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RNA-29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的表达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1
作者 李震 郝恩刚 刘丹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11-15,共5页
目的 探讨微RNA-296(mi R-29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的表达与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CHD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38例、双支... 目的 探讨微RNA-296(mi R-29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的表达与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CHD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38例、双支病变组33例、多支病变组22例,再根据Gensini积分将其分为冠状动脉狭窄(CAS)轻度组30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29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i R-29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VEGF-B。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 R-296与VEGF-B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HD患者mi R-296、VEGF-B表达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CHD患者mi R-296、VEGF-B表达与Gensini积分及冠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结果 多支病变组mi R-296表达低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VEGF-B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且双支病变组mi R-296表达低于单支病变组,VEGF-B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mi R-296表达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VEGF-B水平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且中度组mi R-296表达低于轻度组,VEGF-B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显示,VEGF-B是mi R-296的靶点。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D患者mi R-296与VEGF-B表达呈负相关(r=-0.731,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HD患者mi R-296表达与Gensini积分及病变支数呈负相关(rs=-0.719、0.638,P<0.05),VEGF-B表达与Gensini积分及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s=0.727、0.698,P<0.05)。结论CHD患者mi R-296低表达,VEGF-B高表达,两者与CAS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微RNA-29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神经保护功能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宏伟 黄一飞 +2 位作者 胡莲娜 朱彩霞 罗灵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5年第4期293-296,共4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隶属于VEGF家族。鉴于其与VEGF-A高度同源,对其生物功能的研究,长期以来集中于血管生长方面。近年来,随着对VEGF-B生物学功能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强大的神经保护功能才可能是其真正的价值归宿。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神经保护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在弱视大鼠眼优势柱可塑性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雍海溟 宋强 +5 位作者 张水华 马鸿娟 崔茜玮 白学伟 齐向前 任英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057-1061,F0003,共6页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能够阻止幼年Long-Evans单眼剥夺弱视大鼠初级视皮层眼优势柱进一步的漂移,本文旨在探讨VEGF-B及其受体VEGFR-1在正常及单眼剥夺弱视Long-Evans大鼠视皮层17区的表达差异及其在此过程中VEGF-B对视神经的...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能够阻止幼年Long-Evans单眼剥夺弱视大鼠初级视皮层眼优势柱进一步的漂移,本文旨在探讨VEGF-B及其受体VEGFR-1在正常及单眼剥夺弱视Long-Evans大鼠视皮层17区的表达差异及其在此过程中VEGF-B对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21日龄Long-Evans大鼠共26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5只)、单眼剥夺组(7只)、VEGF-B微注射联合单眼剥夺组(7只)、人工脑脊液微注射联合单眼剥夺组(7只)。单眼剥夺造模后,利用神经电生理方法检测4组大鼠初级视皮层眼优势柱的分布优势,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正常组及单眼剥夺弱视组大鼠视皮层17区VEGF-B及其受体VEGFR-1的表达差异。结果单眼剥夺组及人工脑脊液微注射联合单眼剥夺组大鼠视皮层眼优势柱的分布均为同侧眼优势,而VEGF-B微注射联合单眼剥夺组大鼠视皮层眼优势柱的分布为对侧眼占优势,与正常组相同。剥夺组视皮层VEGF-B及其受体VEGFR-1阳性细胞密度值及积分光密度值均较正常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Long-Evans大鼠视觉发育敏感期内因单眼剥夺造成形觉剥夺性弱视的幼鼠视皮层17区的VEGF-B及其受体VEGFR-1表达减弱。VEGF-B联合单眼剥夺弱视幼鼠脑室给药干预治疗后,单眼剥夺弱视的大鼠眼优势柱发生了漂移,与正常幼鼠眼优势柱相同,因此,VEGF-B及其受体VEGFR-1参与了Long-Evans大鼠初级视皮层眼优势柱可塑性发育,并且在此过程中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视皮层 弱视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与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
4
作者 马慧蕾(综述) 孙大卫(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6-480,共5页
异常的新生血管会导致多种眼部疾病,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VEGF-B作为VEGF家族的一员,对血管生成和血管通透性无显著影响,但可通过血管生存作用和细胞凋亡作用对新生血管的生长进行调控,从而... 异常的新生血管会导致多种眼部疾病,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VEGF-B作为VEGF家族的一员,对血管生成和血管通透性无显著影响,但可通过血管生存作用和细胞凋亡作用对新生血管的生长进行调控,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发生和发展.同时,VEGF-B对心脏和神经元等具有保护作用.抗VEGF治疗作为目前明确有效的治疗新生血管的方法,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而因VEGF-B的两面性,对于抗VEGF-B的药物在治疗眼科新生血管性疾病方面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就VEGF-B对机体血管、细胞、神经元及心脏所起的作用及其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新生血管性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评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爱荣 李志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15-2417,共3页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老年AMI患者120例,青年AMI患者40例和无AMI老年患者(对照组)40例。