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2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齐雪岭 段泽君 +5 位作者 姚坤 刘长青 钟延丰 胡泽良 王晓刚 栾国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G)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血管中心性胶质瘤2例,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检测。结果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AG共36例,本文报道2例。AG以儿童和年轻人多发,长期难治性癫是其主要表... 目的探讨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G)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血管中心性胶质瘤2例,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检测。结果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AG共36例,本文报道2例。AG以儿童和年轻人多发,长期难治性癫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常累及额顶叶、颞叶皮质浅层。MRI检查显示实性占位。形态学上表现为单一性双极梭形肿瘤细胞围绕血管中心生长,平行或垂直于血管分布。肿瘤细胞常GFAP、vimentin、S-100和EMA(+),Syn、CgA和p53(-),增殖指数Ki-67≤1%。电镜检测肿瘤细胞呈星形细胞样分化,偶见发育不好的细胞连接,未见微绒毛及腔隙样结构。外科手术切除则癫症状消失,分别随访14个月和3个月MRI显示均无复发。结论 AG为一类新提出的神经系统肿瘤,因其临床以难治性癫为主要表现形式,临床表现和MRI又存在多样性,故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该肿瘤典型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及电镜表现均提示其存在星形细胞和室管膜细胞分化,需要与多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进行鉴别。AG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临床愈后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影像学 形态学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
作者 连芳 刘丽娜 +3 位作者 赵莉红 隗立峰 卢德宏 朴月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ngiocentric glioma,A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2例AG,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患者均有难治性癫痫病... 目的探讨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ngiocentric glioma,A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2例AG,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患者均有难治性癫痫病史,平均发病年龄9岁(2.8~24岁)。头颅核磁共振(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FLAIR高信号,未见明显强化。组织学特点为均一的双极细胞,沿血管轴排列形成血管周围假菊形团。AG中GFAP、vimentin均阳性,肿瘤细胞中EMA、D2-40呈胞质弥漫阳性或核旁点灶阳性,EMA和D2-40的阳性率分别为91.7%(11/12)和100%(12/12);NeuN、IDH1 R132H、L1CAM、BRAF V600E和H3K27M均阴性。Ki-67的增殖指数为1%~5%。术后影像学检查示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随访14~110个月,患者均无癫痫发作及肿瘤复发。结论AG是以癫痫发病、生长缓慢的肿瘤,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EMA 室管膜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芳 张良运 +2 位作者 郭莉 胡维维 李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ngiocentric glioma,A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预后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例AG组织中EMA、GFAP、S-100、Ki-67、CD99、vimentin、NeuN、NF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24岁,... 目的探讨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ngiocentric glioma,A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预后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例AG组织中EMA、GFAP、S-100、Ki-67、CD99、vimentin、NeuN、NF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24岁,伴有顽固性癫痫2年。肿物位于表浅额叶。镜下见瘤细胞在软脑膜-蛛网膜下呈平行流水状或垂直、栅栏状排列。瘤细胞是以皮质血管为中心的单形性单层或多层双极细胞,沿血管轴排列形成室管膜瘤样放射状或假菊形团样。瘤细胞核椭圆形、圆形或梭形,染色质点彩状。在神经实质内形成不同密度的瘤细胞区,包括致密纤维成分的实性生长区、栅栏状或漩涡状排列区、神经鞘瘤样结构区。瘤细胞表达GFAP、S-100,EMA核旁点状阳性,不表达NeuN、NF、Olig-2,Ki-67增殖指数<1%。结论 AG是一种少见的与癫痫相关的WHO I级神经系统肿瘤,部位表浅,应与室管膜瘤、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毛细胞型星型细胞瘤相鉴别。少数AG病例出现高增殖指数,核分裂象增多,形态间变或者伴有胶质母细胞瘤区等特点,属于不典型AG,应归入WHOⅡ级或更高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顽固性癫痫 假菊形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4
作者 高新疆 赵军 +3 位作者 王芳 任传斌 胡小吾 王建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8期497-499,共3页
