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937泡沫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药物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鹏远 芮耀诚 +4 位作者 张黎 李铁军 邱彦 王杰松 张卫东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 研究U937泡沫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以及丹酚酸B和银杏叶提取物对其的抑制作用。方法 U937细胞与 80mg·L- 1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孵育 4 8h ,建立U937泡沫细胞模型。用基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 目的 研究U937泡沫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以及丹酚酸B和银杏叶提取物对其的抑制作用。方法 U937细胞与 80mg·L- 1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孵育 4 8h ,建立U937泡沫细胞模型。用基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各组培养基中VEGF蛋白分泌含量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VEGFmRNA水平。给予不同浓度丹酚酸B和银杏叶提取物 ,观察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 培养的U937泡沫细胞培养液中VEGF含量和细胞中VEGF表达均明显高于U937正常细胞。丹酚酸B和银杏叶提取物加入后阳性反应明显减弱。结论 泡沫细胞中VEGF呈高表达、含量明显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药物 抑制作用 丹酚酸B 银杏叶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及他汀类药物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路 吴宗贵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684-686,共3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反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过程中血管新生、侧枝循环和粥样斑块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监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他汀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急性冠状动脉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反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过程中血管新生、侧枝循环和粥样斑块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监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他汀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防治作用,而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可能是这种作用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他汀药物对冠心病的防治作用 综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的抗丙型肝炎病毒作用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鲍丽静 焦志云 +1 位作者 蔡炜 刘克伟 《肝脏》 2018年第10期919-921,共3页
目的评估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慢性基因1b型HCV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评估DAAs治疗诱导肿瘤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6年1月至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基因1b型慢性HCV患者,根据... 目的评估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慢性基因1b型HCV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评估DAAs治疗诱导肿瘤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6年1月至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基因1b型慢性HCV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索菲布韦(SOF)+达卡他韦(DCV)组和SOF+雷迪帕韦(LDV)组。两组患者均接受DAAs无干扰素方案,药物为患者自购,疗程均为24周,随访24周。使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定量HCV RNA,比较两组DAAs无干扰素方案的抗病毒作用,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结束治疗当天、持续病毒学应答(SVR)4和SVR12,采集研究组患者血清,使用Randox仪器精确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变化。结果 SOF+DCV组SVR24率为96.7%,SOF+LDV组SVR24率96.4%,且无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开始后4周时,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一直维持至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周时降低至治疗前水平,而后较治疗前再次升高(P<0.05)。结论两组DAAs无干扰素方案治疗基因1b型慢性HCV感染均取得良好疗效,安全性较高。DAAs给药诱导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增加,可能是DAAs治疗风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1b型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po肽类作用剂、SCF、Flt—3L对于脐血CD34+细胞在LTC—IC和报导的基因转导中的增强作用
4
作者 周庆申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4年第3期282-282,共1页
背景 业已证实造血前体细胞可导致内皮细胞及造血干细胞(HPCs)增加,提示也许存在着公共的生长因子。研究设计与方法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合Tpo肽类作用剂(TPOA)、Flt-3L(F)、SCF(S)在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TC-IC)、CFU、分化、以及脐血(... 背景 业已证实造血前体细胞可导致内皮细胞及造血干细胞(HPCs)增加,提示也许存在着公共的生长因子。研究设计与方法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合Tpo肽类作用剂(TPOA)、Flt-3L(F)、SCF(S)在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TC-IC)、CFU、分化、以及脐血(CB)CD34+细胞转导在4周的培养期间作用。结果 第4周,培养物内包含有T/F/S和VEGF,在10,000个细胞里以3.4的周期频率LTC-IC上升1,000倍(从37±8升到37,012±14,329)。而当培养物也含有T/F/S无VEGF时,在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po肽作用 SCF Fit-3L 脐血 CD34+细胞 LTC-IC 基因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创新突破 被引量:4
5
作者 安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5110-5110,共1页