ELISA法检测入选患者血清PCT、VEGF-B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后三组患...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老年AMI患者120例,青年AMI患者40例和无AMI老年患者(对照组)40例。ELISA法检测入选患者血清PCT、VEGF-B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后三组患者血清中PCT、VEGF-B因子,PCT和VEGF-B水平与老年AMI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ROC分析。结果老年AMI患者血清PCT和VEGF-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AMI组PCT水平高于青年AMI组(P<0.05),但VEGF-B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AMI组患者血清PCT和VEGF-B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青年AMI组比较,老年AMI组患者治疗后PCT水平较高(P<0.05)但VEGF-B水平较低(P<0.05)。老年AMI患者治疗后心脑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33.33%,预后不良患者PCT水平较高且VEGF-B水平较低。PCT>3.30μg/L时,预测老年AMI患者预后不良灵敏度为0.313,特异度为0.900;VEGF-B<243.21 ng/L时,预测老年AMI患者预后不良灵敏度为0.375,特异度为0.950。结论老年AMI患者血清PCT和VEGF-B水平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CT和VEGF-B对老年AMI患者预后的判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和胎盘生长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治德 王丽红 王莉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变化。方法对56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化疗前后血清中VEGFB和PLGF的水平。结果经顺铂十足叶乙甙方案治疗后,小细胞肺癌患者血... 目的观察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变化。方法对56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化疗前后血清中VEGFB和PLGF的水平。结果经顺铂十足叶乙甙方案治疗后,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B和PLGF的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有无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后血清VEGF-B和PLGF含量变化可作为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预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胎盘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戴杰 朱连海 +3 位作者 李嘉 周永 黄怀宇 朱向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年第10期599-600,61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IS患者120例纳入研究,根据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将患者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亚组2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IS患者120例纳入研究,根据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将患者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亚组21例,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亚组36例,后循环梗死(POCI)亚组28例,腔隙性梗死(LACI)亚组35例;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血清VEGF-B、IGF-1、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各亚组的VEGF-B、FBG、FINS、HOMA-IR、LDL-C、Lp-PLA2水平均呈升高趋势,IGF-1呈下降趋势,且均以TACI亚组幅度最大。IS组患者VEGF-B水平与LDL-C、Lp-PLA2及HOMA-IR均呈正相关(均P<0.05);IGF-1水平与LDL-C、Lp-PLA2及HOMA-IR均呈负相关(均P<0.05)。VEGF-B(β=0.513,P=0.029)是HOMA-I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S患者的血清VEGF-B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抵抗存在正相关;血清IGF-1水平降低,与胰岛素抵抗存在负相关;VEGF-B是IS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仑伐替尼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杜廷伟 原高明 +1 位作者 刘鹤阳 陈忠 《海南医学》 2025年第4期457-462,共6页
目的探究仑伐替尼联合介入化疗栓塞(TACE)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就诊的73例老... 目的探究仑伐替尼联合介入化疗栓塞(TACE)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就诊的73例老年PHC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TACE治疗方案)36例和观察组(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方案)37例。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1 d及治疗6周后的血清IGF-Ⅱ、VEGF及肝功能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随访2年,统计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为70.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GF-Ⅱ水平为(506.19±97.39)p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4.16±71.36)pg/m L,VEGF水平为(250.43±34.16)pg/m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7.92±41.06)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BIL、ALT、AST水平分别为(16.42±2.04)μmol/L、(41.12±7.65)U/L、(34.69±5.64)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9±2.94)μmol/L、(65.94±11.32)U/L、(59.36±7.89)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62%,略高于对照组的1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存活率分别为94.59%、8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24个月内存活率为75.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老年PHC患者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改善肝功能,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仑伐替尼 化疗栓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9
