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应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价值
1
作者 王雪华 赵睿 周慧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1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应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方法根据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时间将青岛市中心血站胶州献血服务部2021年1月—2022年12月100名献血者分为2组,各50例。2021年1—12月未实施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为对照组,2022年1... 目的分析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应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方法根据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时间将青岛市中心血站胶州献血服务部2021年1月—2022年12月100名献血者分为2组,各50例。2021年1—12月未实施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实施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为观察组。对比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前后血液采集质量、血液报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消毒率、合格率、服务总满意度分别为98.00%、98.00%、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80.00%、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报废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可提高血液消毒率、合格率,避免血液报废,还有助于提升献血者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采集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服务满意度 血液安全 血液采集合格率 血液报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在血液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2
作者 陈诺 丁冠琼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0期167-169,共3页
目的:分析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在血液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6月苏州市中心血站1000名献血者、15名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23年7—12月苏州市中心血站1000名献血者、15名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实施... 目的:分析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在血液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6月苏州市中心血站1000名献血者、15名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23年7—12月苏州市中心血站1000名献血者、15名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比较两组献血者血液报废率、采血服务满意度以及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献血者血液报废率为0.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献血者在采血流程、健康宣教、饮食指导、服务态度方面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操作规范、知识掌握、储存规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在血液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降低血液报废率,提升献血者满意度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有利于血站的公共卫生管理事业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血液采集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内部评审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震 程卫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9年第3期278-279,共2页
关键词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 内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评价与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5期596-596,共1页
目的探究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血站采血控制、血液的备份情况、血液保存的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血液非正常报废的数量在132~158U,报废量较低,报废率在0... 目的探究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血站采血控制、血液的备份情况、血液保存的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血液非正常报废的数量在132~158U,报废量较低,报废率在0.25%~0.28%,报废率较小。血液总非正常报废率比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值低。结论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保证采供血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运行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振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7期291-292,共2页
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加强血站质量管理。血站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且各项政策得到了全面有效的贯彻落实。在此基础上,我国血站管理模式实现了有效革新。然而,我国血站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对此,有必要构建并... 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加强血站质量管理。血站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且各项政策得到了全面有效的贯彻落实。在此基础上,我国血站管理模式实现了有效革新。然而,我国血站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对此,有必要构建并调整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该体系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本文浅析了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方案,探究了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以期为血液采集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血液采集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朱淑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0期137-138,共2页
目的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血液采集质量。研究分析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以《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为指导,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控制血液采集质量。结果血站血液采集工作效率提高,安全有序。结论... 目的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血液采集质量。研究分析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以《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为指导,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控制血液采集质量。结果血站血液采集工作效率提高,安全有序。结论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血液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血液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血液采集 质量控制 临床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7
作者 王星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43-46,共4页
探究某中心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血站2009年12月前随机50例未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前的血液采集情况作为对照组进行调查,并由2010年开始实施血站质量管理体系,选取2011、2012、2013、2018、2... 探究某中心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血站2009年12月前随机50例未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前的血液采集情况作为对照组进行调查,并由2010年开始实施血站质量管理体系,选取2011、2012、2013、2018、2022年各50例血液样本,对比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前后血液采集献血者的满意度评分、血液报废情况以及5个时间段内血液以观察1~5组对比采集质量变化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献血者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报废率低于对照组(P<0.05);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后,血液采集的整体质量可见逐步上升,且最终观察5组血液采集的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后,所有工作人员工作质量可见逐渐上升,最终观察5组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规范血站血液采集质量关控制,血站可通过实施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血液采集的管理,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完善采血制度、加强培训工作、强化血液储存等方面提高采血人员的工作质量,实施后血站的采血质量可取得逐步提升,可降低血液报废率,更规范的技术操作也能够对采血人员的满意度提供条件,使其保持对采血工作的信任,推广和使用价值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血液采集 质量控制 报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分析
8
作者 牟万容 向晓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4期232-233,共2页