目的总结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ngiocentric glioma,AG)临床、病理学表现和治疗,探讨其临床诊断。方法对1例AG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中发现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AG共有34例(含本例)。AG以儿... 目的总结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ngiocentric glioma,AG)临床、病理学表现和治疗,探讨其临床诊断。方法对1例AG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中发现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AG共有34例(含本例)。AG以儿童和年轻人多发,通常以癫痫发作起病,肿瘤生长缓慢,增强MRI强化不明显,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但此例头晕为唯一症状,MRI增强明显强化,边界清楚,血管丰富并伴有卒中。肿瘤细胞上皮样分化、呈双极型,以血管为中心排列是AG病理学特征性表现。结论 AG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存在多样性,因此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低级别胶质 磁共振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叶血管中心性胶质瘤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文静 郑智勇 刘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7-719,共3页
患者,男性,22岁,因“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4年”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于2009年12月开始发作,表现为全身强直抽搐发作,近2年表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服用抗癫痫药物,效果不佳。MRI平扫示右侧岛叶皮层增厚,局部见结节状异... 患者,男性,22岁,因“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4年”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于2009年12月开始发作,表现为全身强直抽搐发作,近2年表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服用抗癫痫药物,效果不佳。MRI平扫示右侧岛叶皮层增厚,局部见结节状异常信号影,最大层面1.0 cm ×0.8 cm大小,界尚清,T1 W1等低信号,T2 W1混杂高信号(图1)。行右侧岛叶病变切除术,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癫痫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1例
6
作者 梁乐 遆红娟 +1 位作者 付静 冷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1-832,共2页
患者女性,26岁,2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作性意识障碍伴吞咽、摸索,有时游走,持续1~2min恢复,1—2个月发作1次。患者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强直抽搐,持续约3min抽搐停止,发作前多有预感。5... 患者女性,26岁,2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作性意识障碍伴吞咽、摸索,有时游走,持续1~2min恢复,1—2个月发作1次。患者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强直抽搐,持续约3min抽搐停止,发作前多有预感。5年前出现发作性愣神,双眼发直,呼之不应,无肢体动作,持续10~20S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癫痫 免疫组织化学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6例临床、影像与病理分析
7
作者 吴婉莎 林炳权 许乙凯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9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中心性胶质瘤的临床、影像表现、病理学特征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21年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病理确诊的血管中心性胶质瘤6例患者的临床、影像表现、病理学特征等。结果:6例患者中4例以癫痫起病,MRI上T_(... 目的:探讨血管中心性胶质瘤的临床、影像表现、病理学特征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21年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病理确诊的血管中心性胶质瘤6例患者的临床、影像表现、病理学特征等。结果:6例患者中4例以癫痫起病,MRI上T_(1)WI呈等或低信号,T_(2)WI呈等或稍高信号,CT上1例有块状钙化,2例实性部分明显强化,2例轻度强化,1例环状并分隔样强化,1例无明显强化;WHO分级均为I级,Ki-67为0%~10%。5例肿瘤完全切除后随访无复发,1例行大部分切除后随访残留肿瘤增大;6例手术治疗症状明显缓解。结论: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以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常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影像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1例
8
作者 梁奕 王焕明 范文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878-878,共1页
1病例资料10岁女孩,因反复发作癫痫1年、服用抗癫痫药物半年效果不佳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MRI检查示左侧中央前回可见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图1A、1B);冠状位T2 FL... 1病例资料10岁女孩,因反复发作癫痫1年、服用抗癫痫药物半年效果不佳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MRI检查示左侧中央前回可见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图1A、1B);冠状位T2 FLAIR像示病灶呈高信号,内见囊变(图1C);动脉自旋标记像示左侧中央前回病灶呈低灌注(图1D);DWI示病灶呈低信号,无弥散受限(图1E);DTI示病灶周围纤维束无破坏,呈推压改变(图1F);增强后,左侧中央前回病灶中央无强化,边缘轻度强化(图1G、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八例临床、影像与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吴陈兴 孔征东 +3 位作者 姚坤 刘宁 齐雪岭 林志雄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69-873,共5页
