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
1
作者 贺娟 王星宇 +8 位作者 何鸿 王立鑫 谭艳梅 李源鑫 黄颖 余快 赵敏 谢涛 李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5-903,共9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odal T-follicular helper cell lymphoma,angioimmunoblastic-type,nTFHL-AI)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nTFHL-AI患者临床信息,利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odal T-follicular helper cell lymphoma,angioimmunoblastic-type,nTFHL-AI)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nTFHL-AI患者临床信息,利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和抗原受体基因重排评估nTFHL-AI临床病理特征。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预后因素。结果:免疫染色提示CD4阳性肿瘤细胞例数明显超过CD8(66%vs.5%)。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的小RNA(EBV-encoded small RNA,EBER)阳性患者比EBER阴性患者更易表达CXCL13(P=0.006)。5年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31%和16%。CXCL13阳性组OS和PFS显著优于CXCL13阴性组(P=0.003、P=0.040)。相反,BCL6阳性表达与较差的OS和PFS相关(P=0.026、P=0.044),EBER阴性也与较差的OS和PFS相关(P=0.013、P=0.047)。多因素分析表明EBER阴性是OS和PFS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01、P=0.003)。结论:CXCL13阳性预示nTFHL-AI患者预后良好,而BCL6阳性和EBER阴性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并且EBER阴性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 滤泡辅助T细胞 Epstein-Barr病毒编码的小RNA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型淋巴结病一例
2
作者 张庆 吕桂萍 +1 位作者 张长美 王斌 《临床误诊误治》 2004年第5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型淋巴结病 影像学检查 血管内皮细胞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型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秦燕 石远凯 +9 位作者 何小慧 杨建良 张长弓 周生余 刘新帆 刘鹏 杨晟 周立强 韩晓红 姚嘉瑞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8-45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型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8例有完整治疗及随访记录的AITL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并进行生存分析.患者初治时均接受标准的CHOP样方案治疗,4例曾进行放疗,1例接... 目的 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型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8例有完整治疗及随访记录的AITL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并进行生存分析.患者初治时均接受标准的CHOP样方案治疗,4例曾进行放疗,1例接受了巩固性的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6例患者外周血中的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进行了流式细胞检测.结果 18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5岁,男女比例2.6:1.Ⅲ~Ⅳ期和有B症状者占72.2%,贫血者占47.1%,69.2%的患者免疫球蛋白增高,60.0%的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增高.初治完全缓解(CR)8例,疾病进展(PD)10例,CR率为44.4%.2例多程化疗后的患者,应用沙利度胺治疗,1例获得部分缓解(PR),1例CR,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个月和6+个月.2年总生存率和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2.2%和44.4%.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发病年龄和原发耐药情况与生存期有关,发病年龄≥30岁、Ann Arbor分期晚、有B症状和脾肿大与无病生存期缩短有关.4例患者在治疗中出现重症肺炎,其中2例死于呼吸衰竭.6例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的流式细胞检测的患者中,5例CD3+ CD4+ 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B细胞比例降低,而CD3+ CD8+ T细胞比例升高.结论 AITL患者存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功能的下降,一线应用CHOP样方案治疗的疗效欠佳,沙利度胺用于AITL的治疗值得深入研究,年龄〈30岁和初治敏感的AITL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型T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预后 CHOP方案 沙利度胺 免疫缺陷
原文传递
CHOP或CHOP样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血管免疫母细胞型T细胞淋巴瘤效果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齐菲 张丽娇 +3 位作者 董梅 何小慧 秦燕 刘鹏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5年第8期471-474,共4页
目的 分析CHOP或CHOP样方案一线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型T细胞淋巴瘤(AITL)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9例应用CHOP或CHOP样方案一线治疗的晚期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分析疗效及其预后因素.结果 患... 目的 分析CHOP或CHOP样方案一线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型T细胞淋巴瘤(AITL)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9例应用CHOP或CHOP样方案一线治疗的晚期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分析疗效及其预后因素.结果 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59岁,全部为Ⅲ~Ⅳ期,17例(58.6%)伴B症状,26例(89.7%)IPI评分≥2分,20例(69.0%)起病时乳酸脱氢酶升高,9例(31.0%)出现≥2个结外器官受侵.中位随访20个月,总有效率为69.0%(20/29),其中17.2%(5/29)的患者初治达完全缓解或未确定完全缓解,51.7%(15/29)达部分缓解,20.7%(6/29)出现疾病进展,10.3%(3/29)稳定.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为6个月.1、2年PFS率分别为39.0%、20.0%.1、2、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76.8%、53.4%和17.1%.治疗有效患者PFS长于无效患者(P< 0.001),有效与无效患者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OP或CHOP样方案一线治疗AITL的总体疗效不满意,有待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型T细胞淋巴瘤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1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5
作者 王玥 郭亮 +1 位作者 金春卉 曲丽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8-1074,共7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lymphoma,angioimmunoblastic-type,nTFHL-AI)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0例nTFHL-AI伴B细...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lymphoma,angioimmunoblastic-type,nTFHL-AI)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0例nTFHL-AI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行HE、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73岁。临床表现以全身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及B症状为主;Ann Arbor分期:Ⅳ期8例,Ⅰ+Ⅱ期2例。实验室检查以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血浆EBV核酸定量阳性8例。镜下均可见典型结节状聚集或散在的透明细胞、分枝状高内皮血管及增生杂乱“风吹”状的滤泡树突网。肿瘤细胞背景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0~5个/HPF 7例,5~10个/HPF 2例,>50个/HPF 1例。浆细胞含量≤5%6例,浆细胞含量10%和20%各1例,浆细胞含量较多(30%)2例。组织细胞明显增生7例。见RS样大细胞1例。背景中含大量B细胞5例,含少量B细胞5例。10例患者均表达T细胞标志物,滤泡辅助性T细胞标志物CD10、BCL6、CXCL13和PD-1同时阳性6例,BCL6、CXCL13和PD-1同时阳性10例。EBER原位杂交阳性8例。10例患者均检测到TCR基因重排和IG基因重排阳性。所有患者诊断后均行化疗,其中3例疾病进展死亡。结论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nTFHL-AI中,B细胞的克隆性增生与EBV是否感染及感染细胞的数量无关,同时浆细胞增生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型 单克隆B细胞增生 EBV感染 肿瘤微环境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