探究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于我站工作的10例管理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方式,设为研究组,另将2019年1-12月数据纳入,设为参照组,对比2019年与2020年血... 探究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于我站工作的10例管理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方式,设为研究组,另将2019年1-12月数据纳入,设为参照组,对比2019年与2020年血站质量监控评分以及血制品质控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质量监控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血制品质控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效果较为良好,能够有效改善血站的安全系数,提升血站人员的质控情况,降低血液污染情况的发生,有效保障了血站的安全系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细节管理 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集血液质量控制中构建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价值评价
9
作者 覃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63-165,共3页
探讨在采集血液质量控制中构建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价值。方法 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中心血站采集血液质量控制中实施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然后抽选200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采集过程消毒合格率、血液样品合格率、血... 探讨在采集血液质量控制中构建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价值。方法 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中心血站采集血液质量控制中实施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然后抽选200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采集过程消毒合格率、血液样品合格率、血液报废率(血量不足、血袋破损、脂肪血、保密性弃血、血浆颜色异常)以及采血服务满意度,并将结果与构建前(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例数为200名)的情况相比。结果 构建后的采集过程消毒合格率为99.00%,明显高于构建前的9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后的血液样品合格率为98.00%,更加高于构建前的9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后的血液报废率为3.50%,低于构建前的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后的采血服务满意度为96.00%,更加高于构建前的8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集血液质量控制中构建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全面提升血站的采集过程消毒合格率、血液样品合格率,减少脂肪血、保密性弃血、血浆颜色异常等报废情况发生,提高血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血液质量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采集过程消毒合格率 血液样品合格率 血液报废率 采血服务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工作要点体会
10
作者 祝慧芳 刘慧 张寒梅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2期383-385,共3页
关键词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 内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作用
11
作者 闫明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85-088,共4页
评估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应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并探究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方式。方法 本血站2022年6月~2023年6月工作人员20名及血液样本500份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不同划分组别,对照组(时间:2022年6月~2022年12月,未采用血站质... 评估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应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并探究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方式。方法 本血站2022年6月~2023年6月工作人员20名及血液样本500份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不同划分组别,对照组(时间:2022年6月~2022年12月,未采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观察组(时间:2023年1月~2023年6月,采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观察血液采集质量、血站工作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血液采集差错率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站工作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应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作用积极,降低血液采集差错率,提升血站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采集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差错率 血站工作质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偿献血宣传工作纳入血站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7
12
作者 栗芳 陈艳 +1 位作者 郝志伟 赵燕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6-397,共2页
关键词 无偿献血宣传 血站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丽 刘云鹏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0年第1期99-100,共2页
为确保血液和输血安全、规范,加强血站的科学化、高质量管理,国家相继出台《血站管理办法》《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一法两规”。各地血站按照“一法两规”要求,相继建立并完善了相应的管理体系,涵盖... 为确保血液和输血安全、规范,加强血站的科学化、高质量管理,国家相继出台《血站管理办法》《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一法两规”。各地血站按照“一法两规”要求,相继建立并完善了相应的管理体系,涵盖采供血相关服务的全流程。“一法两规”的出现,使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由过去相对不规范、不严格、不科学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管理阶段[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安全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采供血 一法两规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血站管理办法》 全流程
原文传递
探析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价值
14
作者 李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182-182,184,共2页
探究分析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站于2015年2月至11月在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之前的血液制品采集工作对于血液的实际质量5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我站于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已建... 探究分析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站于2015年2月至11月在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之前的血液制品采集工作对于血液的实际质量5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我站于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已建立之后的血液制品采集工作对于血液的实际质量50例作为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血液报废的情况以及献血者对于献血情况的满意程度。结果:血站的血液报废情况在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之后的数量为3例,而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之前的血液报废数量为19例,可以见得在血站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大幅度降低血液报废的情况,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前后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且对照组的献血者在血站未有质量管理体系之前对于献血以及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为80.0%,而再血站的质量管理体检建立之后的观察组患者对于献血以及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为94.0%,比之前上升了14.0%,组间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拥有优秀的价值,可以规范血液采集工作人员的采血工作,减少降低血液报废的情况,也提高了献血者的满意程度,显著提升了血液采集工作的质量,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血液采集 质量控制中 献血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血液采集环节中发挥的重要价值分析
15
作者 杨占军 张利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334-336,共3页
分析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在血液采集环节发挥的作用及价值。 方法:共纳入2018年度(对照组:常规管理)、2020年度(观察组: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各200名献血者。比较两组血液合格率及献血者满意度。 结果:正文中表1显示,观察组血液合格... 分析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在血液采集环节发挥的作用及价值。 方法:共纳入2018年度(对照组:常规管理)、2020年度(观察组: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各200名献血者。比较两组血液合格率及献血者满意度。 结果:正文中表1显示,观察组血液合格率比对照组高出18%(p<0.05);表2数据显示,观察组献血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出7.5%(p<0.05)。 结论: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规范采血环节,可提高血液质量,献血者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采集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血液合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