目的分析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学特点和疗效。方法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收治、经病理确诊的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患者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学资料和疗效。结... 目的分析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学特点和疗效。方法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收治、经病理确诊的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患者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学资料和疗效。结果8例患者中1例以间断头晕起病,7例以癫痫起病;肿瘤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部分患者的CT显示有钙化;肿瘤WHO分级Ⅰ~Ⅱ级,镜下肿瘤细胞呈双极、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围绕毛细血管生长.瘤细胞表达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fGFAP)等神经胶质细胞标记物,同时部分表达神经元核抗原(NeuN)、突触素(Syn)等神经元的标记物;手术治疗后MRI显示8例患者瘤体均全切除,随访6-47个月患者无癫痫发作、无肿瘤复发及死亡:结论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是一种青少年起病的低度恶性肿瘤.可能是起源于放射状胶质细胞的一种神经一胶质细胞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组织学 影像学
原文传递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致儿童难治性癫痫1例报道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晋廷 王林 +3 位作者 陈国强 金永健 王晓松 金玉兰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ngiocentric glioma,AG)是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新定义的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实体肿瘤。本文报道1例AG致儿童难治性癫痫,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方法对一例7岁AG患儿采用术中皮层脑电监测再... 目的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ngiocentric glioma,AG)是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新定义的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实体肿瘤。本文报道1例AG致儿童难治性癫痫,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方法对一例7岁AG患儿采用术中皮层脑电监测再次定位致痫灶范围,并在显微镜下全切。并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检查及手术方法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患儿临床表现为药物难以控制的癫痫发作。头颅核磁共振扫描显示病变位于右顶叶皮质,大脑镰旁,T1低信号(长T1),T2高信号(长T2),FLAIR高信号,增强无明显强化,同时合并有左侧颞极蛛网膜囊肿。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肿瘤细胞GFAP、S-100蛋白、Vimentin、EMA、CD99和D2-40阳性。Ki-67/MIBk-1标记指数约为1%。结论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52例AG患者大多以癫痫发作为临床表现。这一新定义的实体肿瘤在影像学上有特征性的表现,但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术中采取皮层脑电定位致痫病灶,扩大切除病灶后患者预后良好。本例患儿术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及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难治性癫痫 皮层脑电图
原文传递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伴药物难治性癫痫病例探究
11
作者 周峰 郑重 +5 位作者 解飞 葛留锁 李冬智 葛燕 宋杉 桑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6-16,18,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中心性胶质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方法:总结1例血管中心性胶质瘤伴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是临床较罕见的疾病,该病例经手术完整切除并病理诊断,目前随访3... 目的:探讨血管中心性胶质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方法:总结1例血管中心性胶质瘤伴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是临床较罕见的疾病,该病例经手术完整切除并病理诊断,目前随访3年无癫痫发作。结论: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是一种癫痫相关的低度恶性肿瘤,迄今报道总体预后良好,完全切除即可达到缓解。但由于其临床相对罕见,手术前应行充分的相关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药物难治性癫痫 文献复习
原文传递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成燕 王显龙 +6 位作者 朱建彬 屈耀铭 杨云竣 秦杰 蒋春秀 Sujan Thapa 温志波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75-777,共3页