2016年10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老年性黄斑变性媒体圆桌会上,多位临床、药学及药物经济学领域权威专家介绍了我国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 AMD)的治疗现状和治疗规范。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其中... 2016年10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老年性黄斑变性媒体圆桌会上,多位临床、药学及药物经济学领域权威专家介绍了我国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 AMD)的治疗现状和治疗规范。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其中w AMD对患者的视力危害极大。2006年首个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药物的问世为全球w AMD患者带来了曙光,与传统疗法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治疗规范 药物 眼内注射 湿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 药物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林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378-238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建立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模型(OGSD),在加入VEGF基础上,加入VEGFR-2/Flk-1受体抑制剂SU1498;检测(1)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建立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模型(OGSD),在加入VEGF基础上,加入VEGFR-2/Flk-1受体抑制剂SU1498;检测(1)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2)细胞活力;(3)线粒体跨膜电位;(4)凋亡相关蛋白Bc1-2和Bax表达。结果:(1)OGSD组、VEGF164+SU1498组细胞损害重,VEGF组细胞损害轻(P<0.05);(2)OGSD组、VEGF164+SU1498组细胞活力下降明显(P<0.05),而VEGF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区别;(3)OGSD组、VEGF164+SU1498组线粒体跨膜电位不稳定(P<0.05),VEGF组线粒体跨膜电位稳定;(4)OGSD组、VEGF164+SU1498组Bcl-2、Bax蛋白表达均增多,VEGF组Bcl-2蛋白表达增多最明显(P<0.01),而Bax蛋白表达增多最不明显(P<0.01)。结论:VEGF对神经元起直接的保护作用,并通过与VEGFR-2受体结合减少了缺血、缺氧下培养的体外神经元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细胞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干扰RNA对鼠视网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育科 夏晓波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factor,VEGF)小片段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对鼠视网膜VEGF mRNA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对视网膜新生血管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人鼻咽癌细胞(CNE-2Z),分成...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factor,VEGF)小片段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对鼠视网膜VEGF mRNA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对视网膜新生血管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人鼻咽癌细胞(CNE-2Z),分成正常氧培养组(20%O2)和低氧培养组(1%O2)。采用脂质体(LF2000)将VEGF siRNA转染两组细胞,RT-PCR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确立VEGF siRNA对VEGF mRNA的抑制效率。然后,建立高浓度氧(75%)诱导的C57BL/6J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以脂质体为载体,将VEGF siRNA重组质粒注射到鼠玻璃体腔内,RT-PCR检测视网膜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氧培养的CNE-2Z细胞有VEGF mRNA表达,低氧状态下VEGF mRNA表达增多,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组相比,在正常氧和低氧状态下,VEGF siRNA均能明显抑制VEGF mRNA的表达(P<0.01);正常氧状态下VEGF siRNA的抑制效率比低氧状态高。高浓度氧诱导的C57BL/6J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中,玻璃体腔注射VEGF siRNA组视网膜组织中VEGF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VEGF特异的siRNA能有效地抑制人鼻咽癌细胞CNE-2Z和C57BL/6J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视网膜中VEGF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药物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应用 视网膜 新生血管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与脂代谢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瑛捷 邓华聪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280-3283,共4页
脂代谢紊乱不仅和糖代谢异常、肥胖、高尿酸血症发生相关,也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脂代谢异常表现在循环血脂水平升高、脂类在非脂肪组织如肝脏、肌肉等过量储存,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脂类在骨骼肌、心肌等非脂肪组织中异常沉... 脂代谢紊乱不仅和糖代谢异常、肥胖、高尿酸血症发生相关,也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脂代谢异常表现在循环血脂水平升高、脂类在非脂肪组织如肝脏、肌肉等过量储存,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脂类在骨骼肌、心肌等非脂肪组织中异常沉积,不仅会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间接影响组织糖摄取的关键因子,从而导致机体胰岛素抵抗,还直接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糖尿病 2型 代谢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外伤性玻璃体出血病因分析及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的效果
9
作者 徐梓铭 侯晶晶 +1 位作者 张青 陶黎明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非外伤性玻璃体出血的相关病因及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对玻璃体出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住院非外伤玻璃体出血病历288例362眼,分析病因。对比研究其中不同抗血管内皮... 目的探讨非外伤性玻璃体出血的相关病因及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对玻璃体出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住院非外伤玻璃体出血病历288例362眼,分析病因。对比研究其中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玻璃体出血的病例79例121眼.按照给予VEGF药物的不同,分为康柏西普组59眼和雷珠单抗组62眼,比较分析两组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等。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78眼(49.17%),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52眼(14.36%),Eales病33眼(9.11%),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6眼(7.18%)等。注射药物前后,康柏西普组和雷珠单抗组的组间和组内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外伤玻璃体出血病因前3位的分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Eales病;男性比女性非外伤玻璃体出血发病提前;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的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出血 危险因素 药物疗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血管样结构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月兰 徐甲芬 +2 位作者 程颖 曾定尹 齐国先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66-868,F000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他汀类药物对血管样结构物生长及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体外实验中他汀类药物是否具有独立于血脂调节作用以外的促进血管新生作用。方法①多种他汀类药物血管新生共同培养:... 目的观察不同他汀类药物对血管样结构物生长及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体外实验中他汀类药物是否具有独立于血脂调节作用以外的促进血管新生作用。方法①多种他汀类药物血管新生共同培养:加入匹他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培养后,采用倒置显微镜计数血管样结构物管腔形成数,并与阳性对照组、血管新生抑制剂组比较。②匹他伐他汀血管新生共同培养:添加不同浓度的匹他伐他汀培养后,采用血管新生定量软件分析系统计算血管样结构物管腔面积、管腔长度、管腔交差点数和管腔支数,并与阳性对照组进行比较。