作者 杨启梅 李维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It-1)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组。男46例,女32例;年...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It-1)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组。男46例,女32例;年龄32~76(47.92±4.65)岁;体重指数20.37~27.94(24.57±3.24)kg/m^(2)。另外,选取同期38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34~63(48.23±4.81)岁;体重指数19.86~22.51(20.87±2.39)kg/m^(2)。采用纯音测听检查评估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并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分组,重度组16例[纯音平均听阈(PTA)>60 dBHL]、中度组39例(PTA>40~60 dBHL)、轻度组23例(PTA 20~40 dBHL)。所有患者均给予激素、营养神经等治疗,10 d为1个疗程,10 d后评估患者预后。根据预后情况将治疗后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7例)和预后不良组(2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临床症状、耳聋部位、听力损失程度、基础疾病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均高于参照组[(17.27±3.14)ng/L比(6.63±1.67)ng/L、(157.82±13.47)ng/L比(81.67±10.63)ng/L](均P<0.05)。重度、中度组Caspase-3、sFIt-1水平均高于轻度组,重度组上述指标均高于中度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81、0.841,均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年龄、听力损伤程度、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听力损失程度(OR:0.009,95%CI:0.000~0.209)、年龄(OR:1.165,95%CI:1.049~1.293)、血清Caspase-3(OR:1.546,95%CI:1.183~2.022)、sFIt-1(OR:1.058,95%CI:1.015~1.104)水平均是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单独预测。其中联合预测灵敏度66.67%,特异度87.72%,AUC为0.819(0.712~0.925);Caspase-3灵敏度52.38%,特异度82.46%,AUC为0.721(0.593~0.849);sFIt-1灵敏度52.38%,特异度84.21%,AUC为0.703(0.573~0.832)。结论血清Caspase-3、sFlt-1水平升高可反映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二者联合检测可更准确评估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预后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组学探讨冲和膏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路促进糖尿病溃疡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党赢 张锁 +6 位作者 董重阳 海日 吴昊 白洁 陈旭 焦雨琦 师建平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0,共8页
目的基于蛋白组学探讨冲和膏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促进糖尿病溃疡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皮肤缺损的方法复制糖尿病溃疡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冲... 目的基于蛋白组学探讨冲和膏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促进糖尿病溃疡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皮肤缺损的方法复制糖尿病溃疡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冲和膏组、生长因子组,每组6只。冲和膏组及生长因子组分别用相应药物涂敷创面,每日给药1次,连续14 d。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创面肉芽组织中胶原纤维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CD34、VEGF表达情况;通过蛋白组学方法检测模型组vs冲和膏组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利用DAVID平台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利用KEGG数据库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Western Blot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的胶原纤维分布稀疏,排列紊乱,胶原纤维蓝染较少,胶原纤维面积占比明显降低(P<0.05);CD34标记的血管数目较少,管径较细,微血管密度值及VEGF阳性表达显著下调(P<0.05,P<0.01);Pxn、Casp9、Nos3、Ptk2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VEGF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冲和膏组及生长因子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的蓝染胶原纤维沉积增多,排列整齐有序,胶原纤维面积占比显著升高(P<0.01);CD34标记的血管数目较多,管径增粗,微血管密度值及VEGF阳性表达显著上调(P<0.01);Pxn、Casp9、Nos3、Ptk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VEGF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冲和膏组筛选出221个差异蛋白,其中28个上调蛋白,193个下调蛋白;主要涉及细胞骨架组织、超分子纤维组织、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织,以及VEGF、胰岛素抵抗、PI3K-Akt等信号通路。结论冲和膏能够促进糖尿病溃疡大鼠的创面愈合,可能与促进创面肉芽组织胶原纤维生成及血管新生,调控VEGF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和膏 糖尿病溃疡 蛋白组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路 胶原纤维 血管新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相关高血压的血压管理研究进展
11
作者 隋鸿平 李婷婷 +2 位作者 姜桐桐 夏云龙 史铁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932-1936,共5页
近年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类药物逐渐增多且应用广泛,其诱发的高血压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诱发高血压难以被及时诊断且未受控制的高血压疏于管理,因此,积极的血压管理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本... 近年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类药物逐渐增多且应用广泛,其诱发的高血压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诱发高血压难以被及时诊断且未受控制的高血压疏于管理,因此,积极的血压管理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总结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治疗及其相关高血压的现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相关高血压的血压管理策略,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相关高血压的重视,并为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患者提供血压管理策略,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和心血管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肿瘤治疗相关高血压 血压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对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视网膜中多巴胺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姜俊 高洪莲 +4 位作者 孙瑞婷 孙昕 彭庆生 张守宽 张磊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71,共10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VEGF-B)对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deprivation myopia,FDM)豚鼠视网膜中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的3周龄豚鼠147只,雌雄不限,随...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VEGF-B)对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deprivation myopia,FDM)豚鼠视网膜中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的3周龄豚鼠147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21只。空白组双眼不予干预,其余6组使用半透明乳胶气球套头遮盖豚鼠右眼14 d建立FDM模型。