本文报道2011年11月至2018年2月间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4例、南方医院1例及广东省人民医院1例共6例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G)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3~43岁,中位年龄16岁.6例均行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例同时行CT平扫.影像检查显示,6... 本文报道2011年11月至2018年2月间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4例、南方医院1例及广东省人民医院1例共6例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G)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3~43岁,中位年龄16岁.6例均行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例同时行CT平扫.影像检查显示,6例均为幕上脑实质单发肿块.所有AG肿块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FLAIR呈低或稍高信号,囊性成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本组病例均未见出血信号.病灶边界清楚4例,边界不清2例.实性4例、囊带壁结节性1例、囊性1例.CT示实质内点状钙化.无瘤周水肿3例,轻度水肿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慧媛 刘幸 +2 位作者 崔云 李桂林 柴睿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中心性胶质瘤的临床、组织及分子病理学特征, 总结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患儿(占同期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的0.02%)... 目的探讨血管中心性胶质瘤的临床、组织及分子病理学特征, 总结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患儿(占同期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的0.02%)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总结其临床特征, 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分子病理学特征。结果 5例患儿的中位年龄为9岁(4~15岁);均以癫痫起病, 中位病程为6个月(6 d至12个月)。术前临床诊断均为低级别胶质瘤。5例患儿的肿瘤均位于小脑幕上皮质, 累及一侧脑叶, 头颅MRI显示T1加权成像肿瘤呈等或低信号, T2加权成像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像肿瘤呈稍高信号, 增强扫描显示病变无强化。5例肿瘤均经手术全切除。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梭形的胶质细胞以血管为中心, 呈放射状或纵向袖套样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呈阳性, 异柠檬酸脱氢酶1、p53及α-地中海贫血/精神发育迟滞综合征X染色体相关基因蛋白均为野生型, Ki-67增殖指数均<3%, 上皮细胞膜抗原呈灶状阳性。5例肿瘤中, 4例存在MYB::QKI基因融合。5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6~35个月, 至末次随访均存活。结论血管中心性胶质瘤罕见, 主要累及儿童, 其生物学行为偏良性。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特征性的分子病理学改变, 可准确诊断这一疾病, 并与其他类型的胶质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诊断 病理学 分子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基因融合
原文传递
具有间变特征的血管中心型胶质瘤1例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点分析及文献复习
14
作者 黄正旺 郑晓昀 +4 位作者 苏仕炜 张水诚 常莎 潘斌才 叶建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5期188-190,193,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广东同江医院经病理确诊的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患者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以无明显诱因四肢乏力、疲倦起病为主,伴间断... 目的:分析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广东同江医院经病理确诊的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患者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以无明显诱因四肢乏力、疲倦起病为主,伴间断阵发性头痛;肿瘤CT平扫呈等稍高密度,MRI表现为肿瘤位于皮层及皮层下,呈T_(1)WI偏低信号、T_(2)WI及FLAIR偏高信号、DWI局部轻度弥散受限,MRS示Cho峰明显升高、NAA峰降低,增强扫描呈不均匀中度及明显强化、累及脑膜;肿瘤分级为WHOⅢ级,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呈长梭形及不规则形,围绕血管周围呈放射状或栅栏状排列,细长双极,胞浆丰富呈嗜酸性或淡染,核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可见少量核分裂,周围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明显,肿瘤细胞间见散在栅栏状坏死灶,肿瘤细胞表达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等神经胶质细胞标记物,同时部分表达神经元核(NeuU)、突触素(Syn)等神经元的标记物,Ki-67热点约10%(+)。结论: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是一种以儿童及青少年起病为主的、多数为低度恶性的肿瘤,部分可表现为间变性或恶性肿瘤改变,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间变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颞叶癫为主要表现的海马区胶质瘤的病理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小梅 刘惠敏 +4 位作者 李玉莉 何金 王良哲 徐毅 陈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引起颞叶癫(TLE)的海马区胶质瘤的病理特点。方法TLE伴海马区占位患者6例,男2例,女4例,术前最长癫发作病史4年。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均为胶质瘤,其中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G)1... 目的探讨引起颞叶癫(TLE)的海马区胶质瘤的病理特点。方法TLE伴海马区占位患者6例,男2例,女4例,术前最长癫发作病史4年。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均为胶质瘤,其中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G)1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PA)1例,星形细胞瘤1例,少突-星形细胞瘤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均呈强阳性。术后5例癫发作消失,1例复发并行二次手术。结论以TLE为主要表现的海马区胶质瘤病理学以低级别胶质瘤常见,分型广泛,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马 胶质 血管心性生长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