭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58-58,共1页
背景:研究显示骨折患者血清D-二聚体阳性率明显升高,骨折手术前后的D-二聚体变化可以作为血栓风险的预测指标。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老龄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清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河南省骨科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 背景:研究显示骨折患者血清D-二聚体阳性率明显升高,骨折手术前后的D-二聚体变化可以作为血栓风险的预测指标。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老龄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清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河南省骨科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5例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年龄,6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深静脉血栓干预护理。结果与结论:术后实验组和对照血清D-二聚体水平在应激者、高凝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早期深静脉血栓干预护理可有效降低血清D-二聚体含量,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血清d-二聚体 血栓 护理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对婴儿重症肺炎血清D-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春慧 韩学敏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6-306,共1页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右旋糖酐 婴儿 重症肺炎 血清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不同时期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病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8期113-114,共2页
目的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不同时期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同疾病类型患儿病程超过2周、3个月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入院1 d时(P&l... 目的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不同时期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同疾病类型患儿病程超过2周、3个月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入院1 d时(P<0.05);入院1 d混合型患儿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型患儿(P<0.05);不同疾病类型患儿病程超过2周、3个月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增高率均显著低于入院1 d(P<0.05),而病程超过3个月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增高率又均显著低于病程超过2周患儿(P<0.05);入院1 d混合型患儿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增高率显著高于单纯型患儿(P<0.05)。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入院1 d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病程无相关性,但病程超过2周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病程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过敏性紫癜 血清d-二聚体水平 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龙璠 张湘 蔡雪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335-1336,共2页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血清D-二聚体水平(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DIC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DIC患者62例,作为观察1组;肺癌DIC患者48例,作为观察2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血清D-二聚体水平(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DIC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DIC患者62例,作为观察1组;肺癌DIC患者48例,作为观察2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进行血清D-D水平检测以及对比分析。结果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的血清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D-D水平与DIC的发生关系密切,随着病情进展水平持续升高。结论 DIC患者血清D-D水平升高显著,该指标可作为DIC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并可为患者的溶栓治疗效果的评估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清d-二聚体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联合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芮淑红 史景民 +3 位作者 周兴棉 任晓飞 刘振丽 耿清峰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S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联合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200例,对所有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联合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200例,对所有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观察三者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之间的差异。结果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正确率,明显高于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联合诊断可作为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一种理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 DSA 血清d-二聚体 肺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周璇 王瑞 《甘肃科技》 2020年第15期125-127,共3页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D-dimer)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分析。以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为时间段,选择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4ml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D-dimer)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分析。以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为时间段,选择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4ml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dimer水平,且根据检测结果分成两组,D-dimer≥0.45 mg/L设为D-dimer升高组,<0.45 mg/L则设为D-dimer正常组,另外,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并且对比观察。(1)根据NYHA分级,Ⅳ级组D-dimer、NT-proBNP水平比Ⅱ级组、Ⅲ级组高,Ⅲ级组高于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组LVEF水平高于Ⅲ级组、Ⅳ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D-dimer与NT-ProBNP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D-dimer正常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D-dimer升高组,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血清D-dimer,可判断分析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且可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d-二聚体水平 心力衰竭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缺血性肠病合并血清D-二聚体升高病人的深静脉置管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小莉 龙洁儿 周梦知 《全科护理》 2015年第33期3417-3419,共3页
缺血性肠病属肠道血管疾病,其原因在于肠壁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相应肠道发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损害[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缺血性肠病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缺血性肠病一般治疗包括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和... 缺血性肠病属肠道血管疾病,其原因在于肠壁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相应肠道发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损害[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缺血性肠病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缺血性肠病一般治疗包括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在急危重症的病人治疗及抢救的过程中需留置深静脉置管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 血清d-二聚体 深静脉置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