③HUVEC培养:添加不同浓度的匹他伐他汀培养后回收HUVEC,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多种他汀类药物培养:匹他伐他汀1×10-10mol/ml、阿托伐他汀1×10-6mol/ml,普伐他汀1×10-5mol/ml浓度时,血管样结构物管腔支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血管新生抑制剂组(P<0.05),与阳性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匹他伐他汀培养:匹他伐他汀1×10-11~1×10-10mol/ml浓度时,血管样结构物管腔面积明显增大,与阳性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匹他伐他汀1×10-10mol/ml浓度时,血管样结构物管腔长度、管腔交差点数和管腔支数均明显增加(P<0.05),与阳性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匹他伐他汀1×10-8~1×10-12mol/ml浓度时,HUVEC培养细胞VEGF蛋白表达增强。结论他汀类药物促进了血管样结构物的生长,匹他伐他汀能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对VEGF蛋白的表达,推测他汀类药物可能具有独立于血脂调节作用以外的促进血管新生作用,且该作用与药物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药物 血管样结构物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同期放化疗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德玉 刘俊 +2 位作者 陈传生 李君荣 闻平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3-615,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同期放化疗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将70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5例接受同期放化疗,对照组35例接受单纯放射治疗。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 目的探讨食管癌同期放化疗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将70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5例接受同期放化疗,对照组35例接受单纯放射治疗。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VEGF)水平,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S-VEGF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治疗前(548.65±253.94)pg/mL,治疗后(191.29±159.24)pg/mL(P<0.001);对照组治疗前(622.83±231.47)pg/mL,治疗后(412.26±263.86)pg/mL(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S-VEGF表达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S-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同期放化疗较单纯放疗后的S-VEGF水平显著降低;抗VEGF疗法在放疗中的应用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食管肿瘤/药物疗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与他汀类药物调脂外心血管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季亢挺 张怀勤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360-362,共3页
他汀类药拥有独立于降脂外的多项心血管保护作用。最近的几个研究表明 ,他汀促进内皮祖细胞 (EPCs)的动员、存活、迁移和分化 ,抑制EPCs衰老并促进其增殖 ,上调EPCs整合素的表达引导其黏附 ,从而促进血管新生 ,修复损伤内膜。本文回顾... 他汀类药拥有独立于降脂外的多项心血管保护作用。最近的几个研究表明 ,他汀促进内皮祖细胞 (EPCs)的动员、存活、迁移和分化 ,抑制EPCs衰老并促进其增殖 ,上调EPCs整合素的表达引导其黏附 ,从而促进血管新生 ,修复损伤内膜。本文回顾了内皮祖细胞研究概况 ,详细综述了国外关于他汀与内皮祖细胞研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血管保护作用 他汀药物 调脂 内膜 血管新生 动员 黏附 分化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凝胶携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恒 曹瑞治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5期1778-1781,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纤维蛋白凝胶携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损伤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为临床药物治疗坐骨神经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切断,神经两断端原位缝合,制作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然后将大鼠随机分...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纤维蛋白凝胶携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损伤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为临床药物治疗坐骨神经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切断,神经两断端原位缝合,制作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然后将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纤维蛋白凝胶携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给药组)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给药组),每组18只,于用药后8、12周行肉眼观察、光镜观察,图像分析仪行神经断面分析,测轴突直径、髓鞘厚度和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结果实验组8周的轴突直径、髓鞘厚度和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凝胶可以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载体。纤维蛋白凝胶携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给药可以促进损伤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药物载体 纤维蛋白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浓度的研究
14
作者 李青博 王漫峤 +1 位作者 李筱荣 邵彦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1期1603-1606,共4页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3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浓度的方法。方法 用固相萃取法对样本进行前处理。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EASY column(2 cm×100μ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3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浓度的方法。方法 用固相萃取法对样本进行前处理。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EASY column(2 cm×100μ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B)-水(含0.1%的甲酸,A),梯度洗脱,流速:300 nl/min,进样量:1μl。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考察该方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结果 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的实测浓度均值分别为9.58 mg/ml、18.36 mg/ml和5.74 mg/ml;回收率分别为95.8%、45.9%和57.4%;精密度分别为3.41%、5.20%和5.12%。结论 本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和高质量的优势,适用于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3种抗VEGF药物的检测,为疾病条件下组织,体液中不同抗VEGF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一种方法,有利于临床药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药物监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AngⅡ上调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表达中的作用
15