造模前对PBS组、0.25 ng组、2.5 ng组、25 ng组、50 ng组右眼玻璃体腔注射PBS缓冲液2.5μL、VEGF-B 0.25 ng、2.5 ng、25 ng、50 ng。遮盖前后分别测量造模眼屈光度与眼轴长度,14 d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数量、免疫印记法检测视网膜TH的蛋白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核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A与3,4-二羟基苯乙酸(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DOPAC)的含量及DA代谢率。结果造模前,7组豚鼠右眼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造模完成后与空白组相比,FDM组、PBS组屈光不正向近视侧偏移,眼轴增长,TH、DA、DOPAC含量均降低(P<0.05);与FDM组相比,0.25 ng组、2.5 ng组、25 ng组、50 ng组豚鼠遮盖眼近视程度均降低,眼轴增长趋势被抑制,TH、DA、DOPAC表达量均增加(P均<0.05),随着VEGF-B浓度的升高,眼轴增长所受抑制程度逐渐增加,近视程度逐渐减轻,TH等检测指标的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7组豚鼠视网膜DA代谢率、视网膜内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VEGF-B可使FDM豚鼠视网膜中的DA含量升高、眼轴增长程度减轻,从而抑制FDM豚鼠的近视发展,且不会诱导新生血管生成,其中50 ng组VEGF-B对DA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形觉剥夺性近视 多巴胺 视网膜 酪氨酸羟化酶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段文帅 鄢卫平 +3 位作者 张会 张维平 李景周 李振军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95-100,共6页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调控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和神经再生等过程。综述VEGF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在损伤修复过程中...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调控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和神经再生等过程。综述VEGF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就中医药干预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中医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例如中药和针灸治疗能通过调节VEGF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再生和损伤修复,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验证,以期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多糖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途径调控巨噬细胞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14
作者 袁芸菲 刘清娥 +3 位作者 李森 常健 田利英 张夏霞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观察桔梗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究其机制。方法: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UC)、模型组、桔梗多糖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1周适应性饲养后,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小鼠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SS... 目的:观察桔梗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究其机制。方法: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UC)、模型组、桔梗多糖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1周适应性饲养后,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小鼠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SS)灌胃建立UC模型。桔梗多糖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灌胃100、200 mg/kg桔梗多糖,其余组灌胃等量蒸馏水,每日1次,持续1周。自建模日起,监测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处死小鼠并取材,测量结肠长度;HE染色分析结肠黏膜病理;F4/80、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免疫组化染色识别M1型巨噬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结肠组织巨噬细胞M2型极化标志白细胞介素-4(IL-4)、IL-10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桔梗多糖低剂量组给药第6天起、高剂量组给药第4天起DAI评分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桔梗多糖低、高剂量组结肠长度更长(均P<0.05);结肠组织黏膜病理形态均不同程度改善;F4/80、iNOS免疫组化染色的细胞阳性率更低(均P<0.01);结肠组织IL-4、IL-10表达水平升高,且TGF-β、PDGFR-α、VEGFR-3蛋白表达也升高(均P<0.05)。结论:桔梗多糖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向抗炎M2型极化改善UC模型小鼠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DGFR/VEGFR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桔梗多糖 巨噬细胞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磁共振成像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
15
作者 王晓宁 焦红亮 肖新广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索不同级别脑膜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MRI的关系,研究不同级别脑膜瘤的发生和进展中的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为临床诊疗及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22年9月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手... 目的探索不同级别脑膜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MRI的关系,研究不同级别脑膜瘤的发生和进展中的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为临床诊疗及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22年9月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并病理证实的38例脑膜瘤患者。采用德国SIEMENS超导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肿瘤组织标本应用Western-blot、免疫组化和RT-PCR等技术,对不同级别脑膜瘤标本中的VEGF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Western-blot、免疫组化和RT-PCR结果提示,在不同级别脑膜瘤中,VEGF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级脑膜瘤组表达最高,Ⅰ级脑膜瘤组表达较Ⅱ级降低,Ⅱ级脑膜瘤组表达较Ⅲ级降低(P<0.05),但正常脑膜和Ⅰ级脑膜瘤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表达量与MRI信号增强程度、T_(2)加权成像(T_(2)WI)、T_(1)加权成像(T_(1)WI)信号强度及瘤周水肿(PTBE)呈正相关(P<0.05),但是与瘤周侵犯的范围及硬膜鼠尾征无相关(P>0.05)。结论VEGF表达量与脑膜瘤的级别呈正相关,在Ⅲ级脑膜瘤组中表达量最高,此外,脑膜瘤中的VEGF表达与T_(1)WI信号强度、T_(2)WI信号强度、PTBE和增强程度等保持一定的关联性,然而却与瘤周侵犯范围及脑膜尾征无关联。Ⅲ级脑膜瘤表达VEGF最高,VEGF的表达直接关联到脑膜瘤级别,高水平表达的VEGF可协同作用于肿瘤的浸润、增殖,同时让PTBE的形成变得更加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文强 王东岩 《中国中医急症》 2025年第3期543-546,共4页