作者 孙银平 张大伟 +2 位作者 王省 王晓冰 黄丽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28-1129,1173,共3页
目的: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1)上调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以10-7mol/L AngⅡ刺激作为AngⅡ组,AngⅡ刺激前分别应用10-5mol/L氯沙坦(Losartan)... 目的: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1)上调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以10-7mol/L AngⅡ刺激作为AngⅡ组,AngⅡ刺激前分别应用10-5mol/L氯沙坦(Losartan)、PD98059预处理,以正常的VSMC为对照组,细胞免疫化学法测定培养12h时VSMC TGF-βR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刺激培养12h的VSMC TGF-βR1表达上调(P<0.01);AngⅡ受体AT1型拮抗剂Losartan使TGF-βR1表达显著降低(P<0.01),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PD98059能显著降低TGF-βR1表达(P<0.05)。结论:AngⅡ通过AT1上调TGF-βR1的表达,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参与AngⅡ的胞内信号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 血管/药物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 转化生长因子/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联合消积止痛散对胰腺癌患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及意义
16
作者 葛信国 王缨 史兵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联合中药消积止痛散对胰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01-01/2004-12常州中医院、常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门诊或入院胰腺癌患者61例,男42例,女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联合中药消积止痛散对胰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01-01/2004-12常州中医院、常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门诊或入院胰腺癌患者61例,男42例,女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联合中药消积止痛散治疗(中药消积止痛散为天江制药厂提供的配方颗粒,由全蝎0.5g,蛇六谷3.0g,仙鹤草2.0g,土鳖虫1.0g,粉防己0.5g组成)。热疗两次治疗间隔48h以上。每例患者接受3~12次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治疗,平均6次;配合服用消积止痛散3.5g/次,2次/d,28d为1周期,连用两周期。对照组30例采用吉西他滨(商品名泽菲,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0902,1.0g/支,粉针剂)化疗,吉西他滨1.0g/m2(第1,8,15天)或1.0g/m2(第1,8天)加5-FU350mg/m2(第1~5天),每4周重复1次,至少两个周期。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并比较变化。结果:参与观察的胰腺癌患者61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31.99±561.67),(491.07±483.68)ng/L;t=0.30,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85.40±323.13)ng/L,t=2.12,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略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85.40±323.13)ng/L,t=0.41,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5,P<0.05)。结论:与吉西他滨化疗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联合中药消积止痛散治疗胰腺癌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诱发/方法 肿瘤/治疗 复方合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代谢 胰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专题:药物及细胞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干预作用②
17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5期2810-2810,共1页
4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荧光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对过氧化氢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干预作用 细胞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药物 专题 内皮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氧自由基代谢以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谭涛 吴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192-1195,共4页
目的:分析依那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氧自由基代谢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96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采取慢性... 目的:分析依那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氧自由基代谢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96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采取慢性心衰的一般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并根据病情选择继续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临床疗效判断指标(6min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管内皮功能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抵抗素)、氧自由基代谢指标(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Orgotein(SOD)、丙二醛(MDA)、氧化蛋白产物(AOPP))及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就诊原因、原发疾病、治疗前心功能分级、血浆利钠肽水平、体质指数(BMI)、6min步行试验、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3个月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6min步行试验Ⅳ级7例、LVEF(48.7±6.7)%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分别为12例和(52.7±7.1)%,试验组两项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ET、抵抗素、NO、SOD、MDA、AOPP及TNF-α、hs-CRP均值比较差异无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患者NO、SOD、CGRP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MDA、AOPP、ET、抵抗素、TNF-α、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氧自由基代谢有明显改善作用,且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提升患者左室射血功能及运动耐力,对慢性心衰患者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药物疗法 依那普利/治疗应用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应用 内皮 血管 炎症介导素 自由基/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相关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飞雪 《医学综述》 2003年第4期250-253,共4页
关键词 他汀药物 血管保护作用 内皮功能失调 非降脂作用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与血管内皮功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向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关键词 他汀药物 血管内皮功能 非降脂作用 降脂药 高胆固醇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