缺血性脑卒中(IS)可引发脑部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破坏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本文就针灸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发现针灸可通过上调VEGF等血管新生相关生长因子... 缺血性脑卒中(IS)可引发脑部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破坏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本文就针灸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发现针灸可通过上调VEGF等血管新生相关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网的重建与稳定,对提高IS缺血区脑血流灌注方面具有广泛的调节效应,但其确切机制亟待进一步挖掘。故本文通过探究针灸干预VEGF及其相关通路以分析其对血管网络的关键调控机制,以期为针灸治疗IS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针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耳聋听力损失患者血脂代谢、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
17
作者 刘美畅 王金渊 +1 位作者 薛茜 张竞莹 《微循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1-25,31,共6页
目的:观察突发性耳聋(SSNHL)听力损失患者脂代谢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方法:选取103例SSNHL患者作为耳聋组,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听力正常志愿者10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 目的:观察突发性耳聋(SSNHL)听力损失患者脂代谢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方法:选取103例SSNHL患者作为耳聋组,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听力正常志愿者10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清HIF-1α、VEGF水平,并按照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失程度<50dB(61例),听力损失≥50dB(42例)]对耳聋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耳聋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失≥50dB的SSNHL患者血清TG、TC、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IF-1α、VEGF水平均高于听力损失程度<50dB的SSNHL患者(P<0.01)。结论:SSNHL患者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血清HIF-1α、VEGF水平及血液黏度升高与患者的听力损失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听力损失 脂代谢异常 血液流变学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与成纤维生长因子在维持骨骼肌质量中的作用
18
作者 赵衍朴 杨小雨 +3 位作者 于惠康 杨雪玲 杨春华 田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299,共7页
目的研究正常和高脂饮食情况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在维持骨骼肌质量中的作用,并探讨VEGFB与成纤维生长因子(FGF)信号通路之间的串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设置4个实验组:正常饮食VEGFB^(+/+)及VEGFB^(-/-)组,高脂饮食VEGFB... 目的研究正常和高脂饮食情况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在维持骨骼肌质量中的作用,并探讨VEGFB与成纤维生长因子(FGF)信号通路之间的串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设置4个实验组:正常饮食VEGFB^(+/+)及VEGFB^(-/-)组,高脂饮食VEGFB^(+/+)及VEGFB^(-/-)组;获取24周龄小鼠骨骼肌,称重;采用基因表达关联分析和qPCR实验探究骨骼肌中FGFs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种饮食条件下VEGFB缺失均会导致小鼠骨骼肌质量下降;正常饮食条件下,VEGFB^(-/-)小鼠骨骼肌中8个FGFs表达水平下调,其中6个为旁分泌FGFs;高脂饮食条件下,VEGFB^(-/-)小鼠骨骼肌中11个FGFs表达水平下调,其中8个为旁分泌FGFs。结论骨骼肌中VEGFB可通过FGFs网络参与维持骨骼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成纤维生长因子 基因敲除小鼠 高脂饮食 FGF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进展
19
作者 韦宝莹 黄建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6-0043,共8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成人致残的首要疾病,大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促进患者神经修复、血管再生、脑细胞生存等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关键,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被发现可促进血管生长、修复受损神经、稳定脑血管屏障、抗凋亡... 缺血性脑卒中是成人致残的首要疾病,大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促进患者神经修复、血管再生、脑细胞生存等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关键,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被发现可促进血管生长、修复受损神经、稳定脑血管屏障、抗凋亡、抗氧化等作用,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潜在的影响。现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与缺血性脑卒中等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VEGF-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徐强崧 邢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5期799-801,共3页
目的:分析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短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院内收治的70例DME患者为对象,均行VEGF玻璃体内注射治疗,3个月后根据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评价... 目的:分析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短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院内收治的70例DME患者为对象,均行VEGF玻璃体内注射治疗,3个月后根据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评价其治疗效果。对治疗有效与治疗无效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结果、疾病资料、病灶资料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7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1.43%。患者治疗后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患者的收缩压、初始BCVA(logMAR)、椭圆体带破坏比例较治疗有效患者高,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初始CMT较治疗有效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初始CMT、椭圆体带破坏是导致DME患者抗VEGF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抗VEGF玻璃体内注射治疗DME患者有良好的短期效果,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初始CMT、椭圆体带破坏情况是导致患者短期疗效不佳的危险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短期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